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珠三角城市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關系及其影響因素

2022-08-29 03:31:22蔡勃偉邢祖哥黃耿志
熱帶地理 2022年8期
關鍵詞:經濟

蔡勃偉,邢祖哥,周 進,黃耿志,3

[1.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廣州 510275;2. 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廣州 510070;3.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廣東珠海 519082]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學術界逐漸從關注全球生產格局和空間組織等轉向對全球化的重要參與主體——勞動者的關注。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Stephanie Barrientos和美國杜克大學Gary Gereffi主導的重大跨國合作研究項目“Capturing the Gains”是對這一轉向的響應(黃耿志等,2021a)。該項目旨在探明經濟全球化下勞動者的就業和福利現狀,并探究如何促進社會升級。不同于經濟升級重點關注如何實現更高附加值和獲取更多利潤,社會升級主要聚焦于提高勞動者就業質量并改善其作為社會參與者的權利(Milberg et al., 2011)。而如何實現促進企業創新和競爭力提升的經濟升級與勞動者就業質量和條件改善的社會升級相結合,乃是這一項目和研究領域需要深入分析的重點問題。這與目前中國政府提出的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戰略不謀而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十九屆五中全會也首次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要求,這表明當前如何實現“效率”到“公平”的轉向已成為國家的重大戰略方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實行高速增長的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根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中國就業人數由1996 年的68 950 萬人增長至2019 年的77 471 萬人;與之相對的是,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受理量由48 121件增長至1 069 638件,增長速度是就業人數的19.78 倍(李慧民,1997;夏萍,2020),這反映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為經濟參與主要力量的勞動者在社會發展中的收入分配、權益保障、就業質量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問題。因此,明確社會升級與經濟升級現狀之間的差距及其影響因素,不僅是對社會升級研究領域關鍵問題的回應,也是為探索構建“公平優先,兼顧效率”發展模式的基礎性制度提供理論依據。

有關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研究最早在西方展開,學者針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從多個角度展開討論。長久以來,經濟升級被默認為社會升級的前提條件,即經濟升級產生必然帶動社會升級。然而,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之間存在復雜關系(Lee et al.,2015)。如Milberg等(2013)認為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產生都內生于經濟增長,但是關于兩者的關系并沒有得出較為明確的結論;Reinecke 等(2019)認為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之間存在對立型、截斷型和統一升級型3種關系,并發現外資有利于推動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Ahmed等(2014)從能動性的視角切入,通過對孟加拉國的服裝產業的研究,發現工人會通過一系列方式如跳槽等向企業主施壓,主動調節工作環境并爭取權益,推動經濟升級向社會升級轉化;Lee 等(2015)進一步指出處于價值鏈不同位置企業的勞動者會面臨不同的社會升級機會,價值鏈較高端企業的高技能勞動者由經濟升級轉化為社會升級的可能性更大。

國內對經濟與社會升級的研究方興未艾,少量研究如趙曉霞(2013)從制度的角度評估了全球生產網絡、政治經濟變遷與社會升級之間的關系;Wang等(2020)認為在珠三角地區農民工群體中,經濟升級中的再工業化和第三產業化進程對社會升級存在擠出效應;黃耿志等初步梳理了國外關于社會升級的相關研究(黃耿志等,2021a),并以中國為例在宏觀層面探明了社會升級的區域差異(黃耿志等,2021b)、影響因素和發生路徑(周進等,2021)。總體而言,現有研究對企業微觀層面和國家宏觀層面社會升級的測度和影響因素開展了較多研究,對經濟全球化、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關系開展了初步探究,但仍存在幾點不足:1)研究視角上,大都集中于探討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邏輯先后關系,忽略了兩者可能在發展后期作為并行存在的2 種過程,在一個國家或區域同時產生影響。2)研究內容上,側重于探討經濟升級或社會升級的衡量指標或影響因素,對于如何促進兩者的同步發展,哪些因素有助于兩者耦合協調等問題尚無定論。3)研究尺度上,集中于從國家或行業尺度等宏觀或微觀尺度進行分析,對于具有特定發展背景的中觀尺度城市區域的關注相對欠缺。

