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月
(臨清市人民醫院 山東 聊城 252600)
急診科患者病情較為危重,對于患者來說護理工作具有一定難度[1]。對于多數患者來說,一般急診為突發病癥,患者家屬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并容易產生誤會,引發醫患糾紛。為提升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應尋求有效的護理措施。本文通過對急診科急診外傷護理中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1.1一般資料
通過選取參與本次研究的急診科外傷患者共計40例,隨后采用單雙號分組的方式進行分組,每組人數為20例。常規組、試驗組分別采用常規急診干預、優質急診干預的方式。常規組、試驗組急診患者的年齡均值分別為46.90±1.24歲、46.20±1.35歲。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資料比較,差異不大。
1.2方法
常規組急診科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
①建立優質護理小組。通過制定優質護理的實施并做好監管,通過進行相應培訓,包含心理護理、專業護理及相關技能,以此來提升患者的綜合素質,并更好的理解優質護理的內涵。②心理護理。對于急診科護士來說,由于起病急同時整體病癥炎癥,在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郁情況的同時影響了整體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在給予對應的支持和護理的同時,告知患者相關疾病知識,在進行相關鼓勵、支持的同時提升患者的依從性。③家庭護理。通過做好充分的溝通,告知患者家屬進行急診的重要性。④病情評估。在接到患者的時間內,應充分了解患者的病癥,并分析其護理原因,在保證護理人員保證高負荷的同時,容易出現疏漏,避免出現不滿情況。⑤制定目標[2]。為減少護患糾紛的同時,應制定對應的目標,并結合實際情況,通過以目標為導向。在規范相關管理制度的同時,完善相關目標及責任,在查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避免出現紕漏。在開展培訓的過程中,做好排班制度的安排,避免護理人員時間過長。在掌握心臟除顫、心電監護等技能的同時,完善護理流程,保證患者及家屬具有足夠的耐心,在掌握溝通技巧的同時做好對應的評價。做好對應的總結,在開展例會的同時做好護理工作及實施效果的評價,并針對性的作出解決策略。急診科作為較為特殊的人員,護理人員較多,同時護理工作量大,在合理安排人力資源的同時培養護理人員的意識,做好病情管控。在保證分配合理性的同時,以此來提升護理質量。⑥意識恢復時期。在經過搶救后,患者意識逐漸恢復,在初期階段通過護理提升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放置感染,同時對于急診外傷患者病情較重容易出現昏迷,應嚴格觀察患者的瞳孔以及對于光的反應情況,建立氣道,保證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初選昏迷,護理人員應采用鼻飼方法進行補充,在進行鼻飼時應注意堅持少食多餐,并進行營養補充。在胃腸道功能恢復后,逐漸增加攝入量,并做好氣管的拔除。在患者病情恢復穩定后,應指導患者進行流食,并食用高營養食物。在患者病情穩定后,應開始引導患者加強肢體、語言功能等恢復,并加強患者恢復。進行心理護理。在受組織損傷后容易致痛,并刺激神經末梢。患者神經末梢豐富,在傷口藥時將會導致創面神經遭到劇痛。⑦在護理后還應做好以下幾點:(1)確保言語親切,從而能夠熱情的接待患者。(2)緩解恐懼心理,充分了解手外傷患者的病情,并在換藥時做到輕、慢,并選取合適的體位給予患者一定的尊重。(3)提高耐痛值。此種指征和心理因素具有密切關系,通過鼓勵患者戰勝痛苦,并更好的控制疼痛。(4)通過指導外傷患者進行呼吸,并進行疼痛控制,減少慢節奏呼吸帶來的焦慮。在操作過程中,如果患者出現面色改善,還應停止操作。通過做好傷口縫合處理,在進行消毒后使用無菌敷貼進行覆蓋,保證換藥,3天換藥1次。⑧做好傷口處理:(1)創面滲血處理。在術后4-5天為滲出期,在消毒后進行為預防感染。(2)做好創面感染處理。如果創面濕潤同時分泌物較多,給予雙氧水清創,并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反復沖洗,并進行清創。根據創面滲液確定換藥次數,并進行換藥[。(3)出現滲液,局部壓痛時存在紅腫,傷口內存在積液、感染,一般拆開并做好縫合,使用注射器抽吸慶大霉素鹽水,并做好充分引流。
1.3觀察指標
(1)護理質量、巡回護理、護理安全、儀器設備管理評分。
