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許倬云先生的思想及其影響"/>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時代、社會與真正的知識分子
——兼論許倬云先生的思想及其影響

2022-11-18 06:44:21
熱帶地理 2022年8期

葉 超

(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上海 200241)

1 時代孕育思想之子

我們現在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些人只把它當作一句場面話去理解,沒有看到背后實際及可能蘊含的變化。但目前及未來的變局甚至不是百年尺度,而是千年。單從時間上看,我們還在公元2000年的延長線上。所以,這是千年之交下的百年大變局。它也許不是一個偶然的時間節點。已經發生的事情在極大程度上顛覆著人們的認知,并以極快的速度改變著生活,無論世界還是地方,無論是價值理念、技術還是社會,都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建。

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身處這個變動不居且不可預測的世界,我們發現所有的問題,無論微觀和宏觀,無論個體與社會,人和事物的命運正頻繁交織在一起。這對知識界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那些偉大的思想正是誕生于大變革時代。時代和社會孕育了她們的思想之子。正因如此,有必要重提和重新思考一個重要命題,那就是創造和實踐新思想的主體——知識分子。這個話題目前討論得很少,有時是被避而不談甚至污名化的。但正如我們回避不了時代,消滅不了思想一樣,我們也無法回避時代中的知識分子這一群體。歸根結底,也是因為我們無法回避自我。

學術、藝術、社會、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么,這些最重要的問題的答案表面上好似由知識分子給出,但實際恰恰相反,知識分子是被廣義的社會環境、氛圍和條件所定義的。不存在一種脫離了他(她)所處的社會環境的、超脫性的知識分子。不管是中國的諸子百家,還是古希臘的哲學家,其實都是被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時空所孕育,這是歷史的必然。資本主義的發展孕育了斯密、馬克思、尼采等思想家。民國時期則涌現了魯迅等偉大人物。對偉大人物與時代的關系,馬克思(2009)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已經有精彩深刻的論述,此不贅言。

在知識分子這個話題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許倬云先生(2020)一篇名為“歷史上的知識分子及未來世界的知識分子”的著名演講。許先生演講時間為2006年,其中體現出深切的憂患意識,指出不論歐美還是中國,專家型的人才越來越多,但是真正能夠把專業跟社會、國家、世界發展的命運聯系起來的人越來越少。所以,他早在10多年前就有了深遠的思考和精準的預感,目前的現實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他的擔憂與判斷。所以,他不顧年老體衰,近兩年頻頻與媒體對談,發表自己的觀點,試圖提醒大家注意時代隱伏的危機,情真意切,令人動容。他其實也是在追索和踐行知識分子的道路。他所提出的知識分子的命題不僅對中國發展很重要,對世界未來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也許是,它對我們自己最重要。

2 社會環境中的知識分子

中國的知識分子處在困境之中。一方面,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評價或認可度并不高,經濟方面勉強與中產階層掛鉤,實際上很多人還處于“稻粱謀”的狀態,加之種種制度約束和規訓考核,在這種情勢之下,別說擔負天下,其實生存狀況都堪憂。社會流行語“公知”,即公共知識分子,后來演變為一個污名化的詞匯,成為被嘲笑的對象,側面反映了知識分子的尷尬處境。所以,許先生之所以提到歷史上以及未來的知識分子,是因為他想以古圣先賢為榜樣激勵自己和后人。在思考“理想型”知識分子的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未來的知識分子必須要從真實或現實的知識分子境況出發。多重困境之下如何覓得突破,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知識分子,應該怎樣界定,或者怎樣去看待,怎樣成為一個能夠面向未來、塑造未來的知識分子,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許先生提醒我們:學者,尤其是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者,不僅應該成為學術上的專家,更應該思考世界的命運、社會的命運、國家的命運。個人的命運與時代和世界的命運息息相關。知識分子作為助推社會進步與變革的一大力量,對自身使命的反思將深切影響其知識實踐,并最終對世界、社會、國家和個人的命運產生影響。

