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朔
(臨沂市婦幼保健院 山東 臨沂 276012)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多發性疾病,一般位于乳腺腺上皮組織,隸屬惡性腫瘤范疇,很多患者在發病早期并無典型表現,隨疾病進展發展至晚期。近年來該病患病率逐漸升高,成為當下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1]。相關資料表示,盡早予以乳腺癌患者診斷及治療可增加其生存時間,亦是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手段。當下針對乳腺腫塊良惡性影像學方法包含鉬靶X線攝影、乳腺超聲等,但關于二者的具體診斷效果及優缺點尚存有爭議[2]。鑒于此,本研究選擇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接診患者分析,明確鉬靶與超聲診斷效果,以為改善患者預后奠定基礎。現報告如下。
1.1資料與方法
1.1.1選擇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就診的乳腺腫塊患者實施研究,統計186例。
1.1.2基礎性資料:186例患者年齡上下限65歲、38歲,均齡(51.52±8.24)歲。所有病例均施以手術診療。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
1.1.3納入標準:①納入病例均予乳腺超聲、鉬靶X線檢查;②患者知情同意;③經觸摸乳腺可見腫塊存在。
1.1.4排除標準:①伴乳腺手術史;②并發認知、語言障礙;③近期采取輔助性診療;④并發其他惡性腫瘤;⑤精神異常。
1.2方法
乳腺鉬靶X線檢查:儀器選擇鉬靶X線機(SELENIA Dlmenslons型),設置電壓30~40kv,調整攝影板至18cm×24cm。選擇合適的加壓固定攝影法,囑受檢者維持舒適位,充分顯露出雙側乳房,自內上方至外下方照射,以獲取內外側斜位片與軸位片,進行腺體腫塊病灶大小、所分布范圍及數目等的觀察。
乳腺超聲檢查:儀器選擇磁共振掃描儀,由美國GE公司制造,1.5T Optima MR360,同時配以乳腺線圈。先予患者MRI平掃,設置相關參數,如矩陣256cm×256cm,層間距為3mm,層厚為10mm。逐層掃描,掃描范圍自雙乳下方至腋窩,序列依次為DWI、T2WI-FS,T1WILAVA-FLEX。而后采取增強掃描,經平掃明確病灶位置,于肘靜脈團進行扎噴酸葡胺的注射,劑量0.1ml/kg,通過LAVA-Flex序列掃描,于感興趣區進行時間信號強度曲線的繪制。需要注意的是,檢查期間對病灶數量、形態大小及血運狀況展開詳細觀察。
1.3觀察指標
對兩種診斷方法準確率、靈敏度及特異度展開對比。鉬靶X線診斷:以BI-RADS分型準則評定,X線檢查效果不滿意,需結合其他手段為0級;陰性,經X線檢查未出現異常為1級;發現良性,無惡性指征為2級;可能為良性,檢查后半年實施隨訪為3級;疑似為惡性病灶,但缺乏典型征象,需與病理活檢結合進一步確診為4級;高度疑似為惡性病變,需予以對癥干預為5級。乳腺超聲檢查:以BI-RADS分型準則評定:乳腺構造清晰,不見皮膚增厚與腫塊現象為1級;屬于良性病變,包括單純囊腫與積乳囊腫為2級;考慮是臉型病變,惡性風險不足2%為3級;存有可疑異常4級;高度疑似為惡性病變為5級。
1.4統計學方法

2.1病理檢查結果
186例患者采行病理檢查后良性腫塊占比為72.04%(134/186),涉及類型包含導管內乳頭狀瘤11.94%(16/134)、纖維腺瘤59.70%(80/134)及腺病11.19%(15/134)、囊腫17.16%(23/134);剩余52例為惡性腫塊,占比為27.96%,涉及類型包含導管原位癌5.77%(3/52)、浸潤性導管癌92.31%(48/52)及其他1.92%(1/52)。
2.2乳腺超聲、鉬靶X線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
