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黃政民 陳 欣 崔鳴宸
威海威高溫泉酒店項目位于威海市環翠區與文登區交界處,距離威海市中心車程約30min。文登素有“溫泉之都”的美譽,是膠東半島地熱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因此溫泉資源也是本項目最重要的價值條件之一。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6萬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8萬m2,包括酒店集中式客房、院落式客房和溫泉中心,如圖1所示。

1 項目規劃總平面
項目用地毗鄰省道,交通便利,但一覽無余的場地條件對于注重私密感的溫泉酒店來說并不是一項有利的因素。因此,如何在場地中營造度假酒店的氛圍感和價值感,是本項目規劃構思的關鍵切入點,具體體現在“空間”和“形態”策略層面。
通過園林式空間院落組織,將場地劃分為內外有別、層層遞進的空間關系。
2.1.1 入園
進入酒店的空間感受決定了酒店的空間氛圍和基調,如圖2~4所示。項目在東側入口處通過景觀院墻形成進入酒店的第一界面,并區分內外空間。穿過院墻后,設置三面圍合的水院形成入口空間的第二層次。水院在渲染空間氛圍的同時,也形成落客空間,合理組織大堂入口和宴會入口。

2 酒店主入口

3 大堂入口

4 溫泉入口
2.1.2 游苑
酒店大堂居于用地幾何中心,同時是園區南北軸線和東西軸線的交匯點。沿東西橫軸,園區自東向西的空間序列劃分為入口水院、酒店大堂、景觀內院、景觀外院、景觀外湖的五進院落層次,帶給人由收到放的空間情緒;沿南北縱軸,形成“北部客房區+宴會區、中部客房區、南部客房區+溫泉療養區”三大部分。這些空間通過蜿蜒迂回的轉承路徑和不同尺度的景觀節點串聯在一起,營造園林般的游走體驗,如圖5所示。

5 空間層次劃分5a 橫軸5b 縱軸
2.1.3 棲院
項目通過設計劃分為不同尺度的院落空間,承載不同的度假休憩功能。院落尺度由大到小對應從公共到私密的空間氛圍,如圖6所示。

6 不同尺度空間院落布局
1)大尺度院落一外一內,是以溫泉水療為主題的園區內最核心的公共活動空間。
2)中尺度院落有效提升了空間層次感,或形成空間過渡和轉折的節點,或形成半私密的園中之院,強化了空間的縱深感、隱秘感和趣味性。
3)小尺度院落是空間序列體系的末梢節點,形成院落式客房。從客房景觀價值和產品邏輯來說,酒店主要景觀面朝向于西側臨湖,而臨湖布置的單排客房數量有限,若布置雙排客房,勢必形成大量無景觀朝向的房間,影響酒店整體的客房價值。故在集中客房北側景觀不利區域設置低層院落式空間,形成豐富的外部洄游空間的同時,將原本景觀不利的區域轉化成高價值的私密院落客房,極大地提升了客房價值。
度假酒店的建筑體量需建立宜人的尺度,故如何化解相對集中的大體量建筑,是構建形態邏輯的重要出發點。
2.2.1 化整為零,拆解建筑體量
設計將建筑體量盡可能地水平延展,脈絡式延伸至景觀環境中,形成群落感,這也有利于營造豐富的外部空間。對于宴會廳、溫泉中心等大體量功能區建筑,通過設計手段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對其進行體量錯落和拆解,打碎大體量,形成小尺度形態。
2.2.2 化零為整,形態統籌
分解后的建筑體量雖然化解了大尺度形成的壓迫感,但難以形成整體的建筑形象。縱觀傳統聚落,復雜多樣的空間形態皆在統一屋面的覆蓋下形成獨具魅力的群體意象。故設計從傳統建筑形態中汲取靈感,運用連續自由的坡屋面,將園區內各部分建筑單體巧妙地進行串聯統籌,形成極具標識度的第五立面(見圖7)。轉折的屋面單雙坡交錯、高低自由變換,形成多樣化的圍合,與不同尺度的院落空間相呼應,實現建筑形態與外部空間的高度整合,形神合一,塑造傳統意象的當代表達。

7 項目實景鳥瞰
通過“空間”和“形態”兩個層面的設計,項目營造出充滿昭示性和氛圍感的度假群落,將傳統中式空間形態與度假酒店所需的體驗感有機融合,實現人文棲居之所的營造。
業主:威海威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方案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聚和設計研究中心
設計主持人:陳一峰
方案設計團隊:李 銘、楊曉東、黃政民、譚 雯、陳 欣、趙 屹
施工圖設計單位:威海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建筑面積:3.57萬m2
設計時間:2016年
建成時間:2020年
攝影:威海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