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增杰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民醫院/麻醉科 山東 定陶 274100)
隨著醫學領域的蓬勃發展,加速康復外科理念(ERAS)應運而生,自從該理念出現之后,臨床醫生對術后有效鎮痛與快速康復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在小兒下肢、泌尿生殖系統及腹部手術中,骶管麻醉聯合全身麻醉屬于一種有效的麻醉方式,能夠避免術中全麻藥用量過多,促使麻藥用量保持在合理范圍內,也不會導致術后鎮痛效果較差。從骶管麻醉的角度分析,指的是硬膜外麻醉之一,以相應的麻醉藥物為基礎,將其注射至椎管的蛛網膜下,或者將其注射至硬膜外腔中,脊神經根難以保持原有的穩定性,將會面臨著阻滯性,直接影響到該神經根支配的區域,將會保持麻醉狀態,都可以叫做椎管內麻醉[1]。按照注入位置的差異性,將其分為四種:其一是蛛網膜下腔麻醉;其二是硬膜外阻滯;其三是腰硬聯合麻醉;其四是骶管阻滯麻醉[2]。骶管阻滯主要是經骶裂孔穿刺,促使骶管腔與局麻藥相融合,對骶脊神經起到明顯的阻滯作用,處在硬膜外阻滯的范疇內,對直腸手術的適用性明顯,還可以廣泛應用在陰部、肛門手術中。小兒骶管麻醉是現代醫學界一種常見的麻醉方式,此種方式在操作的過程中無較大難度,止痛作用顯著,無需采用較多的麻醉藥,降低了對患兒生理造成的不利影響,能夠順利應用在實際臨床中,小兒骶管麻醉憑借自身優勢在小兒腹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頻率越來越高。在骶管麻醉的同時,小兒骶管麻醉還能夠進行術后鎮痛,所以患兒及患兒家屬都可以接受并認可,羅哌卡因作為一種新型的長效酰胺類局麻藥 ,其顯著優勢體現在兩點:其一為感覺阻滯;其二為運動阻滯分離[3],不會導致患者面臨著較高的心臟和中樞中毒風險,在實施靜脈注射之后,充分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羅哌卡因化學結構介于甲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之間,其物理、化學性質與左旋布比卡因相似,脂溶性較左旋布比卡因差。注藥后2- 4rain 起效,感覺神經阻滯可達5.8h,產生運動神經阻滯和感覺神經阻滯的程度大于左旋布比卡因,且心血管及中樞神經毒性較左旋布比卡因弱。在運動阻滯方面,羅哌卡因比左旋布比卡因差,這對門診手術的患兒具有積極影響。曾有研究表明,小兒骶管阻滯的最佳濃度是0.2%~0.25%羅哌卡因 1ml/kg,且濃度保持在0.2%時,將會導致運動與感覺阻滯分離出現,避免患兒的住院時間較長,不會導致血管系統及中樞系統受到強烈的毒性,所以在臨床中的應用也較多。倘若想確保手術能夠順利完成,那么必須合適的麻醉藥物為基礎?;诖?,本文從羅哌卡因與左旋布比卡因的角度出發,針對兩種麻醉藥物對小兒骶管麻醉的臨床效果展開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主要選取了100例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選取時間為2020年6月-2021年6月,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50例,男女比例為28/22;平均年齡(7.6±1.3)歲;觀察組50例,男女比例為27/23;平均年齡(7.7±1.2)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值得展開后續研究。
1.2方法
在兩組患兒接受手術之前,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禁食禁水,禁食禁水的時間保持在6h左右,提前準備好0.01 mg/kg的阿托品、0.05-0.1mg/kg的力月西,在患者距離麻醉實施時間0.5h時進行肌內注射,開放靜脈通道,并準備好多功能監護儀,針對患兒的心率、脈搏、呼吸、電圖等生理指標進行監測。隨后開展麻醉誘導環節,此時將面罩作為主要工具,從而吸入8%的七氟烷,幫助患兒保持合適姿勢,以左側臥位為主,開始進行單次骶管阻滯麻醉[4]。為觀察組患兒提供0.25%的左旋布比卡因 ,為對照組患兒提供0.25% 的羅哌卡因,保持合適力度緩慢注射至骶管,將劑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即1m l/kg。注射環節結束后,使患兒保持仰臥位開始手術,兩組患兒均進行自主呼吸,新鮮氣流量為2L/min。手術環節完畢后,將七氟烷關閉。
1.3觀察指標
(1)在患兒圍術期做好生命體征觀察,定期測定麻醉后平面和感覺,針對兩組患兒給藥后麻醉起效時間、手術時間、鎮痛維持時間及術中、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比較;(2)按照相關要求評價患兒術后 1h 、3h 疼痛情況,在評價的過程中,將嬰幼兒鎮痛評分工具(CHIPPS)作為主要手段,該評價工具遵循著綜合評估的原則,除了評估患兒的軀干姿勢、面部表情之外,也對患兒的下肢姿勢、哭鬧及躁動不安等行為進行評估,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兒的疼痛程度越低,鎮痛效果更加理想。