古代中國很重視知識分子,士農工商,士在首層,知識精英可以從政影響社會。但現在的知識分子只能在高校或研究機構里做專門的學術研究,影響社會的能力與效力其實越來越小。他們的話語權大幅度降低,社會地位已然變化,社會對他們的期望或評判標準卻仍遵照以往或西方知識分子的標準,甚至動輒以民國大師的標準來要求。生存和環境壓力使本該具有憂患意識的中青年一代不得不回避這類休戚相關的話題。許先生的大聲疾呼,也許在此時喚醒的人竟也寥寥,但他將專業研究、家國情懷與知識行動聯系在一起,知行合一,身體力行,這本身就是知識分子的精神,又豈能以結果論之!

知識分子一方面作為學術上或領域內的專家,另一方面本身就應該兼具公共性。當然有那種所謂“純粹”的知識分子,只是出于好奇自然物而進行研究,但這種純粹的“自然物”是相對的,而純粹的“自然科學家”實際上也是不存在的。對于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者來講,其好奇的不僅是自然物,更是社會,是自然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從這個角度講,知識分子有能純粹地探討“物”的一面(無論是自然還是社會之“物”),但這個“純粹”實際上是打引號的。我們都生活在現實的社會與時空中,若避此不談,說自己只是做一個純粹的科學研究,那么這個“純粹”實質是逃避或自欺欺人,就像埋頭沙堆的鴕鳥一樣。哪怕是自然科學,比如研究病毒、疫苗,其實更是一個社會問題。當然我不否認病毒學及自然科學的實驗,但是實驗是否符合倫理,成果有效性如何判斷,怎么驗證、發布和推廣,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國內在這方面的關注和研究是很少的。

許先生早就覺察到知識分子的身份與危機問題。學科和研究越來越細碎,所解決的問題越細越好,越容易獲得所在小圈子的認可。但這導致許多公共事件缺乏學術界的聲音和研究。許先生與一般的歷史學家不同,他的興趣很廣泛,求學期間接受了考古學、宗教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知識,有豐富的知識底蘊,形成了大歷史的視野和深度。我向他請教很專業的一些問題,比如城鄉起源,他講得很仔細,涉及考古知識,因為他的老師之一李濟就是考古學家。從學術訓練看,多學科名師點化扶持的背景使他能夠思考一般專家不去思考的問題。

知識分子從來都是在現實社會之中做學問并受社會的深刻影響,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有某種超越的可能。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選擇成為專業型的研究人員,成為某一細小領域的專家,而非綜合型的學者。生存的艱難、制度的壓力、格局的縮小與憂患意識的衰退,使知識分子也彷徨歧路。知識分子脫離公共性、學術脫離社會性從根源上是社會化的產物,而非社會化的動因。這并非為知識分子開脫責任,而是說,只有認清這種現實才能面對真正的知識分子的問題。而真正的知識分子面對的唯一問題只是:什么是真正。

3 我與許倬云先生

我上大學時就聽聞許先生大名,并拜讀其大作。他的學問涉及好多領域,不僅歷史,還有哲學、管理、文學、社會等,融會貫通,游刃有余,令人敬佩。我本科讀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期間鉆研人文地理,但剛好也對文學、歷史、哲學、文化很感興趣,這是我與許先生產生聯系的重要基礎。但那時我是仰望他,覺得他的水平很高,是大家風范。