珠三角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也是勞動者大規模集聚的地區之一。長期以來,該地區依靠地理位置和轉型升級積累了一定的經濟成果,但也面臨區域內貧富差距過大、勞資糾紛等社會降級問題。因此,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為例,探討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并運用計量模型分析其影響因素。這將有利于探究區域貧富差距較大的典型地區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同步進程,以及進一步理解兩者的時空動態關系。同時,可為實現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將升級成果由少數企業所有者占有擴大至多數勞動者享有的轉變等目標提供政策參考。

1 指標體系、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指標體系

遵循系統性、可比性、層次性、動態性、可操作性等原則,參考已有研究(Barrientos et al.,2016;陳海波等,2017;曹芳芳等,2020),建立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評價指標體系,用以比較珠三角城市的升級現狀。

1.1.1 經濟升級 選取反映經濟升級4個維度的變量:1)經濟結構,反映地區產業結構向第二和第三產業高效演進、產業升級的過程,分為變動方向、變動速率和產業升級3個二級指標。2)經濟效率,反映地區產業生產效率的提高過程,以勞動生產率作為代理變量衡量。3)經濟創新,反映地區產業創新發展的能力和提升高附加值產品比例的過程,分為研發產出、研發投入和產品創新3個二級指標。4)經濟增長,反映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以GDP 增長率以及人均GDP 增長率作為代理變量衡量(表1)。

表1 經濟升級指標體系Table 1 Economic upgrading index system

產業結構超前系數用于衡量某一產業或者經濟部門的結構增長相對于整個經濟體系增長趨勢的超前程度,以反映經濟結構的變化方向(高燕,2006),公式為:

式中:Ei表示第i產業的結構超前系數;ai表示第i部門報告期所占比例與基期所占比例之比;Rt表示同期經濟系統的平均增長率,以GDP增長率表示。Ei>1表示第i產業超前發展,其產業比例有上升傾向;Ei<1表示第i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產業比例有下降傾向。

Moore指數可以反映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演變程度(王慶豐等,2010)。計算公式為:

1.1.2 社會升級 選取反映社會升級4個維度的變量:1)勞動就業,反映勞動者就業機會增長和工資報酬增長的過程,分為就業率和有酬工作2個二級指標。2)社會保障,反映勞動者的勞動環境改善、社會保障完善的過程,分為勞動環境、醫療保障和養老保障3個二級指標。3)基本權利,反映勞動者獲得公共服務、參與集體工會組織等基本權利的能力,分為教育權利和工會參與2 個二級變量。4)社會對話,反映勞動者與公共管理部門協商溝通、解決利益沖突的能力(表2)。

表2 社會升級指標體系Table 2 Social upgrading index system

1.2 研究方法

1.2.1 熵值法 熵的概念最早源于物理學中的熱力學,反映一個系統的無序程度,相比于主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等評分方法,熵值法能較好地反映指標信息效應價值并降低評價的主觀不確定性。首先,選用極差法對原始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公式為(陳明星等,2009):

最后,加總求和得出各系統的綜合指數:

式中:U1為經濟升級系統;U2為社會升級系統;n為各系統指標個數。

1.2.2 耦合協調模型 運用耦合協調模型分析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之間的關系。耦合協調模型常用于測度不同系統的協調發展程度,被廣泛應用于城鎮化、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等系統(劉耀彬等,2005;馬麗等,2012;張勇等,2013)。耦合度反映2個系統之間同步程度的高低,而耦合協調度將2個系統自身的發展水平和2個系統間的協調程度同時納入考慮,即耦合協調度反映2個系統的同步程度及其發展水平的整體狀況。

