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兵發
(浙江瑪雅布業有限公司,浙江 海寧 314409)
流通經濟是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國際貿易體系不斷深入發展下,而產生的重要經濟模式,流通經濟發展是否科學完善,將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經濟發展的競爭力。由于受限于世界經濟環境以及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目前,我國流通經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加強流通經濟研究,有利于我國國際貿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由此對我國相關部門和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根據國際貿易環境和市場情況制定經濟發展政策,從而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全新的發展方向。
流通經濟是我國在國際貿易體系下所必然需要關注的重要經濟思維,流通經濟研究和發展狀態將會直接決定我國經濟發展質量,所以在國際貿易體系下,必須要加強流通經濟發展的研究,流通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我國經濟在國際貿易體系下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機會,我國國際貿易總額正在逐年提升(表1)。國際貿易發展中所產生的流通經濟,其本質上就是經濟快速發展的現實體現,但同時我國國際貿易相關經濟體制仍然存在不足和問題,所以必須要促使我國經濟的均衡發展,加強經濟發展的規范性,合理引導市場,才能夠保證我國經濟體系健康穩定[1]。如果未在經濟發展中建設良好的體系,可能就會導致我國經濟總體發展失衡,從而導致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增多。所以說在國際貿易環境中加強流通經濟的發展,可以有效促進我國經濟市場體制的規范化和均衡化,帶動我國市場結構轉型,全面促進國際貿易市場經濟發展。

表1 中國進出口總額 單位:億元人民幣
隨著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新的經濟體系下,互聯網交易平臺越加多元化,線上交易成為企業與企業,地區與地區之間的主要交易模式,很多商品基本從生產到銷售完全依托于網絡來完成這樣由于網絡具備連接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特點,就沖擊了我國大量實體產業,因此部分產業存在較為嚴重的產業過剩問題,市場正逐漸趨于飽和,所以無論企業如何發展,都無法達到經濟最大化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而流通經濟是連接商品生產到消費的重要樞紐,在促進流通經濟發展時可以為相關產業提供全新的發展道路,這樣就改變了企業和消費者的交流渠道,有利于解決產業過剩的問題,從而降低生產與銷售成本。同時流通經濟從本質上來說,實際上是商品交易過程中再生產的過程,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才能夠增強商品的綜合價值提高商品品牌影響力。而流通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剛好可以有效帶動產業的轉型和再創新,為產品與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在傳統經濟影響下,我國更加注重商品的制造,以衣帽類制造型企業為例,如果只關注生產卻不考慮運輸和包裝,那么將會把企業局限于生產企業,企業無法在市場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2]。因此為了促進企業發展,在流通經濟影響下,企業管理者應當將生產與運輸以及品牌建設同時作為企業的發展建設方向,這樣企業的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將會得到有效的拓展。
現階段在國際貿易環境下,流通經濟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于以下幾方面。
首先,流通企業一般規模相對較小,在經濟發展中企業上升空間極為有限,對于流通業貿易流通方式的調研發現行業方面企業相對較多,在國際貿易環境下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流通企業也正在逐漸出現更細的劃分,首先大型流通企業發展較為可觀,由于其擁有良好的風險抵抗能力和市場規模,所以可以快速獲取市場份額,而對于一些規模相對較小,上升空間有限的企業,則在國際貿易中很難得到有效的開拓[3]。并且我國流通企業與世界流通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從運力方面來看,我國流通企業所擁有的運力大概在全球范圍內占比只有不到1/3,而發達國家占比則基本超過50%(表2)。運力資源極為有限,從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表2 全球流通行業運力資源分布情況
其次,流通企業的服務意識相對薄弱,國內大部分流通企業由于其自身規模較小,所以管理者認為只需要完成規定范圍內的服務,即可達到經營管理目標,所以流通服務意識相對薄弱,并且沒有形成固定的服務體系,從而導致我國流通企業整體服務水平相對較差。消費者和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往往會更加看重服務質量,因此這些流通服務意識較差的企業將會逐步被市場所淘汰。定然會致使市場中存在一家獨大的情況,從而影響到了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而在對外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服務意識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可以在國際市場中不斷積累企業口碑,加強企業品牌影響力,企業品牌和企業口碑在國際體系中是重要的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必須要改變目前流通企業自身服務意識淡薄的現有問題。
最后,流通企業管理辦法相對落后,我國流通環境相對于世界經濟發展來說相對落后,特別是國家貿易環境下的流通,專業人才相對匱乏,這主要由于我國流通企業的發展相對較晚,流通經濟的研究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目前流通企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不高,加上領導者與決策者往往會采用陳舊的管理觀念,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都相對單一不夠靈活,從而嚴重制約了我國流通經濟的高質量發展[4]。