隨著對許先生了解的漸趨深入,我也逐漸明了他的學問進路。許先生承襲并發揚了民國時期的學術傳統,又接受了專門和扎實的西學培養,在不同地方生活和學習的社會經歷使得他具有一種宏大深厚的時空觀,先天身體疾病和接觸社會底層的體驗又使他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敏感體察事物的智慧。將古今中外聯系和貫通,再去尋找自己的定位,這種格局既是許先生的個人稟賦和志趣所在,又是他所處的社會和時代,尤其是那些老師和大學所培育而成。就許先生的人生經歷而言,無論是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還是國外的生活經歷,他都受到了很多人的提攜。他在接受這些長輩和老師的幫助后,同時也把這些老師們的思想和精神吸收轉化后無私傳達給后輩,這是知識分子學術思想的薪火相傳。他選擇的道路、遇到的人,都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他的命運,然后他也直接或間接地改變著別人乃至社會的命運。若問知識分子的信仰是什么,也許就是相信知識和思想可以改變人的命運,而不管這種改變在當時是多么有限。

在知識的傳遞上,許先生也充分發揮了知識分子的公共性,不斷發聲來調解知識分子與大眾的隔閡。他用非常通俗、平實的語言去傳授專業知識,正所謂“道不遠人”。有些學者可能專業研究很精深,問題剖析很透徹,但不一定能用通俗的語言把他所研究的東西傳達給別人。但在許先生身上,我們看到他既有杰出學者和教師的特質,又是一個理解大眾、善于溝通和傳達知識的很“社會化”的知識分子,正是后者使他獲得了大眾的認可。

2017年,受許先生這個演講所激勵,加之想在城鄉關系研究方面和他探討,所以我就冒昧地跟他聯系,但網上不能查到他的郵箱,最后寫信給匹茲堡大學的許先生郵箱,幸好被他系里的同事轉給了許先生,他很熱情地回復了我,之后我們的郵件聯系就變得頻繁和密切。共同的愛好和志趣將不同年齡和專業的我們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也許是這個時代的饋贈。作為一個與許先生素昧平生、既無師承關系又鮮有學科交集的人來說,我僅通過與許先生在思想和價值的情投意合,就能獲得其勉勵與幫助,讓我十分觸動。他對包括我在內的后輩的幫助以及憂國憂民的情懷、務實的作風,都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真誠。也許是切身的經歷、專業的判斷以及濃郁的家國情懷等,種種原因促使他不顧自己的年邁體衰做相當于布道式的工作。對他來講肯定不存在名利方面的因素了,我們唯一能看到的就是他的一顆熱忱之心,這種承繼自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擔當精神,是通過他的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的。

世俗中人過六十,就是所謂的“耳順之年”,退休大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許先生天生的古道熱腸和家國情懷,使他年逾90仍對世界和周遭的人和事情放心不下、憂心忡忡。他不僅著眼于中國,而且有一種全球性的、審視世界的眼光。他并不是空喊家國概念,而是以真真切切的言行傳遞這種思想和情感。所謂“世界視野、家國情懷”,他是真正能擔得起這八個字的學者、老師和知識分子。

許先生目前格外關注的議題、主要觀點基本上都在他的著作、接受媒體的訪談視頻、微信公眾號及其他媒體刊出了,獲得了廣泛關注。《人物》雜志對他的隆重專訪報道也已刊出,微信推文閱讀量超過50萬(在學術類人物專訪推文中已是非常高的數字),留言贊譽者甚眾,可見道不遠人。他對學術界、媒體和社會大眾產生了如此強大的影響,已經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許倬云現象”,這也是我為什么“跨界”追蹤他的學術思想的一個原因。他不顧自己的年邁體弱去講這些話和做這些事,是因為他敏感地意識到了劇烈的變化與潛在的危機,因此要大聲疾呼,做出預警,以喚醒更多的人,就像最后的知識分子一樣。與其說這是一種學者的職業或知識分子的身份使然,不如說這是他的天性和經歷使然。他生于動亂之世,常懷憂患之思,但始終不變的是對世界和中國、歷史和人文的不可遏制的熱愛。這使他超出了一個歷史學家單純的研究對象,一個考古學家勘別文物真偽的范疇。他是真真切切地關心歷史進程中的人、現實中的人和文明,這是最打動我的,也是人文地理學發展的要旨。

