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劉偉 付晶園 竇劍軍
甘肅省中藥材資源豐富,近些年憑借中藥材這一優勢資源,中藥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產業集群是特定區域范圍內產業集聚的一個過程,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經濟效應推動整個產業持續發展,產業集群是一個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趨勢。通過多年的發展,甘肅省中藥產業具備了集群發展的條件和趨勢,但產業集群的競爭力不明顯,因此對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競爭力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據統計(如表1所示),甘肅省各地區都在開展中藥材種植,呈現逐步擴大的趨勢。從區域空間布局來看,定西是甘肅省中藥材第一大產區,從2015年到2020年,定西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全省起到引領作用。隴南、張掖、白銀、酒泉地區緊隨其后,2020年這四個區域的中藥材產量均在9萬噸以上。武威地區具有后勁,單產較高,產業發展潛力大。此外,慶陽、甘南州、天水、蘭州地區的年產量也達到了幾萬噸。目前甘肅省形成了以定西、隴南、張掖、白銀、酒泉為集中種植區域,帶動其他地區發展的全方位種植格局。

表1 2015ü2020年甘肅省各地中藥材種植面積和產量單位:萬畝、萬噸
目前甘肅省已建成5個主要的大型中藥材專業市場,其中有4個交易市場集中在定西,分別是隴西首陽中藥材市場、渭源渭水源中藥材貿易中心、渭源會川中藥材綜合市場、岷縣當歸城交易中心,第5個市場是蘭州安寧黃河藥材市場。隴西的中藥材市場年銷售量達到全國的20%以上,一些優質的道地藥材如當歸、黨參、黃芪等,年銷售量達到全國的一半以上。目前隴西正在建設集倉儲、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全國最大的中藥材產業園區。
據統計,目前甘肅省中藥加工企業有300多家,其中有30多家發展速度較快,這些企業加工能力強,市場銷售量大,國內外需求廣闊。以定西為例,如表2所示,從2017年到2020年,中藥加工和批發整體呈上升趨勢(疫情影響除外)。目前,定西市較大規模的中藥加工企業達到30家左右(包括中藥飲品加工和中成藥加工),憑借資源優勢,定西市的中藥加工企業已有相當數量,呈現出產業集群的發展趨勢。

?
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國家競爭優勢論,該理論的思想體系可稱作“鉆石”模型。“鉆石”模型主要從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組織結構和競爭狀態這四個因素方面分析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除此還有兩個因素:機遇和政府對產業發展也起到推動作用。“鉆石”模型闡述了產業集群問題,邁克爾·波特指出產業集群即一定地域范圍內產業的高度集中,有利于降低空間交易成本,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產生學習效應、品牌效應等,從而增強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因此用“鉆石”模型分析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競爭力問題是適用的。

