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彬
(陜西師范大學平涼實驗中學,甘肅平涼 744000)
核心素養已然成為目前基礎教育課改的重點內容。音樂學科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抓住關鍵內容,重視從整體構建與深層關聯音樂學科內容,培養學生的單元和課時學習目標的逆向思維,摸索找到“基本問題”為引導的深度學習方案,設計完成“教學評一致性”目標的單元評價方案,使核心素養和課堂教學間建立有效溝通的渠道,使音樂教學重返學科育人的正途。
“核心素養”即“21世紀素養”,該素養彰顯了人們為應對未知困難而事先需具備的能妥善處理不可預知各類問題的能力、知識、態度等,其是知識社會背景下,個人取得成功并有擔當地生活的必備素養,更是個人收獲健全人格與自我價值進而成長為高素質公民的重要前提。在義務教育階段,核心素養有著溝通交流的作用,將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教育實踐關聯起來,成為教材編寫、課標修改、學業質量標準、考核評價等課改與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尺度與依據。
音樂核心素養由音樂素養演變而來,即經過系統化的音樂知識學習,學生具備某種程度的音樂學科素養,并在和其他學科素養互動進程中逐步獲得。這一素養充分體現了“人的音樂發展”理念的落實,要求廣大學生掌握一定音樂知識、技能、方法,才能基于審美、人文等視閾對音樂產生認知、理解與感受,促使學生在音樂領悟、表現、創造等領域的基本素養得到培育并提高,最終產生和學生終生成長、社會發展匹配的音樂涵養與水平。而音樂核心素養的產生,其和其他學科素養彼此交叉融合,集中表現了音樂學科的育人作用與價值,能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優秀品質、核心能力等,對其長足發展有著顯著促進作用。
“單元”最早應上溯至19世紀產生,赫爾巴特學派的戚勒(T.Ziller)提倡“五階段教授法”,即分析、綜合、聯合、系統、方法等。其重視依據某一目標與主題模塊在教學進程中將其作為課本單元的基本單位,而非簡單以章節來作為劃分標準。但我國過去的課堂教學設計則沿襲舊方法,簡單用課本的章、節劃分單位,圍繞知識點與技能訓練開展教學設計,知識之間欠缺關聯性、遷移性,對于知識的灌輸高于對于素養的培養。如此,初中音樂教學自然無法實現其根本的教育目的。而基于核心素養的單元設計則打破了這一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按照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以及各個知識點的教學目標來設計某一個章節,或者某一個單元的教學體系和學習任務,從而使知識更體系化、素養化。鐘啟泉教授表示,教學單元設計并非簡單地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而是教師從學科素養出發,考察在一定目標和主題指導下實施怎樣的對敘事進行探究的活動內容,進而落實更為優質的教學活動。音樂教學單元設計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應關注突出結構化、主題明晰等特征,啟發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育。
為了更好地進行初中音樂學科單元教學設計,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模式,規劃音樂核心素養培育內容和方法,融入人文素養,提升核心素質,強化感受能力,提高音樂認知,優化音樂單元活動作業設計。
初中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應樹立鮮明的學習目標,創新教學模式。在現實的音樂課堂上,必然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積極推進符合科學、契合初中學生音樂學習規律教學設計的完成,并參考教學設計科學編排教學內容,使其完成預期的教學成果,使音樂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現實的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培養起學生的核心素養,一定要對原有教學觀念進行創新,摒棄原有教學模式并進行革新。教師要在教學目標范圍內重新編排教學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摒棄過去音樂教學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進一步發揮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先進作用,構造良好的教學條件,打造趣味教學課堂,創新教學模式,使音樂對學生更具吸引力,讓他們以主動心態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初中音樂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培育內容、方法的參與,這一內容即課程,包含知識、思想、情感、能力等,而課程設計是培育活動最具現實價值的要素,應圍繞目的去展開。事實上,具體涉獵的培育內容十分繁雜,課程大綱和方案,紙質或數字教材等足,內容涉及既要凸顯音樂學科怎樣經歷產生的三度創造過程,即“創作—表演—欣賞”,還要迎合社會演變的趨勢,與科技發展、文化傳承、學生身心水平等要素相吻合。
此外,也要重視并探討音樂核心素養的培育方法。科學的方法能幫助培育內容盡快完成轉化,順利達到培育目的,是整個培育活動能夠落地的關鍵一環。具體使用的培育方法應秉持尊重音樂學科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采取更具可行性的教學手段、方法、藝術及組織形式,培育方法以啟發式、互動式為主,并重視靈活輔助當代教育技術、實踐性教學、其他培育方法等,以期達到良好的培育效果,促進音樂核心素養的形成。
初中音樂單元教學設計對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培育,應當關注人文素養的加持,更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培育成效。音樂是藝術文化的重要構成,而培育音樂核心素養,自然需要人文素養提供哺育的氛圍。教師開展初中音樂單元教學時,應關注人文素養環境的構建,無形中讓音樂為學生提供持久的精神滋養,以音樂將積極的正能量帶給每位學生,使人文精神激勵學生不斷奮進。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向學生傳授大量的音樂知識,比如音樂隱含的故事性、音樂家的人生經歷,創作音樂的背景和環境等,使學生透過音樂來進一步了解更豐富的勵志故事,進而與音樂課堂的人文素養結合起來,使初中學生核心素養顯著提升。
