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宏
(麻城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湖北 麻城 438300)
乙型肝炎屬于較為常見的傳染病之一,一般患者是由于感染了有關乙肝病毒,如果不能及時診斷以及清除病毒,會導致患者免疫功能與肝功能嚴重受損,甚至引發全身性感染風險,促使患者出現急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惡化為肝癌,對患者生活質量與健康構成威脅。本文采集118例乙型肝炎患者,均運用ELISA酶聯免疫吸附法與ECLIA電化學發光法檢驗有關血清學標志物,分析檢驗結果差異,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集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期間接收的118例乙型肝炎患者,運用ELISA酶聯免疫吸附法與ECLIA電化學發光法各59例,ELISA組中,男37例,女22例;年齡從24歲至56歲,平均(37.29±4.08)歲;ECLIA組中,男32例,女27例;年齡從23歲至57歲,平均(38.16±5.64)歲;兩組患者在基本年齡、性別等信息上沒有明顯差異,有對比研究意義。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晨起進行3ml空腹靜脈血采集,離心之后一般做血清分離,而后運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做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學標志物的檢測,指標集中在HBsAg陽性、HBeAg陽性、抗-HBs陽性、抗-HBe陽性、抗-HBc陽性等情況上。ELISA酶聯免疫吸附法,主要運用標本OD值/臨界OD值做對應比值檢測。ECLIA電化學發光法中,運用定量法測定與標本相對光強度/臨界相對光強度的比值做對應檢測。
1.3 評估觀察
檢驗有關血清學標志物,分析不同免疫功能檢驗方法下的結果差異。包括診斷準確率,以及HBsAg陽性、HBeAg陽性、抗-HBs陽性、抗-HBe陽性、抗-HBc陽性等指標的比例。
1.4 統計學分析

2.1 不同檢驗方法下診斷準確率情況
見表1所示,在診斷準確率上,ECLIA方法為94.92%,ELISA為76.27%,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不同檢驗方法下診斷準確率評估結果[n(%)]
2.2 不同檢驗方法下檢測結果差異情況
見表2所示,在HBsAg陽性、HBeAg陽性、抗-HBs陽性、抗-HBe陽性、抗-HBc陽性率上,兩種檢驗法的差異不明顯,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不同檢驗方法下檢測結果差異結果[n(%)]
乙肝屬于常見的肝性病變傳染性疾病,該病雖然可以通過乙肝疫苗等多種方式來達到疾病的防控,但是在現實情況中,多數情況下可能沒有接種乙肝疫苗,或者乙肝疫苗在體內的作用已經失效,沒有做后續的補充注射[1]。因此需要做好及時的疾病診斷以及防控,避免疾病的惡化。同時對于已經患有乙肝的患者,其疾病發展也會有一定的波動,因此需要做好日常的復診檢查以及有關疾病治療控制工作。對于乙型肝炎檢測工作,免疫功能檢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疾病狀況的觀察效果,而檢測的手段較為多樣,可以分析觀察不同檢查手段的效果。酶聯免疫吸附法主要通過抗原以及抗體特異反應而進行檢測物與酶連接,通過其酶與有關物質的反應來達到檢查效果的觀察[2]。其檢查的原理在于讓抗原或者抗體有關特定酶而產生酶標抗原或者抗體,可以達到免疫活性的保留,同時讓酶活性得到保存。其次,抗原與抗體結合后到達有關固相載體表面,讓其保證免疫活性[3]。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在于通過電化學發光與免疫測定有關結合產物標注物,其中的發光原理在于電極表面通過電化學而導致的特異性化學發光反應[4]。在有關電化學發光劑標記抗體,而后通過抗原抗體反應與磁顆粒分離技術,依照有關電化學發光劑對電極上所產生的光強度大小進行抗原與抗體定性以及定量分析[5]。對于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中,HBsAg陽性則說明HBV在感染時期,抗-HBs屬于HBsAg刺激之后所出現的保護性抗體,其陽性結果說明其已經對HBV產生了應有的免疫力。HBeAg屬于HBV感染之后肝細胞分泌出的蛋白,其陽性結果則說明HBV活躍復制以及其傳染性相對較強。抗-HBe屬于HBeAg刺激所導致的機體抗體產生,其陽性結果則說明其疾病得到有效地改善,感染性相對削弱。
我國屬于乙肝發病人群相對較多的患者,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已經在我國總人數中占比到1/3左右[6]。一般傳統的診治方式容易出現更大程度的誤診,因此需要檢測技術的靈敏度更高,同時又保持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符合在臨床廣大地區推廣使用。因此對于乙型肝炎的檢測手段而言,需要從綜合因素方面考慮,而不單單從其檢測結果的效果。