首先,在經濟全球化中,硬件設施建設也是評價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影響機制。目前我國經濟雖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是流通設備仍然未得到有效的完善,由于我國流通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所以現有配套設施并不完善,無法滿足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流通行業發展需求,同時,我國流通業所形成的交通路線與其他流通經濟相對發達的國家來說,仍然有著較大的進步空間。
其次,我國流通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建設科學合理的法律來對流通經濟加以規范,但目前流通經濟由于屬于新興產物,再加上經濟模式發展較快,法律建設明顯跟不上,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與豐富,對于目前流通法律體系來說還不能完全滿足流通產業的發展需求,并且目前市場監管機制和管理水平都相對薄弱,無法對問題企業進行及時的處罰和整改,從而影響到了我國流通行業的整體發展,甚至在市場中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5]。雖然我國針對這一問題也建立了相應的法律法規,但現有法律體系與流通業的發展存在脫軌情況,這就導致我國流通行業發展無法得到有效的規范和科學發展。
最后,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復雜,在我國流通行業中各家公司和機構獨立運行,不同組織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協調管理,這樣就導致我國流通經濟不符合國際流通經濟的發展。再加上我國市場環境較為多元化,相關企業數量較多,業務運行無法得到有效的協調,則各環節難以得到科學的連接,流通業的結構調整和科學發展將會受到相對嚴重的影響。
首先,我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在我國加入WTO 自然開始逐步解放部分經濟限制,但是部分行業的限制沒有完全取消。這對于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將會造成一定的限制,例如我國沿海港口的經濟主要依靠于流通經濟而沿海地區政府部門往往將流通經濟推向市場化,各個政府和地區的經濟管理水平存在差異,所以流通經濟政策將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樣就導致部分政策存在重復設置或者相互矛盾的情況,從而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資源浪費,影響了我國流通經濟的發展以及我國國際產業與其他國家的高質量合作。
其次,我國貿易流通國際合作發展相對緩慢,我國從政治體制角度來說,屬于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陣營,所以國家政治環境相對復雜,國際反華勢力在國際上經常對我國產業和相關企業造謠或者抵制,以美國為例,美國特朗普時期提出了大量的有關于對華企業的政策性制裁,導致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影響力下降。甚至美國還向我國挑起了貿易爭端,要求其盟國不可與我國展開經濟合作。再加上我國周邊國家政治環境相對復雜,例如,我國重要貿易伙伴俄羅斯經歷了來自其他經濟體多層次制裁,在經濟發展層次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我國。再例如我國周邊國家政局不穩定,例如泰國經常發生軍事政變。政局不穩定,加上經濟基礎建設相對落后,從而致使區域經濟合作存在一定的障礙,合作發展處于緩慢狀態。
最后,在國際貿易環境中我國缺乏話語權。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導致不同國家與地區的貿易機會和貿易頻率正在不斷提高。各國可以利用其優勢資源來促進國際流通業的發展,但我國流通業發展相對較晚,在流通行業中國外相關企業仍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并且國外企業為了建立一定的貿易地位制定了相關標準,我國流通業喪失了話語權,從而國際影響力下降,導致流通經濟無法得到快速穩定的發展。
就目前我國流通企業發展來看,流通經濟想要長足穩定的發展,那么就必須要加強流通企業的規模建設,促進流通企業完善發展,縮小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差異性,這樣就能夠合理利用企業的相互配合模式來打通企業聯系,從而促使我國經濟與世界貿易無縫對接。
首先,需要在流通經濟體系中建設完整的行業網絡渠道,將流通經濟的所有產業加以整合,形成一條從商品生產到運輸交易的完整網絡,從而帶動其他企業加入該體系內,以此來促使全國范圍內的所有相關流通經濟企業專業化網絡化。同時建立完整的行業網絡渠道,還有利于規范行業發展,可以利用行業來約束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從而實現流通經濟的網絡化數字化發展進程。
其次,可以根據市場發展現狀打造全方位的流通企業形象,流通經濟下的企業,不再僅限于物資材料的運輸,而應當更加提倡加強服務管理,建立更為專業的流通運輸品牌加強售后服務的一體化建設,以此來推動流通經濟產生新的經濟發展點,提升我國行業流通經濟,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最后,想要促使我國流通企業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健康發展就必須要促進流通企業國際化發展,并且可以在國際體系中建立完善的流通網絡,而就我國目前流通產業發展來看,已經擁有了大量具備跨國經營能力的企業。可以采用大企業建立網絡小企業參與的模式,讓更多的小企業也可以參與到跨國經營中,從而提升我國流通企業的整體實力,將大型流通企業規模化擴大化,促使流通網絡逐步優化,也可帶動整體流通行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國際貿易環境下,我國流通企業除了要面對國內市場的企業競爭以外,還需要面對更為多元化的國際競爭,而在國際貿易框架下,對國內流通企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在國際體系中流通企業的工作水平不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是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這些服務不僅限于傳統流通行業,更加包括物流管理、倉儲、甚至跨國商貿等。所以在我國流通經濟體系下,必須要加強流通服務品質的建設。根據國際市場發展需求對流通經濟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促使流通服務質量與品質持續提升。其次,在國際貿易體系下,還需要加強我國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概念更新,就目前流通企業管理來說,信息技術正在不斷加強,網絡科技也在不斷廣泛應用,為了促進我國流通企業轉型發展,應當合理借用互聯網加思維,可以在流通行業中建設統一的網絡服務平臺。