初中音樂單元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目的之一就是學生音樂感受能力的強化,音樂認知的提高。第一,教師應將單元視為整體,為學生講授基本的音樂常識,使他們更深刻地了解音樂蘊含的節奏美、韻律美、藝術美,由節奏、音色等多個方面出發使學生逐步建立起自主的音樂欣賞視角與審美觀,使他們透過音量、音節、音色等要素沉浸式感知音樂傳遞的情感內涵與曼妙旋律,在音樂鑒賞和樂器演奏中強化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教師課堂上播放音樂作品,使學生進入音樂世界感知音樂傳遞的情感,使其明晰自我的音樂認知。這種能力要想提高,需要從不同風格作品中汲取營養,從多聽、多涉獵中使自己的音樂認知能力顯著提高。為此,教師開展初中音樂教學,要重視學生良好音樂鑒賞行為與不斷學習、多方涉獵良好習慣的培養,這樣才有助于學生音樂認知能力的提高。
初中音樂教學不僅限于課堂的熏陶,更要關注課堂作業的延伸,即單元活動類作業的設計、完成,要以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美育功能的提高為指導,明確設計目標、選擇科學方法,從多個層面、多個視角去積極引領,給學生終身學習與進步打下良好基礎。本文就怎樣設計單元活動類作業進行詳細解讀。
(1)基于立德樹人的目標和理念著眼于單元整體設計
音樂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還應該基于立德樹人的理念來進行教學的設計。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紅旗飄飄”為例,“紅旗飄飄”單元包含唱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音樂故事《國歌的故事》,音樂欣賞《繡紅旗》《紅旗頌》《紅旗飄飄》《國旗頌》。這一個單元的音樂作品都圍繞著紅色主題,屬于同一主題不同體裁的表達,通過這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來使學生更深刻地感知作品想要表達的濃烈愛國主義精神、對祖國的滿腔熱愛與祝愿。單元活動類作業的設計要與學生學習能力的應用、發展密切關聯起來,關注學生如何采取方法將知識變成欣賞、表現、創造等能力,從音樂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和“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目標出發去踐行。在該理念的引領下,著眼單元教學整體設計的目標,這類作業設計要深入了解學生審美感知音樂要素的能力,文化理解愛國情感的深度、藝術表現創作能力的高度,再著手去設計作業內容。
(2)結合核心素養設計課程三維目標
學科核心素養和課程三維目標間關系十分密切,以單元活動類作業的完成促使學生把知識變成自我能力,完成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目的。由此,設計單元活動類作業,要重視關注知識目標的起點、能力目標的重點、學科核心素養的終點三個“點”的把握,促使在設計過程中間知識、能力、素養三要素串聯與滲透。
(3)基于學生親身參與設計作業任務
在初中音樂單元活動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精神,基于學生親身參與來設計作業任務。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形式新穎的作業形式,舉例來說,針對某一首音樂作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改編,尤其是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改編,這樣還能有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和創造力的激活。此外,還可以設計一些調研報告、音樂劇表演、課件制作等,從多感官、多視角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挑戰興趣。題目難度系數的制定則要充分體現作業本身的層次性特征。教師應從學情出發,采取“任選幾道”的方式,將選擇權交予學生,學生依據自己能力自主選擇,這樣的教學更突出了靈活性、因材施教的優越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師要多方面考慮題目難度,對學生可能選擇的題目事先做出多種搭配,根據自我預判來對難度系數、題目數量等進行科學搭配。當然,在作業內容的設計方面,要充分展現教師從全局出發對本單元知識的歸納與總結。每道作用均體現了明確的設計目標,闡述培養學生哪方面的具體能力。而且,題目還要和課中、課后任務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力實現螺旋式上升的態勢,關注知識的遷移和應用,進而達到單元活動類作業鍛煉學生高階思維的目的。
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更好地通過單元教學來實現這一目的,筆者認為,初中音樂學科單元教學設計可以遵循以下流程。
第一,吃透單元教學目標,對單元內包含的各個知識點一一擊破,掌握內在關聯與遞進關系,切中單元包含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命脈。
第二,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以宏觀視角對單元進行整體思考,在每章節和具體內容學習過程中始終貫穿整體觀念,再從微觀視角對音樂基礎知識去學習并掌握。
第三,科學設置問題要從教材知識出發,學生的解答也是對問題與內容間的關聯進行回顧與思考,加深知識的理解。
第四,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以現有的音樂基礎知識對歌曲中的結構、調性、節奏等進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并且加以交流探討。
從教學單元設計的思路來看,教學單元的設計應關注知識點與基本技能的結合,將整個單元教學內容依次來訓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音樂知識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知識點難以串聯,核心素養也得不到培養。為此,我們應該基于核心素養理念指導音樂教學單元設計,關注單元整體的彼此關聯,回歸學生實踐,提升理解力。
本文中,筆者對初中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初中音樂教學單元設計的概念與內涵展開了探究,從無個層面探討了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音樂學科單元教學設計策略,并簡單地就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音樂學科單元教學設計流程展開了分析。核心素養理念指導音樂教學單元設計關注跨學科的學習關聯,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延伸,新舊知識間合理對接,和其他單元教學內容無縫穿插編排,這種建立在結構化基礎上,參考知識間內在邏輯的教學單元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更大裨益。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情況,基于核心素養,關注音樂的單元教學設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