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秋
(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林源鎮衛生院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醫院藥房設立的主要目的在于為公眾提供高效的醫療服務,為完成就診或者住院患者的及時用藥、緩解病情、保障預后等提供支持,對衛生院而言藥房所承擔的作用更大,藥房中擺放各種藥物,除了常見病情治療藥物外還有如麻醉、急救、精神方面等特殊藥物[1-2],藥房關于藥品分發管理質量是否符合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對于患者病情、醫療結構服務質量等均有直接影響。人們對于自身健康的重視意識隨著生活質量的改善而提高,醫療服務要求在此環境下也不斷嚴格,醫療機構藥房需要適應人們需求,對藥品分發的合理性做出調節,最大程度保障藥物的治療效果,降低病情癥狀對患者健康、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3-4]。本衛生院為了能夠進一步優化藥房藥品分發制度,提高整體服務管理質量,對2019年~2021年出現藥品分發不良事件進行整理分析,以期對制度改善提供可靠參考,現將資料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人對本院藥房2019年5月~2021年5月管理過程中出現的不良事件做回顧性分析,對藥品進行檢查并對所得結果做歸納梳理,總結在藥房藥品分發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檢查藥物包括基礎藥物諸如新斯的明、地塞米松、654-2等,也包括麻醉藥物、急救藥物、精神藥物。
1.2方法
首先是在衛生院建立藥品管理調查團隊,進入團隊成員包括藥劑科工作人員還有相關科室護理人員,調查內容主要是衛生院藥品管理狀況,團隊成員定期對藥房的藥品進行檢查、巡視,詳細記錄團隊巡視結果,整理在藥品管理、分發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隱患,根據記錄所得原因制定可處理的管理措施。
1.3統計學方法

2.1不良事件類型
接受分析時間段共出現56例藥品分發不良事件,包括藥品變質、藥品擺放混亂、藥品使用過量、藥品檔案記錄不明確,其所占比例對應為21.43%(12/56)、44.64%(25/56)、16.07%(9/56)、17.86%(10/56),以藥品擺放混亂所占比例最高,相對于其它類型不良事件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不良事件原因
導致藥品分發出現問題的原因有院內分發運輸、保管存儲條件不符合、存放歸類不明確、藥品檔案內容混亂、包裝標簽不合格。
醫療結構的藥房在藥品分發以及管理方面是否滿足實際需求以及科學性,對于患者病情控制、自身發展等也有緊密聯系,同時也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用藥安全性,藥品分發沒有得到妥善管理從而出現不良事件,是引發用藥不良反應的高危因素,不但增加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經濟方面的負擔,也不利于醫院服務質量全面提升[5]。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每年因不合理用藥而產生死亡事件患者比例約為30%,我國每年約有250萬人次在接受治療期間存在藥品分發不合理的情況[6-7],出現此類現象的原因大部分在于管理人員專業意識不足,管理方面有明顯缺陷,因此重視管理,提升藥房藥品分發合理性對于醫院、患者、社會而言均有重要意義。
此次研究本人對所在衛生院2019年~2021年間藥房藥品分發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期間共存在56例不良藥品管理事件,比例占據最高的為藥品擺放混亂,而后為藥品變質、藥品檔案記錄不明確、藥品使用過量,相對于其它類型不良事件,藥品擺放混亂所占比例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種事件比例與劉菲等研究發表當中數據相一致[8]。
3.1藥品分發存在問題
對藥房數據整理后發現,當前存在于本衛生院藥品分發所存在的問題隱患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1)院內分發運輸。藥房在接收到病區所發出的領藥申請之后,需要派出科室工作人員去送藥,但在這個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未掌握藥品保存條件,諸如部分藥品對環境溫度有要求,但工作人員運輸過程中沒有使用移動式冷藏箱等有效控溫措施,導致藥品出現變質。另一方面衛生院科室眾多,藥房每天接收到的申請以及藥品輸送工作量較大,但藥房的工作人員數量并不足以滿足這種需求,藥品運輸時間較長,藥品配送時間也沒有得到科學規劃,也是導致藥品分發效率降低的原因,甚至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2)保管存儲條件不符合。