耦合協調度模型有多種計算公式,而一些表達式缺少嚴謹的演繹推算。姜磊等(2017)通過不等式的推導發現以往的耦合度模型的取值范圍大都為[0,0.5],根據耦合協調度的劃分原則看,分析結果往往不協調,因此進一步將其改進至取值符合[0,1]。王淑佳等(2021)發現姜磊的公式仍存在普遍偏大(即靠近1)的效度問題,因此提出2種解決方式:1)通過重新劃分耦合協調的標準來適應公式取值的偏大,但其效度仍有一定問題;2)重新改進耦合協調度模型,使其取值能夠比較均勻地分布,該方式在測量效度上有一定的優越性。因此,本文采用改進的二元系統耦合協調度模型。公式為(假定U2>U1):

式中:C為耦合度;T為發展度;D為耦合協調度;α和β為特定權重。根據已有研究(王少劍 等,2015),權重α和β的相對大小值對耦合協調度的總體趨勢不會產生影響,又由于兩者在系統中的地位平等,本文均選取0.5。采用已有研究的耦合度(王少劍等,2019)和耦合協調度(牟玲玲等,2022)等級分類標準。

1.3 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廣東省統計年鑒》(卜新民,2007―2020),《中國城市統計年鑒》(陳小龍,2007―2020),《廣東社會統計年鑒》(楊新洪,2015―2020),《廣東工業統計年鑒》(幸曉維,2007―2019),《廣東科技年鑒》(張展生,2007―2020)及整理自知網中國經濟社會大數據研究平臺①數據來源:知網數據平臺.https://data.cnki.net/HomeNew/index。的珠三角9個地級市各市的年鑒數據,其中,各地級市專利數據來源于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臺(CNRDS)②數據來源:CNRDS平臺.https://www.cnrds.com/Home/Login。。勞動爭議案件數的數據源于裁判文書網③數據來源:裁判文書網.https://wenshu.court.gov.cn/。,其中有部分年份數據缺失,采用鄰近內插法和趨勢外推法補充。

2 結果分析

2.1 耦合度

由熵值法計算得到珠三角9市2006―2019年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指數的均值(圖1),可發現珠三角9市經濟升級除在2008和2014年略有下降外,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于2019 年達到最高點,均值由0.24升至0.45;社會升級狀況與經濟升級狀況較為類似,同樣在2008 和2014 年出現下降或上升變緩現象,均值由2006 年的0.29 升至2019 年的0.50,但社會升級均值的最高點出現在2017年。這印證了已有研究結論(Ahmed et al.,2014),社會升級的發生常伴隨經濟升級,反映珠三角城市中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發展階段可能不同步的現實,也提示除經濟升級外,社會升級的實現需要綜合考慮更多方面的因素。

圖1 珠三角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指數年均值變化Fig.1 Annual mean change of economic upgrading and social upgrading index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珠三角9個地級市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度波動較為平穩,大部分城市兩大系統耦合度均位于磨合階段(0.5~0.8)及以上,其中廣州、深圳、中山、珠海處于高水平耦合階段(0.8~1.0)的區間內(圖2),表明2006年后珠三角9市的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系統的整體發展較為同步,而肇慶市經濟與社會升級同步程度較低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弱相關。此外,由耦合度均值變化發現,2006―2019年珠三角9市2個系統的耦合度呈現“U”型演變的態勢,其中2006―2014年總體上呈現由高水平耦合降至磨合,耦合度由0.90 降至0.73;2015―2019 年耦合度逐漸恢復至高水平耦合階段,達到0.86,這表明珠三角城市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發展步調的同步程度經歷了高―低―高的變化過程。

圖2 2006—2019年珠三角9市耦合度變化Fig.2 Change of coupling degree of 9 ci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from 2006 to 2019

結合圖1 可以發現,珠三角耦合度在2006―2014年出現下降,其原因是經濟升級系統均值增速放緩,而社會升級系統依舊保持穩步上升,兩者同步程度降低,因而耦合程度降低。這一變動可以從兩方面解釋:一方面,由于2000年以來珠三角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外向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為主的珠三角地區面臨人口紅利枯竭、勞動力成本上升、產品出口受限和經濟全球化程度下降等問題(周春山等,2015;2019),導致珠三角地區GDP增速下滑,經濟升級系統增長放緩。另一方面,為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維護社會正常有序運行,2008年中央決定實施“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大量資金被投入到民生保障中,如提高企業失業人員養老和失業保險金,提高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水平,實行更積極的就業政策解決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等,直接有效地帶動了社會升級。此外,2008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工權益得到更加明確的法律保護,勞動環境得到改善,在制度層面加強了對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因此社會升級綜合指數穩步提升。同時,隨著金融危機后中國著重擴大內需,加大力度促進就業增長,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多樣化,大量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斷弱化,經濟升級系統上升速度加快(杜志威等,2019),2 個系統的耦合水平因此保持回升趨勢。