當前對于乙肝病毒的檢測方法,主要集中在電化學發光法以及酶聯免疫吸附法方面。對于多數情況下,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的應用更廣,可以作為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標志物的有效檢查[7]。由此來觀察是否患有該疾病,以及疾病自身是否有對應的傳染性。相關免疫檢測法的操作相對便捷,投入成本更低,靈敏性較好,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推廣較廣。然而因為其保存的方式,設計工藝以及運輸環節等各方面差異的不同,容易引發酶聯免疫吸附法最終的檢測結果缺乏穩定性,與有關操作人員自身的操作處理狀況,以及環境、設備、患者等各方面情況都有一定的關系。同時因為酶聯免疫吸附法一般僅針對該疾病做定性,而不能做好定量分析,因此容易導致較高誤診率[8]。
因為檢測技術在不斷發展,電化學發光法在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學標志物的檢測中應用較廣,屬于當前相對先進的免疫測定技術。電化學發光法可以融合免疫測定技術與發光技術之間的優勢,由此來達到更好的定量以及半定量處理,進行微量抗體與抗原有關檢測效果。相較于酶聯免疫吸附法而言,電化學發光法不僅可以達到更高的檢測靈敏性以及可測范圍更大,同時檢測的結果準確性更可靠,操作更為便捷,反應速度快,在整體的實際基層應用效果上更值得推廣。本研究中,在HBsAg陽性、HBeAg陽性、抗-HBs陽性、抗-HBe陽性、抗-HBc陽性率上,兩種檢驗法的差異不明顯,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診斷準確率上,ECLIA方法為%,ELISA為%,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結果可以發現,電化學發光法檢測的整體準確性價值更高。該檢測方法將酶聯吸附免疫法與電化學發光法有關免疫功能檢測技術做對應的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標志物檢測,準確度高,方便快捷,其結果展現出了電化學發光法檢測技術的準確性優勢。
有關檢測工作從樣本的采集、保存、送檢、檢驗等各環節都可以做好規范化管理,提升有關工作開展的有效性。每個環節的差錯都會導致結果的偏差,因為部分技術本身具有優越性,但是對于工作人員操作流程的規范性在結果上的支持作用也不容忽視。在檢測技術上,也需要保持規范性操作。要做好采集樣本的清潔,避免標本污染導致的結果偏差。樣本采集后需要做好及時的檢測,如果做保存,需要保持低溫保存。一般情況下,需要在采集樣本后保證工作人員在2h內及時檢測,避免樣本變質以及各種偏差。送檢過程中,也避免對樣本構成較為嚴重的振蕩,同時也保持容器的密閉性,避免損壞污染等。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對應的引導,保持流程的規范性,避免流程不佳導致的差錯。在檢查之前需要做好患者的教育指導,提升患者對有關檢測工作的配合度。例如一般檢測前避免無關藥物的影響,檢查前需要了解患者基本情況,避免有關不當問題導致的結果偏差。如果發現容易影響結果的因素,需要及時調整控制。設備維護管理上,要考慮實際工作的規范性。可以將維護保養納入到有關工作流程中,定期操作與記錄,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參考。設備的采集需要規范性,甚至要做好廠商篩選,保護廠商售后服務工作支持良好,避免支持不足導致的負面問題。要做好各方面的指導工作,要保持人性化操作,避免違背工作人員實際狀態與訴求而導致的結果不良問題。要保證工作人員與崗位情況的匹配性,如果個人對工作有厭煩,容易導致不負責以及負面情緒干擾,要提升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要做好整個科室流程、制度、氛圍的建設,做好人員管理與流程制度管理的配合,減少個別人員對整個工作構成的干擾,相互支持輔助,提升工作質量。
檢測技術應用之后,需要做好定期的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同時對于工作人員在有關設備使用上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考驗,設備的豐富程度越完善,專業化水平要求越高,對人才的先進性要求也更高。因此在人才培養上,也需要對應的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及經費支持。而這些問題對于經費條件相對不足的醫院而言,存在一定落實執行困難性。有關維護管理工作中缺乏專人管理,甚至屬于臨時流動人員。有關崗位工作人員缺乏穩定性,業務素質有待提升。對于人才的培養,需要注重考核制度、激勵制度的合理運用。要保證資源合理化應用,避免激勵措施資源的浪費。也可以展開定期的專業技能評比競賽活動,提升有關崗位工作人員在崗位上的自身榮譽感,提供能力展示機會,建立積極的競爭氛圍。甚至可以樹立標兵榜樣來引起有關工作人員與管理人員對有關工作的重視程度。具體的激勵措施中,競賽本身給予的個人崗位發光發熱以及展現機會,屬于其個人榮譽表彰的一種方式。甚至榮譽表彰的形式可以多樣化,除了常規競賽性的線下活動之外,也可以通過有關網絡平臺的表彰文章等多種方式,做好有關信息的內部傳遞,滿足有關崗位人員對自身職業榮耀感的需求。甚至對于特別突出優秀者,可以通過大眾傳媒的形式進行表彰,引起全社會對有關工作的認可以及重視。讓有關優秀人才對自身崗位有更強烈的自身榮譽感,由此對工作崗位有更積極的工作動力。對于設備的采購、裝備、使用等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做好及時調解,避免有關工作的延遲。
總而言之,乙型肝炎免疫功能測定中,不同的免疫檢測方式都有一定的價值,其中ECLIA電化學發光法檢驗法的應用價值更高,對疾病的診斷治療有更好的支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