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明達初級中學 劉琰
隨筆是一種很好的作文訓練方式。隨筆通常在寫作內容、寫作要求及寫作方向上都沒有太多限制,有充足的表達和發揮空間,能讓寫作訓練更加自由。可以在平時多開展隨筆練習,將生活中各種有趣的發現及時記錄下來。無論是美麗的風景,還是有趣的故事都可入文,只要勤于動筆,不僅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還能提升語言表達和行文構思能力,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隨筆訓練可以有多種形式,寫作內容也沒有固定要求。可以先基于隨筆訓練鍛煉描寫景物的能力。寫景對很多同學來說是難點,景物的描寫需要用到特定的寫作方法,對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很多同學在寫景時不知道如何安排文章結構,找不到合適的觀察角度,也不能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述看到的景物。寫一篇完整的寫景文章對同學們來說是挑戰,所以可以從寫一個段落或者幾個段落開始,力爭讓篇幅更緊湊,重點更突出,從而循序漸進地提高寫作能力。在具體的隨筆寫景訓練中,要明確寫作內容,即寫什么景物。確定后,先要對描寫對象進行細致深入地觀察,掌握基本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技巧,這樣才能充分把握景物特點,為后續的作文訓練找到充裕的素材,奠定良好的寫作基礎。
比如,春天到了,各種花兒次第開放,十分美麗。可以“春”為題目進行隨筆訓練。考慮到“春”是個較大的主題,為了讓作文內容更加集中,要基于這個主題選定具體的寫作視角。比如,有同學留意到春天月季花開得很美,于是寫出了下面的文字:
月季的花期將近半年,從五月到十月,月月都在開放。
瞧!它已有半人高了,每一朵月季都怒放著,開得那么旺盛。一根莖上最多有四五朵花,她們抱在一起,抱得那么緊,像一小束花。摸摸它的莖,好刺手!一個個尖銳的刺是月季的武器,像是在告訴我“不要破壞美麗”!一陣風吹來,香氣撲鼻,這香氣是清新而又樸素的。
這是一段生動形象的景物描寫,不僅觀察細致入微,還融入了自己的感想。同學們如果能遵循這種思路進行隨筆練習,語言表達上就會更加嫻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構思能力也會更強,作文質量也會大幅度提升。
隨筆訓練還能提升敘事能力。可以根據特定場景開展隨筆練習,觀察所給定的場景,將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內容記錄下來。在初中階段的寫作訓練中,提升觀察與感受力極為重要。因為這首先是獲取作文素材的來源,同時也是大家行文構思的基礎。可以按照給定的場景,或者自己設定一個相應的寫作要點,完成隨筆訓練。運用這種靈活有趣的練筆方式,可以讓思維得到發散,鍛煉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
比如,可以閉上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走完,用一兩段話將“看”到,或者感受到、體會到的內容寫下來。一開始,同學們只“看”到教室里的少數物品,隨著思路的逐漸拓展,“看”到的物品越來越多。通過梳理隨筆可以看出,有些同學的表達條理清晰,有些同學的表達則比較混亂;有些同學表達時特別注意語氣語調變化,還有些同學會輔之以肢體語言。可見,在作文中除了寫實際看到的,也可以寫想到的以及感受到的。這樣作文內容才會更豐富,作文會有更強的可讀性。
很多同學的作文之所以讀起來乏味,原因在于不懂得調動多種感官。就像上文提到的,大部分同學在作文中傾向于寫看到的,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內容了。如果僅從這點出發,文章的內容就會匱乏,層次也不夠分明。要善于在作文中調動多元感官,多看、多聽、多觸摸,多觀察、多體會與多感受。只有調動多種感官,才能發現不同的作文角度。在這樣的背景下,文章會更加豐富多彩,讀起來也更有感染力。
可以在課下開展各種調動感官的活動,然后完成相應的隨筆訓練。比如,可以嘗試下面的活動:
環節一:觀察手中的葉子,把看到的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環節二:調動各種感官,用眼睛看樣子,用耳朵聽聲音,用手指摸質感,用鼻子聞味道。
環節三:再次描寫。
在第一個環節,只能看到葉子的顏色、形態等,從最粗淺的層面描繪葉子。但是,經歷了第二個環節,同學們會調用多種感官觀察葉子,獲得的信息和感受會更多,自然能寫出不一樣的隨筆。
下面是一位同學完成環節二寫的隨筆:
躺在我手心的是一片枯萎了的葉子,顏色就像牛皮紙,皺皺巴巴的。它的樣子像手掌。我輕輕搓著它,它發出沙沙的聲音,就像又回到了樹梢,被風吹過。
這明顯是透過多種感官觀察這片樹葉后產生的感想,這樣的文字格外有感染力。同學們可以多嘗試這種活動,透過這類隨筆訓練挖掘潛能,提升寫作能力。
想借助隨筆訓練提升寫作能力,要養成好的訓練習慣。除了要多開展各種形式的隨筆訓練外,也要將閱讀和隨筆結合。比如,在讀到優質的作文內容時,可以隨筆的形式批注。批注內容可以是自己對某些語句或語段的想法,也可以是讀后的感受。當然,批注中也可以寫下不太理解的內容,或者是對文章的不同見解等。養成做批注的習慣,可以對讀過的作品產生更深刻的印象,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這不僅是一種很好的練筆方式,也能提升閱讀能力,讓同學們從閱讀中學習更多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并豐富素材積累。
比如,賈平凹的《文竹》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值得精讀:離開“我”的文竹,到這鬧鬧嚷嚷的城市里采購,差不多是一個月的光景了。一個月里,時間的腳步這般踟躕,竟裹得“我”走不脫這個城市,夜里都夢著回去,見到了“我”的文竹。首段即可讀出作者對文竹的喜愛思念之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用擬人手法,足見作者不喜此地喧鬧的生活,懷念故地,思念文竹。再讀,發覺“裹”字用得妙,將被束縛不得脫身之狀生動傳神地再現出來,因為走不脫,所以更加思念文竹。同學們可以遵循這一思路,完成全篇文章的閱讀,每讀完一段,就以批注的形式總結一下,簡單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種借助批注開展的隨筆練習,是一種新的讀寫結合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寫作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綜合學科素養。
在初中作文訓練中,同學們要善于利用隨筆訓練提升綜合能力。隨筆練習有多種形式,對寫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同學們要養成勤于練筆的習慣,無論是寫景類的隨筆訓練,還是記敘類的隨筆練習,或者是批注形式的隨筆練習,都能讓人收獲頗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