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飛燕 張小紅 黃 珊 秦莉花 鄧斯琪 朱安定
(1.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2.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湖南 長沙 410013)
腦梗死又稱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危害老年人和青少年健康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特點[1-2],已成為中國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也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致殘的最主要原因[3]。有研究統計,腦梗死發生后1個月內生存率約80%,12個月內生存率約為65%,致殘率在70%以上,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巨大影響[4]。女性體內高雌激素水平對機體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女性腦梗死患者多處于絕經期,失去了雌激素分泌保護,導致發病率較高,對女性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不良影響[5]。
中醫體質可反映疾病的易感性與傾向性,也可以影響疾病的轉歸及預后[6-7]。通過改善偏頗體質,調整功能狀態,可以在未發病時或在發病的早期階段進行有效的預防[8]。此外,病證性質、病機從化、病癥傳變及轉歸等方面也同樣受到體質類型、體質強弱等因素決定。中醫體質類型對于腦梗死患者的發病和疾病轉歸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通過臨床調查,了解絕經后腦梗死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和相關危險因素分布情況,并對相關危險因素與體質類型進行相關性研究分析,以期為絕經后人群的腦梗死預防、治療及康復提供依據。
1)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按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相關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9];中醫體質判定標準依據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10]。2)納入標準:自然停經連續1年及以上;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加研究,通過醫院倫理道德委員會審核;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患者認知清楚能夠正確完成問卷或者經調查員協助能夠正確理解并完成調查。3)排除標準:合并心、肺、肝、腎等嚴重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者;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由顱內腫瘤、顱內血管畸形、外傷、血液系統等相關疾病引起的中風者;資料不全者。
選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就診于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神經內科并且符合上述標準的418例絕經后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68.72±9.86)歲。婚姻狀況:已婚403例,離異1例,喪偶14例。絕經方式均為自然絕經,初潮年齡(13.80±5.00)歲,絕經年齡(50.70±2.80)歲。文化程度:文盲 30例,小學 168例,中學202例,本科及以上18例。職業:農民51例,自由職業12例,專業技術人員1例,其他職業人員354例。月收入水平:<3 000元64例,3 000~5 000元280例,5 001~7 000元74例,>7 000元2例。
1.3.1 一般情況調查表 采用自行編制的一般情況調查表,內容包括患者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月收入、初潮時間、絕經時間、絕經方式、身高、體質量以及BMI。
1.3.2 腦梗死患者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問卷 參考《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2015》[11],形成腦梗死患者相關危險因素調查問卷,包括:糖尿病史、血脂異常史、高血壓病史、心臟病史、家族史及既往腦卒史。
1.3.3《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 采用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10]進行患者體質類型辨識。量表包括平和質、特稟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9個亞量表,共計6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5級計分,每個條目得分相加為原始分,然后計算轉化分,轉化分=[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4)]×100,轉化分≥60分即判斷為是某種體質類型。
1.3.4 研究方法 由經過培訓對研究意義和方法十分清楚的研究人員向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發放調查表,進行一般資料調查、腦梗死患者相關危險因素調查以及中醫體質問卷調查,對于填寫有困難的患者由調查人員協助患者填寫并翔實記錄。問卷填寫結束后檢查問卷填寫是否完整,并且經雙人核對后錄入數據庫。
418例絕經后腦梗死患者均為偏頗體質,按8種偏頗體質轉化分最大值法判定的體質類型分布,陽虛質患者最多,共204例(48.80%),其次是痰濕質79例(16.75%),陰虛質68例(16.27%)。見表1。

表1 絕經后腦梗死患者中醫體質分布
據統計結果顯示,絕經后腦梗死同時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人數最多,其中陽虛質、痰濕質和陰虛質較多;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次之,其中陽虛質和陰虛質居多;體重指數(BMI)≥24 kg/m2和患有心臟病的患者中醫體質均以痰濕質和陽虛質居多;既往有卒中史的患者以陽虛質和陰虛質較多;合并高脂血癥和有家族史的絕經后腦梗死患者人數較少,均為陽虛質較多。見表2。

表2 不同中醫體質危險因素分布情況(n)
將陽虛質作為因變量(Y=1是;Y=0否),以高血壓病史、高脂血癥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臟病史、既往卒中病史、家族史以及BMI≥24 kg/m2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和BMI≥24 kg/m2與陽虛質具有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危險因素與陽虛質Logistic回歸分析
將痰濕質作為因變量(Y=1是;Y=0否),以高血壓病史、高脂血癥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臟病史、既往卒中病史、家族史以及BMI≥24 kg/m2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MI≥24 kg/m2與痰濕質具有相關性(P<0.05)。見表4。

