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 我國受鉛、 汞、 鎘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占總面積的20%, 小麥每年因重金屬污染造成減產
。 本研究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對2017—2018 年山東省小麥中7 項重金屬(Pb、 Cd、 Cr、 As、Hg、 Ni、 Cu) 進行分析, 采用并結合2002 年山東省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的調查數據
, 采用單因子污染指數和靶標危害系數法對單元素污染進行分析, 采用尼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對山東省小麥重金屬綜合污染進行分析, 以期為山東小麥安全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2017—2018 年, 選擇山東省30 個小麥主產縣(市、區), 在每個主產縣的種植大戶或專業合作社隨機采集代表性樣品10 個, 每份樣品不少于2 kg, 共采集小麥樣品300 份。 樣品去除雜質后于65 ℃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卻后粉碎過60 目篩, 置于玻璃瓶常溫貯存備用。
選擇接班模式問題,實質是需要尋找到與企業的內外部條件相適應的模式。家族企業從小到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在初創階段,組織內的一切事務都由家族企業主裁決,必要時則引入其他家族成員來擔任增加的管理職務;到發展壯大階段,提升企業內部對公司忠誠又有能力的人士來管理企業,并且適當地引進職業經理人,以更好地開拓市場,使企業更快地發展。到成熟階段,創始人逐步從企業經營層退出,成為戰略制定者,引進大量有能力的職業經理人掌管企業的各項事務。總之,經驗豐富的領導者,總是會比較策略地運用這三種模式。
小麥中Pb、 Cd、 Cr、 As、 Hg、 Ni、 Cu 的測定采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5009.268—2016。 試樣采用MARs5 微波消解儀(CEM) 消解, 采用Thermofisher iCAP Q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測定。 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采用國家標準物質-小麥(GBW 10011) 進行質量控制。
1.3.1 單因子污染指數法和尼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分析 采用單因子污染指數法(
P
)、 尼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
) 對小麥中重金屬污染進行評價
, 其中,單因子污染指數法可評估單項元素對小麥的污染程度,尼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可客觀反映各項元素對小麥的綜合影響。 計算公式如式(1):

由表2 可見, 300 份小麥中Ni 和Cu 檢出率均為100%,而國家標準GB 2672—2017 中未規定Ni 和Cu 限量, 不能判斷二者是否超標。 小麥中Pb 和Cr 超標率分別為4.0%、3.0%, Cd、 As 均未超標。 Hg 的超標率為1.7%。

我等著父親拿起墻角他干農活的鍬,來拍我的后背,或者用鍬把敲我的腿,他以前這么干過,但這次,他沒有。他竟然一屁股坐在我家門檻上,號啕大哭,仿佛沒有學費上學的不是我,是他。

2.2.1 小麥重金屬污染指數 對國家標準GB 2672—2017 中有限量規定的小麥中5 種重金屬Pb、 Cd、 Cr、As 和Hg 進行污染指數評價, 評價在結果見表3。 5 種重金屬的均小于0.7, 污染程度均為安全, 污染程度均為清潔。 其中,
P
=0.577 (最大)、
P
=0.057 (最小)。 小麥綜合污染指數為0.459, 污染按程度分級為安全, 污染程度為清潔。
傳統圖書館多數采用紙質圖書來實現學生的閱讀教育,但在互聯網背景之下,紙質圖書愈發不受現代學生的青睞,學生更多地愿意翻閱手機、電腦等網絡信息,對于此現象,許多高校都開展了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但收效甚微。在教育改革之后,人們開始意識到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學生,需要將現代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教育進行結合,形成新式的教育模式才能再次發揮圖書館的教育功效,因此就誕生了“互聯網+”閱讀教育模式。
小麥鉛、 鎘、 鉻、 汞、 砷污染采用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中規定限量值進行評價
, Pb≤0.2 mg/kg、 Cd≤0.1 mg/kg、 Cr≤1.0 mg/kg、 Hg≤0.02 mg/kg、 As≤0.5 mg/kg。
1.3.2 靶標危害系數法 采用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提出的靶標危害系數(THQ) 評價人體通過食用小麥攝取重金屬對身體健康造成的風險
。 假設THQ <1, 表明通過小麥攝入的重金屬對人體不存在明顯的健康風險; 假設THQ >1, 表明通過小麥攝入的重金屬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風險。 THQ 計算公式如式(2):
式(1) 中,
P
為重金屬i 的污染指數、
C
為重金屬的實測濃度(mg/kg)、
S
為評價標準值(mg/kg)、
為重金屬i 的最大污染指數、
P
為重金屬i 的平均污染指數。 單因子污染指數和尼梅羅綜合污染指數均按表1 進行分級。

