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振宇 唐樂
物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命脈,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降低成本、提升企業效率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1.1 軸輻式物流網絡的概念。最初的軸輻式物流網絡主要用于解決郵政業務、航空運輸的成本優化問題。如圖1所示,軸輻式網絡(hub-spoke system),也稱為中樞輻射網絡,是由“軸心(hub)”和“輻點(spoke)”組成的空間集合。軸心是網絡的樞紐節點,是客貨集散的中轉中心,在樞紐節點之間形成網絡的干線運輸通道;輻是非樞紐節點,起到補給和疏散作用。

圖1 軸輻網絡
1.2 熵權—TOPSIS法
本文選用熵權—TOPSIS法來計算城市物流綜合實力。利用熵權—TOPSIS法進行綜合評價具有如下優點:客觀性更強,適用性更強,多樣性更強。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構建初始決策矩陣。研究區域內的節點城市為評價對象,設xij為第i個評價對象的第j項指標的數值。建立區域內包括m個城市、n個指標的初始決策矩陣X如下:

步驟二:矩陣歸一化。對原始數據利用極差法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不一致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因為本文所用指標的值越大越好,即正向指標,獲得歸一化矩陣Y=(yij)m×n。

步驟三:確定指標權重。計算第i個城市的第j項指標占該項指標的比重。

步驟四:計算熵值。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公式如下:

步驟五:計算熵權。先計算第j項指標的差異性系數dj=1-ej,再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權公式如下:

步驟六:建立加權矩陣。根據物流評價指標的權重對數據進行加權,得到加權規范化矩陣V如下:

步驟七:確定指標集的正理想解(S+)和負理想解(S-)。
步驟九:計算每一個節點城市與理想解的相對接近度。計算公式如下:

根據相對接近度Mi(0≤Mi≤1)對區域內節點城市進行排序比較,當Mi越接近1時,城市物流發展水平越高。
1.2 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也稱重力模型)在19世紀產生于萬有引力定律,后被引入物流領域,用來測量各城市間的吸引程度和輻射范圍,一般形式計算公式為:

式中:Fij表示四川省的城市i與城市j之間物流聯系強度;表示引力系數,一般取1;物流質量Mi、Mj表示運用熵權-Topsis模型計算得到的城市i、j的物流發展水平,即物流貼近度;Dij表示四川省中城市i、j之間的距離。
1.3 K-means法
K-means聚類法是經典的劃分式聚類算法之一,利用K-means法分類可以劃分出軸心城市和輻點城市。其公式如下:

其中,J是全部數據與對應聚類中心的均方差總和,K為聚類個數,D是數據對象,mi是簇Ci平均值。此時,D與mi均是多維的。
1.4 物流隸屬度
引力模型衡量城市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聚類分析確定樞紐城市,引入物流隸屬度來定義樞紐城市之間的隸屬關系,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ij為物流隸屬度,表示輻點城市隸屬于軸心城市j的概率;Fij為i、j城市之間的物流引力。
1.5 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根據四川省的具體狀況,結合指標體系選取原則,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梳理,總結出認知度較高的指標、最終從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市場規模和供需狀況、物流基礎設施、物流信息化水平四個方面來構建四川省評價指標體系,共選取了4個二級指標和17個三級指標。各指標數據源于2019年《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四川省統計年鑒》《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等。如表1所示:

表1 四川省城市物流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四川省有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由于3個自治州交通不便、大量數據缺失,故只對18個地級市展開研究。假設成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賓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資陽市18個城市為yj=(j=1,2,…,18),17個評價指標為xj=(i=1,2,…,17),通過對2019年各城市數據進行分析整理,運用熵權—TOPSIS法對每個城市的物流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為了方便分析和計算,將最終結果放大100倍作為最終得分,最終結果見表2。

表2 四川省各城市物流質量
由表2可知,各市物流質量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整體發展不均衡,成都市物流發展水平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其余城市的發展水平遠遠落后。
3.1 城市間物流引力測定。本文將四川省18個城市的物流質量和城市間的空間距離代入到引力模型中,求出了各城市間的物流引力大小,最終結果見表3。

表3 四川省城市間物流引力強度
3.1 聚類結果分析
本文選出k=3、4、5、6時劃分的結果。從表4看出,k=3時,聚類結果過于粗糙,不能明了地顯示合適的分類結果,k=5、k=6時,它們的聚類結果過于細致。顯然選取k=4時劃分較合理。需要指出的是,表中從1~18的樣本編號分別對應成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賓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資陽市。
由表4結合城市間引力強度大小可知,成都市是唯一的一級軸心城市,物流中心的等級最高,物流影響力也最大;南充市物流發展水平排名第二,物流輻射西部地區,因此選定南充市為二級軸心城市;宜賓市GDP總量大,對周邊影響比較大,因此宜賓被選為二級軸心城市;樂山作為涼山州和攀枝花市的必經要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選樂山市作為二級軸心城市,其他城市則為輻點城市。

表4 k取不同值下的分類結果
3.2 物流隸屬度確定。根據劃分出的成都、南充、宜賓、樂山四個軸心城市,結合中原城市群物流聯系強度及物流隸屬度的計算,可得中原城市群物流隸屬度,根據表5可知:

表5 各軸心城市對應物流隸屬度
通過表5四個軸心城市所對應輻點城市物流隸屬度的比較,劃分出各自軸心城市對應的輻點城市,如表6所示:

表6 各軸心城市對應輻點城市
3.3 四川省軸輻物流網絡
根據四川省18個地級市之間的綜合物流質量分析結果,確定了軸心城市與輻點城市及其輻射范圍,確定了干線通道、支線通道和點對點通道的構建,以四川省實際區域網絡結構為基礎,構建出四大物流圈為主的四川省區域軸輻物流網絡結構。
本文得出以下結論:成都物流圈以成都為中心,擁有強大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交通樞紐優勢,輻射整個西部地區。南充物流圈以南充為中心,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達成鐵路、蘭渝鐵路能夠將廣元的原煤、遂寧的木材、廣安的糧食、達州的天然氣、巴中的石墨礦等資源輸送到全國各地,促進南充與廣元、遂寧等城市的融合。宜賓物流圈以宜賓為中心,是川南鐵路的樞紐城市,著名的五糧液集團坐落在這里;同時,自貢的井鹽,瀘州的瀘州老窖、內江的糖使得宜賓物流圈的物流業發展形勢一片大好。樂山物流圈以樂山為中心,是涼山州和攀枝花市的必經要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大力發展樂山物流圈可以改善雅安市和涼山州交通條件的不足,貧瘠的經濟條件,帶動樂山物流圈內各個城市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