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紫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共青城 332020)
美麗鄉村景觀設計是目前振興鄉村戰略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構建美麗鄉村景觀不僅能夠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還能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提供幫助,比如可以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進而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等等。然而,現階段我國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關于“鄉愁符號”的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有關部門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需求,將“鄉愁符號”合理的融入景觀設計中,豐富景觀的文化內涵,也實現對優秀鄉村文化及鄉土民俗的傳承與發展。
鄉愁符號中的“鄉愁”指的是一種家鄉的味道、家鄉的情節,代表著人們對于家鄉的一種思念和精神寄托。“鄉愁符號”中包含了很多的內容,比如有傳統建筑遺存、具有鄉村特色的地景地貌,以及古典的街巷布局和豐富的鄉村文化、鄉土民俗等等。其中傳統建筑指具有一定年代感的建筑,年代感可以賦予建筑一定的藝術美感,使建筑不再只具有使用價值,還具有加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在江西地區的很多鄉村中都保留著大量的傳統建筑,比如人們所熟悉的白鹿洞書院就是傳統建筑的典型代表,雖然多數傳統建筑遺址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但是其中所體現出的地域文化、濃烈的鄉愁是無法掩蓋的。具有鄉村特色的地景地貌主要是指在鄉村村落的布局上利用了自然地貌的特征,使每一個村落都有其各自的格局特色,或零散、或聚居、或整齊、或蜿蜒,無一不給人一種視覺上美的感受,特別是一些錯綜復雜的街巷布局,給整個鄉村形成了一種奇特景觀,也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交通出行需求,當人們漫步在這蜿蜒盤旋的街巷中時,會讓人產生一種特殊的鄉愁記憶。江西的地景地貌可謂是復雜多樣,這種復雜多樣的地景地貌再配上自然生長的植物,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鄉愁符號”。其中在江西樂安牛田鎮中生長了千年的樟樹林已經成為該地區特有的鄉愁符號。此外,在江西地區的鄉愁文化也是豐富多彩,比如有贛文化、臨川文化以及贛南客家文化等等,形式各樣、內容豐富的鄉村文化也是鄉愁符號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麗鄉村主要是指在現階段的經濟發展背景下對鄉村建設與發展提出的一種美好愿景,美麗鄉村不僅僅是對鄉村自然景觀的建設,也包括了對鄉村文化、鄉村經濟的建設,當然自然景觀、文化以及經濟的建設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通過美麗鄉村的建設與發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鄉村基礎條件、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傳承創新鄉村文化,是鄉村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打造時代新農村,為鄉村居民營造更好地生活環境、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品質。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景觀”也涉及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包括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具體還可根據不同地區鄉村發展情況進行細分,比如具體可以分為自然風景、生產生活以及人文藝術等等多個方面。
“鄉愁符號”應用到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可以讓鄉村建設中的自然風景與鄉村文化進行深度融合,既實現了對鄉村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能夠豐富美麗鄉村景觀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然而,在美麗鄉村景觀中具體應用“鄉愁符號”還需要掌握相應的原則,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因地制宜原則。“鄉愁符號”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文化符號,其主要就是在各個地區的鄉村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因此想“鄉愁符號”具有很強的辨識度,每當提起某一鄉愁符號時,人們就會聯想到某個地區、某個鄉村的生活或者景色,激發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在不同地區都有著不同的自然風貌、文化歷史以及鄉土風情,因此所形成的“鄉愁符號”也會有所不同。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應用“鄉愁符號”應該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也就是需要相關的設計人員對當地的鄉愁符號有所了解,結合地景地貌特征以及鄉土文化發展情況合理的設計“鄉愁符號”應用策略,同時能夠展開合理的布局提高“鄉愁符號”的辨識度,防止出現各地鄉村景觀千村一律的問題。
