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勇,肖進軍,吳習安,劉湘林
(1.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林業局,湖北長陽 443500;2.湖南省吉祥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桃江 413000;3.桃江縣林業局,湖南桃江 413000;4.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宜昌 443000)
三葉木通(Akebia trifoliata)屬于落葉藤本,選用疏散分層形和自然開心形[1,2]進行整形修剪顯然不合適,采用主蔓培養和冬季修剪技術[3]雖可借鑒但太粗糙,需要詳細設計。
關于落葉果樹的修剪時間,一般認為以落葉后至春季萌芽前[4-10]的冬季修剪為好,帶葉修剪會造成光合物質積累減少、樹體養分受損。本研究認為,在晚秋修剪為好,時間掌握在修剪后芽當年只膨大、不萌發的前提下盡可能早(湖北宜昌在10 月中旬較為合適)。秋季修剪后,留下的枝梢吸收養分更多、加上秋高氣爽的氣候,光合作用強度更大;頂端優勢下移至留下的枝梢上,會使混合花芽分化更好,已廣泛用于核桃(Juglans regia)[11,12]、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等落葉果樹。本研究采用秋季修剪與冬季修剪相結合,翌年的結果母枝于秋季剪短,促進花芽分化;當年的結果母枝冬季短剪培養來年的更新枝。
主要任務是培養主干。春季萌芽梢長至10 cm時,選留1壯梢(其余梢抹去)在苗木正上方鋼絞線上固定,吊放尼龍線,下面用長10~15 cm 竹片固定在苗木附近土壤中,以引梢向上生長;還未搭架的可插竹稈向上綁縛至2.0 m 處任其生長;當蔓到架上部30 cm 時多次摘心,促進主干加粗生長。
10 月中旬(湖北宜昌)離架下面20 cm 處定干;如在定干處以下梢已長出,離主干頂部兩梢各留2芽重截,其余的梢全部疏去。
主要任務是培養主蔓和結果母枝。枝梢生長已有系統的研究[13-17],一般先年栽植實生苗春梢長203 cm,夏梢在春梢上每莖節抽生3 個、長118 cm[13],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2~25 節夏、秋梢可分化形成腋花芽[17]為整形修剪理論依據。
春季萌梢后,選留離頂部近的2 梢用作主蔓培養,交叉與行垂直方向綁縛,其余疏去;當主蔓長到2.0 m 時摘心促進夏梢萌發;為確保主蔓上每節都能抽出夏梢,可在腋芽膨大、夏梢快萌發時于腋芽點正上3 mm 處橫切(刻芽)斷皮層深至木質、長度自剪口芽第2 個起從上至下切斷皮層1/4~1/2 莖周漸大,同時噴抽枝寶或20~25 mg/L 6-BA+20 mg/L GA3;萌芽后每節留2 夏梢生長,不夠2 個的留2 節摘心促進再次抽梢,力保有2 梢;引用葡萄雙枝更新和獼猴桃懸空吊枝技術,將節上壯梢牽引至尼龍線蛛網上,另一弱梢放于架上任其生長;10 月中旬將尼龍線上的梢于≥1.25 m 的節處短截(尼龍線保留不剪),架上生長的梢落葉后留2 節重截,同時將尼龍線梢取下交替垂直主蔓綁縛在架面上,使主蔓兩則呈魚刺狀各一排相距約20 cm 的結果母枝。
尼龍線蛛網的制作。用1 根長3.5 m 的竹竿或木桿、水泥樁等(以下簡稱栽樁)在兩株苗中間深栽50 cm、中部固定在架上,頂端同一處系40 根尼龍線,并將每根絲下端分別緊系在兩株伸向竿的每個節處的架上;在夏梢抽生之前完成。40根尼龍線形成兩個與行向垂直的大扇形蛛網。壟兩端離苗≥1.0 m處栽竿,用一橫竿綁到架上和竿上,用20 根線牽引伸向竿側的梢,形成1 個與行向垂直的大扇形蛛網。
春天將年前留2 節剪短的抽梢長至20 cm 時只留離主蔓最近的1 個,并牽引到尼龍線上任其攀援生長,10 月中旬將梢于≥1.25 m 的節處短截;落葉后將結果母枝留2 節短截,并將尼龍線上的枝取下垂直于主蔓左右綁縛于架上為翌年結果母枝;做好清園工作,以后每年重復。
主要任務是培養主干,與大棚架相同。
主要任務是培養主蔓和結果母枝。春季萌梢后,選留離頂部近的2 梢用作主蔓培養,交叉順行向牽引綁縛,其余疏去;當主蔓長到1.25 m 時摘心促進夏梢萌發;同大棚架一樣采用刻芽和摘心,牽引1 壯梢攀援尼龍線等一系列操作不再重復;10 月中旬對尼龍線上的梢留≥1.25 m 的節處剪短。落葉后將架上的枝留2 芽重截,并將尼龍線上的梢取下交替垂直于主蔓左右綁成兩排相距約20 cm 的結果母枝;做好清園工作。
