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英,張森虎,李艷松,李 詳,白 建
(呂梁學院生命科學系,山西呂梁 033001)
小米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常被用來制作各種養生粥,還可以用來發酵釀酒,因此對小米多糖的工藝提取可以開發出新的營養豐富且健康的食品(Yang等,2021)。 高晶晶等(2020)研究表明,小米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質量濃度與抗氧化性成正比。王璽等(2016)研究表明,多糖提取率與液固比成正相關,增大液固比,多糖能夠有效的融到溶液中,提高多糖提取率。劉丹丹等(2019)研究表明,多糖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對革蘭氏染色為紫色的抑菌效果最好。宋樂園(2020)通過對紅小米多糖提取研究后,得出了紅小米多糖的最佳提取條件。路志芳等(2017)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可以廣泛應用于醫療行業和食品保健領域等,目前已經利用植物多糖研發出一些醫療藥品,治療病毒感染和腫瘤,改善人體的免疫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比如香菇多糖的應用。Wang等(2019)研究表明,原位葡聚糖生產改變了小米的營養價值,導致游離酚類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增加。已有的研究發現HSP-3可作為功能性食品中的活性成分(Huo等,2020;Sharma等,2019)。
本研究以沁州小米為主要原料,按單因素試驗,選出提取時間、提取溫度、料液比三個因素進行響應面試驗(高濤等,2020),確定小米多糖最佳提取條件。對提取出的小米多糖采用濾紙片法(Xu等,2020;Li等,2019)進行抑菌研究,測定其對供試菌的抑菌效果,確定最低抑菌濃度。并研究不同溫度和pH對小米多糖抑菌能力的影響,為小米多糖的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1.1 材料和試劑 沁州小米采購于呂梁星瑪客超市,酒石酸鉀鈉、3,5-二硝基水楊酸、氫氧化鈉、苯酚、牛肉膏、氯化鈉、蛋白胨、瓊脂等均是分析純,供試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由呂梁學院微生物實驗室提供。
1.2 主要儀器HH系列數顯恒溫水浴鍋:上海禾汽玻璃儀器有限公司;SC-04低速離心機:張家港市騰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FA114A電子秤:廣東豪晟科學儀器有限公司;LDZX-50KBS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河南省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UV-1601紫外分光光度計:青島聚創華業分析儀器有限公司;101-00AB恒溫鼓風干燥箱:邢臺鉅都科技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小米預處理 將沁州小米置于60℃恒溫干燥箱中,干燥40 min。
1.3.2 小米多糖提取 取5 g小米放入燒杯中,加入100 mL蒸餾水,將燒杯放入恒溫水浴鍋中,在80℃下浸提2 h,取出提取液用濾紙進行過濾,然后將濾液用低速離心機3900 r/min離心25 min,然后取上清液,加入60 mL 95%乙醇,再3900 r/min離心20 min,然后過濾,得到小米粗多糖(諸愛士等,2019),溶解沉淀并定容,取15 mL溶液與燒杯中,然后加鹽酸溶液2 mL,置于60℃水浴鍋中加熱20 min,靜置冷卻,然后滴一滴酚酞試劑,用2 mL 2 mol/mL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淡紅色,將溶液倒入50 mL容量瓶中,搖勻得到小米多糖溶液,用3,5二硝基-水楊酸法(王明瑞等,2020)檢測多糖的含量,以此計算小米多糖提取率。
1.3.3 DNS試劑配制 稱取3,5-二硝基水楊酸3.15 g,酒石酸鉀鈉91.0 g,苯酚2.50 g和無水亞硫酸鈉2.50 g,采用詹夢濤等(2020)的方法配制DNS試劑。配制完成后,放置在棕色瓶中避光儲存,室溫下存放一周后使用。
1.3.4 葡萄糖標準曲線的繪制 根據羅春萍等(2021)的方法配制葡萄糖標準溶液。分別取葡萄糖 標 準 液0.20、0.40、0.60、0.80、1.00、1.20、1.40 mL和1.60mL于5mL比色管中,用蒸餾水補至2.50mL,滴加DNS試劑2 mL,100℃加熱10 min,然后靜置冷卻,在波長為540 nm處進行檢測,讀出吸光度值。繪制葡萄糖溶液的標準曲線。
1.3.5 小米多糖含量的測定 取2 mL小米多糖溶液于25 mL具塞試管中,加入2 mL DNS試劑,加熱一段時間,然后靜置冷卻,加入10 mL蒸餾水,對照組用蒸餾水,然后在540 nm波長處進行檢測,讀出吸光度值,計算出小米多糖的提取率(張小貝等,2017)。小米多糖提取率的計算公式:φ=((ρ-V)×0.9)/m×100。
1.4 單因素試驗 由預試驗得到提取時間為2 h,提取溫度為80℃,液料比為20:1,多糖提取率最高達3.27%。分別改變提取時間(1、1.5、2、2.5、3 h),提取溫度(70、75、80、85、90℃),料液比(10:1、15:1、20:1、25:1、30:1),以此進行小米多糖的提取。
1.5 響應面優化試驗 利用單因素試驗得出的數據,進行BBD響應面法試驗(張環宇等,2020),以提取時間(A)、提取溫度(B)、料液比(C)作為三個影響因素,以小米多糖提取率為考察指標。響應面分析因素與水平見表1。

