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橫山魏墻煤業有限公司 李曉芳
目前,信息技術具備的作用和效能在煤礦領域各個生產環節不斷顯現,檔案管理人員依照法律科學落實數字化檔案資源管理工作,逐漸成為煤礦領域企業凸顯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全國檔案事業發展需要堅持落實信息化建設,助推檔案管理智能化與現代化。這就使得數字檔案資源管理系統建設的重要性持續增加。落實數字檔案管理系統構建,讓檔案管理系統能夠為煤礦企業技術管理、運轉經營、財務工作等各個環節提供助力,成為新時代重點研究的方向。
(一)政策支持。現階段,針對檔案展開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順應政策和時代發展的關鍵舉措。國家檔案局2016年正式發布的《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需要針對檔案落實信息化建設,全面推動檔案資源管理數字化、電子化。這也為檔案數字化發展和建設指明了發展目標和方向。此外,檔案相關法律法規也逐漸開始將檔案信息化建設納入考量范圍內,這也無疑會為檔案數字建設提供重要法律依據。
(二)技術輔助。數字化檔案建設屬于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包含電子文件管理、檔案資料數字化、檔案信息控制管理系統以及數據輸出輸入建設等,需要強有力的技術作為支撐。目前,在建設中數據統計、挖掘、分析等技術充分為其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條件。煤炭行業領域各類數字化檔案設施也為資料管理系統數字化建設提供有力幫助。例如:在2018年舉辦的煤炭行業檔案館館長論壇上,成者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智能化CZUR掃描儀獲得廣泛贊揚,這一針對煤炭領域檔案數字所研發的CZURM3300、CZUR M3100煤炭專屬掃描儀,能夠讓煤炭企業快速掃描各類檔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標準參照。檔案數字化建設作為檔案事業整體發展規劃,在實施中需要一定參考依據和標準。而我國也對此發布一系列的關于數字化建設檔案資料管理系統的建設標準,如《紙質檔案數字化規范》(DA/T31-2017)、《文獻檔案資料數字化工作導則》(GB/T 20530-2006)、《紙質檔案數字復制件光學字符識別(OCR)工作規范》(DA/T77-2019)等,從各個角度針對數字化建設檔案作出清晰、明確規定,能夠為煤炭企業檔案資料管理系統數字化建設規范性與有效性提供保障。
(一)管理系統建設目標。煤礦數字檔案資料管理系統建設主要以網絡傳輸、大數據、信息系統等技術為核心手段,依托“安全存儲、集中管理、分散采集”等原則,實現對各個礦區當中所擁有的各項設計、測繪數據、竣工數據以及地質、地震、通風、瓦斯等專題數據的高質量存儲、管理和共享。煤礦數字檔案管理系統建設具體標準有以下幾點:一是采集基礎地理數據資料、標準化分類管理檔案、數字化專題資料管理;二是權限設置與煤礦企業各個部門要求相符合;三是建設綜合化檔案數據庫,實現數字檔案管理資料遠程共享、集中儲存;四是管理公文流程;五是實現快速檢索、穩定運行、精準傳輸、操作簡潔。
(二)管理系統功能要求。1.檔案資料集中存儲與遠程共享要求。目前與煤礦相關各類檔案資料集中存儲的共享是數字化管理系統最根本功能。一方面,需要充分結合以往紙質檔案資料的特征,根據現存檔案管理流程,將不同單位、不同時間段的地質數據資料、報告材料、測繪信息等根據統一標準和格式進行分類整合,以屬性與空間數據庫有機融合的形式進行存儲;另一方面,還需要動態更新檔案數據、遙感影像數據、鉆孔以及控制點數據等,及時針對數據內容進行補充,保證數據完整與完善程度。此外,要通過源頭檔案數據采集系統,前往各個礦區進行資料采集,明確井田精查、煤田勘探等地質報告,針對報告當中測繪數據實施GIS數據處理,高質量存儲地形圖、地質圖,為檔案系統GIS管理提供更多參考依據。2.檔案資料數字化與規范化要求。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就是存儲檔案資料,確保資料齊全與完善。各個煤炭機構可以結合檔案管理具體要求,不斷完善文件資料以及歸檔、立卷整體性,利用現代化技術確保檔案管理的制度化。當檔案出現遺漏、遺失時,需要利用電子檔案方式展開補充與修整。同時還可有效融合電子檔案與計算機、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讓紙質檔案直接轉換成為電子檔案數據,為檔案歸檔與整理提供幫助。3.應用系統建設要求。需要建設與檔案業務管理工作流程相符合的檔案管理系統,包括檔案歸檔、創建、借閱、歸檔、銷毀、瀏覽以及統計等,將高分辨的遙感影像數據資料以及比例較高地形圖當作重點,在以GIS技術為核心的可視化集成環境幫助下,展開檔案數據信息資料查詢、瀏覽、發布、分析,建立一個可視化程度較強的數字化檔案管理與檢索系統,讓檔案資料應用質量持續增強。4.結果可視化要求。利用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來針對煤礦事業產生的各類檔案資料進行管理,包括圖形、多媒體、影像等資料,讓各類原始數據結果(MapGIS、CAD、ArcGIS以及其他各種格式)能夠在可視化的條件下得到檢索、查詢與展示,可以為煤炭生產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以及為煤炭生產研究提供幫助。