夏梢萌發前,與大棚架一樣栽樁兩株中間和兩端,用尼龍線牽引新梢培養翌年結果母枝,26 根尼龍線組成2 個與行向垂直的小扇形蛛網。
整形基本完成,主要任務是交替更新結果母枝。與大棚架一樣,交替更新結果母枝,不再重復。
主要任務是培養主干和2 主蔓。萌芽后留1 壯梢任其生長,當離下拉線20 cm 時摘心促進夏梢萌發;選最上的2 個夏梢交叉沿拉線左右延伸綁縛作主蔓培養,10 月中旬主蔓留1.25 m 剪截。
主要任務是培養結果母枝和更新枝。春季芽剛膨大時對主蔓上的間隔1 芽刻芽(不刻的芽用刀尖摳去),萌芽后留2 節摘心促進再次發出2 個梢;將第2 次2 個梢中1 個壯梢沿尼龍線攀援,另1 個梢向上第2、3 拉絲搭上任意生長;10 月中旬將尼龍線上攀緩在≥1.00 m 處的短截做翌年的結果母枝,落葉后取下綁縛到第二、三根拉絲上;搭到拉線之上的梢落葉后留2 芽重截,作為更新枝,并清園。
尼龍線蛛網的建設是在兩廂中間的溝中栽樁,一個蛛網拉鄰近2 株苗的新梢,形成2 個與行平行的小扇形蛛網,與大棚架、T 形架略有不同。
主要任務是培養翌年結果母枝。春季萌芽后留離主蔓最近的1 梢引向尼龍線攀援生長,10 月中旬留≥1.00 m 的節處短截做翌年結果母枝培養,落葉后取下垂直向上綁縛在拉線上;另1 綁縛在拉線上掛果的梢,落葉后留2 節短截。以后每年如此交替更新。
主要任務是培養主干和2 主蔓。萌芽后留1 壯梢任其生長,當離下拉線20 cm 時摘心促進夏梢萌發;選最上的2 個夏梢沿拉線左右延伸綁縛作主蔓培養,10 月中旬主蔓留1.25 m 剪截。
主要任務是培養結果母枝和更新枝。春季芽剛膨大時對主蔓上在每節進行刻芽,萌芽后留2 節摘心促進再次發出2 梢;將第2 次梢1 個壯梢沿尼龍錢牽引,另1 個梢交替搭在“V”形架左右拉線上;10 月中旬尼龍線上的梢≥80 cm 節處短截做翌年結果母枝培養,落葉后取下均勻綁縛在“V”形架上;將榙在“V”形架上的梢線于落葉后留2 芽短截作為更新枝。
尼龍線蛛網建設。每苗附近栽樁,尼龍絲牽到該株主蔓每一節發芽處,在“V”形架中間拉成1 個與行向平行的扇形蛛網。
主要任務是培養翌年結果母枝。春季萌芽后短剪的選離主蔓最近的1 梢引向尼龍線攀援生長,10月下旬在≥80 cm 節處短截做翌年結果母枝培養,落葉后取下均勻綁縛在“V”形架上;“V”形架上的掛果母枝落葉后留2 節重截。以后每年如此交替更新。
按修剪方法,2~25 節均為腋生混合花芽[17]、結果母枝相距20 cm、平均節間10 cm、每果序掛果0.5 kg(2 個果),盛果期大棚架、“T”形架、籬架、“V”形架理論產量分別為每公頃115 575、95 940、90 270、114 450 kg(“V”形架栽培是最佳選擇)。
目標產量按75 t/hm2、每果序結果2 個、單果重250 g、病蟲和機械損傷等損失10%~15%,每公頃需留花蕾16.50 萬~17.25 萬個,可將此指標分配到每個結果母枝。
春季剛現花蕾時進行,在每結果母枝均勻留足花蕾數的基礎上,疏去過多花蕾。
三葉木通的總狀花序上部有2 朵雌花、以下有15~30 朵雄花[18],開花結果雄花會消耗大量養分。在花序散開能辨單花時,只留4 個雄花,并剪去結果母枝上所有新梢莖尖(相當摘心)促進開花結果。
三葉木通具有一花多果現象,一般每花坐果2個,多可達6 個。疏果時每果穗留壯果2 個,疏去多余果、畸形果、病蟲果、機械損傷果等。
詳細地設計了大棚架、“T”形架、籬架、“V”形架4 種架式的整形修剪步驟和方法,在整形修剪技法上,引入獼猴桃的“一干雙蔓”整形培養樹體骨架;使用果樹的刻芽技術確保須抽梢的芽得以抽生;綜合運用葡萄的“雙枝更新”和獼猴桃的“懸空吊枝”連年交替培養結果母枝;根據春、夏梢花芽分化部位[13,17]及節間均長10 cm,確定在主蔓上培養結果母枝,減少了分枝級數。變原短縮枝、春梢、夏梢混合掛果[17]為單一春梢掛果(棚架和T 形架第一年掛果為夏梢掛果)。極大地縮短了花期和果實采收期,有利于生產管理。在修剪時間上,一改落葉后冬季修剪的傳統,采取翌年結果母枝(剪后枝上長有葉)秋季修剪,翌年更新枝(剪后枝上沒有葉)落葉后修剪。根據花量過大及花序結構[18],設計了疏花蕾、疏雄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