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梅,鐘小紅,謝紅越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6)
隨著物流業態的發展,倉配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為此,筆者所在課程組一直潛心于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嘗試用最新的教學理念重構課程內容,運用信息化手段重組教學活動,實施教學改革。
《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授對象是三年制物流管理專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習了《管理學基礎》、《物流管理基礎》、《物流基礎作業技能實訓》等專業基礎課程,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能夠比較熟練的操作常用物流作業設備,完成簡單的物流作業動作。但專業實踐能力不夠,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倉儲與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兩大支柱課程之一,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獲得滿足倉儲與配送管理工作要求的知識結構與技能,同時為后續課程《倉配作業綜合實訓》和《物流專業綜合實訓》提供專業技能基礎。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明確本課程的課程定位,如圖1 所示。

圖1 《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定位
倉儲配送技能是物流從業者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以工作流程為導向,按物流管理專業1+X 證書標準和倉儲、配送職業崗位群的要求,結合筆者在《倉儲配送管理》中的教學實踐經驗,重構課程教學內容,以出庫配送項目為例設計教學內容,學習任務和技能點與企業工作崗位相對應。教學內容設計如圖2 所示。

圖2 《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內容
本課程設計了“強化目標、弱化指標、通關考核、寓教于樂”的成果導向評價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強化職業崗位工作能力的形成目標,弱化學習活動考核的數量指標權重,減少學生學習挫敗感,推行賞識教育,實現“人人成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搞一次性的結果評定,重視過程評價,采取多環節、多方參與的通關考核方式,將課程考核“娛樂化”,借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學習興趣。
2.1.1 “德能貫通、崗證課賽融合”的教學理念。“德”指的是“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安全教育、服務意識、成本意識、效率意識和新發展理念”的培育,“能”則是作為揀貨員、理貨員、倉管員、配送員在倉儲配送管理工作中必須具備的作業能力。基于職業崗位工作流程,對標物流行業最新標準要求,以勞動精神、勞模精神為引領,將倉配從業人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賽項標準以及物流管理專業1+X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全面融合。以出庫配送項目為例,設計了以下出庫配送方案設計與實施的教學思路。
2.1.2 構建“一主二導三段四步”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即一個主體(學生),兩個導師(教師導學、師傅導做),三個教學階段(課前、課中、課后),四個學習步驟(分析—計劃—實施—評價),遵循了青年人認知學習的客觀規律,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發生從“記識”、“形成”到“理解”、“強化”到“精熟”的遞進式演變。按照職業工作流程,本課程篩選了四個典型工作情境,每個情境又依據技能形成的啟承邏輯關系分解為多個學習任務,實施“一主二導三段四步”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課前,教師通過職教云平臺發布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在線學習完成預習、課前測試和實訓體驗,教師跟蹤學生職教云平臺學習進度和測試情況,調整教學策略。
課中,教師引導學生逐步解決“是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按照“導→講→練→做→評”的流程組織教學活動。首先通過任務(問題)導入明確學習主題;根據學生的學習疑難進行講解或示范,配合職教云平臺的教學互動幫助學生化解難點,突破重點;學生通過模范練習及時鞏固知識、掌握技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務來強化職業技能。結合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進行點評,來回顧總結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知成果、找差距。
課后,充分利用職教云平臺和其他及時通訊工具,開展線上測試和舉一反三的探究任務,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力,并鞏固課堂內容。同時,與全國、全省物流技能競賽內容融合,更新前沿物流理念,關注行業崗位需求,達到以賽促學、賽教融合的目的。
教學實施模式如圖3 所示,具體任務會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適當調整。

圖3 “一主二導三段四步”教學實施模式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既有明晰的專業理論要求、實踐技能要求,更要明確價值取向、社會公德、職業操守等要求,以行業勞動模范、工匠大師為標桿,將職業精神培養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于潤物無聲中培育和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一主二導三段四步”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混合式教學三個學習階段的“導”與“學”始終處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織交融狀態。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協同學習,不斷超越自我,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能力。
“三課一體”式在線課程開發,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反復觀看學習,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夯實知識基礎。而任務驅動式和小組競賽、通關考核模式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任務檢驗知識掌握情況,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輕松完成教學目標。
“一主二導三段四步”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過程診斷、過程監督和評分統計三個階段,實現考核評價的多樣化、全程化、信息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吸引學生“入耳”,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入腦”,組織教學反思,讓學生感悟“入心”,以“課程思政”為載體,讓學生內在素養“入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