就對歷史和未來的態度而言,我盡管跟許先生有相似的憂患意識,但我倒并不像他那么悲觀。我們都知道個體的力量畢竟有限,明了這一點也許就稍微撫平一下。憂患意識或焦慮不安的背后關鍵看你本質上是一個什么人。如果本質上是一個非常熱忱且關注社會和自我發展的人的話,那么也只是暫時的撫平,因為不同的人對社會和世界的敏感程度不一樣。如果我們有了非常難得的這么一個人,那么,并不在于他的結論是悲觀還是樂觀,而在于理解到他的這種赤子之心一樣的熱忱,維系在社會和人身上,維系在國家和世界的命運以及人類文明的命運之上,你就會理解到他的這種渴望超越的熱情,也會對他有一種更深刻的理解。這也許是專家與知識分子的最大區別。知識分子其實并不只是以知識為目標,因為知識畢竟是靜態的,真理也是相對的。如果不投射到具體的事物和人上面去,書本上的或他人的高明道理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都是空的。他懷著熱忱把知識和道理認真地投射到研究對象上,但這是活生生的研究對象,是具體可感、與他一樣的眾生及其文明進程,所以就像能感受到別人的痛苦一樣,他敏銳地看到這個世界不可預測的變化,為危機而不安或焦慮,覺得有必要告訴大家。也因為他經歷過可怕的亂世,所以似乎有一種本能的警覺意識。他對人是有這樣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情和愛,促使他覺得有責任、有必要站出來發聲。

學術和思想因代際傳承而進步,社會主要還是靠更多的中青年來建設。他自己也深切意識到這一點,這也是他為什么跟我們這些中青年保持交流和聯系的重要原因。他作為學者,從沒有停止學習,想補充他的知識,繼續拓展他的視野。真正的學者其實就是到老都堅持學習的人。這一點非常重要。我現在把他的思想、精神和文章時常講授或傳遞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去研讀和理解,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薪火相傳吧。

4 社會變遷與真正的知識分子

家國情懷意味著國家和世界的命運是我們必須關心和思考的重要問題。因為在急速發展的信息化和數字時代,個人的命運和時代、國家、社會、世界密切聯系在一起。如果你不關心,將來甚至可能損害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另外,許先生也反復強調了小“家”的經營,既包括血緣關系形成的家庭,也包括業緣等關系形成的小的共同體與團隊,后者也會起到類似家庭的作用,幫助抵御不確定社會的風險。比如學生和老師構成的社群以及學校、生活的社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廣義的、大的社會重建是在個體的聯合、組織的聯系與社區的團結基礎之上。只有把家庭和與自己非常密切的工作群體穩固了,才有韌勁去抵抗外在的劇烈變化。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家庭很重要,團隊很重要,工作很重要。現在中國的人口與社會結構面臨嚴峻形勢。人口增長趨緩甚至可能負增長,三胎的話題成為熱點,老齡化趨勢加重,但更重要的是家庭結構的深刻變化。30年前是四口之家,現在根據七普資料戶均才2.62人,不足三口之家,這對未來社會的穩定性是很大的挑戰。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舊秩序趨于瓦解,但社會交流和流動又奠定和形成新秩序。這種超強的流動性導致的新舊交替將成為未來社會的常態。流動不僅涉及人、生產和生活要素,也是空間意義上的城鄉或區域、社區交流,也是知識分子與大眾的交流,個體身份面臨著迭加和互換。知識分子本是大眾的一分子。大變局時代易出偉人和思想家,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和行動可催生社會重建的新思想與新秩序。許先生在著作中,尤其是回憶個人經歷的時候,對中國民間秩序有一種贊賞或者呼喚,他自身的成長經歷,對民間疾苦的感受,都深化了他的這種人文意識。他雖然是一個知識分子,但很了解民間生活。不論是城市、鄉村及任何一種空間,如果缺乏流動性、社會交流和交往,都是非常嚴重的缺失。就對這一問題的判斷和擔憂而言,我與他不謀而合。