通過網絡服務平臺對流通企業的所有業務進行監管,并且網絡也可以成為流通企業與國際客戶的互動交流平臺,可以讓企業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在國際貿易舞臺中,各國經濟都在蓬勃發展,因此在加強我國流通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需要注重服務限制。服務水平如何與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在傳統流通經濟行業中,相關從業者往往不具備專業化的服務技能和無意識。大部分工作人員認為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即可,所以局限了流通經濟企業的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原行業的人員培訓,為企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人員,這樣服務人員就可以帶有更為專業化的服務理念,從而對我國流通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為了改善流通行業人員質量水平,需要從行業外引進優秀人才,在優秀人才的影響下,對我國流通企業人員進行重塑和培訓,優秀人才不僅可以作為行業標桿,還可以用于組織內部的培訓,從而促使企業全面發展,同時在培訓過程中需要注重人員服務意識的培養,大部分工作人員工作質量不高,其主要因素是未發覺服務質量對于企業發展和行業發展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從宏觀角度對服務水平加以研究。其次,需要在行業內部建設內部表彰鼓勵其他企業按照行業標準來提升運營與服務,甚至可以由行業組織對行業中的每一個企業進行服務評分,根據服務評分來配及企業業務份額,這樣所有企業都將專注于提升服務水平和人員素質。最后,對企業人員培訓和服務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記錄,人員培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企業無法僅僅通過簡單的幾次培訓,就促使工作人員達到較高的工作水平。應當結合當前市場現狀對服務進行管理和完善,對各類服務加以評估和預測,并且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不斷提升流通行業企業的整體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
目前,我國流通經濟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其主要困擾流通經濟發展的因素是人才儲備不足,市場中的大量優秀人才是由其他專業轉型而來的,為建設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戰略和人才儲備計劃,所以人才匱乏致使行業發展緩慢,所以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加強行業龍頭企業與高校的合作,培養相應的專業化人才,企業可以與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企業可以按照企業發展規劃和技術要求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改良,學校與企業共同創設人才培養方案。并且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可以參與到企業崗位培訓中,可以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前,擁有一定的崗位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以此來填補學生經驗不足而無法適應崗位工作的情況。甚至為了有效搶占高質量人才,還可以建立定向委托培訓班企業直接承擔人才所有教育和成長費用,但是學生要與企業簽署定向就業協議,通過該方式為企業建設人才儲備庫。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專業對口的工作,還能夠有質量的培訓,具有針對性的工作人員,加強人才儲備。其次,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深造,可以和高校合作派送工作人員至高校中去參與理論知識的培訓活動,從而增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也可以與國外先進企業合作,送相關人才制優質企業,學習管理經驗和知識理論,利用企業員工的學習彌補企業管理制度自身的不足,真正為企業打造專業化人才,未流通經濟的全面發展而奠定良好基礎。
在國際貿易環境下流通經濟屬于全新的經濟發展范疇,而在目前全球經濟體系交融的環境下,共同存在多種經濟體制和經濟法律體系,所以我國想要在國際市場中推動流通經濟的快速發展,就必須要與國際合作建立完善的行業法律法規,不斷通過法律來約束其行為保障企業可以擁有與國際貿易環境的對接能力。
首先,建立統一的流通企業法律體系,為企業和行業發展提供參考標準,有助于法律建設的完善,其次再進行行業路徑拓展時,需要更多的參照國際經濟體制和相應環境來進行法律體系的建設,保證國內法律與國際貿易法律環境相互契合,國內企業在參與到國際環境中時即可適應減少行業發展負擔。
在國際貿易體系中,流通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企業和行業的重要發展前提,為了保證企業流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至關重要。
首先,需要注重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流通經濟建立于交通基礎設施基礎之上,交通基礎設施,除鐵路公路以外,還必須要加強航空和海運等流通設施的完善,特別是在國際貿易中所常用的海運能力。要加強港口管理和運輸船舶的設計,保證國內產品可以快速,參與到國際貿易產業中。其次,需要加強國際貿易網絡建設,實現我國和全球各國溝通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形成多聯運輸模式,增強我國在流通經濟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為。
在當前國際貿易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國際貿易成為了每一個國家和地區所必須要參與其中的貿易體系。而流通經濟作為國際貿易環境中的重要環節,對國際貿易是否和諧穩定發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國作為制造大國,在國際市場中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我國流通經濟發展影響著經濟的總體發展,必須要在流通經濟中加強管理,建設合理的行業規范性,從而促使社會經濟和諧可持續發展,但目前流通經濟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相關行業管理者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加強企業的規模化、完善行業服務、強化人員培訓,建立高質量人才培養戰略,同時完善法律法規和基礎設施建設,以此來真正實現流通經濟的高水平,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