1.4統計學處理

2.1針對兩組手術用時及相關麻醉阻滯指標進行對比,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用時及相關麻醉阻滯指標比較
2.2針對兩組患者臨床不良反應進行對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不良反應比較[n(% )]
小兒泌尿外科手術在目前的臨床中較為普遍,骶管麻醉的應用日益廣泛,屬于一種較為重要的麻醉方法,小兒骶管麻醉對實施者的要求并不嚴格,應用難度較小,肌松效果比其他麻醉方式效果顯著,再加上較為理想的止痛效果,由此成為臨床中備受矚目的一種麻醉方式[5]。小兒骶管裂孔相對較大,存在十分明顯的體表標志,且骶骨背面平、骶角不突出易捫及,在穿刺的過程中通常會取得成功,而且小兒骶管容積保持在較小狀態,蛛網膜囊位置保持在較低狀態,局麻藥物的浸潤程度較高,無論是下腹部手術要求,還是下肢部分手術要求,均可獲得滿足。同時,當持續使用骶骨麻醉時,可以使患者在長時間手術中保持麻醉狀態。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兒骶管內靜脈叢與成人差距較大,體現出豐富的特點,例如穿刺針的鋒利性過強。將對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如果推藥速度過快,壓力超出了正常范圍,很大概率導致局麻藥物入血的狀況出現,激發了局麻藥自身的毒性,使患者面臨著局麻藥中毒的危險[6]。所以在注藥之前,應認真反復回抽,觀察是否出現了回血,依據實際情況針對穿刺針位置展開調整。并且,小兒骶管內蛛網膜囊位置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保持在較低狀態,倘若穿刺針的深度超出了正常范圍,可能干擾到蛛網膜下腔,有一定概率導致全脊髓麻醉的現象出現,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此問題,其禁忌癥與硬膜外麻醉無顯著差異性。一般而言,小兒骶管阻滯應用的主要位置是小兒下腹部的麻醉及鎮痛中,在小兒會陰區、下肢手術的麻醉與鎮痛中也獲得廣泛應用。但在現代社會,小兒骶管麻醉的局麻用藥劑量各不相同,用藥種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性,有關小兒骶管阻滯中的藥物選擇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羅哌卡因是小兒骶管麻醉的常用藥物,其屬于一種新型的純左旋體長效酰胺類局麻藥[7],無論在臨床麻醉的過程中,還是在術后鎮痛的過程中,此種藥物均具有較強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依據臨床試驗了解到,羅哌卡因的藥理特性較為特殊,即高度的感覺與運動神經阻滯分離,倘若應用的濃度較低,對感覺神經纖維的阻滯作用更強,對運動神經纖維無明顯阻滯,并且,當患者應用羅哌卡因之后,自身血管將得到一定收縮,如果應用的劑量較小,不會對心臟造成較大影響,引起血流動力學波動的概率較小。左旋布比卡因在目前的臨床中也十分常見,是長效酰胺類局麻藥左旋布比卡因的左旋體,理化性質與左旋布比卡因的區別很小,并未體現出較高的脂溶性,此種麻醉藥物能夠避免神經細胞鈉離子通道繼續工作,對神經興奮與傳導具有較強的阻斷作用,通過藥理研究可知,左旋布比卡因的毒性較低,對心臟的影響很小,也不會導致中樞神經受到較大影響,椎管接受左旋布比卡因之后,血流動力學將不會產生顯著波動,術中出現低血壓的概率極低,在使用的過程中較為安全,所以在醫學領域受到較多認可。
本研究結果顯示,羅哌卡因與左旋布比卡因在術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無差異(P>0.05) ,表明對患兒無明顯的生理影響, 在安全性方面占據優勢,但在麻醉起效時間方面,左旋布比卡因比羅哌卡因更快(P<0.05),表明左旋布比卡因的阻滯強度比羅哌卡因更加理想;與對照組相比的情況下,觀察組術后3 h CHIPPS 評分更好(P<0.05),表明在左旋布比卡因的作用下,患兒獲得了更強的鎮痛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兒骶管麻醉中,羅哌卡因與左旋布比卡因具有安全、有效的特點,在操作的過程中難度較小,避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產生強烈的疼痛感,使患者長時間手術均獲得麻醉的作用,同時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與羅哌卡因做比較,左旋布比卡因對小兒骶管阻滯麻醉的適用性更強,不僅具有更加理想的鎮痛效果,而且具有更強的阻滯作用,大多數患兒都不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狀態,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兒低血壓的發生率,確保患兒盡快恢復健康,是一種安全、有效、作用顯著的麻醉藥物。因此,在日后的臨床中應加大對左旋布比卡因的推廣力度,并將其應用在實際臨床中,使其幫助更多患兒順利度過圍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