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藝
(吉林大學 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62)
高拂曉老師任教于中央音樂學院,作為中央音樂學院的研究員,是《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的副主編,是諸多國外重點大學的訪問學者,如芝加哥大學以及牛津大學等。在研究方向上,主要涉及音樂美學、表演理論、音樂評論等研究領域,發表過數十篇論文與多本音樂研究專著,高拂曉老師在中央音樂學院內,相關的本科生課程以及研究生課程均有進行開設,其著作的《音樂表演專業論文寫作基礎》曾指出音樂表演專業同學寫作困難的諸多問題。此外,高拂曉老師出版的專著《音樂表演藝術論》《期待與風格:邁爾音樂美學思想研究》等對于聲樂表演專業的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本次講座中,高拂曉老師又一次提出論文的寫作是一個探尋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思考則是最為難得的訓練過程。而對于表演專業的同學,想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論題應該從思維方法和研究精神的角度去切入。
音樂表演學生在寫學位論文時,不如音樂學同學閱讀文獻豐厚,所以更應考慮自己興趣和能力的平衡,將問題縮小到一個自己可以操作的范圍。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論題后,查閱文獻,從已有的研究中找到與研究問題之間的聯系,進一步確定研究方向,可以將如“聲樂表演的心理探究”“論聲樂表演的藝術表現”以及“關于聲樂表演的教學技巧探索”等作為研究題目進行論述。例如聲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可以將研究問題定位于曲目的藝術表現、演唱時應具備的情感表達、舞臺表演、演唱技巧等。
在廣泛的選題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撰寫的論題,高拂曉老師提出,選擇的論題應具備一些資料,但又不是特別多,還有可以開發的一些研究視角或者點。筆者認為此句話的含義就是不建議選擇已經被太多人研究過的內容,并在有人研究的論題上擁有自己的獨創性以及特殊性。同理,想象的論題范圍不能過于天馬行空。因為太少人研究的論題沒有足夠的文獻以及理論的支撐,論文的寫作有可能出現吃力的情況,最終無法完成。因此,在確定題目時,學生可以偏向于應用型題目的選擇,將所學的相關專業知識理論應用于具體專業問題的解決,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問題的廣度一定不要進行大范圍的擴展,以避免跑題,學生在進行研究時可以在深度上進行相應的擴展。
所以,當有一個自己想要撰寫的論題,應該先構建好論文框架,然后與有經驗的老師探索問題的原創性和可行性。如果所在院校有關于論文寫作的課程,便可將論題于理論課上分享,與專業同學共同探討,尋找研究方法,進行具體分析,研究用什么樣的方法做一些什么樣的工作可以完成一篇論文的創作與撰寫,然后再進行一個相關研究的設計。高拂曉老師提出論文的研究過程主要有以下三種認識論。
第一種稱為后實證主義,講述從已有的研究結論中重新提取一些新的研究內容再次證明已有的結論。高拂曉老師以有氧訓練可以降低表演的焦慮程度舉例。對于這樣一個國外已經有很多研究的課題,并已經通過實驗、文獻得出的結論,想要再次證明這個結論,可以自己再去做一個實驗,設計實驗步驟來驗證,稱為自上而下的過程。可以運用的便是調查與實驗法。第二種稱為構成主義,即建立于社會形成的一些客觀體驗形成的主觀判斷、分析和推理來構成的,也就是說通過收集一些數據得出一個結論,可以運用觀察法、文獻資料查閱法以及訪談法,高拂曉老師稱其為一種自下而上的思考過程。對于構成主義,筆者以聲樂表演專業同學為例,可以通過演唱相同的作品,通過收集群眾的反饋以及個人的表現,如演唱時不同演唱者會在同一句話中進行相同的演唱處理,即唱腔、歌唱的聲音位置、呼吸等,最后分析總結演唱此歌曲對于聲樂學習有什么樣的作用和意義,得出一個結論。第三種稱為實用主義,來自理論和體驗的一種推理,并且在研究證明當中提出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一種結論。
想要完成一篇優秀的論題,筆者認為需要經過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得出結論三步。高拂曉老師“以炫技是什么?”為例進行了研究。根據老師的描述,筆者總結為第一步就是查閱相關資料,即研究問題的大意、相關聯的研究方向、具體的實施步驟等,預設一個結論,以便于后續研究的進行。第二步調查研究,即總結歸納前人對于此論題的研究,主要分析研究的方向以及一些觀點,與不同的受眾群體研討相同的問題或可得出不同的認知,總結研究問題的相關特征、聯系以及發現與其對應的一些關系與相關方法,既可以完善論文的框架結構,讓整個論文的撰寫變得更加豐滿,又可以在思考過程中擁有自己的想法、思考與認識。第三步將預設的結論進行證實,證實的過程要進行細致地分析與探討,并且要及時地給予評價,提出個人建議。
