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姍,龐 倩,涂永強,鄧啟紅,沈常歡,伍 珊,馮 勇,周明亮*
(1.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1731;3.四川省甘孜州畜牧站,四川 康定 626000)
本試驗以瑪格綿羊、勒通綿羊、貢嘎綿羊和扎溪卡綿羊周歲公、母羊的肌肉為研究對象,測定其肌肉營養指標、礦物質元素含量、重金屬元素含量、膽固醇及氨基酸含量等,從肌肉角度詳細了解甘孜州綿羊群體的生物學特性。
1.1 測定對象 瑪格綿羊來源于主產區得榮縣,貢嘎綿羊來自主產區瀘定縣,勒通綿羊來自主產區理塘縣,扎溪卡綿羊來自主產區石渠縣。每個群體的公、母羊各隨機選擇10 只,共計80 只,采用自然放牧方式飼養。
1.2 屠宰及樣品采集 羊只運輸至屠宰場或屠宰場附近,屠宰前12 h 停止進食,屠宰前2 h 停止飲水,保持周邊環境安靜。采用頸部動脈放血,剝皮。取背最長肌或與臂三頭肌、股二頭肌的混合樣500~1 000 g,剔掉多余的脂肪,裝入封口袋中,送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測定肌肉組織中的營養成分、氨基酸、礦物質元素、重金屬元素和膽固醇等指標。
1.3 測定方法 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質等指標的測定參照《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 5009.3-2016)、《食品中灰分的測定》(GB 5009.4-2016)、《食品中脂肪的測定》(GB 5009.6-2016)和《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 5009.5-2010)等方法進行。
磷、鉀、鈉、硒、鈣、鎂、鐵、鋅和膽固醇等指標的測定參照《食品中磷的測定》(GB 5009.87-2016)、《食品中鉀、鈉的測定》(GB 5009.91-2017)、《食品中硒的測定》(GB 5009.93-2017)、《食品中鈣的測定》(GB 5009.92-2016)、《食品中鎂的測定》(GB 5009.241-2017)、《食品中鎂的測定》(GB 5009.90-2016)、《食品中鋅的測定》(GB 5009.14-2017)和《食品中膽固醇的測定》(GB 5009.128-2016)等方法進行。
鉛、鎘、鉻、砷、汞、銅、錳等重金屬元素指標的測定參照《食品中鉛的測定》(GB 5009.12-2017)、《食品中鎘的測定》(GB 5009.15-2017)、《食品中鉻的測定》(GB 5009.123-2014)、《食品中砷及無機砷的測定》(GB 5009.11-2014)、《食品中汞及無機汞的測定》(GB 5009.17-2014)、《食品中銅的測定》(GB 5009.13-2017)和《食品中錳的測定》(GB 5009.242-2017)等方法進行。氨基酸含量的測定參照《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GB 5009.124-2016)方法進行。
2.1 肌肉營養成分 由表1可知,甘孜州四個綿羊群體肌肉中的干物質含量在24.90%~28.93%之間,水分含量在71.07%~75.10%之間,灰分含量在0.95%~1.35%之間,脂肪含量在2.65%~8.00%之間。其中,瑪格綿羊公、母羊的脂肪含量分別為3.03%和8.00%,貢嘎綿羊公、母羊分別為3.70%和3.35%,勒通綿羊公、母羊分別為4.90%和6.71%,扎溪卡綿羊公、母羊分別為3.95%和2.65%。四個群體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一致,均在20%左右,即19.07%~22.35%之間。其中,瑪格綿羊公、母羊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20.13%和19.07%,貢嘎綿羊分別為20.60%和21.55%,勒通綿羊分別為20.50%和19.43%,扎溪卡綿羊分別為22.35%和21.85%。