圖1 邁克爾·波特的“鉆石”模型
要素條件是指對產業競爭力培養有利的生產要素條件,包括基礎要素,通常指生產三要素,即土地、勞動、資本,也包括高級要素,即人力資本、技術、信息等等。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是有效生產的必要前提。
(1)自然條件
甘肅省的地理方位為東西狹長地帶,從西到東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和地貌特征,干旱地區、半干旱地區、濕潤地區為不同種類中藥材的種植提供了先決的土壤條件。近年來甘肅省不斷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總產量居全國前列。在省內幾大主產區的引領下,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逐漸形成規模,為產業集群提供了基礎。
雖然近些年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大總產量高,但單位產量不高,這是因為目前的種植還是相對分散,很多農戶進行自家種植,仍缺乏專業統一規劃,種植的集中度不高。
(2)勞動要素
中藥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甘肅省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近些年在中藥材的種植、加工及銷售活動中,勞動力投入逐漸增加,并且在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注入人力資本這一高質量的勞動要素。但從中藥產業集群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力資本還需持續加大投入。
(3)資本要素
大量投入資本是形成規模經濟的前提,而規模經濟是產業集群的表現形式,規模經濟效應是產業發展必然要求。為了實現規模經濟效應,近些年甘肅省中藥產業在擴大種植、企業擴大規模、市場擴建等方面,不斷進行投融資。通過多方面尋求資金支持,擴充融資渠道,向規模經濟的方向發展。但資金不足目前依然是甘肅中藥產業發展的桎梏。甘肅經濟落后,定西等地區的資金不足問題突出,長久以來吸引投資困難是個難題。
需求是供給的前提,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原動力。從甘肅中藥產業集群發展的角度來看,主要有這幾方面需求。首先是治病的需求。中藥相對于西藥,對身體的副作用小,根治疾病效果良好。另外這兩年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的生命與健康問題迫切需要中藥產業的發展。其次是養生的需求。近些年國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和養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藥性溫和,適于調理身體、保健養生。再次,國內外市場需求廣闊。除了日本、韓國等這些東南亞國家對中藥的青睞,現在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信賴中醫藥。目前甘肅中藥材及加工產品已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例如蘭州的佛慈制藥,其中藥制品已出口至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德國、荷蘭、新西蘭、澳大利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是目前中國中藥出口時間最早、出口品種最多的企業。雖然具備了這些需求條件,但甘肅省中藥供給與需求仍然存在銜接不夠的問題,對市場需求了解不充分,市場開拓力不足,除少部分企業外,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很好利用到這些需求條件。
波特認為支持產業是指某一產業的上游產業,主要指作為生產原料和中間產品供應商的國內企業。相關產業是指共有某些技術、共享相同的營銷渠道和服務而聯系在一起的產業或具有互補性的產業。產業集群表現的則是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在某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從而產生一定的經濟效應。種植業是中藥產業的基礎,對中藥產業起支持性作用。甘肅中藥產業注重從源頭上抓起,通過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的培育,繼而進行專業質檢,保障中藥原材料供給優質。經過多年的培育,甘肅省境內現有藥用品種1527種,276種被列為國家重點品種,其中當歸、黨參、黃(紅)芪、大黃、甘草、柴胡、板藍根、枸杞、款冬花稱為十大隴藥品種。專業的育種加之土壤的優勢,甘肅省中藥材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各地縣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了規模化種植,總產量不斷攀升。中藥的種植業、加工業、中藥銷售在同一條產業鏈上,彼此相互關聯。目前甘肅省內有幾百家中藥加工企業,為保障甘肅省中藥材及其制品的銷售,甘肅省加大對市場的建設,積極建設各地的中藥產業園區,并集中優勢條件在隴西打造國內最大的中藥產業園區,該園區具有最大的交易平臺和最大的中藥材倉庫,大大提升了國內中藥材及其制品的銷量。與此同時,與中藥產業相關的服務業以及甘肅省的物流業也得到了推進與發展。
目前甘肅省各地結合地緣優勢,在種植、企業加工、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加緊推進,逐步向著中藥產業集群的方向發展。相關產業的企業之間交易成本逐漸降低,集群還帶來了內部規模經濟效應,以及規模經濟的外部性,交通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由于中藥產業在甘肅各地的集聚,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例如岷縣又叫當歸城。同時產業集群也增進了產業內部的企業競爭和相互學習,促進甘肅中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目前來看,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的趨勢已經形成,但還需要繼續推進,從而迸發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波特認為,一個國家的競爭優勢來源于該國產業的競爭優勢,而產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發展要打造好中藥企業。目前甘肅境內一些發展較快的中藥企業已在業內起到示范作用,有100多家中藥企業已經通過了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并涌現出一些龍頭企業,例如佛慈制藥、眾友制藥、遠大生物科技、甘肅扶正、岷海藥業等,其中佛慈制藥已躋身中國中藥工業生產企業50強。這些企業內部的科學組織以及遠景戰略規劃,讓企業具備了核心競爭力。同時中藥行業內的相互競爭也不斷推出優質企業,促進產業發展。總體來說,甘肅省中藥行業已有一些龍頭企業,能夠帶動行業發展,但數量不夠多,因此還需要加快企業建設的步伐。
中藥產業是利國利民的產業,也是我國的民族產業,近些年國家政策的導向就是要大力發展我國的中醫藥。2021年《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放大基地優勢,抓好中藥材資源的開發,提升定西“中國藥都”的發展水平,加快推進國家級和省級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政策的提出為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發展指明了方向。此外,“一帶一路”依然是甘肅省中藥產業拓展國外市場的機遇,同時新冠肺炎疫情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機會,為甘肅省做好中藥的開發與利用,攻克疾病提供了契機。抓住機遇并利用好機遇,是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戰略發展所必需的。
合理配置生產要素是產業集群的重要前提。目前來看,資本是甘肅中藥產業的稀缺要素,阻礙了產業快速發展。中藥材是甘肅的特色優勢資源,發展前景良好,因此要利用好這一點做好對外宣傳,加大招商引資,讓資本能夠從過剩地區流入到甘肅地區,讓資本在甘肅地區發揮價值和作用。此外,要用創新帶動產業不斷發展。創新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本、技術、信息等高級要素,因此要繼續培養和引進中藥產業領域的人才,同時企業要積蓄研發的力量以形成持久發展的動力,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行業運作效率。
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競爭力的培養應從需求入手。首先,治病救人是中藥產業發展的核心理念,因此甘肅省中藥產業的立足點是廣大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其次,抓住市場需求的前提是洞察市場需求,要進行市場調研,對國內外市場進行細分和歸類,有了詳細的認知以后從而進行有效供給。再次,需求量大、需求時間持續長的中藥材及其制品是甘肅中藥產業大量生產和加工的對象。第四,依靠優勢提升優勢。甘肅省的當歸、黨參、黃芪等優質中藥材產量高有成本優勢,利用好這一優勢繼續擴大種植和加工,同時要持續提高產品的品質,包括嚴格的質檢和取得國內外的質量認證,不斷研究開發高品質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藥材及其制品。第五,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中藥產品出口到國外,越來越多國家對中藥產品認可,國外市場廣闊需求量大,因此要做好國外市場的拓展。
發展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要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實現。首先是產業鏈的上游環節,甘肅省的中藥材種植目前存在單產不高的問題,需加強集中管理專業種植,以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不斷降低種植成本為其他產業環節提供支撐。同時要秉承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在農業機械供給、良種培育、中藥材品質保證等方面繼續進行專業推進。其次是產業鏈的中游環節,甘肅省每個中藥主產區內都有一定數量的中藥加工企業,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優勝劣汰。但從目前企業經營的效果來看也存在一些問題,要提高生產加工能力,持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不斷提高中藥產品的質量。同時要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中藥加工技術,打造國際一流水準的中藥加工企業。再次是產業鏈的下游環節,中藥材及其制品的銷售是產業鏈最重要的環節。因此要加緊市場建設,尤其是中藥產業園區的建設。除此還要發揮好甘肅省中藥產業鏈上的技術咨詢、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服務性環節對產業集群的助推作用。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發展就是圍繞著中藥材主產區,在中藥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之間不斷形成一種良好的支持與關聯性,抓好產業鏈條上的每個節點,形成高度專業化分工協作,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經濟效應,促進整個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推進中藥產業長期持續發展。
首先是發揮政府的扶持職能。甘肅經濟落后,中藥產業作為地域特色產業需要在金融財稅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來支持與幫助甘肅中藥產業集群發展。其次是發揮政府的監管職能。要進一步完善中藥產業的法律法規,為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發展提供相應的法律依據和保障,同時要加強監管,規范行業行為和企業行為,促進甘肅省中藥產業集群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