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靜宇
兩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后,全球的供應鏈體系陷入了被中斷的“無定律”周期。今年,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裹挾下,供應鏈中斷風險更是達到了一個峰值——涉及范圍更深更廣。當下,討論供應鏈的斷鏈風險,尋求彌補之法已成為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
理解供應鏈的本源需要從供應鏈的天然屬性談起,這基本決定了方法論和舉措立場。
關于供應鏈的特點與演化有兩方面的敘述:一方面,是供應鏈天然具有的特點,是一種跨組織、跨地域、高度專業化分工的活動和活動之間的連接。由于資源稟賦、市場策略、產品特點等原因,供應鏈的分工合作很難在地理意義上集聚在一起。正因為如此,供應鏈上下游形成的鏈路一旦穩定下來,便很難適應變化,受到沖擊之后要實現再生,對于企業來講也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當特殊緊急的情況發生后,供應鏈抗風險的能力便受到了很大考驗。
另一方面,我們經歷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繁榮發展,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這樣,所以過去很多年來,在供應鏈層面,大家一直關注降本增效,很少提到提高供應鏈布局的抗風險或者應急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4月27日,易流科技2022“雙塔+”云上產品發布會圓滿結束。本次發布會在去年“供應鏈控制塔”以及“食安數智塔”兩款平臺級產品的基礎上,深耕場景生態應用,推出“物流實時可視平臺、倉運智能協同平臺、食安數智平臺及IoT-PaaS平臺”。

易流科技此次發布的產品是在種種因素疊加沖擊下的探索與嘗試,其中包括:全球化退潮,陣營間摩擦,制裁和貿易壁壘影響下的企業間的經濟合作和國際供應鏈布局。同時,各大主要經濟體開始著力發展經濟內循環,力求雙向提升本土消費需求和生產供給的能力。當然,膠著的疫情與以上的變化相結合,給供應鏈造成更大挑戰。
當下,在全球化走向不確定的時期,各個主要經濟體,都在加強本地化和短鏈化的供應鏈布局,這也正是“雙循環”核心思想的表現。
易流科技董事長張景濤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在供應鏈領域,‘分布式集群’的結構特點會越來越突出,企業的內部治理也必定要適應‘分布式’的趨勢和發展方向,要去調整和完善供應鏈的布局,提高抗風險能力。而‘分布式治理’也將成為數智化最明顯的結構特征。”
事實證明,易流想用這種“分布式集群”的思想,來強化曾有的“數智化”的理念。在企業具體“分布式治理”實施的過程中,易流從對外對內兩個層面上,提供了管理優化上的建議:
一方面,在“數據治理”基礎上,分布式治理的含義就是企業要將計劃、組織和控制的權力部分地讓渡給對應的部門、分支機構甚至合作伙伴,改變運營工作的側重點,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數據監測和督導上,及時對執行單位進行提醒和干預。
對此,張景濤建議,“主導供應鏈運轉的企業,應該更多地充當監督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在業務數據化的前提下,實現供應鏈協同層面的分布式治理,通過供應鏈上下游的連接來構建一個以數據為底座的產業生態系統。”
另一方面,在企業的內部治理中,需要逐步適應“數字優先、遠程優先”的理念,讓員工為客戶提供分布式服務,這一點和供應鏈物流的業務特點有很大關系,因為涉及不同的地理位置、執行環節,服務過程又相對很長。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更加需要遵循這樣的理念,不僅能夠改善員工體驗,還能夠通過數字化、分布式的服務連接用戶和客戶,提升企業的服務和產品質量。
面對“分布式”結構,如何讓技術和數據融入業務治理中去?怎樣的技術工具才能夠幫助我們更高效地進行數據治理呢?
疫情對供應鏈提出挑戰的同時,也是科技全面作用于物流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在易流科技2022“雙塔+”云上產品發布會上,張景濤提出,在面向未來供應鏈的新格局下,只有即插即用的智能硬件“組件化應用”才是滿足我們理想和期待的技術工具。即插即用的“組件化應用”可以深入更末端,打破“黑箱”,讓企業分布而不分散;能夠降低各個環節、各個地區之間的信息壁壘;可以更快、更好地適配業務場景。
“我們可以說,以數據治理為核心手段,以組件化應用為載體,以業務治理為目的,通過全面數字化,一定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更高效地運轉,提升競爭力。”以這樣一種理念,易流針對疫情暴露出的問題,在產品上所做出的改變正在成為現實。而這期間,供應鏈的縫隙被一個叫“物流實時可視平臺”的產品填補。
易流科技的長遠目標是,站在供應鏈的視角,以貨為中心,打通從計劃端到生產端、物流端、渠道零售端的整條鏈路,構建高效、敏捷的供應鏈網絡。2022年新產品計劃發布,推出“物流實時可視平臺”的同時,“倉運智能協同平臺、食安數智平臺及IoT-PaaS平臺”同時被推出,打通運輸和倉儲環節,建立起秩序化,可視化和數字化的供應鏈全鏈條。
“倉運智能協同平臺”以智能IoT設施設備為基礎,實時采集數據并上傳至數字大屏實現可視化;通過智能算法與策略規則可為不同作業情況、不同場景動態調整、智能優化結果,達到全盤最優;及無縫集成人證識別系統與智能道閘系統自動核驗與放行,真正實現全景可視、無人值守。
隨著冷鏈物流的國家頂層規劃出臺以及行業賽道加速整合,為進一步拓寬冷鏈數字化業務,今年發布會上,易流科技食安事業群總經理王震發布了“11AN數智平臺”。
易流科技認為,“11AN數智平臺”是食品安全數智化的云上探索,它延續了“食品安全數智塔”的全場景視角,同時以更開放、更聚焦、更低碳的服務理念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互聯網開放平臺。
“11AN數智平臺”深耕探索冷鏈及食品安全領域的場景化應用,鏈接大量生態伙伴的供應鏈協同應用,關注食品安全行業的監管、追溯和數據分析服務形成智能硬件、場景監控、供應鏈應用、數據服務的四層產品架構,面向政府和全行業提供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和追溯平臺,對諸多供應鏈場景實現過程監控,實時采集數據,做到全鏈條品控和供應鏈協同,并用數據將食品產業鏈有效串聯,構建食品安全領域的全鏈條溯源體系。
過去,成長起來的供應鏈物流企業無一不帶著物聯網的色彩。“未來,我們相信,所有產業供應鏈里的運輸、交易和交付等過程,依然會和物聯網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得產業革命在變化的同時,因為疫情而變得更加有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