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原
倉儲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企業的采購、生產和銷售環節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水平的倉儲管理,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為了使企業倉儲管理能夠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研究倉儲管理內容及流程,針對企業倉儲管理的現狀,提出提升企業倉儲管理水平的措施,有助于企業倉儲管理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細化。倉儲管理是對倉庫及其內部物資進行的管理,是一個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協調、控制為企業提供倉儲服務和信息反饋的過程。傳統的倉儲管理主要通過人工追蹤貨物進出,確保各項出入庫資料齊全,庫房賬實相符,倉儲物資保證生產需要。新時代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管理水平不斷地提升,對企業倉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倉儲管理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要借助智能化、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實現降低倉儲成本,科學確定庫存限額和訂貨周期等功能,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1.1 為企業物資供給提供保障。保證生產順利進行是倉儲管理最基本的作用。根據生產情況科學的確定適時、適量的庫存可以及時、準確的保證生產。同時在面對突發情況時,能夠具有主動性和彈性,可以實現快速響應。例如,在市場出現原材料短缺的情況下,庫存原材料可以保證訂單商品的生產,避免不能按期交貨帶來的損失。
1.2 為企業確定物資采購計劃提供依據。倉儲管理可以為企業提供庫存原材料、庫存商品情況的數據,企業管理者可以結合訂單情況、單品消耗等數據,運用數據更科學的確定采購計劃。保證物資采購計劃在保證原材料有效供給的同時,可以避免庫存積壓,降低存貨成本。
1.3 為企業產品銷售提供參考。倉儲管理的存貨數據是反映流動資金運作情況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對產成品庫存情況的分析,企業管理者可以準確地掌握不同時期不同種類商品的銷售情況,有助于企業進行分析和決策提高經濟效益。
1.4 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供途徑。倉儲管理可以通過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的規范實現庫房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同時有助于規范庫房管理人員行為,提升存貨數量和質量管理。同時通過倉儲管理數據的分析和運用,有助于確定最佳訂貨量和訂貨周期,確定倉儲規模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礎工作有差距。我國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對倉儲管理不夠重視,倉儲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流程。因沒有統一的執行不標準、不規范的現象,容易造成倉儲資源的浪費,無法實現倉儲管理精細化和集約化。
2.2 信息化程度不夠高,人工成本投入較多。
企業物資信息化管理系統功能單一,僅能記錄出入庫信息,甚至有的中小型企業沒有物資信息化系統,僅靠Excel表格進行數據錄入和匯總,對庫存物資的信息掌握不全面。無法對庫存信息進行運用和分析,從而更好地指導倉儲管理工作。云技術、二維碼、信息交互技術手段沒有得到充分地應用。大量的貨物驗收盤點數據依靠人工進行錄入,倉儲物資位置不精確,倉儲管理人員工作量較大,物資供應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不能得到保障,同時也給企業增加人工成本。
2.3 管理方式不先進,缺乏統籌安排。集團型企業或有多地廠區的企業倉儲布局均衡,存在倉庫過多的現象,直接增加了倉儲管理的人工成本。同時庫存物資結構不合理,庫存總量較大,但發生頻率較高、金額較大的重要物資庫存比重較小。對庫存物資的管理標準一致,未對物資的重要程度進行分類進行精細管理。對物資沒有進行專項物資和通用物資的區分,區域倉庫的庫存信息未實現共享,出現有的通用物資在一地倉庫積壓,在另一地倉庫短缺的現象。
2.4 倉儲數量不合理,存在庫存積壓。企業為了保障生產物資的供應,在物資需求計劃提報時偏好多提報物資。采購人員在采購時只考慮直接采購成本,不考慮存貨成本,傾向于在市場價格低時大量購進物資。倉儲管理人員在管理中存在疏忽對庫存情況掌握不全面,存在盤點遺漏、后進先出等行為。造成企業倉儲數量不合理,形成庫存積壓,占用資金提高成本。
2.5 倉儲人員能力不適應,缺乏專業技術知識。企業倉儲管理人員年齡普遍較大,學歷普遍不高,對倉儲管理的認識不夠深入,在倉儲管理不斷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明顯的能力不適應。對信息錄入,數據分析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夠熟練。在思想認識和能力素質方面都有待提升。
3.1 完善管理制度,夯實基礎管理工作企業管理者應提升對倉儲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以經濟責任制為核心的倉儲管理制度。用倉儲管理制度規范倉儲管理過程中的每個環節,細化形成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以操作程序化、貨位擺放優化、多級化盤點化等方式來完善基倉儲管理的基礎工作。通過經濟責任制對倉儲管理人員進行考核,對降本增效的人員予以獎勵,對造成積壓損失的人員予以懲罰。實現倉儲管理的標準化、規范華、精細化和集約化。
3.2 提升信息化水平,實現管理智能化。完善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優化系統各項倉儲管理功能模塊。引入智能檢測技術、云技術、大數據技術,在數據記錄和匯總的基礎上,增加質量控制、物資檔案、數據分析、庫存預警等功能。使用二維碼技術匯集物資的入庫登記、庫存位置、出庫管理、質量控制、庫存盤點等信息,倉庫管理人員使用智能終端進行信息錄入和獲取,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后臺自動更新物資數據,節省信息錄入和傳遞的人工成本。月度按照物資倉儲位置生成庫存盤點表,便于庫房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盤點。通過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庫房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更好地保證生產和指導生產。
3.3 優化倉儲管理形式,實現資源共享。合理規劃倉儲布局,縮減多余倉庫,形成區域倉庫。優化庫存物資結構,區分通用和專項物資。采用ABC分類庫存控制法,將物資按照重要程度進行分類,壓縮總量庫存,解放被占用的資金。同時加強金額和數量較大的專用物資的精細管理。通過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通用物資庫存信息共享,實現區域間的物資調劑,降低采購成和倉儲成本。加強與供應商和經銷商的合作建立聯合庫存形成供需協調的管理機制。
3.4 科學確定倉儲數量,降低倉儲成本。企業應使用最優經濟訂貨批量決策方法來確定物資需求計劃,將企業的倉儲數量控制在一個滿足供給和降低成本的合理區間內。充分利用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庫存物資的有序管理,及時準確地進行物資清查,對庫存物資信息有全面掌握,做到先進先出。加強倉儲管理人員考核,提高其工作責任心。
3.5 加強管理人員培訓,打造優質管理隊伍。人是整個倉儲管理過整中重要的環節,管理制度需要人去執行,信息化管理系統需要人去操作,經營決策數據需要人去分析,因此打造一支優質的倉儲管理隊伍十分重要。培訓是提升管理人員素質的重要手段,主要從政治素質、思想認識、專業技術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對現有倉儲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實現能力提升。同時還可以聘請外部優秀倉儲管理人員,引入先進經驗,提升管理水平。
企業倉儲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在多方面進行完善。既要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制度上做好規范,又要在管理方式方法和管理人員能力上不斷優化。充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加強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才能不斷地提升倉儲管理質量,更好地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引用出處
[1]袁文莉.論企業倉儲管理的優化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22.01.15
[2]周健,朱文博,丁偉.倉儲智能化管理的發展路徑[J].中國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1.03.05
[3]張紹英.強化庫存物資管理降低企業庫存成本[J].財會學習.2021.01.05
[4]陳典斌.淺談如何提升物資倉儲質量管理水平[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