就我和許先生都關注的城鄉發展而言,城市和鄉村其實與一個國家的發展密切關聯。城市相當于中等尺度,鄉村、社區、各行各業的人則是相對微觀的尺度。個體、社區、城鄉、國家到世界,不同尺度之間互相關聯。許先生是歷史學家,但也很重視地理問題、重視歷史在這些尺度上的展開和聯系。他關于中國歷史的三部曲,里面的時空格局和社會秩序都十分清晰,不僅有歷史,而且有人文和地理的很多內容。我很理解和同意他對社會秩序的看法。現在的城鄉關系跟民國時期、甚至改革開放初期都大不相同。不管是空間還是景觀,以及社會交往的方式、日常生活、思想文化等,都變了。但是許先生的核心觀點倒不是恢復以往的社會秩序,而是倡導我們反思秩序背后最核心的人的生活、人的社會交往和交流。如果城市和鄉村成為缺乏社會交流且彼此都有隔膜的空間,那再美好的建筑和設施都會失去意義。

許先生所認可的家國情懷等價值準則實際上也承襲了前人并啟發后人。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去做的。他把他感受到或認為真實的東西傳遞給別人,有時候甚至像一個預言家一樣,對災難和危機發出信號,但別人可能沒有像他這么敏感和通透,不一定能體會到,這也是他憂心忡忡的一個原因。學術的傳遞,一個知識分子要培養或者提攜后人,那么面向未來應該怎么做,他不僅有價值理念和思想深度,更重要的是有行動。他在堅守和實踐他的價值理念,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擔當。他本身是一個非常熱情的人,骨子里的這種熱情不是待人的表象上的熱情,而是對于這個世界、對于人文的熱衷和深情。他跟一般的那種冷峻學者像醫生拿手術刀一樣去分析社會問題,指出這個那個弊病然后就開始動手術不一樣,他是帶著熱忱和感情去看他所研究的問題的。他的著作有時候可能需要大聲讀出來,才能感受到他的深刻感情。這種感情我認為是知識分子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家國情懷是具體到個人身上的。他對后人和世人寄予希望并給予切實的幫助。他傳遞給青年學者的思想與精神又成為新思想迸發的源泉。當知識分子具備這種人文精神、時空敏感性及不可遏止的熱情時,他(她)也就是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

其實對于什么是真正的知識分子這一問題,我也沒有特別確定的答案,就像厘清羅生門的真相一樣。甚至于,不同的知識分子對于知識分子的理解和定義也不一樣。中國的有些知識分子,比如梁漱溟,愿意參與到鄉村社會建設中;魯迅是以徹底批判的態度和棄醫從文的方式去體現;許倬云先生則是通過將專業知識通俗化的方式進行言說和教化。每一種知識分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詮釋知識分子的責任和擔當。真正的知識分子只要堅守自己的價值理念和道路選擇,不管他是為了民族、家國還是個體自由,還是其他的什么主義,都值得尊敬。價值判斷對知識分子很重要,但它本身是充滿爭議的,在活生生的、復雜的人性面前,單以價值判斷和立場論知識分子是輕率甚至愚蠢的。知識分子需要理解、發現并立足于真實的人性和生活,進而尋求超越。只要學者有這樣一種真誠,他(她)的作品有一種真誠,那么,是否達到所謂知識分子的標準或身份其實倒也不必太在意。因為,在真正這兩個字的試金石面前,我們其實很少有合格的。也許這個詞就是知識分子的目標或理想,甚至值得用一生的努力去追求和維護,不論他是作為一個歷史學家,還是作為一個人。

