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源祁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湖南 長沙 410205)
隨著信息技術持續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傳統教學模式同信息技術的融合不斷加深。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微助教等為代表的課堂互動信息化工具,正推動著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良。微助教是一種輕量級的課堂互動信息化解決方案。它以微信為載體,以最低的網絡服務和平臺建設為依托,以教師個體為最小的使用單位,成為整個多元教學體系建設的有效補充。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為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很多理論課程的教學會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為師生提供良好的線上教學體驗。但實踐課程受限于額外的軟硬件設施條件,目前仍采用傳統的“實驗資料+老師演示”的實踐教學模式,尚未引入或未能充分利用新型的信息化教學工具?!癊xcel 在會計和財務中的應用”課程是財經類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實踐課程,它對軟硬件設施要求不高,但仍以課堂教學為主,屬于典型的信息化實踐教學模式。因此,我們選擇微助教作為研究載體,試圖對該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進行探究。
微助教提供的互動平臺可以讓教師從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復習三個環節出發,改變了傳統的“實驗資料+老師演示”的實踐教學模式,開創性地構建了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優勢明顯,既方便老師實時掌控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操作情況,也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來說,我們將課程教學模式設計分為三個部分。
對于“Excel 在會計和財務中的應用”這門課程,學生一方面需要掌握會計和財務管理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又需要對金融、證券、稅務方面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無論對于老師還是學生來說,都需要儲備大量的理論知識。因此,課前推送相關學習資料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第一步,也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學生只有在充分預習的情況下,后續教學環節才能高效推進。微助教的課堂資源庫可以方便老師導入不同課程的教學資源,從而提高相關基礎課程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針對實踐課程的課前導入環節,我們圍繞教學大綱中每一章節較簡單的知識點,推送相關的實例文件,鼓勵學生嘗試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幫助他們建立自主學習的信心。而對于較難的知識點,教師則通過發布相關的案例討論或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解決復雜問題,提高學生在后續教學環節中的接受能力。
實踐課程的課堂教學環節大多沿襲傳統教學模式,線上教學手段的優勢未能充分施展。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新一代熟悉電子設備和網絡的大學生偏好使用手機拍下關鍵操作過程。因此,一味強令學生在實踐課上放下手機并不現實,我們亟須利用線上教學手段來優化課中教學。微助教上發布課件的渠道可以作為重要操作的文本或視頻展示,使學生在操作時可以即時查看,加深他們對實踐內容的理解。微助教上答題和隨機點名的功能可以輔助完成隨堂練習,推動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點,鍛煉他們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學生課中學習的內容仍主要在原有實踐環境下完成,微助教的使用不應沖淡課程的實踐基本操作,而應重點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通過了解學生的課中學習進度及練習完成情況,對不同知識點做差異化處理,調整課堂講解演示的重難點內容,做到因材施教。
傳統的實踐課程往往是“老師講,學生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同時不注重課后教學環節。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主要的任務是按照教程完成實踐操作,缺少獨立探索問題的訓練。老師可以在課后布置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自己探索構建模型解決實際問題。老師可以根據作業的難度和工作量要求分組或獨立完成,也可以設置作業互評,讓學生在評價打分的同時相互學習。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反思及改進教學,并通過留言或發布視頻的方式對作業進行點評和答疑。當然,老師事先要合理設計課后教學環節的分值占比,激勵學生完成創造性練習。此外,老師可以經常性地上傳與課程相關的學習視頻、資源鏈接等,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學生一方面可以利用線上資源對實踐內容進行復習,提升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課后與老師進行交流,完成教學反饋。
“Excel 在會計和財務中的應用”課程面向大三學年的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專業學生開設,通常每學期有6-7 個選修班級。2021 學年第一學期本課程有299 名學生選修,分為7 個班級,同時由1 名老師授課。其中,有4 個班級利用微助教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另有3個班級則采用傳統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為開展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提供了基礎條件。我們把前4 個班級作為實驗組,把后3 個班級作為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每個班級的人數均在40 人左右,實踐教學場所相同,每周授課1 次,共16 周。雖然每個班級授課的具體時間不同,但我們不認為會對教學活動產生顯著影響。
①課前預習環節。老師任務:發布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實踐要求、學習方法及評價細則;上傳課前預習資料,包括文本、語音及視頻文件等;發布課前預習任務,主要以Excel實例文件為主,發布時間為上課前一天。學生任務:參照預習資料,選擇性溫習理論知識,查漏補缺;按照課前發布的預習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對于自己不清楚或有疑惑的問題,及時反饋提交給老師。
②課中教學環節。老師任務:基于課前預習資料導入實踐教學環節;根據學生課前預習反饋的問題調整授課內容;操作演示完成后,推送相關課件及視頻文件供學生查看(資料應少而精);通過隨機點名的方式讓學生答題或演示,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及時發布隨堂練習,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任務: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認真完成課堂實踐教學環節;及時完成隨堂練習,盡量在課堂上解決問題。
③課后復習環節。老師任務:針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及效果,針對性發布課后復習任務,主要以開放性或實務性較強的問題為主,充分利用微助教的互動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點評課后作業,總結學生的長處與不足,并推送相應的Excel 實例文件供學生參考,推送時間適當延后一周;為學生提供答疑服務;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改進教學方式或調整教學內容。學生任務:按要求完成課后發布的復習任務;及時與老師溝通并反饋意見。
除了實驗報告與批改作業以外,其余教學環節均在課堂完成。具體的課堂教學內容包括:老師根據實踐內容在課堂上講解并演示操作,按照書面教程布置隨堂作業并在課后完成作業批閱;學生按要求完成實踐操作及隨堂作業。
在課程結束后,我們對299 名學生發送了相同的電子問卷,調查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評價,最終收回287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6%;同時導出微助教平臺上統計的教學環節完成情況,具體統計情況如表1。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對比結果說明,在學生對實踐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對實踐教學各環節的滿意程度等三個方面,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綜合教學效果都要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實驗組利用微助教推送的各類線上資源及豐富多樣的課內外互動,幫助學生完善理論知識體系的同時引導他們動手解決實際問題。從學生反饋的結果可以看出,基于微助教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財務素養和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教學實踐的統計結果反映出學生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較高,能夠積極參與各個教學環節。課中及課后的作業完成情況較好,說明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了以往實踐課程學生只能“被動輸入”的情況。

表1 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對比
當前實踐課程過度依賴教材資料,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只顧著軟件操作而沒有時間思考,導致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培養不足。以“Excel 在會計和財務中的應用”課程為例,教學內容涵蓋了理論課程大部分知識點的應用,但課堂學時不足以講授全部內容,而學生只能按照教材或老師的演示完成實踐操作,缺少知識內化和能力提升的機會。基于微助教的實踐教學表明,混合式教學模式既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還可以完善課程的考核機制激勵學生探索問題。財務專業信息化實踐課程不應局限于軟件的操作培訓,而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