聲樂表演雖是一門聲音的藝術,卻也離不開其他學科的學習內容,對其他學科的相關理論知識加以運用,將其充分作用于聲樂表演的專業論文撰寫中,能夠為聲樂表演論文的創作起到添磚加瓦的作用。例如對心理學、社會學、美學、哲學等的應用,能夠讓聲樂表演的論文更加飽滿與豐富。
對于音樂表演中的研究,劍橋大學的約翰林克教授在2014 年第三屆表演研究網絡會議上強調表演研究在英國音樂學研究中的地位,指出表演研究是民族音樂學、新音樂學,以及作為社會語境中的文化實踐的音樂三個階段之后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傾向。而作為聲樂表演者,我們必須了解表演研究的意義、研究的方向以及研究的理論是什么,才能去創造一篇論文。而對于論文的寫作,高拂曉老師曾在《音樂表演專業論文寫作基礎》一書中提出了關于論文的錯誤思考,其中包括了重實踐輕理論、重技術輕閱讀、重操作輕思考、重粘貼輕創造四種。
首先對于重實踐輕理論的錯誤思考,作為一名聲樂表演學習者,生活中通過大量的演出與比賽進行舞臺實踐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與歌唱技巧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很容易產生理論對于實踐而言并不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的思想,從而忽視理論學習,使理論與實踐之間產生隔閡,理論與實踐沒有進行有機結合,二者的相互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包括理論專業的老師跟表演專業的老師之間因為各自從事的工作不同,彼此的交流也并不頻繁和及時,自己在各自所屬的專業領域劃定了一個專業的領地,而這種模式其實對于學生的學習與探索之路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也有許多聲樂表演者存在看到一個理論就想運用到舞臺表演上的情況,這種想法與做法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為,我們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所得到的理論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思想,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培養,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會發生重要的轉變。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閱讀積累以及學習實踐,同時,也要注意剖析閱讀的理論適不適用于自身的學習與發展,現用現學的方法可能會使我們對相關的專業理論理解產生偏差。所以,聲樂表演專業在進行論文的寫作時,應該將實踐與理論充分結合,讓二者共同發揮作用,并行地進行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總結一種適合于自身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重技術輕閱讀、重操作輕思考在聲樂表演專業中也是很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很多人機械地帶有目的性地去閱讀書籍以及文獻,渴望從短暫的閱讀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結論與結果,故而快速地閱讀書籍,并不會認真地進行思考與研究,當老師給予閱讀的書目后,粗略地翻看,只對大概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沒有深度地進行挖掘,導致閱讀的收獲十分匱乏。長此以往,無論是專業技術水平,還是閱讀能力水平都沒有顯著的提高。這個時候就要認識到,只有自己主動去重復思考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并且自己主動地去搜索和查找相關資料,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才會有所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明顯的進步,自己才會產生新的認識,專業水平才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而對于重粘貼輕創造的問題,不僅是音樂專業同學容易出現的問題,許多專業的同學都容易出現這種投機取巧的心理,將別人的觀點不進行深度思考,就轉變為自己的內容,或是直接將他人觀點挪為己用,喪失了創新創造的能力,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一個學科,重粘貼輕創造都是十分不利于發展的,長此以往,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就會出現不足的情況,而學生自身如果對這種情況沒有充分的重視,在進行論文的撰寫時,論文觀點就會產生沒有個人想法的情況,導致與他人的論文內容雷同。
