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丹 鄭澤釩
輝煌“十三五”圓滿收官,壯闊“十四五”接力起航?!笆奈濉睍r期,我國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文化精品的滋養。出版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1]也是生產文化精品的主力軍?!冻霭鏄I“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 《出版業“十四五”規劃》)聚焦出版業高質量發展,將“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作為《出版業“十四五”規劃》九大方面工作之一,強調出版工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堅持質量第一”的基本原則,提出“提升內容建設水平和服務供給能力,更好以精品奉獻人民”的新任務和“滿足人民學習閱讀需求實現新提升”的新目標,為新時代精品出版工作指明方向。
新時代出版精品,從時間維度上看,其內涵是??闯P隆v久彌新;從空間維度上看,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從作品本身來說,必須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2]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順應了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的召喚,是筑牢意識形態前沿陣地的堅強保障,是譜寫文化繁榮興盛新篇章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學習閱讀需求實現新提升的重要途徑。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3]出版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綜合性工作。[4]“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盵5]作為重要的宣傳載體,精品出版物能弘揚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助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出版業是具有意識形態屬性的文化事業,在我國向出版強國邁進的征程中,唯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質量第一,以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多出優秀作品為中心環節,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學習閱讀需求為根本目的,才能為筑牢意識形態前沿陣地提供堅強保障。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蔽幕菄抑辏褡逯鴥炠|內容文化繁榮興盛之基,也是出版業高質量發展之根。作為促進文化繁榮興盛的重要力量,中國出版業在新時代更要擔負起“興文化”的使命任務,加大力度提升內容建設水平,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進一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互賞,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競爭力,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以高度文化自信打造更多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精神氣象的傳世精品,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譜寫文化繁榮興盛新篇章,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動力源泉。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背霭姹磉_人民心聲,出版升華人民情懷,出版服務人民,這是廣大出版工作者必須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考察調研時曾強調:“為人民提供更多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善莫大焉。”[6]出版工作是開啟民智的重要手段,精品出版物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載體。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出品質化、個性化、多元化、數字化、國際化等新趨勢,這就要求出版業為人民群眾提供多品類、多形態、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出版產品和服務,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新時代精品出版更要聚焦高質量出版,以精品奉獻人民,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不懈努力。
《出版業“十四五”規劃》是把握“十四五”時期中國出版業發展方向的重要文件。“精品”(詞頻為45)一詞在這份近兩萬字的規劃中反復出現,足見其重要性。
在精品出版物的生產上,《出版業“十四五”規劃》不僅將“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設為專節,提出實施一批重大出版工程,整理出版一批重要文化典籍,推出一批人文社科領域出版精品、科學技術類出版精品、少兒讀物精品,還設有“新時代出版精品”專欄明確具體任務。同時,在“做優做強主題出版”專節中,提出要“打造更多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出版精品”“打造一批高質量、影響大的主題出版精品”“打造一批雙效俱佳的主題出版精品”“打造標桿性主題出版精品”;在“壯大數字出版產業”專節中,強調“著力推出一批數字出版精品”。
