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峰
(1.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湖南衡陽 421001;2.衡陽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湖南衡陽 421200)
反復呼吸道感染好發于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發病率更高[1]。因反復呼吸道感染病情復雜,若救治不及時可能出現呼吸衰竭等嚴重后果,影響患兒正常生長發育和預后[2]。而兒童機體功能尚未成熟,存在臟腑嬌嫩、抵抗力差等特點,病情更易進展[3]。維生素D是兒童生長發育重要的類固醇激素,不僅可促進骨骼發育,還具有調節鈣、磷等微量元素水平的功能,與患兒免疫功能密切相關[4-5]。既往還有報道發現,反復呼吸道感染合并維生素D缺乏癥患兒較單純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預后更差[6]。因此,了解此類患者臨床和預后特點,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68例反復呼吸道感染伴維生素D缺乏癥患兒的臨床特征資料進行總結,并分析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為臨床干預提供更多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衡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反復呼吸道感染合并維生素D缺乏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不同的病情程度將患兒分為輕度組(26例)、中度組(24例)和重度組(18例)。輕度組中男患兒15例,女患兒11例;年齡2~10歲,平均年齡(6.52±2.39)歲;感染頻率5~13次/年,平均感染頻率(8.59±3.42)次/年;感染部位:上呼吸道18例,下呼吸道8例。中度組中男患兒16例,女患兒8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44±2.60)歲;感染頻率6~14次/年,平均感染頻率(8.80±3.01)次/年;感染部位:上呼吸道13例,下呼吸道11例。重度組中男患兒12例,女患兒6例;年齡2~12歲,平均年齡(6.61±2.73)歲;感染頻率5~12次/年,平均感染頻率(8.40±2.87)次/年;感染部位:上呼吸道13例,下呼吸道5例。3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衡陽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診治路徑》[7]中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維生素D缺乏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推薦專家共識標準[8];②均在衡陽市婦幼保健院接受規范治療;③患兒年齡1~12歲;④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先天性畸形或免疫缺陷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血液系統疾病者;③治療期間轉院或失訪而未完成治療者。
1.2 研究方法收集患兒臨床特征指標資料,包括患兒睡眠質量、戶外活動時間、被動吸煙情況、營養不良和偏食情況。兒童睡眠質量采用兒童睡眠習慣問卷進行調查,該問卷包括8個維度,共33個條目,每條目計分1~3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以評分≤41分為睡眠質量良好[9]。以戶外活動時間<2.0 h/d為時間不足,以吸入吸煙者呼出煙霧時間≥15 min/d為被動吸煙,營養不良參照相關標準[10]。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3組患兒臨床特征指標水平。②記錄患兒不良預后發生率,以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3個月內復發或出現呼吸衰竭癥狀為預后不良。③分析影響不良預后的相關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行方差分析,兩兩比較行LSD-t檢驗;影響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3組患兒臨床特征比較重度組患兒睡眠質量顯著低于輕度組,戶外活動時間顯著少于輕度組,被動吸煙、營養不良及偏食占比顯著高于其他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重度組與中度組患兒的睡眠質量、戶外活動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患兒臨床特征比較 [例(%)]
2.2 影響患兒不良預后的相關因素分析68例患兒中6例預后不良,發生率為8.82%。將可能影響患兒不良預后的相關因素賦值,見表2。再將上述因素納入Logistic模型,依次進行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睡眠質量和戶外活動時間是不良預后的保護因素(P<0.05),而被動吸煙、營養不良及偏食是導致患兒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影響患兒預后的相關因素賦值

續表

表3 影響患兒預后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病因復雜、病情遷延,隨著病情進展,可累及心、腎等重要臟器,誘發心肌炎、腎炎,并損害機體免疫功能,嚴重時可造成臟器功能衰竭,導致不良預后的發生[11-12]。維生素D是重要的營養元素和免疫調節激素,主要以維生素D2和D3兩種形式存在于體內。有研究顯示,維生素D3參與免疫功能的調節[13],另有研究顯示,維生素D對上皮細胞的分化增殖有促進作用[14]。一旦維生素D缺乏,可能損害患兒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削弱支氣管纖毛運動,增加病原體感染概率。另外,有研究證實,維生素D缺乏可影響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對鈣劑的吸收,影響對病原體的清除[15]。因此,合并維生素D缺乏癥的患兒病情更為危重,治療難度更大,預后更差。
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不同病情患兒的臨床特點,結果顯示,不同病情患兒睡眠質量、戶外活動時間、偏食、營養不良及被動吸煙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既往研究也認為,睡眠質量與維生素D水平密切相關[16]。這可能是因維生素D具有神經免疫和營養保護作用所致,維生素D的缺乏可能影響睡眠質量,而睡眠質量不佳可能影響患兒抵抗力,增加易感性,促進病情進展[17]。飲食和日照是兒童補充維生素D的重要途徑,兒童偏食可能造成維生素D攝入不足,成為營養不良的誘因。而戶外活動可促使紫外線照射皮膚進而合成維生素D,這將有助于避免維生素D缺乏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也顯示,被動吸煙、偏食和營養不良是導致患兒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另外,本研究還發現,被動吸煙將顯著增加不良預后風險。這可能是因被動吸煙后煙霧中的有害物質進入患兒呼吸道,破壞呼吸道黏膜組織,使氣道絨毛被破壞,屏障功能降低,更易誘發和加重呼吸道感染。
而對于營養不良的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應注意糾正患兒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使患兒逐漸形成規律作息時間。同時,應鼓勵患兒戶外活動,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父母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患兒被動吸煙,以克服不良因素,恢復患兒維生素D水平,這對于改善患兒預后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反復呼吸道感染伴維生素D缺乏癥患兒病情復雜,不良預后風險較高,其預后與患兒睡眠質量、戶外活動時間、營養狀況及家庭環境等因素有關,臨床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