2.2 耦合協調度

從珠三角各地級市的兩系統耦合協調度計算結果(圖3)可知,2006―2019 年珠三角9 市除肇慶外,2 個系統耦合協調度總體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08 年除深圳耦合協調度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小外,其他地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后珠三角9 市的耦合協調度總體上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006年,珠三角9市中廣州、深圳、珠海、佛山處于勉強協調發展階段,其余地市處于輕度失調衰退階段。至2019年,廣州和深圳已達到中級協調發展階段,珠海、惠州、東莞、中山和江門達到初級協調發展階段,佛山仍處于勉強協調發展狀態,而肇慶則依然面臨輕度失調衰退問題(圖4)。總體而言,珠三角城市的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并趨于一致,二者間逐漸協同發展。

圖3 2006—2019年珠三角9市耦合協調度變化Fig.3 Chang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9 ci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from 2006 to 2019

圖4 耦合協調度階段評價Fig.4 Stage evaluation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耦合協調度階段的變化速度反映珠三角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整體協調發展狀況。廣州和深圳作為珠三角經濟實力最強、社會發展水平最好、城市級別最高的城市,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迅速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同步進行,先后由勉強協調發展過渡到初級協調發展再到中級協調發展階段。珠海、惠州、東莞、中山和江門等區域內經濟實力相對突出的城市亦發揮自身政府效用,響應珠三角新型城鎮化建設,由輕度失調衰退提升至初級協調階段。佛山市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盡管耦合協調度在全球經濟危機受挫后呈現上升趨勢,但是由于產業集中于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如陶瓷、紡織、塑料制品等,加之企業對其中的勞動者權益保障重視程度不足,耦合協調度尚未突破勉強協調階段。肇慶市受限于自身自然資源條件和地理位置等原因,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速度較緩,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系統耦合度較低,絕大部分時間處在輕度失調衰退階段。這反映珠三角城市整體經濟和社會系統之間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從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現狀對比看,經濟升級要滯后于社會升級,說明當前該區域社會升級的實現依靠政策強制和財政轉移支付的可能性較大,而加強落后城市的“造血”功能,實現社會升級的自我供給,不僅是該區域協調發展的挑戰之一,同時也是緩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徑。

3 影響因素分析

3.1 變量與模型

為探究珠三角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耦合協調度的驅動因素,從人力資本、外商投資、消費需求、環境污染和政府治理5 個維度解釋2 個系統耦合協調度(D)的影響因素(表3)。

表3 變量描述性統計Table 3 Variabl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1)人力資本(XHCAP)。學者廣泛認可人力資本的提升對于經濟發展與升級的正向作用,如亞當·斯密(1972)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最早指出,人力資本是個人與社會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本提升有利于提高經濟發展效率。羅默(Romer,1990)進一步將知識作為內生變量引入經濟增長模型中,認為知識積累與資本積累正相關,具有“溢出效應”,且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是規模遞增的。而對于勞動者而言,Santos(2011)認為人力資本的提升會促使勞動者在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上產生更多的需求,而企業為引入該類型人才會滿足其需求。Boikos等(2013)運用非參數估計的方法探索人力資本對勞動者就業質量的影響,發現人力資本的提升可以提高當地勞動者就業質量。許濤(2016)從社會關系的視角出發,發現人力資本提升有利于勞動者改善勞動關系,促進勞動關系規范化,因而有利于社會升級。本文預期人力資本對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具有正向影響。采用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對數作為城市人力資本的衡量指標。

