魏靜娟,鮑圣彬,劉 峰,劉生田
(1.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2. 陜西省兒童青少年體育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119)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全民健身與健康中國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時代背景下,結合如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社會環境,我國全民健身的需求顯著增加。啦啦操這一極具感染力、普及性極強的新興項目,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也得到了諸多研究者的關注。通過文獻梳理發現,相關研究較為分散,缺乏深層次的研究和對啦啦操相關論文進行梳理的研究。為此,本文研究通過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采集以啦啦操為主題的相關文獻,利用Cite Space 5.1R6,對所采集的相關文獻進行繪圖與分析,探索啦啦操的研究熱點及趨勢,了解該領域的研究方法,為豐富我國啦啦操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從而進一步推進我國啦啦操運動項目的發展。
以我國啦啦操研究的前沿熱點與演化為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選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在“高級檢索”中選擇“期刊”,設定檢索主題詞為“啦啦操”,時間跨度為1998—2021年。為保證研究的質量及可信度,文獻均來源于知網期刊(CNKI),經剔除無關文獻后,共獲取相關文獻1 330篇。(表1)

表1 文獻數據來源及檢索方式
本文基于JAVA平臺上運行的 Cite Space 5.1R6軟件為可視化分析工具繪制科學知識圖譜,以直觀的形式展現我國啦啦操研究領域的進展動態、演變趨勢和研究熱點。
文獻計量法是以科技文獻的各種外部特征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學和統計學方法來描述、評價和預測科學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文獻計量法,以ExceL軟件為工具,對啦啦操研究機構發文數量、期刊來源及學科分布情況等數據進行統計,以表格形式最大化地表現知識圖譜所承載的信息。
運用中國知網導出計量可視化分析(圖1),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1998—2021年有關啦啦操的發文數量。研究可知,1998—2007年,啦啦操發文數量極少。查閱相關啦啦操文獻發現,啦啦操于2000年才傳入中國,人們對啦啦操的了解知之甚少。由此可知,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啦啦操發展的“萌芽階段”。2008—2018年,啦啦操的發文量快速增長,以2008 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啦啦操以其獨特的專項特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進而有關啦啦操的相關理論研究也相繼發展起來,迎來了啦啦操研究的“高速發展階段”,其中也涌現了一批相對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但從2019年開始,啦啦操的發文數量、研究成果的層次和質量均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綜上所述,1998—2021年我國啦啦操領域研究文獻的發文量在整體上呈現波浪式上升趨勢,論文的發表數量整體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深層次、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

圖1 國內啦啦操研究文獻發表年度趨勢
研究機構是某一研究領域不斷發展的重要載體,對促進學術成果交流、共享及機構之間差距的資源互補起著重要的橋梁和引導作用。通過繪制1998—2021年CNKI國內啦啦操研究機構發文量統計表和我國啦啦操研究機構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可以直觀地了解各研究機構對啦啦操項目研究的重視程度和分布情況。(表2、圖2)

圖2 我國啦啦操研究機構共現網絡知識圖譜

表2 1998—2021年CNKI國內啦啦操研究機構發文量統計表分布前10名
通過研究機構的發文數量可以看出,我國啦啦操的發文機構主要集中在專業體育院校、師范類院校和高職類院校3種類型的院校。其中,專業體育院校占比最大,這與體育專業院校科研力量雄厚且運動員資源豐富有關。在師范類院校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師范類院校主要以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為主,把啦啦操作為學校的必修課,從而也促進了該類院校對啦啦操的研究。在高職院校中,相關研究較少,研究的層次也較低。
從 研究機構的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可以看出,研究啦啦操項目的機構是比較獨立的、分散的,很少有機構會跨單位進行合作研究。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吉林體育學院以及南京體育學院是3個相對獨立的較大的研究機構,但無論各大機構之間,還是大小機構之間,各個機構都相互獨立,幾乎沒有聯系,也沒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團隊。這表明在資源整合、合作共享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缺陷和潛力。
分析文獻在各期刊的分布情況,可以快速看出我國啦啦操研究在各期刊的結構及其學術影響力,使研究的學者可以更好地掌握研究動態、提高研究效率、明確研究方向等,且在這些方面會更具有針對性。本文研究將中國知網(CNKI)檢索出的1 330篇文獻,按照來源期刊下載量和被引次數進行排名統計,得出排名前10的期刊。(表3)

表3 我國啦啦操相關研究的載文期刊被引次數和下載量表(前10)
通過表3可以看出,我國有關啦啦操的研究文獻在期刊下載量和被引次數2個方面對比來看,《西安體育學院學報》《北京體育大學學報》《武漢體育學院學報》排名靠前,在啦啦操研究文獻中占有絕對優勢。但經過中國知網(CNKI)在已查閱的1 330篇文獻中高級檢索出的有關啦啦操的核心期刊只有60篇,經統計分析,核心期刊占總刊數的百分比只有4.5%,這反映出我國啦啦操研究的整體層次和質量不高。
不同學科間的交叉研究能夠揭示出某學科發展的廣度與維度。運用中國知網(CNKI)導出可視化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啦啦操研究所涉及的相關學科的分布情況。 圖3反映的是不同學科與啦啦操的聯系程度。

