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晨梅,徐珠嵐,何成芳,彭佳佳,王 旭
(四川民族學院,四川康定 626001)
甘 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DC.)為 敗 醬 科(Valerianaceae)甘松屬(NardostachysDC)植物。甘松屬植物廣泛分布于喜馬拉雅山區,其中包括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和中國西南地區,多生長在3 500 m 以上的高海拔地區[1]。甘松有獨特香味,是藏漢醫藥學中的一種藥用植物,其干燥的根和根莖可入藥,有“理元氣,去氣郁”功效[2]。在中獸醫臨床診療中甘松多用于治療胃擴張、瘤胃膨氣、消化不良[3]。
甘松作為藥用植物歷史悠久,其藥用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1 000 年的印度吠陀時期。尼泊爾西部地區的居民使用粉末狀的甘松根莖浸液治療咳嗽、發燒、食物中毒、霍亂和胃部疾病等,將其研磨成糊劑可用于緩解傷口和關節疼痛。研究顯示,甘松的藥理作用主要包括有抗菌殺蟲、鎮靜、抗抑郁、抗心律失常等。
甘松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朱燁等[4]的研究發現,甘松在1∶80 倍的稀釋濃度下對結核桿菌仍有抑菌效果。甘松中富含萜類及其含氧衍生物等各種揮發性化學成分,其對沙門氏桿菌、白色念珠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5]。有研究發現,甘松對植物來源的病原真菌也有殺滅效果,其對小麥紋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大于60%,對棉花枯萎病菌也有明顯的抑制效果[6]。同時,甘松還有較好的殺蟲作用,13.5 ug/cm2甘松精油對腐食酪螨成蟲有殺滅活性[7]。甘松中富含的黃酮類化合物對蟲體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毒害作用,可致蟲體麻痹,行動遲緩;甘松中富含的萜類化合物對蟲體也有明顯的觸殺和抑制生長發育作用。從甘松的根中分離出的愈創木烷型半萜類化合物異甘松過氧物、甘松過氧物能有效抑制惡性瘧原蟲的生長發育[8]。
甘松提取物對動物中樞神經有調節作用,可有效降低動物自主活動頻率,具有良好的鎮靜效果,甘松提取物白菖烯可使小鼠自覺運動量明顯減少。由甘松、馬蹄香、白胡椒等中藥和少量苯巴比妥配制成“甘松抗癇靈”具有抗小鼠電驚厥、藥源性驚厥、大鼠聽源性驚厥作用以及鎮靜鎮痛作用[9]。通過構建小鼠全身性強直-陣攣性癲癇發作模型試驗,發現甘松乙醇提取物可明顯提高癲癇發作的閾值,且神經毒性作用非常低[10]。在小動物臨床鎮定藥Anxo?care 中含有甘松提取物,可用于控制犬貓由于恐懼和情緒壓力引起的焦慮。
甘松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對大鼠注射適量甘松提取物可有效減輕大鼠焦慮癥,甘松中特有的倍半萜類成分甘松新酮能夠顯著提高神經生長因子介導的PC12D 細胞的神經樣分化,有抗缺氧缺糖損失的作用,可通過cAMP 或MAPK 通路發揮抗抑郁作用[11,12]。甘松中含有的甘松根酮、甘松二酮醇2 種化學成分,對皮質酮損傷的PC12 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具有抗抑郁活性[13]。武姣姣等[14]研究發現,甘松95%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小鼠強迫游泳不動時間和小鼠懸尾不動時間明顯下降。
鄧雅文等[15]篩選甘松干預心律失常的重要成分及其作用靶點的研究發現,甘松治療心律失常疾病靶點4 個,拓展關鍵靶點蛋白14 個;涉及通路包括過氧化酶、心肌細胞腎素能信號、FoxO 信號通路等。甘松中特有的化學成分甘松新酮可對SD 大鼠心室肌細胞鈉離子通道電流(INa)產生影響,其會加快INa 失活速度,延長INa 從失活態向激活態轉變的時間,從而實現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6]。簡鵬等[17]通過甘松新酮對快速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細胞的抑制作用研究發現,甘松新酮可通過影響cAMP-PKA 細胞信號轉導通路,促進心功能的恢復,抑制心肌細胞鈣超載,明顯改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大鼠心律。唐昱等[18]研究也發現甘松可預防室性心律失常。
