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榮 楊寶華 劉波 方剛 陳祎瓊

摘要:新時代、新工科背景下,“立德樹人”目標下的通信工程專業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很好的專業素養與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在實際教學中,以《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為例,提出了教學內容的挑選與優化、教學方法的改進與探索、教學團隊的組建與培養等幾個舉措,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通信工程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素質全面的德才兼備的工程技術人才,適應現代科技新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通信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教學團隊
中圖分類號:G42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2)18-0149-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立德”是樹立德業,即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樹人”是培養人才,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新時代、新工科背景下,“立德樹人”目標下的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
通信工程專業的課程主要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選修課等,相對于其他專業和學科,該專業課程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數學基礎和刻苦的鉆研精神。在“立德樹人”的目標下,通信工程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學生,使他們具有很好的專業素養與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成為“愛國、敬業”全面發展的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做出應有的貢獻。安徽農業大學開設通信工程專業已經有十幾年,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學校的教學團隊老師在充分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通信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積極完善和改革教學方法,并及時進行思考和總結。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舉措來研究和探索適合于提高通信工程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的新模式[2-4],為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2主要措施
為了將“立德樹人”的目標貫穿于《通信原理》課程的日常教學過程中,筆者作了深刻地思考與探索,并逐步在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加以實施,主要舉措分為幾個方面:
(1)挑選與優化高質量、深層次的教學內容
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通信、通信新技術以及現代通信發展的重要標志是網絡化、寬帶化和智能化,并含有鮮明的時代特色[5]。在“以德樹人”目標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內容的挑選和優化尤為重要。具體方法為:1)精挑細選理論教學內容,在穩扎穩打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要保證與時俱進,讓學生盡快了解通信新知識、新技術、新內容。例如:理論教學的教材,挑選的都是國內外經典教材,結合實際學情安排講課內容的詳略。2)實時更新實驗教學內容,首先保證基礎型實驗內容的開設,再增加相應的提高型、綜合型、創新型實驗環節。例如,結合學校信息類專業培養目標,修訂教學大綱,自編實驗教材,開設多元化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練習與理解,從而熟練掌握通信系統中的重要知識點。3)在挑選具體章節的概述內容時,不忘“立德樹人”的目標,讓學生在了解通信技術發展歷程的同時,樹立自信心,增強榮譽感,牢記他們身上的責任和歷史使命。
(2)改進與探索高標準、嚴要求的教學方法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對于通信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一直都是以德育教育為前提和目標,以培養應用技能為目的和導向;以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基礎,以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為媒介,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著手改進與探索,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修養和智育水平。
在《通信原理》課程理論教學方面:1)將講授法、演示法、探究法、啟發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新增課堂討論,加強師生互動。2)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采用線下、線上、線上線下混合等多種教學方式[6],將德育教育和《通信原理》課程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真正做到“互聯網+”教育的模式。3)主講教師要了解和掌握通信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狀況及其應用領域,運用關鍵技術的進展實例輔助理論教學。4)主講教師要密切關注國內外政治形勢與科學技術的關系,與時俱進,給予學生實時的德育、智育教育,激發學生自身潛在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他們逐步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通信專業技術人才,為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做出卓越貢獻。
實踐教學是《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評價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在實踐環節中,團隊老師“親力親為”,采取了各式各樣的方法和途徑[7],比較有效的方式:1)鼓勵學生帶著疑問、走出課堂、走進基層、走進企業,向基層、企業的科技人員學習通信技術,與常年工作在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多多交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縮小課本理論知識與科學技術如何應用于實際生產的差距。2)團隊老師利用課余時間、休息時間,指導同學參加多種競賽活動,讓他們在各類比賽活動中開闊眼界、展現自己的實力,與兄弟院校的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習,讓他們親身體會“三人行,必有我師”。3)鼓勵部分學生積極參與團隊老師的科研活動,這些學生本身學有余力,對通信專業知識具有濃厚的興趣,也樂意挑戰自己。通過這些卓有成效的實踐措施,學生收獲滿滿,受益匪淺。
(3)組建與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學團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是高校的歷史使命,是一項長期且卓絕的艱巨任務。我們通信工程以及信息類專業教學目標的核心也是“樹人”,而“樹人”的前提是必須擁有一支德育修養優良、智育水平高超、專業技能強勁的精干的“愛國、敬業”的教學團隊[8]。因此,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加強團隊成員的德育修養,提升團隊成員的自身智育水平。同時,上級教育部門、學校、學院和專業系部等機構要盡量為教學團隊成員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培養和打造一支素質發展全面的教學團隊,特別是在青年教師隊伍的培養方面。作為專業課程的主講教師,是“樹人”的直接踐行者,也是“樹人”的主體力量,既要提高“立德樹人”的思想認識,也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更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業務水平,并將“立德樹人”的理念貫穿于《通信原理》課程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實現神圣的“教書育人”。
3 《通信原理》教學實施
將上述舉措應用于《通信原理》課程日常教學過程中,具體實施方法如圖1所示。總體來說,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團隊等多個方面展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具體到某一章節內容時,再合理選擇圖中的第三層次。例如,在二進制相移鍵控(2PSK)教學中,教師事先梳理好教學內容,再通過講解、演示、提問等多種教學方法與多種模式授課,并與學生進行線上或線下討論、答疑;學生則需要提前預習相關基礎知識—調制解調理論、功率譜等,課堂上解決重點與難點問題,課下完成習題、思考題、信號的波形仿真等,以完善形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很明顯,在整個教學實施中,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團隊是前提,也是保障。
4 結論
本文是以安徽農業大學通信工程專業課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為例,提出在新時代、新工科背景下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信息類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并從“立德樹人”的內涵、專業課程教學采取的幾個重要舉措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嘗試,已經初見成效。經過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學院、師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團隊老師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通信工程及信息類專業人才的培養中,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以后,團隊老師要遵循教學規律,將“立德樹人”貫穿于所有專業課程的日常教學中,逐步探索與創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新時代背景下的專業技術人才[9]。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 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師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主體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7-79.
[3] 黃杰.在專業課教學中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探討[J].大眾文藝,2021(16):213-214.
[4] 劉洪芝.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中專業課教師的主體作用——以《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課程為例[J].高教學刊,2020(5):84-86.
[5] 李學華,吳韶波,楊瑋.通信原理簡明教程[M].4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6] 史東麗,高建國,許成中.“課程思政”融入高職專業課的實踐與探索——以《數控車削技術》為例[J].科技視界,2019(7):163-164.
[7] 田華,閆平慧,張淑珍.把立德樹人融入醫學生專業課教學中[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7):67-69.
[8] 張漢壯.立德樹人 玉汝于成[J].中國大學教學,2019(1):13-16,32.
[9] 李力.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協同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通聯編輯:唐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