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開新 段紅英
(1 重慶市開州區中醫院 重慶 405400 2 重慶市開州區衛生健康事業保障中心 重慶 405400)
肛周膿腫屬于常見肛腸疾病,人體肛管直腸周圍的軟組織與周圍間隙中有化膿性感染發生,繼而形成膿腔,最終形成疾病[1-2]。疾病起病急驟,多發于男性,肛周紅腫劇痛是主要癥狀[3-4]。若不能第一時間治療,可發展為肛瘺。手術是治療疾病的基礎方案,具有較高根治率[5-6]。但手術會形成較大開放創面,傷口容易被糞便污染、細菌刺激,最終導致創面愈合速度緩慢,影響創面組織再生,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如何促進患者康復,減輕術后痛苦,是臨床重點研究問題。四黃生肌湯屬于中醫湯藥,具有活血祛瘀、清熱解毒以及去腐生肌等功效,可促進肛周膿腫術后創面恢復。基于此,本文以2020.7-2021.7收治的90例肛周膿腫手術患者為對象,探討四黃生肌湯的治療效果,見下文。
1.1臨床資料
2020.7-2021.7,選取肛周膿腫患者90例進行研究,通過抽簽法分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與女各有29例、16例,年齡21-61歲(41.38±10.29)歲,病程1-9d(5.39±1.52)d,體質指數20.18-24.52kg/m2(22.36±0.61)kg/m2,直腸后間隙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高位肌間膿腫各有20例、19例、6例。觀察組,男與女各有31例、14例,年齡22-61歲(41.60±10.31)歲,病程1-8d(5.15±1.50)d,體質指數20.02-24.58kg/m2(22.27±0.59)kg/m2,直腸后間隙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高位肌間膿腫各有19例、19例、7例。兩組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臨床查體及影像學確診肛周膿腫,滿足《肛周膿腫臨床診治中國專家共識》中的診斷標準[7];(2)滿足保留括約肌手術及四黃生肌湯的治療適應癥;(3)肛門形態功能顯示正常;(4)患者了解本次治療方案,可全面遵從醫囑配合治療;(5)患者自愿參與研究,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1)合并胃腸道穿孔、消化道潰瘍等胃腸道病變;(2)合并肛瘺等肛周疾病;(3)合并腦卒中、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4)存在免疫功能障礙;(5)肝腎功能顯示異常。
1.2方法
兩組均采用保留括約肌手術治療,術前進行常規腸道準備,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進行常規擴肛、消毒操作。主治醫師將左手食指伸入患者的肛門中,明確肛竇部位與內口位置。結合探診情況,在膿腫最明顯位置制作一道弧形切口,進行排膿處理,保證切口可達到肛門膿腔底部,預防膿液殘留。若膿腫比較大,或是膿腫部位比較深,則需進行置管處理,在膿腔中置入引流管,自內口將探針引出,順著探針走向逐步達到皮膚切口上側的內口位置,將壞死組織有效去除。順著探針走向,應用雙股橡皮筋將內口切口和相應部位肛緣外側有效懸掛,并逐步收緊掛線,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松緊,保證創面的平整性。完成掛線處理后,結扎兩側肛竇內口,給予生理鹽水和濃度0.2%甲硝唑溶液反復沖洗切口。若患者無活動性出血癥狀存在,第一時間進行切口縫合處理。若有活動性出血癥狀,進行止血處理后縫合切口。對照組術后應用傳統敷料治療,為創面提供水凝膠敷料外敷,并給予泡沫敷料外涂覆蓋,一天1次,持續治療10d。觀察組術后聯用四黃生肌湯治療,處方如下:黃柏、丹皮各15g,白芷、炮山甲、黃芩各12g,澤瀉、牛膝、乳香、角刺、沒藥各10g,熟大黃、黃連、甘草各6g。加水煎煮,獲取藥汁250ml,早晚分別口服1次,持續治療10d。
1.3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評定標準[8-9]如下,痊愈:手術切口愈合,疾病癥狀消失,無疼痛感,病灶消失,可正常排大便。好轉:手術切口縮小,疾病癥狀、疼痛感好轉,病灶消失,排大便存在一定不適癥狀。無效:手術切口、疾病癥狀、疼痛感、排大便功能無明顯改善,或疾病惡化。(2)炎癥因子水平:指標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C反應蛋白(CRP),采集患者手術后第一天、手術后第十天的空腹靜脈血5ml,經離心處理后應用德國羅氏公司提供的Cobas e601型電化學發光儀檢測,檢測方法是酶聯免疫吸附法(TNF-α、IL-1β、IL-6)與免疫比濁法(CRP),檢測試劑盒源于上海德生技術有限公司。(3)術后康復時間,包含疼痛消失、感染控制、創面愈合、腐肉脫落、肉芽生長、平均住院時間六項。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是SPSS22.0,計數資料(臨床療效)n/%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炎癥因子水平、術后康復時間)x±s表示,t檢驗;P<0.05具統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分析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n=45例,n/%)
2.2炎癥因子水平分析
兩組TNF-α、IL-1β、IL-6、CRP水平比較無差異(P>0.05);觀察組TNF-α、IL-1β、IL-6、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n=45例,x±s)
2.3術后康復時間分析
觀察組術后康復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康復時間(n=45例,x±s,d)
中醫學中無肛周膿腫這一病名,而是將疾病納入“肛癰”范疇中[10-11]。中醫學認為,該病多因飲食辛辣、脾胃受損等多種原因誘發,且有濕熱瘀血趁虛而入,伴隨著血液下行,最終發展成肛癰[12-13]。保留括約肌手術是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案,可有效清除膿液,預防膿腔殘留,具有顯著效果[14]。但手術屬于侵入性手段,需制造較大切口,會對局部組織造成較大損傷。若患者的膿腔底部比較深,還可延長切口,增加創口面積,所以患者術后創口愈合速度更為緩慢。若縮小切口,無法保證膿腔內膿液全部引流出來,可導致膿腔殘留,疾病復發,還可繼發感染,影響患者預后。且膿液無法引出,則無法有效清理創面炎癥分泌物、壞死組織,可增加感染率。因此,術后采用有效手段促進切口愈合,是很有必要的。四黃生肌湯屬于中藥湯劑,臨床應用后可有效縮短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可加速創面愈合時間,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癥狀。四黃生肌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其中黃柏可清熱燥濕、解毒瀉火,黃連可瀉火解毒、燥濕清熱,熟大黃可涼血瀉火、攻下積滯沒藥可消腫生肌、止痛活血,炮山甲可消腫排膿、散結祛瘀,聯合應用可達到理想的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功效[15]?,F代藥理學表明,該處方可有效改善人體炎癥水平,抑制炎癥介質釋放,調節胰島素抵抗功能,調節脂代謝,清除自由基,所以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改善更優。有效控制創面炎癥水平,還可促進創面有效愈合,加速肉芽生長,縮短術后康復時間。
綜上可知,四黃生肌湯可有效治療肛周膿腫,控制血清炎癥因子,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