5 結論與討論

世界和社會未來的發展目標不一定是恢復原先的秩序。既然已經面臨或進入前所未有的新時代,就應該鼓起改變現在的勇氣。我們經常不自覺地把原先當作一個標桿,所以重建好像很困難。我們對過往的愁緒與懷念,更多是出于對現在生活的不滿意,但實際上這個過往是相對的和經過我們過濾美化的,它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好。也許很多時候,我們對現實的感傷所要的其實也不是一個理想化的狀態或美好回憶,更非未來的目標。未來的目標、創造性的建設不可能遵循原來的模樣和依靠原先的秩序實現。如果我們認清了時代和世界已經進入前所未有的大變局,那么,我們又怎么能靠過去的經驗和情緒去應對乃至重建呢?做一個新時代的知識分子,首當其沖的是改變現狀的勇氣,而不是追古懷舊。以前的狀態也只是一個參照,并不是一個標準,所以即使懷古也不是為了復古,而是人們的記憶里頭有了這樣一種基因,揮之不去,但是這個基因不能應對和解決新問題。

面向未來,重建的問題和形勢是清楚的:我們都在時代疾馳不停的列車之上,在世界空間資源重重限制的范圍之中,必須去做我們能和應該做的事情。時代的車輪在牽引和推動著,哪怕你不想前進或后退。如果能預感到這種時空節奏,甚至預判到它的發展走向,那么,在這多重時空交錯的節點上,一個個體做出的哪怕微小的事情,也許會引領或改變時代。這個個體也許不是知識分子,但知識分子應該對這種時空有清醒的認識和獨立的判斷,進而行動起來。引領或突破時代不是向后看,不是靠懷舊來改變,懷舊改變不了任何東西。懷舊也許在文學上、藝術上是好的甚至具有極高價值,但在真真切切推動現實社會進步方面則可能是妨礙的。相比學問和知識,未來知識分子的勇氣和膽識將變得異常重要。在許先生的一本書中,他特意提到一次在海上行船,面臨海嘯,感覺船都要翻了,但唯有憑著穩定的心態、堅韌的毅力頂風破浪挺過去,那么再厲害的災難也可能會度過。這是他的人生感悟,也是我們應對未來應有的態度。

時代孕育著不安與躁動,也孕育著希望和創造。在重重困境之中,知識分子也難免迷茫與焦慮。但對現實情況認識清楚以后,也就不存在迷茫了,該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因為迷茫而停下手邊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或躺平,那會更加迷茫,甚至走向空虛。知識分子的力量畢竟有限,像魯迅那樣的偉人,也曾經“躲進小樓成一統”,但其實,魯迅以及許先生在內的許多知識分子,他們都或多或少、或遲或早地改變了社會。認識到個人能力的限度,并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責任與擔當。知識分子只能盡可能地言說和行動,至于社會效應和結果,并非他們所能把握。這也就是所謂的“盡人事,聽天命”吧。

許先生是歷史學家,且已早過不惑之年,所以他應該是不迷惑的。他對很多事情都看清了,看透了,但為什么在耄耋之年還盡力發聲,這是因為我們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的時空轉折點,包括中國和世界,我們正在走向人類命運的拐點。我們不僅被病毒和疫情影響,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自然的、社會的都交織在一起。在這關鍵的轉折點,總會涌現出一些非常關鍵的人,其中有一些是最關鍵的人物。正如中外歷史展現的那樣,最關鍵的人物也許不是政治家和企業家,而恰恰是思想家,也許后者身份與前者不矛盾,尤其是當前者也有這樣一種真誠和智慧的時候。未來真正的知識分子并不是專家型的,也不是價值理念或先知型的,而是真正把價值、技術和思想結合在一起的新知識分子。這種新的知識分子,與歷史中的知識分子一樣,會遭遇困境。比如要生存,那么可能就跟引車賣漿者一樣,必須活在世俗的環境里,套用流行的話,“都在為碎銀幾兩奔忙”,知識分子亦不能免俗。把知識分子單獨地推上神壇或祭壇,或者一個純粹的、脫離世俗的高位,這本身就是“捧殺”或古時候的臆想。我們對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美化即是如此。你要是不看他們的日記,你會覺得他們都很勇敢和超脫,但是看了之后,發現他們的頹廢彷徨,知道他們也都是社會化、世俗化的人,但這反而說明他們是鮮活的知識分子及文化英雄,而不是別人眼中的知識木偶或精神雕像。這并不矛盾,在個人領域經常或必然是世俗化的,但在公共領域,則既要考慮世俗,更要打破乃至超脫世俗。真正的知識分子是在這兩者之間的一種狀態。