藥品在運輸還有存儲方面有較高要求,藥物的存儲環境是否符合藥品本身性質是影響藥品質量的關鍵,目前衛生院的藥房藥品存儲存在的問題就是藥品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就算是在相同種類的藥物里面也存在各種規格的藥品,藥房工作人員對藥品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常有分類不合理的情況發生,藥品在分發時沒有規范引導,不但工作量大,也耗費了大量時間,不利于患者安全用藥[9]。藥房對藥物的保管存儲過程中常因為缺乏嚴格管理而出現變色、發霉、過期等現象,破壞藥物質量。最后藥房工作人員對于藥品管理沒有嚴格根據相關規范要求,導致藥品有效性被影響,藥效下降甚至讓患者用藥后產生毒副反應,降低藥物安全。(3)存放歸類不明確。各個科室在藥房領取藥品時常有缺乏外包裝的情況,藥房對藥品在擺放的時候沒有明確的分類規劃,不同分類可能混淆擺放,內用藥與外用藥一同擺放,注射藥與口服藥一同擺放,成藥與沖劑一同擺放等,這也導致科室人員領藥時拿錯藥品,增加了用藥風險。(4)藥品檔案內容混亂。藥房對藥品進行分發管理時有藥品檔案記錄模糊的情況,關于藥品種類、數量、使用方式、是否存在緊缺等情況沒有標明,因此導致出現藥品儲存需求異常,藥品過少則難以應付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藥品過量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則會出現過期、變質的問題。(5)包裝標簽不合格。對于藥品的包裝重視程度不足,將相同藥物隨意擺放在一起,因此常見有藥品沒有包裝盒,標簽與藥品情況不符合等現象,并且即使同種類藥物也有劑量使用不相同的情況,如果標簽模糊則可能導致用藥不規范從而產生不良反應。
3.2制定對應措施
在對引發藥房藥品分發不良事件的常見原因后,制定以下干預措施:(1)組建質控團隊。由藥房高年資且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分發人員擔任團隊負責人,由護理人員、藥師、醫生等組成。質控團隊的責任在于定期對藥房藥品進行檢查,內容包括藥品在運輸、存儲以及分發等各個環節情況,每月3~4次檢查頻率,制定相關獎懲制度以提高藥房管理的自覺性[10]。貫徹責任制度,將責任落實到人,建立并完善關于藥品引發不良事件管理登記制度,每間隔1個月公布一次,對下次登記內容做出評估并直接與考核掛鉤。(2)完善藥品監督體系。藥房需要落實自身情況,建立針對藥品分發、管理方面的監督體系,為藥房工作人員制定明確的管理流程、藥品分發標準等,全方面監管藥品分發。日常檢查工作內容不但包含對藥品外包裝的檢查與核對,同時對藥品質量要進行評估。改善藥品存儲條件制度,需要滿足藥品對環境需求,降低各種外在環境因素對于藥品藥效的影響,控制儲存環境的溫濕度。需要對藥品信息進行密切追蹤以及反饋,對于患者在使用藥物后對病情的控制效果、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時收集了解,記錄和整理相關信息,對后續藥房用藥合理性進行有效指導[11]。(3)分類管理。藥房對于藥品需要根據其種類、效果、用藥方式、品名等內容采取對應分類管理手段,科學的分類有利于在處理不同藥物時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在貨架前方主要擺放使用頻率較高的藥物,方便領取存放;將不同性質藥物分開放置,性質區分在于注射藥與口服藥、外用藥與內用藥,對于貴重藥品、危險藥品以及急救藥品則需要清理出單獨空間擺放,并貼上醒目的標簽。使用隔板在不同批次藥品之間擺放。定期對藥品的數量、包裝情況、有效期等進行清點檢查,處理已經過期的藥物,安排即將過期藥物,補充缺乏藥品。(4)縮短分發運輸時間。為各種病區在分發藥品的時候根據情況使用移動保溫設備,如果進入藥品配送高峰期或者藥房配送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則做出彈性排班,增加藥品運輸人員的數量,全面縮短藥品運輸所需時間,順利將藥品分發到各個病區后做好和醫護人員的交接工作,冷藏藥品以保障不影響藥物效果。(5)提升藥劑師專業素質。定期對藥房藥劑師展開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藥品分發與管理、藥品存儲規范、使用規范、養護相關知識,完成培訓后進行相關知識考核,只有通過考核的才能算是結束培訓,否則需要繼續接受培訓。(6)強化藥品有效期管理。要樹立管理人員對于藥品有效期的重視意識,在有效期安排方面遵循“先進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則,合理的將臨近有效期的藥物在期限內使用。對藥品進行整理時可區分近期、遠期批號,例如將近期批號藥品放置在前方,遠期藥品放置在后方。
3.3小結
綜上所述,我認為本衛生院藥房在關于藥品分發、管理方面還存在著多種問題,為了對患者健康負責、提高醫院整體質量,應該從運輸、存儲、分發等各個環節入手,制定相關引導措施以降低藥品管理可能產生的不良事件,重視藥房工作人員專業培訓,全面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