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機關幼兒園 鄒 倩
設計意圖: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關于時鐘方面的經驗,能夠簡單地認識時鐘上面數字所代表的意思,但是對于“時鐘結構及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還不是很了解。因此,我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中5~6歲幼兒發展目標“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來解決,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及教育建議“引導幼兒了解和感受數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義不一樣,如鐘表上的數表示時間的早晚”設計了本節活動。同時結合本班幼兒經常玩“尋寶藏”的游戲,我以“藏寶圖”切入,讓幼兒在尋找寶藏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并了解時鐘,提高幼兒的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1.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學會認、讀整點。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驗合作和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PPT、15個手工時鐘模型、18個手繪時鐘圖片、一張手繪藏寶圖。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利用海盜圖片及藏寶圖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時鐘。為了讓幼兒更快、更好地了解和認識時鐘,教師在每個環節設計了相應的游戲活動。一、知道藏寶圖,開啟尋寶之旅教師出示海盜圖片。師:你們知道圖片上是誰嗎?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幼:是海盜。幼:他的帽子上有骨頭的標志。師:海盜都會干些什么?幼:會去尋找寶藏。教師出示藏寶圖。師:他們是怎樣找到寶藏的?要想得到寶藏,需要經過幾個地方?幼:要想找到寶藏需要經過三個地方。小結:老師帶來的是一張藏寶圖,藏寶圖上有三個地方,只有順利通過這三個地方我們才可以得到寶藏。二、尋寶大通關尋寶規則:要想找到寶藏就必須集齊三塊卡片(時鐘卡片)并拼湊完整,放在寶藏盒表面,完全與寶藏盒重合,才可以拿到寶藏。幼兒每通過一個地方可以獲得一塊卡片。1.尋寶第一站——找相同,獲得一塊時鐘卡片(認識鐘面)。要求:幼兒需要合作在一分鐘內從一大張紙中(紙中有18個小時鐘卡片)找出所有與時鐘特點相同的時鐘圖片,如果超出一分鐘則挑戰失敗,幼兒將失去獲取一張卡片的機會,在一分鐘內完成則過可獲得一塊時鐘卡片。師:上面的時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幼:它們都有1、2、3、4、5、6、7、8、9、10、11、12數字。幼:都有兩根針。幼:時鐘的形狀不一樣,有的是圓形,有的是正方形,還有的是長方形。師:鐘面上的數字是怎樣排列的?

幼:是按照數字1、2、3、4、5、6、7、8、9、10、11、12的順序排列的。師:兩根針有什么不同?幼:這兩根針長度不一樣,有一根針長一點,有一根針短一點。小結: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所有的時鐘上面都有1~12的數字和兩根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又粗又短的叫時針。2.尋寶第二站——辨方向,獲得一塊時鐘卡片(知道時針、分針的運轉方向和關系)。要求:幼兒需要運用時鐘運轉方向及運轉規律的知識辨別方向,到達尋寶的下一個地方,通過可獲得一塊時鐘卡片。教師播放視頻,幼兒探索時針、分針的規律。師:時針和分針誰走得快?誰走得慢?幼: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師:它們是順著什么的方向轉動的?幼:時針和分針順著數字1~12順序轉動。小結:時針和分針都是順著1~12數字的方向轉動的,并且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師:你們發現時針、分針的關系了嗎?是什么?幼:分針走得很快,它走一圈,時針才走了一個數字。幼兒撥動時鐘模型進行感受。3.尋寶第三站——大聲說,獲得一塊卡片(認識整點)。要求:PPT上出現圖片,幼兒需要對著圖片上氣球大聲說出,直到氣球消失即為成功,一共有5個氣球。幼兒需要把氣球全部弄消失即為通關成功,獲得一塊時鐘卡片。教師分別演示1、2、3、5、6、10、12點,重點講12點。小結:分針、時針都是從數字12開始走的,沿著1~12的數字走動,當分針再次走到12時,時針停在數字幾上,就表示幾點整。三、寶藏大揭秘1.拼湊圖片,尋得寶藏。師:你們是如何將三塊時鐘卡片拼湊成時鐘,打開寶藏盒的?幼:我們根據時鐘數字排列的順序拼出了完整的時鐘,找到了寶藏。小結:幼兒根據數字及數字方向、時針、分針等拼出了時鐘,找到了寶藏。2.回憶尋寶過程。師:剛才我們尋寶都經過了哪些地方?遇到了怎樣的挑戰?是怎樣通過的?[活動延伸]幼兒將所學的全部時鐘知識運用起來,拼湊出完整的時鐘,找到寶藏。教師以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本節活動的主要知識。教師將藏寶圖、時鐘模型以及時鐘卡片放在益智區,幼兒可以和同伴在區域活動中探索藏寶圖的新玩法。反思:本節活動旨在讓幼兒認識時鐘,能夠區分時針、分針,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留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根據寶藏圖想出更多好玩的游戲活動。
反思:
本節活動旨在讓幼兒認識時鐘,能夠區分時針、分針,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認、讀整點?;顒永糜變菏煜さ摹安貙殘D”進行導入,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為了避免活動過程的枯燥,我為幼兒準備了足夠多的材料,讓幼兒親自體驗時針。整節活動幼兒主動學習,課堂氣氛活躍,知識的獲得和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整節活動由淺到深、層層遞進,從簡單的認識鐘表開始到了解時針、分針的關系,再到認識整點,逐漸深入。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每個環節我都設計了相應的游戲活動,并以幼兒操作為主要手段,讓幼兒從感知著手,以實物、教具作為載體,給幼兒清晰、準確的概念。這樣設計不僅能夠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也能使其更好、更快了解、認識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