此外,《出版業“十四五”規劃》還涉及精品出版建設引導、精品出版激勵機制、精品出版物傳播等內容。如對精品出版建設引導方面,《出版業“十四五”規劃》在“專欄3 新時代出版精品”中明確指出,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秀圖書、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評選和“中國好書”推薦,提出要扶持引導出版更多反映各領域各學科最新成果的學術研究著作,同時還強調要組織實施出版內容和編校質量提升計劃,進一步完善出版物質量保障體系。在精品出版激勵機制方面,《出版業“十四五”規劃》將“健全精品出版激勵機制”作為完善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措施之一,明確提出構建以精品生產為中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優化提升各類出版物評獎推薦活動效果,加強源頭原創,建立健全精品出版與社會效益考核評價、評獎評優、出版資源配置協調聯動機制,優化書號、刊號等出版資源配置等具體措施。在精品出版物的傳播上,《出版業“十四五”規劃》在“健全現代出版市場體系”專節中提出“打造出版精品展示平臺”;同時,在“推動出版業高水平走出去”中指出“大力發展數字文化貿易,推動網絡文學、網絡游戲、在線教育、數字閱讀、專業數據庫等數字出版精品走出去”,拓展出版走出去方式渠道。
綜上所述,“十四五”期間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的總體思路可概括為通過建立健全生產機制、引導機制、激勵機制、傳播機制來合力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見圖1)。

圖1 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的總體思路
精品不斷涌現是一個時代文化繁榮興盛的標志。今年年初,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在2022年全國出版(版權)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持續推出各類出版精品。[7]在文化強國、出版強國建設新征程上,新時代精品出版大有可為,也應大有作為?!冻霭鏄I“十四五”規劃》為我們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實施路徑。
以“聚力打造主題出版精品”為主線,拓展新時代出版精品新高度。主題出版是“出版中‘普照的光’,決定了整個出版的導向和方向”,[8]承擔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使命。當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歷史時期,我國主題出版更加需要聚焦當代中國價值觀念,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出版更多具有中國特色、凸顯中國精神、蘊含中國智慧、宣傳中國道路、體現中國價值、展示中國貢獻的主題出版精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拓展新時代精品出版新高度,充分發揮主題出版服務大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這不僅是對“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的踐行,也是新時代做強做優主題出版的應有之義,更是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的首要任務。
以“實施重大出版工程”為抓手,筑就新時代出版精品新高峰。重大出版工程是一個國家文化繁榮的重要標志,體現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自2016年“國家重大出版工程”被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至今,一大批體現國家水平的精品出版物相繼面世。經實踐檢驗,這些出版物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傳世精品。新時代加強出版精品建設,迫切需要出版企業以此類重大出版工程項目為抓手,配合好支持好包括《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復興文庫》、中華民族音樂傳承出版工程、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出版工程等重大出版工程,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科普讀物等原創精品創作出版工程,同時也要積極策劃一批重大出版項目,推出一批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傳世精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學習閱讀需求,筑就新時代精品出版新高峰。
以“推出多類別出版精品”為目標,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聚集新高地。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要以“推出多類別出版精品”為奮斗目標,在重要文化典籍的出版方面,采用多種出版方式,如系統性整理出版、搶救性整理出版等,并高度重視持續推廣普及經典古籍權威版本及健全全國古籍工作體制機制;在人文社科領域,優先出版反映高水平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著作,體現人文精神與情懷的優秀出版物,展現新時代精神氣象的文學藝術作品,普及知識、陶冶情操的大眾讀物;在打造科學技術領域精品出版物時,要站在科學發展的最前沿,出版代表國家科技實力的科技出版精品;在少兒精品讀物的出版上,應面向青少年積極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聚焦培育時代新人,推出一批立德樹人、啟智增慧的少兒精品讀物,力爭打造新時代精品出版聚集新高地,豐富精品供給,為人民群眾提供多樣化選擇,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