式(2) 中, THQ 為靶標危害系數、
E
為每年攝入小麥的頻率(365 d/年)、
E
為攝入時間(70 年, 通常為人類的壽命
)、
F
為小麥的攝入量(0.266 4 kg/d
)、C 為小麥中重金屬含量(mg/kg)、
R
為參比劑量[EPA提供的每日參比劑量分別為Pb 3.5 ×10
mg/kg、 Cd 1.0 ×10
mg/kg、 Hg 1.0 ×10
mg/kg、 As 3.0 ×10
mg/kg、 Cu 0.04 mg/kg、 Cr 3.0 × 10
mg/kg、 Ni 0.02 mg/kg
)]、
W
為人體平均體重(61.8 kg)、
T
為平均攝入時間(365 d/年×
E
)。

2.2.2 靶標危害系數 如表4 所示, 小麥中有個別存在Cr、 Hg 攝入風險, 其中最大THQ 值分別為1.609、1.422。 研究結果表明, 小麥中Pb、 Cd、 Cr、 As、 Hg、Ni、 Cu 對人體產生的健康風險較低。
實踐共同體發展平臺的建設為民辦院校數學學科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突破口,也為青年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視角。通過實踐共同體發展平臺的建設,共同體成員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也有所上升,青年教師申請的項目也在積極的運行中,完成的科研學術論文質量與數量也都有所提高。

本試驗根據國家標準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中規定限量值對山東省小麥重金屬污染進行初步分析。 結果表明, 小麥中Pb、 Cr和Hg 有個別樣品超標。 本試驗采用單因子污染指數法、尼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 靶標危害系數法對小麥中單元素污染進行分析, Pb、 Cr、 Hg 有超標, 經評估, 各元素對人體產生的健康風險較低(1 為判斷污染與非污染的臨界值)。
應重點關注存在攝入風險、 測定值高于標準值的小麥樣品, 其污染可能與周圍種植環境有關
, 如小麥種植在重金屬冶煉企業附近, 可能會因重金屬冶煉活動導致小麥被污染
。 有研究表明, 模擬腸液只能提取小麥中不到20% 的Cd
。 另外, 小麥在加工成小麥粉的過程中經過去雜、 洗麥、 研磨等工藝后, 重金屬含量還會進一步降低。 此外, 小麥中重金屬元素進入人體內的化學價態不同會導致其毒性也大不相同, 因此有必要加強其價態毒性的相關研究。
[1]辛玉紅, 臧偉, 張曉鋒.魯中地區小麥中重金屬含量情況的調查報告[J].糧食加工, 2021,46 (2):31-32.
[2]張俊黎, 李素云, 楊育林.山東省部分居民膳食攝入狀況及變化情況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 2008,14 (1):8-10.
[3]張春榮, 董炳剛, 劉小麗, 等.山東省2020 年新收小麥中15 種元素含量水平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J].現代預防醫學, 2021,48 (9):1700-1704.
[4]毛騰霄, 程龍, 袁濤, 等.7 種即食中藥中5 種重金屬的健康風險評估[J].中成藥, 2020,42 (12):3265-3269.
[5]陳璐, 李霞, 李增梅, 等.山東省小品種蔬菜中鉛鎘含量和健康風險評估[J].山東農業科學, 2020,52 (3):125-128.
[6]Ahmed M K, Shaheen N, Islam M S, et al.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arsenic in commonly consumed foodstuff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health risk in Bangladesh [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544):125-133.
[7]王彩霞, 袁文婷, 劉宇, 等.陜西省乳蛋類食品中重金屬膳食暴露風險評估[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7,27(24):3511-3513.
[8]王彩霞, 胡佳薇, 程國霞, 等.2013—2015 年陜西居民日常膳食總砷暴露量評估及健康風險評價[J].衛生研究, 2017,46 (1):132-135.
[9]孫玉梅, 章路, 鞏佳弟, 等.乳制品中Pb、 Cr、 As 對人體健康風險的評價[J].現代食品, 2019 (21):130-133.
[10]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2—2017 [S].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7.
[11]Xing W, Zhang H, Scheckel K G, et al.Heavy metal and metalloid concentrations in components of 25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varieties in the vicinity of lead smelters in Henan province [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ssessment,2016,188 (1):1-10.
[12]Liu Y, Cui J, Peng Y, et al.Atmospheric deposition of hazardous elements and its accumulation in both soil and grain of winter wheat in a lead-zinc smelter contaminated area,Central China [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707):135789.
[13]Liu B, Ai S, Zhang W, et al.Assessment of the bioavailability, bioaccessibility and transfer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grain-human systems near a mining and smelting area in NW China [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609):822-829.
[14]Yang L S, Zhang X W, Li Y H, et al.Bioaccessibilit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admium from uncooked rice using an in vitro digestion model [J].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12,145 (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