(三)檔案管理系統架構。1.系統體系架構。煤礦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一般是以地理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檔案管理技術以及網絡通信、流程審核等為基礎,以信息資料網絡為核心樞紐;以管理制度、數據標準以及資料安全管理系統為保障;以各種檔案業務工作流程為主線貫穿上下、互相聯通的,集管理、建設、共享為一體的信息化系統。系統一般可以劃分四個層次:一層為基礎設施層,是系統運行分析核心,包含網絡、軟硬件設施、通信以及掃描設施等;二層為數字中心層,是管理系統中數據資料輸入、輸出交換中心,其包含GIS空間數據、檔案數據庫以及其他各種檔案庫,當中存儲大量地形測繪數據、文檔資料、設計數據、影像數據、竣工信息等;三層為應用層,涉及檔案管理業務的借閱、創建、瀏覽、入庫、審核、借閱、打印等各種功能;四層為用戶層,通過構建一個統一化服務平臺,為煤炭企業提供用戶管理、數據操作、安全認證、數據交換搜索、安全認證以及Web信息發布等各種服務,是各類業務模塊的集成,能夠為后續升級以及擴展提供更加廣闊空間。2.系統整體結構。系統數據一般采取混合式的架構,能夠依據高性能服務器以及企業級數據庫(如Oracle)針對檔案數據進行存儲,并使用ArcSDE數據通路當作檔案空間存儲的主要引擎,在Windows 2019 Server系統當中進行部署使用。并充分使用接口程序與檔案管理系統進行互聯互通,把采集到的各種數據利用管理系統進行交換入庫操作。通過數字化檔案管理系統可以真正覆蓋檔案管理整個周期,實現檔案信息快速查找、搜索、收集和整合等各種目標。
(一)應用軟件開發。數字檔案資料管理系統主要由三個部分共同組建而成,即創集子系統、管理子系統以及目錄發布子系統。1.創集子系統。屬于最源頭檔案數據收集和整理系統,利用分布式采集與收集形式,收集各個礦區所創建和整理的檔案資料,利用移動存儲功能直接隨同紙質資料提交給地測處,不需要依托網絡就可以將一個完全建立的檔案資料在數據庫當中導入,為檔案資料數字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2.管理子系統。將檔案創建、檢索、統計以及借閱當作主要流程,依托地理信息平臺在系統檔案數據庫的基礎上,讓空間類檔案信息檢索、可視化歸檔以及節約功能得以實現,保證各類報告檔案能夠高效進行歸檔,進而達到管理全局檔案資料的目的,確保檔案資料管理的安全性與一致性。3.目錄發布子系統。依托WEBGIS針對檔案目錄在網絡平臺當中發布,以此讓煤礦生產區域管理、生產等工作人員查看與借閱,讓資料共享目標能夠實現。
(二)分布式系統。分布式系統利用中間件進行封裝的業務邏輯,讓服務器存在的運轉壓力不斷減輕。通過將大數據內容進行封裝來避免各類不必要數據被傳輸到客戶端當中,不斷降低網絡瓶頸問題出現率。隨著煤礦數字檔案系統中專題數據與用戶數量增多,可隨時應用負載平衡功能和中間件群集功能,讓系統擁有良好的伸縮性與使用性能。
(三)組件化與分塊存儲機制。組件化即面向存儲對象采取組件化的開發,將不同類型用戶分別封裝到針對性的客戶端組件以及中間件組件當中,達到低耦合、高內聚等各種目的,讓模塊之間存在的銜接問題得到解決,是保證組件得以重復利用的基礎與核心;分塊存儲機制是針對文件進行分塊的存儲,利用服務器端具備的文件管理服務,構建一組或者若干組擴展名,分別進行信息存儲以及數據資料內容查詢。數字化檔案資料既不是以原始文件的狀態在服務器硬盤當中存儲,也不是以二進制數據的形式在數據庫當中存儲,以自定義數據文件方式存儲,而是可以有效避免數據出現泄漏或者流失問題。
(四)插件化。檔案系統利用面向對象的建設方式,通過使用目前較為成熟的插件技術,構建中間件與客戶端框架,讓每一個組件能夠在所提供的接口類集成之后實施開發,編譯形成中間件組件以及程序集(DLL),只需要將檔案資料內容放入到規定的目錄當中,系統就可以將其自動載入。
(五)智能化客戶端。結合GIS技術具備的高交互性、圖形化以及數據量較大等各種特征,采取客戶端模式實施中間數據庫建庫、地理信息基礎系統、屬性數據庫建庫以及專業應用等。客戶端可以利用ClickOnce、DotNet等技術真正實現軟件自動化升級與安裝,充分解決過往客戶端程序存在的打包缺陷。
(六)系統服務開發。系統使用B/S、C/S有機融合的工作模式。其中普通圖形瀏覽以及專題信息目錄查詢都可以利用B/S架構,為用戶查詢提供極大的便利,加快用戶查詢速度;專題數據以及地理信息數據的維護、專業應用、數據庫維護管理等則使用C/S架構,讓管理維護效率以及質量能夠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全面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化展開煤礦檔案資料管理系統建設是必然要求。只有重視煤礦數字化、制度化、規范化資料管理系統建設,才能為煤礦企業生產與運營安全性以及企業經濟效益評估提供全面參考依據。為此,需要針對數字化檔案資料管理系統建設進行全方位落實,要重點關注檔案管理系統建設目標與架構,明確功能要求實現方式,依托煤礦信息技術來綜合化、系統化地管理礦區,動態化發布和更新與礦區有關的信息,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和檔案管理等手段,助推煤礦領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