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元梅
(泰安市中醫醫院 山東 泰安 271000)
在臨床慢性傳染性疾病領域,慢性乙型肝炎為多發性病癥。隨病情進展,可向肝衰竭、肝癌、肝硬化等轉變,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F階段,臨床尚無有效且確切的對本病治療的方案,需用藥予以維持。實踐顯示,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增強,可使預后得到有效改善。但多數患者缺乏疾病相關知識,加之疾病病程長,故依從性較差,對護理干預有更高的要求。聚焦解決護理模式為現代“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重要內容,其以心理干預為操作核心,經對患者潛質予以挖掘,使其潛能有效喚醒,進而使自我護理能力得以激發,對病情控制具促進作用[1]。本研究對相關患者予以選取,就聚焦解決模式的開展價值展開探討,現總結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罹患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90例,均為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時間段內收治,與《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2]相關診斷標準符合。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做分組處理。觀察組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抽取介于26~64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39.92±12.17)歲;病程抽取介于1~7年之間,平均測驗值為(3.61±0.54)歲。對照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抽取介于27~62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39.48±12.96)歲;病程抽取介于1~6年之間,平均測驗值為(3.66±0.48)歲?;颊呔鶎Ρ敬螌嶒炛橥鈺栽负炇穑蠼泜惱韺W組織委員會批準,組間自然信息具均衡可比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與上述診斷標準符合;②無肝硬化表現;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合并心臟、腎臟、肺臟嚴重功能不全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合并意識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本組針對所抽取的患者運用常規護理方案,包括心理指導、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指導,注意事項告知等。觀察組:重視聚焦解決護理模式的實施,具體內容包括:(1)描述問題:在將患者收治入科后,對其情況及時了解,如發病原因、傳染途徑等。主動溝通,營造和諧氛圍,對患者所擔憂問題進行掌握,并制定應對措施,如控制病情方法等,以使患者知識掌握程度提高。(2)制定可行目標:結合具體病情,對可行性健康維護目標予以制定,使患者可認識到通過對生活行為等進行規范,可使病情得到改善,如通過戒煙限酒、控制負性情緒,可對肝功能發揮保護作用,并可對肝硬化、肝癌進行預防,提高患者主動參與的積極性。(3)探查例外:確立目標后,與患者回顧上述目標,在生活中偶然被自行解決的具體情況,引導患者思考解決路徑,通過對偶然例外進行探查,使患者樹立信心,并以此為導引,來對當下問題解決的方向予以制定。(4)實施反饋:在建立目標后,回顧目標實現的過程,并對患者取得的抗病成果予以肯定。若作用不理想,可共同對目標中有無與實際不契合的內容進行檢查,并予以糾正。(5)評價階段:正確評估聚焦解決護理模式的效果,并對經驗做出總結,在病友間分享,并就新的問題提出。對新的目標予以構建,同時做好下一階段護理干預工作的準備事項。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知識掌握程度、自我護理能力:即在開展干預前后,運用自行設計的知識掌握程度調查問卷,對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評估,包括乙肝基礎知識、診療方法、預防措施、并發癥及危害等,總分為100分 ,分值越高,表明掌握程度越理想。應用自我護理能力實施量表(ESCA)對自我護理能力進行評定,包括自我責任感、自我概念、護理技能、知識掌握4個維度,43個條目,單項為4級評分制,分值越高,表明情況越理想。(2)對比兩組肝功能:即在護理干預工作開展前后,對肝功能指標即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進行測定并比較。(3)對比兩組預后:即平均開展為期6個月的隨訪工作,就兩組肝功能異常率、癥狀反復率、復發率進行記錄。
1.5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知識掌握程度、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對比
較干預前,在干預后,兩組知識掌握程度及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經評測均有上升,且觀察組更為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知識掌握程度、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對比
2.2 兩組肝功能指標檢測結果對比
相較干預前,經對兩組肝功能指標即AST、ALT進行檢測,均有降低,且觀察組更為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肝功能指標檢測結果對比
2.3 兩組預后對比
平均開展6個月隨訪,觀察組肝功能異常率、癥狀反復率、復發率經觀測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預后對比 [n(%)]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經采用聚焦解決模式展開護理,患者知識掌握程度和自我管理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因聚焦解決模式對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較為重視,其知曉治療依從可對病情控制產生有效影響,故更加關注對患者潛力和資源的挖掘。通過使患者學習積極性增強,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健康行為,并使自身責任感激發,在自我管理中主動參與,可為各項醫護工作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進而為肝功能的恢復提供了有利保障[3]。此外,本次研究還表明,觀察組肝功能異常率、癥狀反復率以及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因乙型肝炎具有難治愈性,長期性等特點,雖然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尚未完全清除病毒,在出院后受某些病誘因的影響,可再度復發[4]。而不定期復查、不良生活行為,未遵醫用藥均為引發復發的原因,通過聚焦解決護理模式的實施,可使患者保健意識增強,進而使遵依從性提升,在遵醫用藥,定期到醫院復查情況下,可使不良事件率降低。
綜上,針對臨床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用聚焦解決模式展開護理,可提升知識掌握程度,增強自我護理能力,改善肝功能,且可防范癥狀反復、肝功能異常以及復發事件,實施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