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子昱
目前我國農業以及農村發展滯后,農民增收困難,銷路短缺的局面未能很好改變。首先農村農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付出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當前我國農村可利用資源日益緊張,農業環境污染突出,廢水等污染物排放量大,農村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受到制約。此外,外出務工農民工返鄉就業也因為農村本身經濟發展潛力弱而變得難以實現,即使具有一技之長或者想要返回家鄉回饋社會的農民或者青年人才也難以施展自己的能力,因此提供農村就業創業平臺,增強農村的就業吸引力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科技創新是提升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力,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科學技術來帶動,提高生產效率與土地資源利用率。本文通過將依靠科技牧草引入生態種養循環產業鏈,并將循環產業鏈利用到“公司+農村經濟合作社”的發展模式中,并依托社會投資企業發揮核心作用,參與前期投入運營的途徑,解決當前農業環境污染嚴重,畝產量不足,生產效率低,可持續發展能力弱等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新型D牧草是被子植物門,狼尾草屬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是由皇竹草、黑麥草、蘆甘草、甜象草、巨菌草等十多種優質牧草通過品種雜交優選技術,現代生物育種技術培育而成的新型牧草。可用于養殖牛、羊、豬等牲畜和禽類、魚類,是一種高產、優質的刈割型D飼草,堪稱“牧草明珠”。該牧草與傳統的皇竹草比較,能夠看出其突出的種植優勢。

表一 D牧草與傳統牧草對比圖
以肉牛為例,經檢測食用科技的D牧草的肉牛,肉牛抵抗力增強,糞便無臭味,上膘快、體格大、肉質細膩結實、肉色鮮紅、紋理細致、富有彈性、大理石花紋適中、脂肪色澤為白色或帶淡黃色、脂肪質地有較高的硬度、胴體體表脂肪覆蓋率100%,有機成分高。
將種植的牧草進行簡單加工給牲畜食用,并依靠牲畜提供天然肥料,形成閉環,以草養牛,以牛育草。依托于優質D牧草,該產業鏈能在成本,收益等方面強于普通種養循環產業鏈。也能構建作物與牲畜的生態平衡,打造農牧生態產業鏈。
由社會投資企業發揮核心作用,承擔先期引進與投入,制定項目合作機制與產品標準,向其他經營主體輸送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等引領帶動大戶、散戶發展,農民合作社則發揮紐帶作用,主動開展發展所需的各類專業化、社會化服務,農戶發揮基礎作用,積極參與特色化種養經營。資本投資企業采取訂單、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與農民合作社、農戶形成緊密型利益關系。資本投資企業、農民合作社與農戶建立誠信合作機制,降低投資企業投資風險,確保各類主體的權利與義務統一,真正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并且待新投資企業規模擴大后,可以打造企業品牌,鼓勵農民加盟合作。
以Y農業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Y公司)為例,Y公司計劃與自愿參與合作組成農村經濟合作社的農民,以Y公司和合作社的名義成立一家新的股份制公司,新現代農企合作公司。新公司所需資金主要依托于農民貸款投入來實現,開展運營以Y公司主導,農民共同參與的形式。包括聘請當地農民以及合作社成員來參與新公司的養殖和管理,并且對其進行培訓,教授先進種植養殖技術。并依賴優質的D牧草和高效的種養循環產業鏈養殖更多品質更好的牛肉。待肉牛成熟過后,新公司以低于市場的價格收購農民所有肉牛后,再進行牛肉屠宰和加工出售。預計模式開展第一年能幫助農民將貸款還清,且新公司能有富余,可以將模式規模擴大,形成良性循環,實現互利共贏,建立長期合作。
該合作發展模式可以通過政府合作紐帶的中間角色,為Y公司和當地農戶等不同經濟主體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建立新的股份制公司。另一方面政府還能為當地農戶給予補貼,促進農戶生產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增加當地政府的稅收,推動當地的產業發展,為提高當地經濟收入保駕護航。
新成立的現代農企合作公司依托Y公司在合作地區開設技術培訓中心,開設農業課堂和提供專業知識技術培訓,包括牧草種植技術使用,養牛防疫措施等具體課堂內容,讓農民能在科學的技術指導下開展牧草種植和牲畜養殖等工作。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開展培訓一方面能提高農民的種植養殖專業技能,讓農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來降低養殖成本,提高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保證產品質量,綠色健康營養豐富。并且通過“具體農戶具體分析+效果反饋+遠程監控”的方式,與農戶近距離交流,構建良好的關系,從而進行深度且有針對性的培訓。并且會通過遠程實時監控來處理農戶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肉牛生病或者非自然死亡等,該情況發生后,新公司將迅速提供專業養殖人員來進行及時處理,盡可能減少農戶的利益損失。同時,新公司會定期進行技術宣講與指導和教導效果反饋,切實地保障農民的利益和模式發展的可持續性。