其二,提煉與重構原則。時代在不斷發展與進步,人類的審美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鄉愁符號”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也要注重迎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在原有的“鄉愁符號”的基礎上,融入比較貼合大眾審美特點的新時代元素,比如通過結構重組以及文化圖案化等處理形式將傳統的“鄉愁符號”現代化處理,營造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審美意境。這就需要相關建設人員能夠對該地區鄉愁符號進行提煉,提煉出適合應用于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愁符號,在通過具體的創新和改進,使其具有更強的現代價值,讓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既傳承的傳統優秀的鄉愁符號,又使其能夠滿足現代人類的審美及精神需求。
其三,保護與應用并行原則。“鄉愁符號”作為我國優秀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其蘊含了豐富的鄉土風情與藝術文化,與鄉村的自然環境有著相類似之處,就是都十分脆弱,容易受到破壞。因此,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應用“鄉愁符號”需要注意遵行保護與應用并存原則,該原則主要強調的是將保護“鄉愁符號”與應用“鄉愁符號”結合到一起,設計科學合理的“鄉愁符號”應用策略。如果鄉村的保護與運用不同步、不統一,會導致美麗鄉村建設的失衡,因此,需要將二者結合,在合理應用“鄉愁符號”的同時實現對其的保護。
其四,整體性原則。在開展美麗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景觀設計需要將多種要素進行有機融合,比如需要結合鄉村經濟發展、生態發展以及文化建設等多方面要素。“鄉愁符號”也是融合了多種元素符號,比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藝術要素等等。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應用“鄉愁符號”也應該從整體性角度出發對其進行合理設計與建設,能夠根據具體的鄉村景觀設計需求選擇多種“鄉愁符號”元素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鄉愁符號”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其五,生態性原則。在應用“鄉愁符號”進行美麗鄉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生態保護的重視度,依照生態性原則合理設計應用方案,要保障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不會對原有的鄉村自然生態造成破壞,還會通過合理的建設方式不斷穩固鄉村自然生態系統,促進鄉村自然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發展。另外,要將綠色生態理念融入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不僅要在各項建設材料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低碳環保行材料,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同時也要注重在建設過程中不要產生廢水、廢氣、廢料等對鄉村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鄉愁符號”對于美麗鄉村景觀設計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通過加強對“鄉愁符號”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可以提升鄉村景觀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同時也能夠促進鄉村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但是,現階段,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的“鄉愁符號”應用效果并不理想,并沒有充分地將“鄉愁符號”中的情懷與內涵體現出來,美麗鄉村景觀設計華而不實、缺少內涵,無法充分發揮好美麗鄉村景觀設計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一方面,人們對于“鄉愁符號”的理解與認知程度較淺。“鄉愁符號”不僅是一種外在的形式,其主要的價值體現在豐富的內涵上,而人們對于“鄉愁符號”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外在形式上,并沒有深入挖掘“鄉愁符號”的深刻內涵,這樣就會導致“鄉愁符號”得不到更好地應用。另一方面,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存在同質化問題嚴重,缺少鄉村特色。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文化、藝術以及風俗等都有很大的差異,這也就使得不同地區的“鄉愁符號”存在各自的特點。因此,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應用“鄉愁符號”也會設計建設出各具特色、各具風格的鄉村景觀。而目前存在的鄉村景觀設計同質化問題就是由于設計者和建設者對于“鄉愁符號”的個性特征沒有掌握,也缺乏創新意識,導致美麗鄉村景觀設計的同質化問題出現。