甘松具備來源廣、綠色環保、低耐藥性等特點,可以作為飼料添加劑應用于到畜牧生產中,發揮促進動物機體生長發育,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在獸醫臨床方面,甘松性涼,多用于治療“熱毒瀉”“瘟疫癥”,其在抗菌消炎、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和傳染性疾病方面都有作用。
甘松中含有多種氨基酸、礦質元素、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可豐富飼料營養價值,增補動物機體所需營養成分,促進機體生長發育。甘松特有的香味可刺激畜禽嗅神經,引起畜禽嗅覺中樞興奮,進而誘導其采食。添加了中草藥甘松的“三丁三香誘餌”具有較強的誘食作用,多用于民間垂釣[19]。在仔豬飼料中添加甘松,具有振中醒脾、開胃進食的功能,可明顯降低仔豬腹瀉發病率,提高其抗病能力,促進仔豬生長發育。蔡榮先等[20]研究表明,將含有甘松的香型中草藥組成香味飼料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飼料中飼喂艾維茵商品代肉仔雞,有效改善了飼料適口性,促進了肉雞食欲,提升了增重率和抗病力。
甘松中含有多糖類、有機酸類、生物堿類等免疫活性成分,可有效促進免疫器官發育,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有效調動機體非特異性免疫系統殺滅侵害動物的病原微生物。由多種益生菌、果寡糖與甘松中富含的綠原酸配制成的飼料添加劑“豬用宜健長”可顯著促進仔豬的生長發育,增強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并降低其腹瀉發病率[21]。在肉雞飼糧中添加有機酸和精油復合微囊包被物可明顯提高肉雞的脾臟指數,提高血清中總蛋白、球蛋白及白蛋白含量,提高機體免疫功能[22]。何榮香等[23]研究也發現,在斷奶仔豬的飲水或飼糧中添加復合有機酸可以提高血清總蛋白含量,改善仔豬血清生化指標,同時對仔豬空腸黏膜免疫有促進作用。甘松乙醇粗提取物對產腸毒素大腸埃希氏菌有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治仔豬細菌性腹瀉,在仔豬飼料中適量添加可有效抑制機體內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24]。
甘松中含有的某些化學成分能有效殺滅細菌,將甘松與地膚子、土茯苓、黃芩、苦參、黃柏、白鮮皮、蒼耳子、徐長卿浸泡煎煮制成抗菌洗液,可有效抑制大腸埃布氏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25]。以甘松、紅花、刺百葉、牛黃、貫眾、草烏、麝香、白腦砂等制成蒙藥吉木道爾吉可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治療奶牛子宮內膜炎[26]。以甘松、草烏葉、瞿麥、多葉棘豆等藥材制成巴布-7 蒙藥復方,可壓制疼痛,除熱止痢,可有效殺滅導致犢牛腹瀉的大腸桿菌[27]。
將甘松5 g,茜草、翻白草、黑冰片各10 g,草烏葉、訶子各25 g 研磨成粉配以銀朱5 g 混勻制成七味訶子散,溫水灌服腹瀉、痢疾的病羔羊,每日1~5 g可清瘟解毒,消炎止痛,散淤止痢。以甘松、五靈脂、訶子、川棟子、山植、青木香等25 味藥材制成藥丸,溫水灌服消化不良,胃臌氣的病畜,每日2 次,1次1 丸可治愈。當豬腸胃積熱毒,腹部呈現緊縮狀,排血腥味白、黃色稀便時,以甘松和銀朱各7.5 g,冰片、甘草、白芍各5 g,訶子、草烏葉各25 g,病豬溫水灌服,連續3 日可清熱解毒、澀腸止瀉。當家畜誤食霉草中毒,排黑色糞便時,以甘松、大黃、北纈草、亞大黃、東莨菪根各25 g 配以土木香50 g 制成解毒方,病畜溫水灌服可瀉熱解毒、安神鎮靜、強心利尿、理氣止痛。
據《藏族民問常見畜病診治》記載,藏獸藥甘松與冰片、石灰華、紅花等25 味藥材炮制成冰片二十五味,家畜內服可治療陳舊性熱癥,用于急慢性傳染病引起的發燒。《三農紀》記載“凡畜牛,宜制避瘟丹:乳香、蒼術、細辛、甘松、川芎、降真香,早晚于欄內烈火焚之,疫氣遠避”。
隨著人民物質需求的提高,利用抗生素和化學添加劑增強畜禽生產性能、免疫能力的方式已無法滿足人們對畜禽產品安全性的需求。甘松具有鎮靜、抗菌殺蟲、抗抑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其具備綠色環保、純天然、安全性高、低藥物殘留等獨特優勢,已作為飼料添加劑和獸藥成分廣泛應用到畜牧生產和臨床獸醫中。中獸藥甘松在畜牧獸醫生產中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其不僅有助于中獸醫藥學的發展,還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