2)外商投資(XFDI)。以往研究大都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外資進入本地市場能夠產生技術外溢等正向效應,推動產業升級;如有學者認為由于外資企業會通過CSR(企業社會責任)機制促使本地供應商重視勞動環境和權利,促進社會升級(Perry et al.,2015;Rossi,2015);但也有學者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外資的部分行為會導致勞工工薪、就業權益受侵害,不利于社會升級(邵敏等,2013)。Zhao(1998)發現外資的進入會引發2種效應,其一為合謀效應,即外資可以通過與東道國合謀削弱工人力量,削弱勞工權力;其二為競爭效應,即外資企業會和內資企業競爭勞工,提高勞工的談判權力,進而提升勞工權益。本文預期經濟全球化對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可能產生正向影響。采用地區實際利用外資額與GDP的比值作為經濟全球化的衡量指標。

3)消費需求(XSALE)。消費需求的提升對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均存在重要影響。一方面,邁克爾·波特(2002)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指出,本國消費者嚴苛的需求可以促使該國企業不斷提高產品標準和創新水平以適應競爭,從而形成國家競爭優勢;謝呈陽等(2021)指出本地消費升級和市場規模擴張有利于推動本地制造業價值鏈攀升;鄭江淮等(2020)發現本土市場需求規模擴大有利于放大中間品創新,對企業全球價值鏈攀升起促進作用;錢學鋒等(2021)運用一般均衡模型亦發現多層次的市場需求會促進企業創新。另一方面,消費需求活躍意味著企業需要更多高素質勞動力來擴大再生產以滿足需求,有利于勞動者提高與企業的商談議價能力(謝申祥等,2019)。而當消費低迷時,企業由于資金周轉不暢,可能會拖欠勞動力工資甚至以各種理由解雇部分員工(Brock et al., 2006),不利于社會升級。本文預期消費需求會正向影響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度。采用人均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對數作為社會消費需求的衡量指標。

4)環境污染(XPOL)。環境因素對社會升級有顯著影響但卻常常被忽視(Khattak et al., 2021)。環境規制既會倒逼企業技術升級推動經濟升級,也會產生技能溢價影響收入分配從而影響社會升級(秦明等,2019)。一方面,環境污染會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徐鴻翔等,2017),縮短勞動時間(朱志勝,2015),降低勞動力效用水平,加大勞動力退出市場的概率(蔡蕓等,2018),從而降低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環境整治升級過程中,企業會創造更為良好的工作環境以提高勞動效率,使勞動者更為滿意(De Marchi et al.,2013),有利于促進社會升級。本文預期環境污染會對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度產生負向影響。采用工業二氧化硫產生量對數作為環境污染的衡量指標。

5)政府治理(XGOV)。在中國地方分權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員在政治晉升的激勵下會努力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在區域經濟社會過程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徐現祥等,2010;曾明等,2012)。政府的合理調控一方面有利于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區域產業生產效率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升級;而政府出臺的保護政策亦能為勞動者創造良好工作環境,有利于社會升級。另一方面,政府對市場和企業的監管力度和干涉程度過強或過弱都可能導致社會失衡(Pal et al., 2016; Roychowdhury,2019),不利于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本文預期政府治理對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度具有正向或負向影響。政府治理通常可以通過財政支出反映,因此采用人均地方財政支出與人均GDP的比值作為政府治理的衡量指標。

上述5 個變量的衡量指標及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標準差的情況見表3。

選用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FGLS)作為面板數據回歸模型的估計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缺乏對組間異方差和同期相關等問題的考量,可能會導致估計失效。可行廣義最小二乘法可以在保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計參數的同時將殘差項代入對角矩陣,對其標準差進行修正,提高模型估計效率與穩健性(高鐵梅,2020)。構建回歸模型如下:

