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俊
(荊楚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目前,國內學者普遍認為SPOC教學模式適用于國內高校的課程教學,王雙群和曾麗華[1]認為,SPOC本身與翻轉課堂是完全獨立的,但是通過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很好地將這兩者融合在了一起,SPOC教學模式也成為了翻轉課堂的重要載體,二者構成了相輔相成的關系。劉濤[2]認為,SPOC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有效地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結合,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逐漸成為我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但是在教學模式的構建等具體操作細則上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馬魯偉等[3]指出,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建立有效的網絡互動交流學習平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和高校的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朱元強[4]認為,雨課堂的引入能夠極大限度地提高SPOC教學模式的教學效率,通過高校的網絡教學平臺能夠同時開設多個班級,聘用多個教師,實現同一門課程的同時在線教學,在學校公共課的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場景。張曉娟等[5]指出,作為具有創新性的概念,將雨課堂和SPOC翻轉課堂實現有機的結合是發揮二者作用的關鍵,他認為有效課堂的構建需要重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習者的心理變化。在學術界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學者都認為SPOC教學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但就其如何實現與傳統教學的深度融合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1)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指的是將生態化教學看作是由不同類型的影響因素所構成的統一整體,在指標選取中盡量包含有關的因素。從操作層面來看,需要建立不同層級的指標體系,一級指標的選取可以是具有概況性的重要因素,二級指標則是一級指標的進一步細化,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有機結合可以保證指標體系的完整性。
(2)動態性原則。任何事物都處于動態的發展過程中,生態化教學模式也不例外,因此在選擇指標體系時要考慮指標的動態變化。在具體指標的選取過程中,要考慮到指標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使整體的指標體系處于完整的變化過程中。
(3)可獲取性原則。通過理論研究來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但最終的結果是要將指標體系運用于實證研究中。因此,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堅持可獲取性原則,即要考慮后期數據的可獲取性。在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有定性指標向定量指標的順利過渡,這也是可獲取性原則的必然要求[6]。
教學模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教學質量改革的關鍵一環,是學校實現教學有效監控的重要舉措[7]。為了建立科學的評價教學模式評價指標體系,首先進行專家訪談,獲得專家學者對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議。其次,在指標體系形成之后,在小范圍內進行預調研,發現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反復修正形成最終的指標體系(見圖1)。

圖1 教學模式
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完成之后,需要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值判斷其對生態教學模式的影響。借鑒學術界的現有研究成果,采用專家調查法對指標體系進行評分,在具體操作上采用Satty評分標準將任意兩個指標進行對比賦值,通過將整個指標體系14個指標進行兩兩對比得分后,可以得到整個指標體系的權重值(見表1)。

表1 Satty評價標準
將專家打分數據進行回收后,對數據有效性進行檢驗,即判斷數據的質量,數據質量越高,得到的研究結論越接近于真實情況。根據效度檢驗結果可知:3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的Alpha if Itemdeleted和Cronbach值均在0.7以上(詳見表2)。根據學術界的通用標準,效度檢驗的臨界值為0.7,檢驗值大于0.7,即可認為通過了效度檢驗。可以判斷本文的研究數據通過了效度檢驗,具有良好的效度。

表2 有效性檢驗
以專家評分數據為基礎,采用改進的熵值法進行權重計算,計算步驟主要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根據研究需要,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處理方法如方程(1)所示:
(1)
在方程(1)中,m指本文的二級指標數量,m=14;X為各指標得分的均值。為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本文對研究數據進行加權平移,消除出現負數的情況。
第二,計算出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變異系數,處理方法如方程(2)所示:

(2)
第三,計算所有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權重值,處理方法如方程(3)所示:
(3)
根據上述方程(1)(2)(3),將標準化的數據代入,采用Matlab計量分析軟件,將輸出結果進行整理后,權重值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一級指標權重態勢

圖3 二級指標權重態勢
由圖2可知:在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中,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3個一級指標權重值來看,教學內容的權重值最大,達到了0.553;其次是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權重值分別為0.278和0.169。綜合反映出在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但是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要求卻較高。換言之,高質量的教學內容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態度也至關重要,對教學質量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由圖3可知:從二級指標權重態勢來看,學生行為的權重值最大,權重為0.114,說明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行為在教學實踐中至關重要;其次為教學方法運用,權重值為0.104;其后為教材選用,權重值為0.103,說明教學方法和教材選用對教學質量產生著重要影響;教學實施和語言表達的權重值較小,權重值分別為0.021和0.018,說明其在教學效果評價中的影響力有限,但是也需要給予關注。
(1)研究結論。教育信息化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我國教育現代化建設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通過理論研究構建了生態化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運用熵值法計算出各指標的權重值,得到如下研究結論:①3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的Alpha if Itemdeleted和Cronbach值均在0.7以上。根據學術界的通用標準,效度檢驗的臨界值為0.7,本文的研究數據通過了效度檢驗,具有良好的效度。②在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中,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3個一級指標權重值來看,教學內容的權重值最大,達到了0.553;其次是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權重值分別為0.278和0.169。綜合反映出在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發揮,但是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要求卻較高。換言之,高質量的教學內容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態度也至關重要,對教學質量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③從二級指標權重態勢來看,學生行為的權重值最大,權重為0.114,說明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行為在教學實踐中至關重要;其次為教學方法運用,權重值為0.104;其后為教材選用,權重值為0.103,說明教學方法和教材選用對教學質量產生著重要影響。
(2)發展對策。在SPOC教學實踐的實施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教學質量:第一,主動引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咨詢者、引導者和組織者,需要對整體的教學進度進行有效控制,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獲取新的知識。第二,調整思維,推動新教學模式的運用。SPOC翻轉課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去看待新模式,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為提升教學質量建言獻策。第三,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習材料。在SPOC學習模式下,教師需要盡力擴充學習輔導資料,估計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并利用所掌握的學習材料去解決問題。同時,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都需要和學生保持積極的溝通交流,為學生解決疑惑,不僅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還能提升學生對新教學模式的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