表4 危險因素與痰濕質Logistic回歸分析
將陰虛質作為因變量(Y=1是;Y=0否),以高血壓病史、高脂血癥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臟病史、既往卒中病史、家族史以及BMI≥24 kg/m2作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與陰虛質具有相關性(P<0.05)。見表5。

表5 危險因素與陰虛質Logistic回歸分析
腦梗死屬中醫學“中風”范疇,《靈樞·九宮八風》記載“其有三虛而偏中于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說明腦梗死發病的關鍵是正氣虧虛則外邪入侵[12]。本研究納入的418例絕經后腦梗死患者中醫體質類型人數排前3位的分別是陽虛質、痰濕質和陰虛質。有研究顯示腦梗死患者以氣虛質、陰虛質、血瘀質、痰濕質為常見體質,而氣郁質、陽虛質則較少見[13-14]。《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絕經后婦女腎精虛衰、沖任不足乃至陰虛體質,陰損及陽,致后期脾腎陽虛,乃至陽虛質[15]。此外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的年齡在61~75歲,年齡越大或者久病體虛者,形成陽虛質的可能性更大。因人到老年,元陽衰微,陽氣虧虛,正氣不足,日久易傷陽氣,導致陽虛。陽虛導致體內水液運化障礙,凝結成痰,與體內濕氣互結,形成痰濕;痰濕阻滯日久,影響脾胃運化,阻礙陽氣生發,加重陽虛。痰濕質的形成還可能為環境因素影響,湖南地區多陰雨天氣,或飲食不節,飲食偏嗜,愛食辛辣肥膩食品,影響脾胃的升降功能,造成痰飲水濕停聚,助濕成痰。痰濕蘊結,郁而化熱,熱極生風,以致風火痰熱上擾清竅,從而促進腦梗死的發病。由于絕大部分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過程無法逆轉,因此減少卒中疾病負擔的最佳途徑還是預防[16]。因此對于絕經后女性,可以通過調攝陽虛、痰濕、陰虛體質,靈活運用化痰、祛濕、滋陰、扶正益陽等治則治療,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干預,達到預防的目的。
本研究中418例絕經后腦梗死患者危險因素分布情況為合并高血壓的人數最多,其中醫體質以陽虛質、痰濕質和陰虛質多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次之,以陽虛質和陰虛質居多;BMI≥24 kg/m2的患者中醫體質以痰濕質和陽虛質居多。既往研究顯示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均是腦梗死重要的危險因素[17-20],包括絕經后腦梗死患者[21]。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將絕經后腦梗死患者主要體質與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和BMI≥24 kg/m2與陽虛質具有正相關性,BMI≥24 kg/m2與痰濕質具有正相關性,糖尿病與陰虛質呈正相關。說明有糖尿病和BMI≥24 kg/m2的患者,陽虛質的腦梗死患病率增加;BMI≥24 kg/m2的患者,痰濕質的腦梗死患病率增加;有糖尿病的患者,陰虛質的腦梗死患病率增加。本研究結果提示高血壓、糖尿病以及BMI≥24 kg/m2的絕經后女性應警惕腦梗死的發生,并且注意調理偏頗體質。
一項來自聯合國的調研數據顯示,至2030年中老年女性人群將增至12億,主要增長點在發展中國家,達76%,中國將占據全世界絕經后女性人口的23%[22]。在中老年女性中,腦梗死風險的發病率急劇增加,與年齡匹配的男性相比,絕經后女性腦梗死更嚴重,恢復情況更差,長期殘疾更嚴重[23]。從疾病負擔角度看,腦梗死所導致的勞動人口數量減少以及永久性殘疾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均帶來沉重的疾病負擔。隨著對中醫體質理論的深入研究,發現其可以很好地運用到疾病防治中,通過體質辨識,對潛在病理體質的人群進行篩選,在未發病之前,通過積極的改變、調理偏頗體質,控制危險因素,進而截斷或減緩腦梗死的發生發展[24-26]。通過研究發現,目前對于絕經后腦梗死患者的研究較少,通過研究絕經后腦梗死患者中醫體質類型及其相關危險因素,對此類患者的腦梗死防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