式中:i代表城市,t代表年份;Dit代表各市的耦合協調度,Xit代表一系列的解釋變量,βi代表回歸系數,ai表示地區固定效應,C 為常數項,εit為隨機擾動項。

3.2 單位根與協整檢驗

利用面板數據使用回歸模型之前,要對相關的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確保數據的平穩性,避免產生偽回歸等現象。為保證檢驗嚴謹可靠,同時使用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檢 驗 和LLC(Levin-Lin-Chu)檢驗(表4)。結果顯示,一階差分后所有變量均在1%的水平下拒絕有單位根的原假設,可認為所有變量保持同階單整。

表4 單位根檢驗Table 4 Unit root test

單位根檢驗后,為保證變量間存在長期穩定關系,進一步運用Pedroni和Kao檢驗判斷面板數據之間的協整關系(表5)。結果顯示,各個變量在Kao檢驗中ADF統計量在1%的置信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在Pedroni檢驗中Panel PP-Statistic、Panel ADF-Statistic、Group PP-Statistic和Group ADF-Statistic統計量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表明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表5 面板協整檢驗Table 5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

3.3 回歸結果

在分析模型前,應進行F檢驗和Hausman檢驗以選取最佳的模型。F檢驗結果表明應拒絕混合效應模型,同時Hausman檢驗的統計量為11.288 1,P值為0.046,表明應拒絕隨機效應模型,因此選擇建立固定效應模型。為便于對比,同時報告OLS估計的混合效應、個體效應和隨機效應,以及FGLS估計的個體固定效應下回歸結果,在后續分析中以模型4為依據(表6)。

表6 面板回歸模型結果Table 6 Results of the Panel regression model

人力資本在1%的置信水平下對耦合協調度具有正向影響,即城市人力資本的提升有利于提高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水平,與理論預期相符。近年來隨著珠三角地區人口素質的不斷提升以及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珠三角地區人力資本水平得到長足的積累,企業得以加快轉型研發創新型產品,帶動珠三角地區“騰籠換鳥”,促進城市新舊發展動能轉換和經濟效率提升;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知識的需求又進一步促使企業完善崗位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以吸引人才,從而帶動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

消費需求對耦合協調度的影響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為正,表明消費需求的增加有利于促進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與理論預期相符。珠三角是中國消費活躍度最高的幾個城市群之一,龐大的消費市場促進各類企業進駐珠三角地區,并通過彼此間相互競爭而帶動產業升級創新;而活躍的市場經濟同樣促進珠三角地區不斷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以改善消費環境,如引導企業生產高品質商品,提供高質量服務,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和健全勞動者權益保護機制,促進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

外商投資對珠三角耦合協調度的影響在5%的水平下顯著為正,表明當前階段外商投資正向促進珠三角地區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外資進入在珠三角經濟和就業結構轉變中扮演重要角色(薛鳳旋等,1997),對珠三角產業技術升級、產品質量提升具有顯著帶動作用,直接促進珠三角的經濟升級(吳昊等,2016;李偉等,2019)。珠三角地區廣泛涌入的外資企業通過提供有競爭力的工資待遇和社會保障影響勞動力供求,從而提高內資企業的工資水平(許和連等,2009);同時珠三角地區外資企業與工人的勞資沖突促進區域社會體制改革的加速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形成(馮祥武,2012),助推社會升級。

環境污染對耦合協調度的影響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為負,表明環境污染不利于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發展,與理論預期相符。隨著珠三角對環境污染的規制力度加強,珠三角企業轉型升級速度加快,大量落后污染企業被淘汰或轉移出珠三角地區,此過程一方面推動企業產品結構升級和質量效益提升,另一方面企業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為吸引人才而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從而促進珠三角的經濟和社會升級。

政府治理對耦合協調度指數的影響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為正,即當前珠三角政府的治理模式有效地促進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珠三角地區政府治理主要從兩方面促進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一方面,政府通過不斷完善監管體制,加大改革創新和市場調控力度,增強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社會服務和營商環境建設,如廣東省委2008年提出“雙轉移戰略”,將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轉移,而當地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產業或發達珠三角地區轉移,促成珠三角經濟發展要素的進一步集聚,對經濟升級產生正向影響;另一方面,珠三角地方政府通過頒布各項法規和政策增加福利性財政支出,完善就業、醫療、教育保障,帶動就業增長、勞動環境改善,對社會升級起促進作用。