表1 甘孜州四個地方綿羊群體肌肉中的營養成分
2.2 肌肉礦物質元素及膽固醇含量 由表2 可知,肌肉中磷含量在0.15%~0.18%之間,鉀含量在0.26%~0.31%之間,鈉含量在0.05%~0.06%之間,硒含量在0.02~0.06 mg/kg 之間,鈣含量在46.30~71.31 mg/kg 之間,鎂含量在209.67~241.00 mg/kg 之間,鐵含量在13.43~20.27 mg/kg之間,鋅含量在14.85~30.73 mg/kg 之間,膽固醇含量在73.80~85.65 mg/100 g 之間。測定的磷、鉀、鈉、鎂、鐵五種元素及膽固醇的含量在四個群體中比較一致,但瑪格綿羊公、母羊的硒和鋅元素含量均高于貢嘎綿羊、勒通綿羊和扎溪卡綿羊,而扎溪卡綿羊群體中的鋅元素含量相對最低,可能與土壤中礦物質元素含量的高低有關。

表2 甘孜州四個地方綿羊群體肌肉中的礦物質及膽固醇含量
2.3 重金屬含量 由表3可知,肌肉中鉛含量在0.015~0.047 mg/kg 之間,鎘 含量在0.001 1~0.005 2 mg/kg 之間,鉻含量在0.053~0.08 mg/kg之間,砷、汞、銅和錳元素在其檢出限范圍內未檢測到。

表3 甘孜州四個地方綿羊群體肌肉中的重金屬含量 mg/kg
2.4 氨基酸含量 由表4可知,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蘇氨酸和蛋氨酸這7種必需氨基酸在四個綿羊群體肌肉中的含量一致,差異較小,每個群體公、母羊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總和在6.55~7.50 g/100 g之間;酪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絲氨酸、胱氨酸、組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為非必需氨基酸,四個群體間的差異較小,每個群體公、母羊肌肉中的非必需氨基酸總和在10.25~12.12 g/100 g之間;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為鮮味氨基酸,每個群體公、母羊肌肉中的鮮味氨基酸總和在7.53~8.47 g/100 g 之間;氨基酸總量在16.77~19.25 g/100 g 之間,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在61.97%~65.71%之間,必需氨基酸/總氨基酸在38.75%~39.31%之間。

表4 甘孜州四個地方綿羊群體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 g/100 g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改善與提高,對食物中的營養要求也越來越高。羊肉是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蛋白質含量一般在20%左右,如成年湖羊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為22.6%[1],蘇尼特羊為19.2%[2],小尾寒羊為21.6%[3],大尾寒羊為22.49%[4],灘羊為20.36%[5],魯西黑頭肉羊為20.02%[6]。此次測定的甘孜州四個綿羊群體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均在20%左右,瑪格綿羊公、母羊分別為20.13%和19.07%,貢嘎綿羊分別為20.60%和21.55%,勒通綿羊分別為20.50%和19.43%,扎溪卡綿羊分別為22.35%和21.85%,與前述綿羊群體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一致。
膽固醇廣泛存在于動物體內,參與形成細胞膜,合成膽汁酸、維生素D 以及甾體激素。但人體內膽固醇過高會引起一系列疾病,如前列腺癌、心臟病、冠心病、骨質疏松癥等;因此,人體對膽固醇的攝入應有限制,一個70 kg的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50~300 g的膽固醇為最佳,在營養學上通常將100 g食物中膽固醇含量低于100 mg 的食物稱為低膽固醇食物,100~200 mg 的食物稱為中度膽固醇食物,200~300 mg 的食物稱為高膽固醇食物[7]。甘孜州瑪格綿羊、貢嘎綿羊、勒通綿羊和扎溪卡綿羊肌肉中的膽固醇含量在73.80~85.65 mg/100 g 之間,均屬于低膽固醇食物,因而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肉品。
甘孜州的四個地方綿羊資源群體,其肌肉富含鉀、鈉、磷、鈣、鎂、鐵、鋅和硒等礦物質元素,是人體日常生活所需,而鉛、鎘、鉻、砷、汞、錳和銅等重金屬元素含量相對較低;7 種必需氨基酸的總和在6.55~7.50 g/100 g 之間,11 種非必需氨基酸的總和在10.25~12.12 g/100 g 之間,5 種鮮味氨基酸的總和在7.53~8.47 g/100 g之間。本次獲得的第一手肌肉營養特性資料,有利于進一步選育、挖掘與開發利用這些地方綿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