因此通過整合產業要素,引進科技牧草農牧種養循環生態農業項目,帶動當地資本返鄉、科技返鄉、人才返鄉,打造當地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的樣板模式,為地方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要素,為產業融合注入新動能,為農村資源聚集開辟新模式,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新路徑。
合作社成員每年可通過新公司模式中的股份分紅來獲取利益,保障當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增強他們參與種植養殖的積極性,實現合作社與公司的雙贏。
新現代農企合作公司在自身品牌打造成熟后,將吸納更多的農戶進入到品牌中來。農戶可以加盟品牌的高品質加工肉類,通過開設門店或建立網絡商鋪來進行售賣。若合作建立,團隊則會向農民教學和推廣采用互聯網銷售的方式來進行售賣,比如電子商務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相關操作技巧等,為農戶線上盈利打造堅實的基礎。幫助當地農戶建立現代的電商經營思維,通過當前app以及小程序帶貨等方式來擴展銷售市場,能自發合理經營加盟門店,增加經濟收入,提高農民生活幸福指數。以及團隊會給農戶提供一對一的門店選址意見,門店經營經驗等,并且會開設銷售以及市場相關知識的課堂,幫助農民了解市場規律和經濟原理,從而更好地參與市場活動,依靠自己的雙手提高經濟收入,拓寬收入渠道,提高生活質量。
該模式發展與推行多維度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在鄉村振興的五個維度,首先,在鄉村產業振興上,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利用專利技術提高農產品的收益率,降低養殖成本,改良牧草養育高品質牧牛,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促進農業高質高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其次,在鄉村人才振興上,聘請當地農民以及合作社成員的身份參與公司的養殖和管理,并且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有力地提高當地牧民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和技術運用水平,同時通過創造就業機會促使農民富裕富足,幫助當地政府創收。再次,在鄉村文化振興上,通過創造優質就業崗位吸引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有力解決了農村空心化難題,同時推進城市鄉村協調發展。值得加以重視的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鄉村生態振興上,模式中的生態種養循環產業鏈充分體現了“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目標,生產出的農牧業產品屬于大自然的生態循環中的一環,并且依靠科技牧草以技術支持能努力避免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另外,在鄉村組織振興上,促進農業高質高效,拉動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有效盤活閑置土地及人力資源。
第一,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者,是農戶生產的帶動者和服務者,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具有主導性。農村經濟的發展有了企業的加入,催生出“企業+合作社+農民”的新模式,這一模式有利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隨著農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農產品已經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面對多樣化、多層次的市場需求,企業可以及時提供牧草與牛肉的市場信息,有效幫助農民規避風險。此外,新模式促進了農業的技術進步,發展農業專業化,延長農業產業鏈。企業為生產基地和農戶提供技術支持,提高了農產品的技術含量,使得牧草種植的規模以及質量大大提高。
第二,面對在已經形成的城市經濟體系的“旋吸效應”下,大量中西部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進城務工的問題,通過對鄉村產業振興,能有效緩解“農村空心化”的現象,提高農村人口的社會流動能力,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實現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形成返鄉吸引力。如此,農村將會有更多的年輕人返鄉參與農業種植和牲畜養殖,調動農民參與鄉村建設,實現以現代技術為基礎的新產業新業態在農村蓬勃發展。讓農村的就業者通過當地提供的公司發展平臺成為農村創業者,也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實現勞動分工和產業就業,成為農村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力量,促進農村文化創新,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