4 結論與討論

基于珠三角9 個地級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數據,采用熵值法、改進耦合協調度模型、廣義最小二乘估計等方法,構建珠三角地區2006―2019年的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指數,測算了2 個系統的耦合度、耦合協調度及對應的發展階段,并分析了影響2個系統耦合協調度的因素。得到的主要結論為:1)2006―2019年珠三角城市經濟升級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于2019年達到最高值;社會升級過程同樣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但在2017年后略有降低。在時間節點上,全球金融危機和珠三角的產業結構轉型對2 個系統的升級過程具有重要影響。2)2006―2019年珠三角各地級市耦合度大多位于磨合階段與高水平耦合階段,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整體發展較為同步;2個系統的整體耦合度呈現“U”型演變的態勢,由高水平耦合階段降至磨合階段再恢復至高水平耦合階段,表現同步程度的先降后升過程,也側面反映出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轉型過程。3)2006―2019 年珠三角9 市2 個系統耦合協調度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經濟升級系統和社會升級系統之間的協調性逐漸增強,其中廣州和深圳已達到中級協調發展階段,珠海、惠州、東莞、中山和江門達到初級協調發展階段,佛山處于勉強協調發展狀態,肇慶面臨輕度失調衰退問題。2 個系統耦合協調度空間分異與各城市經濟發展程度以及內在產業結構相關聯。4)人力資本、消費需求、外商投資和政府治理對珠三角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度有正向影響,而環境污染則負向影響了2個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實證結果都符合理論預期,且從側面印證了以往研究結論。

現有觀點強調經濟升級可以帶動社會升級(Rossi,2013;Khattak et al.,2017),將社會升級視為經濟升級的可能產物,本文進一步補充了現有文獻,將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納入區域發展的統一框架中,提出了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耦合協調關系,并以珠三角地區為例分析兩者間的耦合協調程度及影響因素。對于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均為國家和區域不可或缺的發展力量,本文進一步回應了如何促進區域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耦合協調的問題。對于區域政府而言,應當注重對于人力資本的投資,高質量建設教育基礎設施,并注重區域市場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的建設,努力擴大區域市場規模和市場活躍度,吸引外資企業參與區域發展,與內資企業形成良性競合關系。同時,應注重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保障勞動者基本勞動權利,構建和諧勞動環境。另外,考慮到環境污染對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存在的負面影響,應當加快完善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退出淘汰機制,發展清潔能源,鼓勵企業研發環境效益高的產品。

社會升級為探尋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路徑提供了研究視角。未來有2 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其一,探明經濟升級與社會升級的耦合關系規律,尤其關注耦合度變化與區域經濟發展階段之間的關系,如是否經濟越發達,兩者耦合協調度越高?這需要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多個區域開展研究。其二,探明影響經濟升級和社會升級高度耦合協調的關鍵因素,尤其需要識別在特定發展階段下可調控的制度和政策因素,這需要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且實施了不同的經濟和勞動政策的區域開展研究,并基于產業集群和企業層面的研究,闡明高度耦合協調實現的微觀過程和機制。

猜你喜歡
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經濟”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6
夜經濟 十人談 激蕩另一種美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0
經濟下行不等同于經濟停滯
中國外匯(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經濟是個啥
西部大開發(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分享經濟能給民營經濟帶來什么好處?
擁抱新經濟
大社會(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懷舊經濟”未來會否變懷舊?
金色年華(2016年13期)2016-02-28 01:43: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二区三区无| 亚洲va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亚洲国产欧美中日韩成人综合视频|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a|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日韩精品资源|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美毛片| 国产麻豆另类AV|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爱91|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偷倩视频| a欧美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欧美|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国产爽妇精品|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遮挡一级毛片呦女视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久久99国产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 91视频日本|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中文欧美|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亚洲第七页|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国产激情第一页|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欲色天天综合网|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久久国语对白| 国产玖玖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在线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欧美激情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