相關設計與建設人員在進行江西地區美麗鄉村景觀設計規劃之前,應該深入到江西地區的各個鄉村環境中,從中挖掘具有特色的“鄉愁符號”,比如江西地區鄉村具有特色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植物景觀等等。然后在分析江西地區鄉村自然環境中的地形、土壤、水文、植物等的資源發展情況及分布情況,結合自然環境現有的資源以及資源分布特點科學地進行美麗鄉村景觀設計,最大限度地包括原有的自然環境特色,比如原有的自然地形特點以及原有的特色植被景觀等等。然后再將“鄉愁符號”融入自然環境中,對設計的各個景觀要素進行創新設計,最終能夠實現提高鄉村景觀整體的美觀度,也能夠結合當地村民生活需求,豐富景觀的功能性。在鄉村原有的自然環境景觀的基礎上融合群眾心中對鄉村環境最美好的印象,可以讓鄉村居民在鄉村景觀中感受到親切感,激發鄉村居民的鄉愁情懷,進而能夠更好地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
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應用“鄉愁符號”需要遵循保護與應用共存的原則,也就是既要充分利用好“鄉愁符號”來提高美麗鄉村景觀設計的質量和效果,同時也要實現對“鄉愁符號”的傳承和保護。在江西地區的鄉村環境中,不乏大量優秀的鄉村文化和鄉村特色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在合理應用這些鄉愁符號的同時,需要相關人員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些價值較高的“鄉愁符號”進行保留和延續。比如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可以構建“鄉愁符號”保護專項,可以實現對鄉村文化以及特色鄉村藝術等進行完整的保留,既可以為美麗鄉村增添文化氛圍濃郁的景觀,同時也可以為“鄉愁符號”的保護與延續提供幫助。比如,在江西地區的鄉村景觀設計中可以設置村史長廊,用于陳設鄉村發展歷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也可以構建鄉愁書院,收藏和陳設有關鄉村發展的文學作品和典藏資料等。可以為鄉村居民了解鄉村文化、鄉村歷史等提供良好的服務,也使鄉村景觀設計中增添了濃濃的書香氣息,提升了鄉村景觀設計中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還可以為鄉村設置各種文藝表演以及慶典等構建合適的場地,加強場地文化建設和景觀設計,使場地建設中融入“鄉愁符號”,增強群眾的親切感,對激發群眾積極主動地開展文藝活動、文化交流等有重要作用。
“鄉愁符號”中飽含的要素比較多,比如包括有形的要素,如傳統建筑、地勢地貌以及植被景觀等等。還包括無形的要素,比如民族風俗、鄉村藝術、鄉村文化等等。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鄉愁符號”的應用不僅是一種外在形式上的建設,更需要對“鄉愁符號”中蘊含的鄉土情懷以及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充分地體現出來。因此,相關的鄉村景觀設計人員要深入挖掘各個地區的“鄉愁符號”,然后能夠注重將有形要素與無形要素進行充分的融合,從而在提高鄉村景色的美觀度的同時,也讓鄉村居民在“鄉愁符號”的應用下產生鄉村情懷,增強其對鄉村生活的熱愛,讓鄉村自然環境中蘊含著濃郁的鄉土文化,為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開展以及為提高鄉村居民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審美水平提供保障。
鄉愁情懷是一種無形的鄉愁文化,生長在鄉村地區的人們或多或少都具備一定的鄉愁情懷。比如有的人從小生活在鄉村環境中,對鄉村環境中的山水花鳥都有著濃厚的感情,但是隨著時間的遷移以及鄉村的建設發展,很多能夠激發鄉村居民鄉愁情懷的景物、事物不斷消失,人們往往只能火災記憶力,靠回憶去寄托思想之情。通過在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進行科學合理的景觀布局,能夠將人們印象中鄉村的美景進行還原,既是對自然生態的一種修復過程,也是激發鄉村居民鄉愁情懷的過程。因此,在開展鄉村景觀布局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將鄉村經濟、文化、自然生態以及生產生活等多個要素進行整合,從而結合鄉村地勢地貌以及原有自然生態發展情況,在保護自然生態不遭到破壞的情況下,應用“鄉愁符號”科學布局,實現鄉村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的協同發展。科學合理的布局可以讓鄉村景觀更具有特色,比如江西部分鄉村中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具有其特色,相關的設計人員和建設人員需要結合江西各鄉村地區的鄉愁符號特色,進行景觀的科學布局,構建完善的具有濃郁鄉愁文化與藝術氣息的美麗鄉村景觀。
綜上所述,“鄉愁符號”應用到美麗鄉村景觀設計中可以讓鄉村建設中的自然風景與鄉村文化進行深度融合,既實現了對鄉村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也能夠豐富美麗鄉村景觀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然而,在美麗鄉村景觀中具體應用“鄉愁符號”還需要掌握相應的原則,比如因地制宜原則、提煉重構原則以及保護與應用并存原則等等,同時也需要了解“鄉愁符號”應用的現狀,在具體應用中將“鄉愁符號”融入自然環境中,并通過科學布局以及保護項目建設提高“鄉愁符號”應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