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飛,黃素結,葉栩,彭仲祥
廣州市黃埔區中醫醫院,廣東 廣州 510700
近年來,腦梗死發病率逐年升高[1]。微小腦梗死可不出現癥狀,或者僅有頭暈等非特異性癥狀;較大范圍腦梗死會出現肢體乏力、感覺障礙、言語不利等癥狀,且往往有后遺癥,影響工作和生活。筆者采用復方天麻顆粒治療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在廣州市黃埔區中醫醫院住院治療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40~74(62.20±6.89)歲;病程1~3(1.68±0.45) d。治療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40~75(62.28±6.56)歲;病程1~3(1.73±0.42) 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 2018》[2]中腦梗死診斷標準,急性發病,數小時至數天發展至高峰,頭顱CT發現新發梗塞灶,能解釋肢體偏癱、言語不利等癥狀。
1.2.2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西醫急診診治專家共識 2018》[3]的風痰阻絡證:突發肢體偏癱,或伴言語不利,同時伴有痰多、頭暈、胸悶、腹脹、嘔吐等癥,舌黯淡,苔白膩,脈弦滑。
1.3 病例納入標準西醫診斷為腦梗死急性期,中醫診斷為中風風痰阻絡證,病程1~3 d;年齡18~75歲,男女不限;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
1.4 病例排除標準既往有腦梗死、腦出血、腦腫瘤病史;嚴重心臟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危重?。徊l意識障礙、癲癇、重癥肺炎、上消化道大出血等急危癥;不配合治療。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根據患者需要,給予阿斯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J20080078),1次0.1 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片(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133127),每次 20 mg,睡前服,丁苯酞膠囊(石藥集團恩必妥藥業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050299),每次0.2 g,每日3次),依達拉奉注射液(吉林省博大制藥有限股份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070051,每次30 mg,加入10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每日2次,腦苷肌肽注射液(吉林四環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2025046),每次 6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每日1次,尼莫地平片(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批號:國藥準字H44025018),每次40 mg,每日3次,血栓通注射液(廣西梧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Z45021769),每次0.25 g,加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注射,每日1次。并發腦水腫、顱內高壓者使用甘露醇(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11020861),或者使用類似藥物。如果病情許可,給予功能鍛煉、推拿按摩、針灸、理療等治療及心理疏導。
1.5.2 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復方天麻顆粒。藥物組成:天麻15 g,膽南星10 g,大黃10 g,白附子10 g,川芎10 g,地龍15 g,法半夏10 g。采用一方制藥廠生產的配方顆粒,用中藥配方機裝成2等分。每日1劑,早晚溫服。
兩組均連續治療4周。
1.6 觀察指標
1.6.1 安全性指標肝腎功能、血尿常規、頭顱CT、心電圖、胸部X光片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和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1.6.2 臨床癥狀、體征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語不利、肢體強直、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咳嗽咳痰、唇甲紫黯、便干便秘、舌黯紫等11個癥狀按照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計0分、1分、2分、3分。
1.6.3 腦血管功能檢測患者入院當天、治療后 7 d、28 d進行腦血管功能檢測。檢測患者平躺時左右頸總動脈腦血流運動學指標(平均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最大和最小血流速度等)、腦血流動力學指標(外周阻力、動態阻力、脈搏波速度、脈壓差等),結合受檢者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等指標,綜合各結果指標,計算出分值。積分值范圍0~100分,分值越低,說明腦血管功能越差。
1.6.4 血脂水平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血脂檢測。
1.7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臨床治愈:患者癥狀、體征基本緩解,生活可自理,或療效指數≥95%,若療效指數<95%,但患者恢復工作且生活自理,仍然判定為臨床治愈;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明顯減輕,70%≤療效指數<95%;有效:病情好轉,30%≤療效指數<70%;無效:病情無好轉,療效指數<30%。
療效指數=[(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100%
有效率=(臨床治愈+顯效+有效)/n×100%

2.1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有效率為80.00%,治療組有效率為92.50%,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2.3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治療前后腦血管功能積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腦血管功能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腦血管功能積分均升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治療前后腦血管功能積分比較 分)
2.4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表4 兩組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急性腦梗死屬中醫中風急性期范疇[5]。中醫認為,中風急性期病機為內風上擾,上沖犯腦,致腦脈閉阻[6-8]。復方天麻顆粒是本院經驗方,方中天麻、地龍、白附子熄風化痰通絡,法半夏、膽南星化痰,川芎、大黃活血化瘀。諸藥合用,共奏熄風化痰通絡之功。
天麻含有天麻多糖和天麻素[9],有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謝學淵等[10]研究發現,天麻多糖能減弱谷氨酸對小鼠的海馬神經元損傷,改善腦神經,修復細胞因子,減少腦缺血損傷,促進腦神經功能恢復。李飛琴[11]應用天麻細粉治療高脂血癥,療效顯著。藥理研究表明,地龍含有脂類、蛋白質和氨基酸等,有較強抗凝血、改善循環等作用,與中醫認為地龍性善走竄、長于通經活絡相吻合[12-14]。大黃含有大黃酸、大黃素等多種有效成分,能改善循環、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保護腦神經等[15]。王國驊等[16]采用大黃顆粒治療大面積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療效顯著。吳健虹等[17]研究發現,大黃素能降低高脂血癥大鼠的血脂水平。法半夏的有效成分有生物堿、揮發油、有機酸等[18]。張小麗等[19]通過實驗研究證明,法半夏有較強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環、抗血栓等作用。丁劭華等[20]研究發現,半夏可改善高脂血癥模型大鼠脂質代謝紊亂。川芎含有阿魏酸、川芎嗪等有效成分,能改善循環、擴張血管、調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21]。邢淑芳等[22]研究發現,川芎嗪能減少大鼠腦損傷后神經元損傷,促進腦神經修復。梅瓊等[23]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川芎能降血脂、減少動脈粥樣斑塊。膽南星含有膽汁酸、黃酮類、糖類等成分,具有化痰、抗驚厥、抗氧化等作用,對急性腦梗死有較好療效[24]。綜上,復方天麻顆粒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促進神經修復、降血脂等多種作用。
復方天麻顆粒對急性腦梗死風痰阻絡證有較好療效,能改善患者腦血管功能和血脂水平,且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