高拂曉老師在講座中對于以上論文寫作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例如開設一門關于方法論的課程,培養學生自我分析、積極探索、主動思考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音樂研究方法的學習,掌握合理的分析音樂案例、教學案例等專業實例的方法。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文獻、查找資料等方式,建立獨立思考鉆研問題的能力與習慣,培養學生從自己的專業實踐中總結反思和提煉問題的能力,并且還要進一步培養出運用理論原理來解決實踐中問題的能力。
要指導學生學習以及查閱相關文獻,學會有條理地梳理問題,有邏輯地闡述、表達自己的思考體會,指導老師也應在具有表演經驗的同時擁有足夠的理論支撐,才能指導學生去自我反思、探究、剖析以及查找文獻,進而學會有條理地進行問題的梳理。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以及“引導者”,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可以組織專題研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且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運用藝術原理和邏輯思辨展開討論與分析,使學生養成自我思考、分析、研究與總結的習慣。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匯報自己在學習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針對此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學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深化思考與研究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力求達到提高專業水平的目的,進而實現相關問題的解決。
聲樂表演專業同學研究論文的方法,可分為文本分析、音樂分析和表演分析。其中文本分析指的是對于文獻資料的分析,包含對樂譜手稿的研究以及對同一樂曲不同版本的標記等。而音樂分析就是對音樂本身的要素進行旋律、節奏以及和聲等分析。聲樂表演專業如果想要對樂曲進行演唱處理,那么對于曲目表演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演奏者的專業技術水平要求也是比較高的。我們可以通過對諸多音頻、視頻的音響進行研究,研究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平臺上詮釋出的不同版本以及不同效果,學習演唱者們的唱腔、樂句強弱的力度對比、呼吸氣口等,利用這些表演行為來調整自己的音色,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演唱方法。但是,需要明確的是,這幾個分析之間要融會貫通,要闡明他們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夠生硬地進行拼接。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與真實性以及創造性相關的問題也要在論文中有所體現,在論文中要強調,實際表演時,尊重原創的重要性,保證原作品的內容被完整地保留,使原作品保持客觀的真實性。而聲樂演奏者自身對于作品的理解與想法也要在表演時及時融入,這就是創造性的體現。此外,對于聲樂表演專業的演奏者來說,技巧與表現性的結合以及時代性與歷史性的結合等都要在演奏前充分考量,在撰寫專業論文時,也要將相關的步驟與思考等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體現。
論文的寫作可以分為選擇論題、查閱資料、建設結構、完善邏輯、舉例論證、分析論題六個步驟。部分人認為的選擇了一部作品就等于選定了論題是錯誤的觀點,因為選擇作品只能說是提供了一個可以選擇的對象,而研究作品想要表達的深度內容才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內容。
聲樂表演專業的論文作者在撰寫論文時應具有獨特性意識與分類的思想。在想好論點題目后,一定要給自己列一些問題,并為這些問題去尋找答案。對于論文的構建,追問就是一種研究方法。它會在我們思考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提示我們論文應從哪里入手進行描述。“它是怎么產生的、它指的是什么?它是一種創作風格嗎?是一種表演風格嗎?這個作品當中怎么體現的?”如果在擬定題目方向后提不出這些問題,說明作者還沒有認真地學習并進行思考。而當能提出這樣一些問題的時候,才說明開始進入研究的路徑了,才有可能去形成一篇論文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