(2)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3)心理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通過對患者進行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其中常規組患者中護理質量、巡回護理、護理安全、儀器設備管理評分分別為78.53±3.24、82.15±2.18、82.37±3.52、82.38±1.09分,試驗組患者中護理質量、巡回護理、護理安全、儀器設備管理評分分別為94.24±3.24、95.61±4.85、95.38±3.49、97.28±2.92分,經比較,兩組患者具有一定差異(p<0.05)。
試驗組中滿意人數為16例,所占比例為20.0%。對于患者中一般滿意人數為3例,整體所占比例為15.0%。試驗組患者的臨床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
針對SDS和SAS量表,2組干預前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組干預后比常規組 低,P<0.05。如表3。

表3 統計不良情緒評估結果表 (分)
對于急診科患者來說,整體發病急、病情復雜,除醫生的治療水平之外,護理人員技術尤為重要[3]。對于護理人員來說,由于護理過程容易出現紕漏,并容易出現護理糾紛,從而使整體質量受損。優質護理核心干預主要是人為進行干預,通過加強心理護理,在全面進行服務的同時主要以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為主,在改善患者就診環境的基礎上以此來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
優質護理理念主要以學科優化為前提,主要以減少圍術期患者的應激反應為主。作為多學科協作的過程,打破傳統的治療并增加患者的適應能力。在手外傷后進行配合和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應激狀況,提升修復效果。
在現階段微創技術不斷發展,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組織系統功能的恢復,并使患者的機體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一定影響。在對外傷進行護理總結時,應注重無菌操作,同時做好規范的換藥護理并完成包扎固定,在進行循序漸進的康復訓練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況。
急診科作為當前病情較為復雜、集中的科室,對于搶救、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也是當前急診患者入院的主要途徑。急診科護理工作量較為復雜,容易出現各類狀況,護理人員需要扎實的專業能力,還應保證能夠處理不同突發情況的能力,在提升患者依從性的基礎上能夠提升護理質量[4]。
不安全因素分析:第一,醫院監管問題。受醫院監管不當的影響,部分科室的工作相比其他科室來說復雜、繁瑣,在人員不夠的同時導致護理人員的壓力增大,忽略了其中的細節。在引進新設備之后,如果未對中的管理機制進行全面制定,容易出現漏洞。由于時間緊迫,在未經過系統培訓中,無法了解工作能力,無法處理突發事件。第三,工作人員能力問題。在護理過程中,由于一些人員不夠嚴謹,未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操作,一些儀器未規范應用,因此危險事件多發。除此之外一些醫護人員不注重細節,專業知識不夠、操作不熟練,因此還需注意[5]。
防治對策:第一,建立合理的體系,確保保護措施完整。對于專業的人員來說,應做好操作知識、事故發生之時的普及和培訓,在做好定期檢查的同時,保證各科室儀器能夠良好運行。第二,增加管理力度。對于醫護人員來說,應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觀念,加強責任心,并學會維護自己利益。除此之外,還要對人員進行安排、培訓,依據護理人員的性格、能力做好分配,確保發揮最大的優勢。
為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在提升護理服務的同時,能夠滿足患者滿意度。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制定合理的目標,在完成護理目標的同時以此來提升護理質量[6]。在搶救工作中,在充分理解患者家屬心情的同時,給予對應的指導,在保證護理人員責任心、愛心的同時,全力配合醫生完成搶救工作。在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做好對應交接工作的同時,在發現其中的問題做好對應的處理,在認真交接急救藥品的同時做好補充。通過做好出診記錄的規范填寫,及時準確的進行搶救記錄的填寫[7]。在隨社會對于急救需求不斷提出的同時,通過進行人員的強化培訓,在尊重患者合法權利、加強自身修養的同時,針對其中的醫療糾紛做好對應的護理,并防范護理糾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