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山東 青島 266105)
院內感染是臨床醫療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婦科門診病患數量多,人員流動較大,使婦科門診成為院內感染的高發科室,為提高婦科門診患者的就診質量臨床中增強院感管理。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婦科門診感染有超過50%的患者與醫護人員的臨床清潔消毒有關,因此醫院嘗試增強院內感染管理,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在婦科門診患者中通過兩級責任制與多元化責任分化應用,能夠促使醫護人員良好了解影響婦科門診感染的因素,每位護理人員負責相應的護理內容。近些年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影響臨床護理的內容越來越多,常規護理方式在臨床中不能進行全面進行護理管理,且因護理內容多,科室內患者數量多和需要開展的新型護理內容較多,因此臨床中需要采用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確保臨床護理質量的同時完善臨床護理內容,為明確其在臨床中的管理效果特開展此次研究[1]。本次研究隨機選擇89例在我院婦科門診治療的患者,分組對比研究婦科門診采用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對臨床感染發生率的影響,具體內容表述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起止時間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共89例在我院婦科門診治療的患者參與此次研究,選用信封隨機抽取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探究組45例,年齡資料,下限值21歲,上限值53歲,平均值為(34.4±4.4)歲;學歷:高中以上20例,高中及以下25例;就診疾病:陰道炎23例,盆腔炎14例,宮頸息肉摘除8例,對照組44例,年齡資料,下限值20歲,上限值55歲,平均值為(35.1±4.2)歲;學歷:高中以上18例,高中及以下26例;就診疾病:陰道炎22例,盆腔炎15例,宮頸息肉摘除7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沒有顯著差異,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開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義。
選取標準:選取確診為盆腔炎、陰道炎或者宮頸息肉摘除的患者;選取語言溝通能力良好的患者;選取對本次研究相關內容了解且自愿參與的患者;排除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重要臟器功能異常的患者;排除合并腫瘤疾病的患者;排除護理依從性差的患者;排除非自愿參與此次研究的患者[2]。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方式,內容包括:(1)健康指導:了解患者的病癥狀況,依據患者的護理需求進行健康教育護理方案制定,在此過程中注意良好運用溝通技巧,告知患者病情的具體狀況,說明影響病情變化的因素,予以患者健康指導,指導患者學習正確的護理干預方式;(2)心理護理:諸多患者在臨床治護過程中對病情表述常會出現難以啟齒的狀況,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予以患者心理安慰,告知患者良好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病癥可治愈,促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提升治療信心的同時穩定患者的治護依從性;(3)飲食指導:患者在進行病癥治療的過程中應注意忌辛辣刺激飲食,鼓勵患者改善飲食,制定健康的飲食計劃,逐步提高機體免疫力;(4)運動指導:患者在進行相關治療過程中感覺舒適時可適量進行運動,以此加快患者健康恢復速度,同時降低不良因素對患者康復的影響[3-4]。
探究組進行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應用,內容有:(1)建立婦科門診兩級管理系統:院感科與各科室感控人員聯合成立質量管控小組,小組成員參加院內的感染控制培訓,完善質量檢測系統,使臨床醫護人員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得到監察,及時發現治療與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糾正問題保障臨床治護效率;(2)要素管理:明確不同婦科疾病的護理要素,常見的五大要素為人、機、料、法、環,科室內醫護人員均需參與院感防控意識培訓,使科室內醫護人員有效增強院感防控意識;機器方面除確保其正常運行以外還需要做好設備表面清潔以及消毒;料方面需注意科室內的儀器與藥物應用;法即治療方法,醫護人員在選擇相應治療方法的同時需簡單對患者說明,保障治療效果的同時提高患者的治護依從性;環則指環境,除保持衛生清潔以外還需定期進行消毒,科室內進行檢測;(3)多元化責任分化應用:婦科門診患者較多,臨床具體護理內容也較多,單純的分級管理可良好進行護理框架建立,但要有效開展諸項護理需將具體護理內容分配至具體護理人員處,使護理人員能夠明確自己的護理,有效對操作臺面、容器消毒、物體表面、人員著裝、地面消毒、沉降菌和手部衛生進行護理干預,從而保障臨床護理效率;(4)質控檢測:定期檢查婦科門診操作臺面、容器消毒、物體表面、人員著裝、地面消毒、沉降菌和手部衛生,對檢查不合格的案例,科室負責人與領導需分析影響因素,針對具體原因進行進一步管理與干預[5-6]。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感染發生率和清潔消毒合格率,清潔消毒內容包括:操作臺面、容器消毒、物體表面、人員著裝、地面消毒、沉降菌和手部衛生,具體是否合格評估由院感科與科室負責人共同完成。
1.4 統計學方法

2.1探究組與對照組感染發生狀況的比較
探究組患者感染發生率顯著小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的對比
2.2探究組與對照組清潔消毒合格率的比較
探究組患者諸項清潔消毒合格率均大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清潔消毒合格率的對比
婦科門診是門診重要的診治科室,院內感染防控是婦科門診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因具體管理內容較多,常規的護理管理方式不能有效達到院感防控效果。常規婦科門診護理在臨床中主要針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狀況進行護理干預,對臨床患者的病癥恢復有關鍵作用,但院內感染除常規護理可影響以外,院感管理對婦科門診的感染發生率更有直接影響。采用分級責任與多元化方式相結合的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在實際臨床中可以有效針對多項院感影響因素開展管理[7]。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將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運用于婦科門診感染護理中,探究組感染發生率為4.44%,對照組感染發生率為25.00%,卡方值為7.536,P值為0.006;探究組操作臺面、容器消毒、物體表面、人員著裝、地面消毒、沉降菌、手部衛生清潔消毒合格率分別為97.78%、95.56%、97.78%、100.00%、97.78%、95.56%、97.78%,對照組操作臺面、容器消毒、物體表面、人員著裝、地面消毒、沉降菌、手部衛生清潔消毒合格率分別為88.36%、79.55%、84.09%、90.91%、81.82%、77.27%、79.55%,卡方值為3.999、5.264、5.094、4.283、6.234、6.374、7.415,P值為0.045、0.021、0.024、0.038、0.012、0.011、0.006,數據對比差異均有意義(P<0.05),不僅能夠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還能有效提高年度檢測清潔消毒合格率,在臨床中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原因分析為: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在臨床中能夠有效明確婦科門診院感管理內容,保障臨床護理干預內容的完整性;同時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能夠良好聯合院內的院感科、臨床科室,使護理人員能夠在了解影響院感因素的基礎上參與相關的護理培訓,良好監測患者狀況的同時有效開展相關護理干預;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通過多元化責任分化與兩級責任管理系統方式的應用,可以有效緩解院感管理的壓力,同時針對臨床中需要開展的護理內容進行護理管理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在臨床中的護理質量,使護理人員在臨床中能夠有效針對患者的狀況開展護理干預,提高護理效率的同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8-9]。由此可見,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在婦科門診中有較高的全局觀,能夠有效實現全程監控、全員參與和聯合預防的護理目標,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顯著,值得廣泛推薦運用。
綜上:婦科門診感染護理采用三位一體院感管理模式,既能夠提高年度檢測合格率,還可以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臨床護理干預效果較好,可依據患者的狀況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