統計結果發現,相比于鉬靶X線78.49%(146/186)、79.10%(106/134),乳腺超聲腫塊良惡性診斷精準率90.32%(168/186)及靈敏度91.04%(122/134)更高P<0.05(X2=9.886、7.523,P=0.002、0.006);兩組特異度比較(X2=2.419,P=0.120)P>0.05,見表1。

表1 乳腺超聲、鉬靶X線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n;%)
女性體內激素平衡受諸多因素影響,如飲食、居住環境及生活方式等,激素長時間處于紊亂狀態致使多種婦科病形成,而其中最為常見的則是乳腺疾病。據調查,國內乳腺癌患病率高達10%[3]。發病早期患者無典型表現,易被忽略,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已進入晚期,增加手術診療難度,累及患者生命安全。一般而言,乳腺腫瘤患病率較高,擴散時間短,予以早期診斷及鑒別至關重要。現階段,對于乳腺癌常以手術、放射療法為主,目的在于清除病灶,效果良好,但易使患者感到身心乏困,且食欲下降,惡性腫瘤擴散與轉移風險大,若未及時診療可致多器官重癥衰竭[4]。就現狀而言,乳腺腫塊良惡性鑒別始終是影像檢驗者的研究核心,如何使乳腺癌影像診斷靈敏度提升是一個不斷研究及挖掘的過程。鉬靶X線與乳腺超聲均為當下運用頻率較高的乳腺疾病診斷方法,病理活檢為乳腺癌首選診斷方法,但不宜將其視作乳腺癌常規診斷手段,該方法具一定的侵襲性,會損傷機體[5]。乳腺鉬靶X線與超聲檢查具操作便捷、價格低廉等優勢,且成像清晰。相關研究表示,鉬靶X線為乳腺疾病一般檢查方式,成像清晰,能夠對乳腺內幾毫米病灶實施檢查,但該方法密度辨識率較低,無法對邊緣清晰度不足、致密型乳腺病變清晰顯示,如若患者同時伴良惡性病變,此方法漏診及誤診率極高。乳腺超聲檢查具無輻射特點,可基于多個角度下成像,對軟組織有著較高的辨識率,能夠清晰反映病變,與鉬靶X線不同,其不受腺體密度影響,可對病變內部構造展開直接、清晰的觀察,明確乳腺病灶形態與大小,經血流動力學進行組織形態特征的確定,而最終獲取的增強圖像可為醫生進一步診斷病灶提供有力依據[6-7]。
本次研究中取186例患者研究,對其分別輔以超聲、鉬靶X線檢查,視術后病理檢查為金標準,結果表明,相比于鉬靶X線78.49%(146/186)、79.10%(106/134),乳腺超聲腫塊良惡性診斷精準率90.32%(168/186)及靈敏度91.04%(122/134)更高P<0.05;兩組特異度比較P>0.05,提示相比于鉬靶X線,乳腺超聲于乳腺腫瘤良惡性鑒別中效果更為優異,誤診風險更低,與既往報道結果一致[8]。原因分析:鉬靶X線可對腋窩淋巴組織與乳房實施全方位的掃描,經毛刺征與微小鈣化征象診斷乳腺癌,同時于組織顯著退化的中老年患者中具更高的檢查對比度,但其圖像重疊度極高,致使局部腫物無法被有效檢出。乳腺超聲能夠進行鉬靶X線診斷缺陷的有效彌補,該方式所獲得的圖像可清晰的反映出乳腺各級機構與邊界,同時亦能對病灶血流灌注實況予以清晰顯示,經RI與PSV數值判斷疾病。有資料指出,乳腺超聲較鉬靶X線具一定的優越性,如若患者乳腺為致密型,經超聲顯示為高回聲,而如若為腫瘤則顯示為低回聲,基于高回聲背景聲像下易于對低回聲病變區實施觀察,鉬靶X線針對乳腺腫塊的具體分布位置與大小的判斷有著較大的難度,僅能檢出直徑較大腫瘤,考慮是腫瘤伴典型性表現,易于判斷。但如若腫瘤直徑較小,再或者是病變較為細微,經鉬靶X線檢查極易由于乳腺組織重疊導致圖像模糊,影響診斷結果[9-10]。
綜上,乳腺超聲及鉬靶X線于乳腺腫塊良惡性診斷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鉬靶X線不足之處在于無法對組織內部構造清晰顯示,圖像重疊率較高,特別是致密型年輕女性,而乳腺超聲恰好可以進行鉬靶X線不足之處的彌補,超聲可對病灶血供清晰反映,屬切面圖像,清晰顯示乳腺各層次構造,但該方法亦有缺陷,如整體性欠佳,對一部分浸潤性導管癌腫塊無法清晰顯示,易誤診,因此在實際診斷中還需聯用兩種診斷方法,以確保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