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陳一峰

站在2022年的時點,精品酒店落地中國已歷經16年,各類國際頂級品牌紛紛入駐,同時也孕育出許多優秀的本土品牌。無論是管理層以其提升區域文旅形象、地產商以其帶動項目開發,還是有情懷的各方人士投資置業,精品酒店不僅越來越多地納入投資人的視野,而且漸漸成為人們高端休閑消費的一個選項。
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瞬時傳播的流量密碼無外乎兩步:先有“異常顏值的圖片”或“標題黨的文字”,點擊后發現除了空有外表,居然還有內涵。而精品酒店以客人體驗為中心,除了有非常好的建筑底子,每個酒店也在追求獨具匠心、別具一格的價值觀,非常利于網絡的傳播,自帶“網紅”屬性。依循這個邏輯,我們可以把精品酒店的精髓拆解為皮囊(顏值)和骨像(內涵)兩個維度。對于普通人來說,情緒帶動最好的方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表皮,如精致的裝修、設計獨到的外形、有畫面感的場景,不但利于出片,還可使人們快速與酒店產生美感關聯,但這卻具有片段化的缺點;而代表骨像的酒店整體規劃,包括序列、流線、價值感、體驗感的營造等內容,鋪設出一個酒店優秀的底色,但其過于專業,不易于大眾傳播。因此,目前國內參與精品酒店的開發者,為了追求更大的溢出效應,會更重視酒店顏值,即片段化場景所帶來的話題度,降低對酒店骨像品質的追求。這也是許多網紅精品酒店往往由室內設計師主導的原因。但紅極一時并不一定能成為傳世經典,普通酒店的傳統是若干年重新裝修一次,但建筑卻不能若干年重建一次。
將國內精品酒店的發展放在歷史維度看,正處于爆發性增長的初期,上述瞬時性和娛樂性與建筑所屬的理性和感性存在巨大的鴻溝,也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拉鋸階段,隨著細分化、多樣化、本土化的逐步發展,精品酒店還有機會慢慢修正到同時注重顏值和內涵的理性開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