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加克·烏云才次克
(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
當代職業教育普遍面臨部分學生基礎差、分析能力較弱,缺乏學習興趣等問題。為了使汽車專業學生學好相關的理論知識并掌握實踐操作技能,本文以“起動機檢測”為例,結合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提高學生的求知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中掌握知識。
起動機是汽車起動系統的主要機械組件,在學生掌握起動機的結構原理和拆裝步驟的基礎上,還需學習起動機的檢測,此次教學目標就是“起動機的檢測”,同時它也是后續課程“起動系統電路故障診斷檢測”的先行課程。授課對象是21級汽檢專業學生,學生特點是理論知識較為薄弱,喜歡動手操作。針對這一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學習起動機各部件檢測方法,學習過程中回顧起動機部件結構及原理;通電檢測過程中,確定起動機的性能,同時通過接電讓起動機工作,激發學生的操作興趣,同時掌握專業知識。
學生分組,根據學習水平、動手能力、性別比例、學習興趣等合理分配,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分組,小組人數以6人為最佳,選出其中綜合水平最高的學生為組長。課前通過云課堂,將實訓任務發給學生,讓學生利用線上資源進行自主預習,為實訓任務做準備。
準備發動機實驗臺架,由組長帶領同組學生,確定起動機工作過程并記錄。
(1)確定起動機安裝位置,查找起動機驅動齒輪及發動機飛輪位置;
(2)將點火鑰匙插入實驗臺架點火開關,檔位選擇在起動檔,觀察并記錄起動機以及發動機間的工作過程,可觀察到傳動機構的驅動齒輪被推出并旋轉,驅動齒輪被推出與發動機的飛輪齒圈進行嚙合,將起動機的轉矩由飛輪傳遞給發動機,發動機起動并工作;
(3)點火鑰匙自動復位到運行檔,起動機驅動齒輪與飛輪分離并停止轉動。起動機停止工作。
提出問題:
驅動齒輪是如何推出的?電動機是如何轉動及停止的?
1.繪制無起動繼電器起動機電路簡圖(圖1所示)

圖1 無起動繼電器起動機電路簡圖
2.引導各組學生回顧起動機的組成部件及各組成部件的作用和原理
傳動機構、電磁開關、起動電動機是組成起動機的三個主要部分。傳動機構是起動時,將起動電動機產生的轉矩傳給發動機飛輪的機構。電磁開關又叫操縱機構,是承擔控制驅動齒輪與發動機飛輪齒圈的分離和嚙合作業的,同時也需控制起動機主電路的電流的通斷。起動電動機也就是直流電動機,是產生起動轉矩的裝置。
3.引導學生對電路電流進行分析
點火開關選擇“ST”檔位時,起動電路被接通,電流流過途經為:



汽車啟動后,點火開關自動


(4)實訓工具準備
蓄電池一個、起動機一個、導線三根
1.吸引線圈性能測試
指導學生按照圖2所示對蓄電池與起動機電路進行連接。即起動機電磁開關50端子給正電,C端子接負極。驅動齒輪應能被順利推出,否則表明其性能不正常。

圖2 電磁開關吸拉線圈性能測試
2.保持線圈性能測試
指導學生按照圖3所示對蓄電池與起動機電路進行連接。即起動機電磁開關50端子給正電,C端子和起動機殼體接負極。驅動齒輪正常推出后,將C端子的負極線斷開,驅動齒輪應不動作,即保持剛才的狀態,否則說明保持線圈性能不正常。

圖3 電磁開關保持線圈性能測試
3.驅動齒輪回位性能測試
按照圖2所示,對蓄電池與起動機電路進行連接,驅動齒輪正常推出,然后斷開C端子的負極線,驅動齒輪迅速返回原來位置即為驅動齒輪回位性能正常。
4.驅動齒輪間隙的檢測
按照圖2所示,對蓄電池與起動機電路進行連接,驅動齒輪正常推出后,進行驅動齒輪間隙的測量,查詢維修手冊,查出驅動齒輪間隙標準值,進行比較確定是否正常。
5.電動機性能測試
此時,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掌握起動機的工作情況,可指導學生自行繪制電動機性能測試圖,如圖4所示。之后連接蓄電池與起動機電路。即起動機C端子給正電,殼體接負極。從驅動齒輪應能觀察到直流電動機順利進行高速旋轉,否則表明電動機功能不正常。(注:操作中應注意,此種連接電流為上百安培大電流,應使用較粗導線,同時連接時應注意安全)

圖4 電動機性能測試
6.起動機性能測試
指導學生自行繪制起動機性能測試簡圖,如圖5所示,對蓄電池與起動機電路進行連接,先將30端子接正電,殼體接負極,再將50端子接正極,驅動齒輪應正常推出,然后驅動齒輪高速旋轉,但斷開50端子的正電后,驅動齒輪應立即停止旋轉并收回,其中任何一項不對則表明其功能不正常。(注:操作中應注意,此種連接30端子和搭鐵端子應使用較粗導線)

圖5 起動機性能測試
在以上六項測試中,充分運用演示法、任務驅動法,邊講邊練,邊練邊指導,突破教學難點,通過不同的接線方法實現起動機的不同動作,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專注力,思考學習起動機原理,由實驗鞏固理論知識,實現理實一體。實訓進行過程中,要調動每個小組內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進來,由組員自行商議,組長負責整體協調,兩名組員負責電路連接,一名組員進行電路簡圖的繪制,一名組員負責安全檢查。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法、直觀演示法、分組討論法進行綜合性實訓操作,保證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在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本次任務后,后續課程再討論起動機控制電路故障的診斷。
職業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個性能力、社會能力和專業能力。即學生應能獨立思考評價,同時能夠融入團隊,合作交流,在此基礎上結合實踐操作,學習專業知識,遇到問題能想辦法解決。為使學生具備這種職業能力,在此次實訓過程中強調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實行任務驅動法,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強調團隊合作,通過大家都動起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實訓效果。實訓結束后,由各小組自主評價,評價過程中結合知識、技能、團隊合作等方面進行,力求讓組里所有學生都掌握所有技能,并能配合默契。最后是教師的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結合知識要點,全面、客觀、積極地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通過對本學習過程的一體化實施,掌握重點“動”字,學生動起來,實訓設備動起來,體現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融通合一,讓課堂精益求精,靈動和諧,努力讓教學達到一個新境界。
【相關鏈接】
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自治區唯一一所以培養交通運輸類專門人才為主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始建于1953年,時名新疆國營運輸公司駕訓隊,1960年定名為新疆交通廳汽車駕駛學校。1974年,學校更名為新疆交通技工學校。2004年,升格為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截至2022年1月,校園占地858.73畝,建筑面積22.97萬平方米,有固定資產總值6.47億元,館藏文獻71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5億元;設有8個二級學院,開設5個與本科院校聯合開辦的應用型本科專業,37個全日制高職專業;有教職工477人,其中專任教師371人,全日制各類學生11038人(本科生259人、高職10495人、中職96人、技工1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