以“開展重量級獎項評選”為引擎,推動新時代出版精品再上新臺階。精品力作的創作生產,離不開國家的大力引導。組織實施重量級獎項是國家引導出版業樹牢精品意識、多出精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實施的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優秀圖書,作為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出版業中重要的國家級獎項,該工程自1992年實施以來,已成為精品創作生產的示范工程,對出版業精品生產和高質量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再如我國新聞出版領域的最高獎項——中國出版政府獎,通過獎勵、表彰優秀出版物等,推動出版業多出精品力作,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此外,還有中華優秀出版物獎評選和“中國好書”推薦等。毋庸置疑,以重量級獎項為引擎,能更好引導、鼓勵廣大出版工作者守正創新、銳意進取,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助力新時代出版精品更上一層樓。
以“實施出版內容和編校質量提升計劃”為核心,筑牢新時代出版精品生命線。出版內容和編校質量好比精品出版物的兩根支柱,缺一不可。實施出版內容和編校質量提升計劃是新時代內容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選題策劃和編校質量都是久久為功的苦功夫,需要用心積累、不斷提升。組織實施出版內容和編校質量提升計劃,可通過定期組織資深專家授課,開展經驗分享交流、業務培訓等方式,讓廣大出版工作者進一步系統地掌握編輯出版業務知識,增強把關意識和創新意識,提高編輯業務能力。讓出版內容和編校質量提升計劃成為促進出版工作者成長、出版單位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以適應新時期編輯出版工作新要求,筑牢新時代出版精品生命線。
以“構建以精品生產為中心的考核評價體系”為支撐,促進新時代出版精品不斷涌現。考核評價體系猶如指揮棒、風向標、助推器,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對動員和激勵廣大出版工作者戰勝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新形勢下,出版單位構建以精品生產為中心的考核評價體系,須科學設置考核指標,堅持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相結合,著重從精品出版物的內容維度、影響力維度、創新維度等方面出發,以可操作、可衡量、可檢驗的具體要求,激發廣大出版工作者進行精神產品創作生產的積極性,引導激勵多出優秀作品。這不僅是把“堅持質量第一”基本原則落實到出版物生產環節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新時代出版精品不斷涌現的重要舉措。
以“優化提升各類出版物評獎推薦活動效果”為保障,助推新時代出版精品穩步向前。出版物評獎推薦活動是激發出版精品創作生產與推廣的重要措施。中宣部出版局負責人曾就引導出版精品創作生產與推廣方面強調,“認真做好有關重要獎項優秀圖書評選工作,優化改進‘中國好書榜’等閱讀推薦機制,組織做好‘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好書薦讀活動,更好地發揮評獎推薦對精品圖書生產的引導激勵作用”。[9]優化提升各類出版物評獎推薦活動效果,須堅持優中選優的原則,精簡數量、注重質量,不斷改進出版閱評、圖書排行、圖書評論等工作。與此同時,還應加強評獎推薦活動的宣傳推介力度,持續開展優秀出版物推薦活動,并對各類出版物評獎推薦活動效果進行評估,總結經驗,持續強化評獎推薦活動的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使評獎推薦成為引領出版精品創作生產的調控手段,助推新時代出版精品穩步向前。
以“打造出版精品展示平臺”為依托,實現新時代出版精品由人民共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原則,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打造出版精品展示平臺是實現精品出版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環節。2021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上線“讀掌上精品 慶百年華誕——百佳數字出版精品項目獻禮建黨百年專欄”,共有100個數字出版精品項目向社會免費開放。這些數字出版精品項目從“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入選的項目中優中選優,多品類、多形態地為人民群眾呈現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讓人民群眾共享精品出版成果。新時代呼喚更多文化盛宴,也需要更多出版精品展示平臺。
以“大力發展數字文化貿易”為導向,助力新時代出版精品高水平走出去。大力發展數字文化貿易是我國數字出版精品國際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是提升我國出版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我國出版業高水平走出去的應有之義。新時代發力數字文化貿易當立足腳下,著眼長遠,以數字出版精品為媒介,推動多種數字出版精品走出去,注重潤物無聲式的柔性傳播,注重久久為功。要以價值導向、受眾反饋、社會影響等為主要指標,建立以數字精品出版物走出去為中心的工作績效評估體系,做好前期評測分析、中期跟蹤研判、后期反饋矯正。建立健全數字出版精品走出去相關信息的統計數據庫,為決策和實際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和服務,提升數字出版精品走出去工作針對性和可持續性,實現新時代出版精品高水平走出去。[10]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出版業“十四五”規劃》舉旗定向、謀篇布局,為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指明了方向。中國出版業打造新時代出版精品,應立足新發展階段,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堅持質量第一”的基本原則為準則,以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多出優秀作品為中心環節,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學習閱讀需求為根本目的,以科學、健全的新時代出版精品生產機制、引導機制、激勵機制、傳播機制打造一批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最大程度實現精品出版成果由人民共享,不負時代重托,不負人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