圖3 不同學科與啦啦操聯系程度
研究發現,與啦啦操研究最密切的是體育學科,絕大多數研究是從體育學科的視角來探討啦啦操問題的。其原因不言而喻,啦啦操本身屬于體育運動項目,與其他學科交叉較少。其次,與啦啦操研究聯系程度較高的是教育學科,且集中在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領域,所占比例分別為12.87%、8.44%。這2個領域的主要研究對象一般為中小學生,由于我國大力開展“陽光體育”和構建“校園啦啦操”模式,且通過結合啦啦操受眾面廣的運動項目特征,使啦啦操這一項目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活躍程度逐漸加大。除此之外,其他學科與啦啦操研究的聯系程度相對較低。但這些方面的融合可以彌補啦啦操在快速發展中缺少與其他領域融合研究的缺點,如“體醫結合”“體藝融合”以及“體育與文化融合”等。這也揭示了啦啦操這一體育運動項目缺乏多維度視角的研究。
任何學術研究的發展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完善的。關鍵詞是某一主題所關注的核心及研究的主要視角所在,能夠準確地反映出某一主題當前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因此可以通過關鍵詞共現表征來分析主題文獻的研究熱點和方向。
本文研究通過Cite Space軟件繪制了1998—2021年我國啦啦操這一體育項目研究的關鍵詞主題聚類圖。操作步驟是:在Cite Space 軟 件 中,NodeTypes選 擇KeyWord,在Pruning區選擇Pathfinder和Pruningsliced networks,運行并對關鍵詞聚類,再選擇Timeline View進行可視化。在Timeline View中,同一聚類的關鍵詞放在同一水平線上。
圖4中“#+數字+關鍵詞”表示的是關鍵詞之間的聚類。對呈現的關鍵詞進行關聯性運算,得出關鍵詞聚類圖譜??梢钥吹酵活愔械年P鍵詞關系密切,還可以看出有的關鍵詞連接不同類的關鍵節點。聚類圖譜側重于體現不同研究領域的知識結構。衡量聚類效果有Mean Silhouette(S值)和Modularity(Q值)兩個指標,一般Q>0.3就意味著劃分出來的聚類結構是具有顯著性的,當S值在0.5以上時,聚類一般認為是合理的,在0.7以上時,聚類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可以看出我國國內啦啦操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網絡聚類(7個網絡聚類,Q=0.3885)相對比較集中、各主題之間的相關性程度較高,但研究熱點主題的聚類結果(S=0.4531)分布情況不是很理想。同時,在關鍵詞主題聚類結果圖中共有220個節點(N=220),節點之間的連線有777條(E=777),網絡共現密度為0.0323(Density=0.0323)???見,啦啦操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舞蹈啦啦操、高校、現狀、融合、技巧啦啦操、啦啦操運動、可行性、健美操、編排等方面。

圖4 我國啦啦操研究的關鍵詞主題聚類結果圖
中心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為中心度,表示的是中心位置的程度。在涉及啦啦操的相關研究中,若一個關鍵詞與其他多個關鍵詞存在直接聯系,則說明該關鍵詞在啦啦操領域擁有大的權利,中心性就會相對較大。關鍵詞是指能夠表示文章受關注度高低的詞語。
從 表4中可以看出,高頻中心性關鍵詞依次為“啦啦操”“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啦啦操運動”等。這表明我國啦啦操研究主要圍繞以上關鍵詞展開。首先,“啦啦操”這一關鍵詞顯而易見,處于最中心位置,中心性達到1.16,大部分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其次,“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的中心性緊跟其后,分別為0.27、0.19和0.10,這3類是啦啦操運動比賽中重要的競技種類。而高頻中心性關鍵詞與高頻關鍵詞之間的聯系相對密切,具有正相關的關系。

表4 啦啦操高頻關鍵詞和高中心性關鍵詞排名前10
為了進一步把握我國啦啦操的研究主題,揭示我國啦啦操研究的主題隨各時區發展的動態變化情況,將Cite Space 5.1R6的顯示設置為“Timezone”,得到1998—2021年研究熱點變化時區可視化圖譜(圖5)。對數據進一步整理,點擊“Citation Burst History”生成高引用突顯詞,更直觀清晰地展現啦啦操研究熱點的發展歷程。

圖5 1998—2021年我國啦啦操研究的突顯性關鍵詞分布圖
突顯詞(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表示的是某一個主題在某一個時間跨度內的波動程度,突顯值越大則越代表在這一時間內此主題活躍程度越高抑或是研究的新興趨勢。通過對我國啦啦操研究的關鍵詞進行突發性檢驗(前8名高引用突顯詞),可以將突顯性關鍵詞按照時間跨度和突顯性強度歸結為以下3大類。(1)群眾體育類:健美操、啦啦操。(2)高校教學類:啦啦操運動、現狀、可行性、女大學生。(3)競技體育類:技巧啦啦操、花球啦啦操。經過以上的歸類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啦啦操研究主要圍繞著高校教學方面進行研究。隨著項目運動的不斷發展及時間的遞進,高校教學等類型研究逐漸受到重視,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類雖是研究最早的,但受運動人群的制約沒有得到充足的重視。
1998—2021年我國啦啦操領域研究文獻的發文量在整體上呈現波浪式上升趨勢,論文的發表數量整體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但深層次、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
我國啦啦操的發文機構主要集中在專業體育院校、師范類院校和高職類院校3種類型的院校
啦啦操項目的研究機構比較獨立、分散,很少有機構跨單位進行合作研究,沒有形成固定的研究團隊
在期刊刊載量和被引次數兩個方面,《西安體育學院學報》《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武漢體育學院學報》占有絕對優勢。
與啦啦操研究最密切的是體育學科,絕大多數研究從體育學科的視角來探討啦啦操問題,其他學科與啦啦操研究的聯系程度相對較低。
啦啦操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舞蹈啦啦操、高校、現狀、融合、技巧啦啦操、啦啦操運動、可行性、健美操、編排等方面。
我國啦啦操研究主要圍繞“啦啦操”“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啦啦操運動”等方面,且主要圍繞高校教學方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