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仙明 雷鵬(武漢科技大學 文法與經濟學院)
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全球產業鏈的中樞和上下游各國的進出口貿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全球經濟深度衰退,為應對經濟下行,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家開啟了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然而這極易導致貨幣政策失效進而引發通貨膨脹,造成全球性的匯率浮動,而我國2020年全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功實現逆勢增長離不開我國采取了穩定人民幣匯率的一系列舉措。進入202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明顯較以往更為劇烈且頻繁,但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雙向波動的基本格局不會變。隨著以美元為代表的世界主要貨幣持續貶值,盡管處于世界經濟衰退的洪流之中,人民幣匯率相對地呈現出上浮升值趨勢,人民幣匯率作為調控進出口貿易、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政策手段,其上浮對湖北省進出口貿易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
湖北省2020年全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4294.1億元,增長8.8%,其中,進口1592.1億元,增長9.1%;出口2702.0億元,增長8.7%。如圖1為湖北省2016-2020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圖1 2016-2020年湖北省貨物進出口總額
21世紀以來,湖北省出口主體逐漸由國有企業轉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產業鏈逐漸由低端低附加值產業轉向高端高附加值產業,第一產業占比相對比較穩定,“工業興省”戰略的提出使得第二產業占比一度過半,第三產業雖然波動較大,但基本處于上升趨勢,總體來說三大產業都在不斷優化創新升級。
后疫情時期,三大產業雖逐漸回暖,但經濟發展仍有放緩趨勢,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96個,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03.52億美元,下降19.8%;全年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07億美元(商務部口徑),下降16.9%;全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20.0億美元,增長2.0%;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64.15億美元,下降3.0%;湖北省2017-2020進出口貿易增長率如圖2所示,可以明顯看到2020年增長率總體上大不如前。在當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經濟發展面臨重重挑戰,表1為湖北省進出口貿易面臨的內外部挑戰。

圖2 湖北省2017-2020進出口貿易增長率

表1 湖北省進出口貿易面臨的挑戰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對湖北省的進出口貿易更是如此,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
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向縱深發展,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于湖北省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日益凸顯,然而世界經濟一體化使得匯率更多的由市場因素決定,人民幣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人民幣匯率走勢,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匯率測不準是必然,雙向波動是常態。在這樣的人民幣匯率變動常態之下,湖北省企業和金融機構應對的關鍵是管理好預期,積極適應匯率雙向波動,而近一個季度人民幣匯率雖偶有貶值,總體呈現明顯的上浮升值趨勢,圖3為 2021年9月1日至12月1日近三個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波動情況。

圖3 2021/9/1-2021/12/1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
1.推動湖北省中大型企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
自改革開放至今,湖北省國有企業和各大民營企業都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擁有豐富的市場經驗,技術水平也有較大改善,盡管湖北省位于我國中部地區,沒有沿海地區獨有的對外貿易優勢,但交通便利、工業發達、科教實力雄厚,長期以來湖北省的對外貿易活動較為活躍,進出口貿易總額位于中部地區各省前列。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一帶一路”對外貿易政策的提出,與各國企業的合作越來越緊密,為進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湖北省中大型企業要積極引進來和走出去,抓住人民幣匯率破6.36阻力位的歷史機遇,苦練內功,通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紅利低成本引進高新技術的同時,開拓出口市場,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的深度合作交流,推動供給側改革來調整產業結構,快速適應多變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2.匯率上浮的兩面性
人民幣升值無疑會給眾多湖北省企業出口帶來極大的壓力,失去關鍵的成本優勢,導致出口規模收縮,出口利潤受到很大擠壓;而從反面來看,結果可能正好相反,人民幣升值為企業節省了大量進口原材料、半制成品、制成品等成本,并為國際貿易活動相對擴大了資金規模,有利于對外投資、開拓海外市場、引進高新技術等,進而推動自身產品出口,擴大出口規模。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東南亞國家的成本優勢也逐漸顯露出來,單純靠成本優勢是不可取的,匯率上浮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當前的中美貿易摩擦、“去美元化”浪潮等國際爭端是引起匯率上浮的突發因素,都給進出口貿易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湖北省很多出口企業商品集中在鋼材、紡織、服裝、塑料制品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只有少數的大型科技外貿企業,在自身的主流產品上缺乏創新,整體規模比較單一,適應不了當前劇烈變動的市場需求。許多中小企業都安于現狀,生產低附加值產品,對于外國市場的變化缺乏有效的應對態度,無法精準把握客戶需求,缺乏進取精神。
許多專家學者都指出,匯率雙向波動已成為常態,匯率彈性整體顯著提升,匯率是測不準的,匯率問題是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一方面,外匯市場管理部門應該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結構性預期管理,盡量讓人民幣匯率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相對穩定,以此來穩定市場預期,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應辯證地看待匯率上浮帶來的兩面性,保持定力,做好人民幣匯率預期管理,充分利用人民幣升值的進口優勢,多在自身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提升國際競爭力,在下輪貶值預期來臨之際,用物美價廉的優質產品開拓出口市場。
當前在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道路上,加快出口轉型升級、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近期人民幣匯率的幾番升值也給出口帶來了極大壓力,既然出口受阻,應盡可能地利用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資金規模擴大的優勢,低成本引進先進技術,加大投資研發力度,加快調整湖北省出口結構。湖北省出口結構主要包括出口商品結構、出口主體結構、出口方式結構以及出口區域結構,表2為關于湖北省出口結構調整的建議。

表2 調整湖北省出口結構的建議
在大數據和網絡時代,電商經濟的急速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疫情限制大規模聚集和減少流動的背景下,更受到人民幣匯率上浮近一個季度的影響,湖北省出口相比同期顯著降低,成本優勢大受打擊,經濟發展動力明顯不足,尋找新鮮力量,大力發展網絡經濟使之成為湖北省進出口貿易增長的新動力引擎有重大意義。以完善創新互聯網信息平臺為核心,對現階段湖北省人力、網絡和物流等資源進行深度整合,在省域范圍內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以武漢、襄陽、宜昌為中心,逐漸形成區域化集聚式發展,形成規模經濟優勢,能夠提高產業效率,降低各項成本支出,以網絡經濟凝聚出的合力來推動湖北省經貿發展。
綜上所述,近一個季度人民幣匯率上浮雖然嚴重阻礙了湖北省的出口貿易,但更多的應該看到由此給湖北省進出口貿易帶來的兩面性,如何在人民幣匯率上浮期使湖北省進出口貿易克服出口阻力、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形成一定優勢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匯率上浮是不可持續的,政府會穩定匯率波動,企業應防范匯率風險,通過匯率正向積極作用有效拓展湖北省對外貿易規模,遵循市場規律,在匯率雙向波動的格局中穩步前進;另一方面,要弱化消極的負面影響,借出口受阻、人民幣升值之際大力完善湖北省出口結構,用好網絡經濟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新產業鏈,在省域內,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深度整合資源,以武漢、襄陽、宜昌為中心逐漸形成區域化集聚式發展,賦予湖北省進出口貿易增長的新動力引擎,為下一輪人民幣匯率下浮預期凝聚力量,用這一輪的成果推動湖北省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