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萍,柳 偉,喬小燕,郭 林
(山東工商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
立德樹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習近平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稱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同時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1],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綱要》中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2]教師是課程思政內容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在課程思政建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習近平在治國理政中談道:“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3]。如何有效將課程思政貫穿到教學的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大數據環境下,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但良莠不齊,需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課程思政入課堂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它既是一種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教育形式,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載體,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求。作為高校的基礎課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堅持傳授知識、能力培養、素質提升、人格塑造相融合,既要注重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也要重視學生能力和人格修養的提升。
《高等代數》是數學專業的基礎課,偏理論,但應用性強,堅持與教學案例結合,深挖思政元素,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持續推進OBE教學理念,從傳統知識授課為中心轉變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由內容相對枯燥、單一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構建具有豐富思政內涵的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知識體系,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實現:(1)課程思政常態化;(2)課程內容時代化;(3)知識結構綜合化,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的提升,打造新時代有愛國情懷的高層次人才。
課程思政入課堂的教學設計至關重要,既要融合愛國情懷,還要學生坦然接受,協同育人,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程思政案例探索:
(1)結合學習強國中的思政資源,滲透教學全過程,傳承民族精神,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本次冬奧會上,他們的同齡人,17歲單板小將的蘇翊鳴,有理想有抱負,堅持訓練,在奪冠后說“努力吧,朋友,因為努力不會騙你們!”18歲的學霸谷愛凌勇于挑戰自我,她在總結自己的成果時說“天賦只占0.1%,其他全是努力的結果。”還有很多年輕的小將,他們堅韌、努力、不畏艱辛、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猶如一劑良藥,注入同學們的身體,激發他們的學習斗志,恰同學少年,做個有理想、有擔當、有道德情懷的高素質人才。
除此之外,在知識點的應用練習中,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主要歷史節點加入題中,如:習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中,2021年,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節點,回顧了我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科學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報告指出,“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以史為鑒,“人民”一詞出現了86次,我們黨在1921年成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發展路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些時間節點是黨對人民的愛,構造成愛心行列式,試求。

(2)知識點與紅色文化相結合,傳承中國紅色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更好地教書育人。如在講解矩陣的時候,矩陣與密碼學相聯系,通過電視劇《潛伏》中的余則成接收電臺密碼導入課程,與矩陣相結合,講解破解密碼的過程,回顧我們艱辛的抗戰史,無數革命先烈在烽火連天的年代,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為解放全中國,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勇前行,奉獻自己的一生,正因為他們的無私付出,才有現在幸福安康的和平年代。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從我們的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愛國,愛黨,愛校,愛我們的同學,努力奮進,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數學文化入課堂,引入相關知識點的數學思想、起源和數學家介紹,既了解知識背景,擴充知識面,又弘揚數學家不屈不撓、獻身科學的精神,培育學生崇尚科學、不屈不撓的開拓創新精神。如線性方程組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中國,由中國數學經典著作《九章算術》的第八章提到的谷物稱重問題,引入講解線性方程組的求解及歷史,這本書對于有關解方程組的理論已經比較完整,之后大約在公元263年,劉徽撰寫了《九章算術注》一書,公元1247年,秦九韶寫成了《數書九章》一書,將《九章算術》中解方程組的“直除法”改進為“互乘法”,其中所述方法實質上相當于線代的對方程組的增廣矩陣施行初等行變換消去未知量的方法,即高斯消元法。而在西方,線性方程組的研究是在17世紀后期才開始的,這說明中國古代的關于線性方程組的研究處于領先地位。
(4)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緊扣題意,與時代英雄人物相結合,在對我們的英雄肅然起敬的過程中,應用知識點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解向量組秩的時候,結合中國抗疫英雄陳薇將軍研究疫苗的精神,引入藥品的配方比例問題,既弘揚了時代楷模陳薇將軍不畏艱難險阻、舍己為公的精神,又應用知識點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知識點與古典文化相結合,講向量組秩和極大線性無關組的時候,借助《西游記》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引入秩的概念,孫悟空憑借自己的火眼金睛,不管白骨精外表如何變化,內里是不變的,可以理解為秩不變,都是由極大線性無關組生成的,進一步探討我國的四大名著,里面不乏含有數學的精髓。
(6)注重多學科之間的融合,知識點與教育前沿問題相結合,加入一些探索性內容和擴展性內容,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遵循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要求,推進新工科建設,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保證內容科學性的前提下討論并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新的授課計劃,①數學知識點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前沿知識點相結合,注重內容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提升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如優秀民族企業華為,堅持以祖國昌盛、民族振興、家庭幸福而努力奮斗的驅動原則,團結協作、集體奮斗是華為企業文化之魂,主營業務有通信網絡、IT、智能終端、云服務等,信息壓縮在網絡傳播中有很大作用,我們可以將普通的矩陣壓縮,減少存儲空間,矩陣對角化就是一種實現渠道,進而引入矩陣的對角化計算,試求正交矩陣T,使為對角矩陣,其中
②數學內容與財經類案例相結合,既普及了生活中的經濟知識,又練習了知識點的應用。某國產企業廠長在“我們是相親相愛一家人”的活動中,急人民之所急,為人民之所用,大膽改進設備,生產口罩,用3種生產要素紡粘無紡布+熔噴無紡布+內層吸濕,生產3種類型的產品:外科口罩、普通口罩、防護口罩,已知三種口罩對的需求矩陣為若廠商生產2萬單位,4萬單位,3萬單位,問的投入量是多少?
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全面成才,時刻堅持課程思政入課堂,以培養有道德修養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大學數學基礎課的課程建設,結合互聯網的實例進行數學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具體操作,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個人提升融入將來國家的發展中,既符合新工科教材的要求,也符合國家提倡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重在學生知識、能力、人格素質各方面的培養和創新,培養具有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高素質人才。
課堂思政是一個新興課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發展,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