許先生是焦慮和充滿憂患意識的,但他不迷茫,因為他明白自己該做什么,想做什么,他很透徹,很清楚。那么我們的迷茫,往往是在生存壓力之下不能做自己想做、該做的一些事情,才會出現糾結與虛無。作為學術中人,其實對自己想做什么是很清楚的。但迫于生存壓力,不得不做那些能夠維系生存的事情,很多想做的事情就不得不一再延后,甚至不能放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上,其實就是這樣一種糾結。很多年輕人的迷茫,確實是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有時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有時也不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所以覺得迷茫。這個時候應該去行動,用我的話講,就是“你的腳步就是你的方向,你的方向在你的腳步上”。

如果我們盡力而為之后,發現還是很難改變,那么,也許意味著沒必要改變。甚至于,迷茫或彷徨也沒必要刻意去掩飾或擺脫,而應該學會接受。接受自己的迷失,也是一種勇氣、一種獲得意義的方式。有的人的氣質可能天生憂郁,因而成為天才或藝術家,可能同時也是病人。你如果要去除這種氣質,天才可能也就沒有了。知識分子需要喚醒青年對真我和真實的重新理解與建構。青年之前,我們只是被社會和家庭塑造,那么被狹義的社會建構起來的人生很容易被真實嚴酷的社會現實擊碎。社會再劇烈變化的話,以往的那個自我就容易崩塌。而到二十多歲以后,我們能夠有機會主動重新建構自己的意志、精神和人格,這與你是否遇到了這樣一個關鍵的人,或一本書,或從某一個事情上汲取了什么力量有關。也許這本身解決不了一個人現實的困境問題,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超越性的一面,只是說被平凡的、瑣碎的生活遮蔽和糾結住了,很多時候沒有辦法從中跳脫出來。在接受中超越,同時變得更社會化和務實,可以共存于一個人乃至一個知識分子身上。有時候你必須得去接受一些東西,然后才能去改變一個東西,關鍵在于你接受和改變的是不是“真實”。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命運。現實可能將我們囿于困境之中,一個人的力量無助又弱小,但如果我們大致了解這個時代的命運,就能為自己進行定位。借助智者的雙眼,我們能夠看清世界的真相,感觸面臨的危機,但道路依然要靠我們自己來走。未來的知識分子,也許正如現在的一樣,還是擺脫不了重重困境,擺脫不了焦慮、迷茫和彷徨,但若在這種焦灼與迷茫中認清世界和自我的限度,并竭盡所能地超越或突破這種限度,便做好了面向未來和創造未來的準備。其實,未來與現在、過去之間本沒有清晰的界限,正如許先生和我們一樣,都有一種類似于千年之前孟子主張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中國知識分子前赴后繼。未知與劇變皆不可怕,因為無論是腳下的路還是手中的筆,其實都是確定的。面對極不確定的未來,孤獨的知識分子其實并不是獨醒和獨行者,這一點,也是確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精品欧美视频|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亚洲爱婷婷色69堂|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五月婷婷精品|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91精品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一级|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中文字幕日韩丝袜一区|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自视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白丝av|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九一九色国产| 在线观看91香蕉国产免费| 久草性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新AV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91精品国产福利|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亚洲三级成人|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97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福利一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五月婷婷导航|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精品在线91| 色网站在线视频|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欧美日韩资源| 国产AV毛片| 久久福利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亚洲色图狠狠干|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日韩性网站|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