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敏 侯 磊 牟 寧
(日照市人民醫院 山東 日照 276800)
現如今,我國胃腸外科疾病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具有病程長、病情復雜、治療難度大,且容易反復發作的特點,不僅會給患者帶來困擾與痛苦,同時還會增加胃腸外科工作者的工作量。在對胃腸外科疾病患者進行護理管理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引發護理風險事件,導致醫療糾紛的發生[1]。因此,為了更好的服務于胃腸外科疾病患者,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降低不良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在啊護理管理工作中開展風險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鑒于此,本文選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間我我院接受治療的胃腸外科疾病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就風險管理在胃腸外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展開研究,現將情報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間我我院接受治療的胃腸外科疾病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研究對象納入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區間為29~68歲,平均年齡為(43.28±3.35)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區間為27~70歲,平均年齡為(44.15±3.27)歲。兩組的臨床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且本文研究的詳細方案已經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并獲得審批。
納入標準:①經診斷,均為胃腸外科疾病患者;②能正常溝通交流;③自愿參加,家屬知曉研究內容,且積極配合完成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患者;②認知障礙患者;③精神異常患者;④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⑤半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模式,如為患者提供干凈衛生、舒適的住院環境,口頭介紹疾病有關知識,用藥指導等。
研究組:采用風險管理模式,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和多名護士組成護理小組,對護理小組成員定期開展知識培訓,包含專業知識、護理技巧、溝通技巧等,并定期進行考核,同時制定嚴格的風險管理制度,并要求組員嚴格執行,堅持以患者為護理中心,將患者的護理安全放置于首位,以不斷提高小組成員的護理安全意識。第二,風險評估,患者入院后,應全面了解患者的臨床資料,然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風險評估,為患者建立風險評估檔案,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第三,風險管理實施,患者入院后,要加強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對病情嚴重者,應先做好患者和家屬的情緒穩定工作,然后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疾病知識,住院環境等,以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其次,在治療期間,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并加強患者的巡視工作,定期查看治療設備,確保治療過程安全,同時要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查看各類導管是否固定好,并不定時的詢問患者治療期間是否有不適感或者治療后的感覺等。另外,護理人員在進行各項風險管理操作時,要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范進行處理,以防止護患之間不良風險事件的發生。第四,加強患者的心理干預,胃腸外科患者的病情往往復雜且危急,患者的情緒極為不穩定,加上患者和家屬對治療期望過高,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家屬過度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容易激動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風險事件的發生。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是非常重要的。這時,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并及時進行疏導,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幫助患者緩解不良的心理,并樹立治療的信心。
1.3觀察指標[2]
(1)觀察和比較兩組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并做好統計。不良事件包含墜床、壓瘡、跌倒、管道滑落等,發生率=不良事件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2)觀察和比較兩組護理風險知識評分、安全意識評分以及滿意度評分。主要是以調查問卷形式,對所有研究對象展開調查,每項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2.1兩組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和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56%、20.51%,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22,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比較[n(%)]
2.2兩組護理質量和滿意度評分比較
研究組的護理風險知識評分、安全意識評分以及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和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的發生改變,患有胃腸外科疾病的人數也越來越多,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將會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3-4]。一般情況下,胃腸外科疾病較為復雜、起病危急,且人員流動非常大,在護理工作中,更容易發生風險事件。如何減少護理管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避免發生醫療糾紛等,均是當前胃腸外科工作的重點。護理風險管理是一種全面的、系統的護理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評估患者病情,找出存在的風險,并提出預防措施,以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全面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和滿意度[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比較對照組更低(P<0.05),即(2.56%<20.51%),這也就說明,風險管理的實施,能明顯減少護理管理中的不良風險事件的發生;另外,研究組的護理風險知識評分、安全意識評分以及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就說明,風險管理的實施,不僅可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還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由此可見,在胃腸外科護理管理工作中,風險管理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