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菊,李正富
(湖北省南漳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湖北南漳 441500)
畜牧業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內容,不僅能提高農民經濟收入,還可以為農民提供創業渠道,增加相應就業崗位,解決當地部分農民就業問題。這就需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加大發展畜牧業的力度,滿足鄉村振興發展需求,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參與畜牧業發展的積極性,另外,還需要給予農民各方面的支持,讓農民有所依、有所靠,穩定農民經濟收入。大力發展畜牧業,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戰略不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在產業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不同地區在發展畜牧業時存在的問題也有所差異,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深入分析當前影響畜牧業發展的因素,認識到畜牧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著重發展畜牧業,提高畜牧業的發展質量。
畜牧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增加農民收入,也給部分農民提供就業機會,不必遠離家鄉,外出打工,既能給予農民一定的經濟保障,又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另外,畜牧業門檻相對較低,具備一定的資金與養殖技術就可以小規模開展,給養殖人員增加額外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中,加大對畜牧業的重視,有利于增強脫貧內動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畜牧業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高了農民收入。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在發展過程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規劃,嚴守保護生態紅線,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因此,在發展畜牧業過程中,有利于為鄉村綠色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提供有力的支持。在養殖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農作物秸稈等,有利于減少秸稈焚燒,同時也會產生大量肥料,促進生態平衡發展,實現低碳、綠色農業。
由于社會不斷發展,中國也逐漸從傳統粗獷型農業向集約型農業轉變。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農田有待全面開發,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雖然供開發農田相對較多,但從整體來看,開發力度也相對較大,因此,需要相關部門仔細研究,優化畜牧業的發展,對于一些農作物可以實現再利用,比如,以草食性為主的畜牧業,將農作物秸稈作為輔助性飼料,有利于加快農業結構改革,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推行[2]。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推行,政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帶領老百姓探索致富途徑,其中畜牧業的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積極作用,將養殖技術應用在畜牧業發展中,有利于提高畜牧業的發展水平,逐漸提高畜牧業的機械化與現代化,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前景。另外,也加大了養殖業的規模與數量,有利于提高養殖人員的經濟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從而有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是農業大國,畜牧業在養殖規模與數量上也得到了有效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畜禽價格變動頻繁并且變化相對較大,這對于養殖業人員來說打擊相對較大,行業效益缺乏一定的穩定性,導致部分養殖人員在效益較差時放棄養殖。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畜牧業也不例外,從生產到流通整個環節受到嚴重打擊,一些養殖人員難以回本,無法經營下去。以市場上銷售的豬肉為例,最低價格與最高價格相差高達20 元/500 g,養殖人員也處于艱難的堅持狀態。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產供銷體系,價格沒有規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導致市場價格隨著大環境隨意波動,降低養殖人員的積極性。
目前,部分鄉村并沒有加大對畜牧業的重視,多數農民對于養殖業的認識并不全面,在技術以及其他方面都缺乏一定的保障,因此,效益并不高,再加上其他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一些養殖人員并沒有看到畜牧業的發展前景。由于畜產品加工體系不完善,導致農村畜牧業發展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畜產品市場價格與銷售渠道都存在一定弊端,影響銷售效果。還有部分養殖人員只看到了其他養殖戶的收益,并沒有實際鉆研,對畜牧業并沒有全面深入了解,深加工知識掌握不全,僅懂得養殖業無法將畜牧業持續經營下去。
近幾年,會間斷性出現畜禽疫病等,給養殖大戶造成很大打擊,多數養殖人員都缺少疫病防治相關經驗,一旦暴發畜禽疫病,就會導致部分養殖戶倒閉,銷售難度增加,價格大幅度下降,使得市場穩定性遭到破壞。另外,部分地區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垃圾等污染物隨意排放,也給養殖業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傳統養殖業存在較強的散養性,多數養殖人員都不屬于規模養殖。因此需要加強規模化養殖力度,不斷將科學技術應用到養殖中,投入養殖新設備,全面打造綠色生態養殖基地,建立養殖示范區,有利于形成規模化養殖,促進畜牧業大力發展。另外,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不僅要在技術上支持畜牧業發展,還可以給予資金扶持,不斷提高養殖認知水平,從而提高養殖水平,促使養殖規模化[3]。
畜牧業品牌企業對于當地的養殖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的支持、社會的幫助,才能在當地站穩腳步,從而不斷提高影響力。養殖人員可以和當地企業建立有效聯系,以養牛戶為例,可以和當地的奶粉企業建立聯系,為其提供原材料等,從生產到銷售形成完整的環節,并且借助企業品牌力量提高當地畜牧業的重要性。政府也需要制定相應政策,并加強監管力度,保障產品質量,促進企業穩定運營,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也相應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不同地區周圍環境不同,因此養殖種類也不一樣,這就需要當地相關人員深入研究環境氣候等相關因素,為養殖人員提供最佳指導與建議,促使養殖戶根據當地特點,選擇適合的養殖類型,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對當地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因地制宜。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水源以及交通等相關因素,全面考慮。規模養殖戶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需要遠離居民區,合理排放廢棄物,保證充足的水源,適宜搭建養殖場地,有利于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畜牧業發展水平。
疫病對養殖戶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因此,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加強疫病防控非常重要,這就要求當地基層疫病防控部門需要提高重視,提高防控經驗,結合當地相關因素,將防疫技術應用到疫病防控過程中,提高疫病防控水平。應該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促使相關防控人員做好崗位工作,認真落實檢疫防疫相關工作內容。養殖人員需要提高重視,加強疫病防控安全教育,提高對疫病的認知,注重衛生,一旦發現病例及時將其隔離并治療。
首先,應促進生態養殖,如何資源化利用、生態化處置等,讓養殖戶多元利用,促進生態平衡[4]。其次,應該重視養殖污染治理效果,部分養殖人員由于沒有環境保護意識,對于畜禽類產生的一些污染物隨意處置,導致周圍環境受到影響,甚至影響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制定畜禽類污染物的治理方案,針對屢教不改的養殖戶應該給予處罰,從而提高養殖人員的環境保護認知水平,對一些不合理養殖基地進行改造,不斷合理化與規范化,推動畜牧業綠色發展。
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優化,從而加快其轉型,實現標準化養殖,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支持力度,促進當地基層養殖戶的發展,并鼓勵其他人員探索其他養殖項目,促進畜牧業多元發展,改變傳統養殖單一化,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發展集體養殖經濟,帶動全村致富,做好示范養殖區的相關工作,提高其他人員的參與性,不斷發展畜牧業,擴大總體養殖規模。根據不同養殖類型,政府可以制定專項扶植政策,提高畜牧業的經濟產業價值,加快現代化發展進程。
政府及基層部門在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時,應該深入到群眾中了解當地情況,對所管區域內的鄉村做好詳細調查工作,針對不同區域應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降低各區域的養殖風險。針對市場產品價格,政府也應該發揮作用,對其進行合理干涉,將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保證市場良性循環[5]。提高檢查力度,對于一些不合理調運應進行嚴厲打擊,投入適當的人力、物力做好市場監管工作,在交通發達的交界地,增設檢查站點,減少市場管理漏洞。引進高素質人才,提高養殖業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養殖業發展。
畜牧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加強重視,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前景,積極鼓勵農民參與到養殖業中,并且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提供技術等相關方面的支持,帶領鄉村人民開發致富途徑,提高生活水平,有利于推動新農村建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對市場價格進行合理干預,保證養殖戶的基本收入,促進畜牧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