表1 響應面分析因素與水平
1.6 小米多糖抑菌試驗
1.6.1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的制作 采用湯強等(2018)的方法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在無菌環境下操作。
1.6.2 菌懸液的制備 取10 mL的蒸餾水于試管中,用酒精燈加熱,在酒精燈旁冷卻后倒入接種管中,塞上棉塞,搖晃7~9次,然后倒入試管中,備用。
1.6.3 抑菌圈的測定 把濾紙用打孔器做成直徑為6 mm大小的形狀,在培養皿中加入5 mL過濾后的小米多糖提取液,充分浸泡1 h后,用酒精燈灼燒鑷子,待冷卻后用鑷子將濾紙貼在培養基上,然后放在37℃培養箱中培養1 d。用無菌水為對照組,測量抑菌圈的直徑大小,試驗進行3次,取中間值(李世杰等,2018)。配制10 mg/mL的青霉素鈉溶液為陽性對照(許海燕等,2020)。
1.6.4 小米多糖最低抑菌濃度的測定 用二倍肉湯稀釋法(毛暢思等,2021)測定小米多糖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小米多糖提取液用無菌水連續稀釋最終質量濃度為0、0.1427、0.2854、0.5708、1.1416、2.2832、4.5664、9.1328 mg/mL, 在37℃恒溫培養箱培育24~36 h后,當試管中沒有菌落生長時,以測定最小抑菌濃度。
1.6.5 不同溫度對小米多糖抑菌能力的影響 將提取出的小米多糖均分為5份,放入燒杯中,在恒溫條件下將小米多糖提取液的溫度調為20、50、80、100、130℃,并恒溫加熱30 min,以無菌水為對照組,然后用濾紙片法對3種供試菌的抑菌效果進行測定,平行3次試驗(唐志凌等,2021;高晶晶等,2020)。
1.6.6 不同pH對小米多糖抑菌能力的影響 將提取出的小米多糖均分為5份,利用1 mol/L的鹽酸和1 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將小米多糖提取液的pH調為1、4、7、10、13, 以無菌水為對照組,然后用濾紙片法對3種供試菌的抑菌效果進行測定,平行3次試驗 (吳孔陽等,2021;劉永永等,2021;吳孔陽等,2020)。
1.7 數據處理 所有的基礎數據都在Microsoft Excel 2010中歸納整理,單因素試驗作圖利用Graphpad Prism8.0,利用Design-ExPert 11軟件對Box-Behnken(BBD)響應面試驗進行分析,最后使用Adobe Photoshop CC 2021對所得的所有圖片進行修飾。
2.1 葡萄糖標準曲線 由圖1可知,標準曲線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0.6157X-0.0712,R2=0.984。

圖1 葡萄糖標準曲線
2.2 單因素試驗結果與分析
2.2.1 提取時間對小米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圖2表明,在提取1~2 h時,小米提取率從1.26%增長到2.86%,提取時間增加后,提取率又開始降低。這是因為用熱水浸提時,小米在一段時間后才能破壞細胞壁,而多糖要溶解在溶液中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定時間浸提后,更多的多糖溶解到溶液中,而提取時間太長,會使的多糖在高溫下發生糖酵解,穩定性降低,所以小米多糖最佳提取時間為2 h。

圖2 提取時間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2.2 提取溫度對小米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在溫度為70~80℃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多糖提取率升高,在80℃后,多糖提取率下降,這是因為熱處理可以破壞小米細胞,使多糖溶解在水中,溫度升高會提高物質的擴散系數,加快溶解。在一定的時間內使多糖提取率增加,但過高的溫度會使多糖變性,而使多糖提取率減少。因此,小米多糖的最佳提取溫度為80℃。

圖3 提取溫度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2.3 料液比對小米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從圖4可以看出,料液比可改變溶液的濃度以及溶液黏度等,當料液比的比例變大時,溶液中多糖的濃度降低,多糖提取率增大。但當料液比的比例太大時,溶解速度過快,多糖提取變得困難,增加了損耗,導致多糖損失。由圖4可以看出,當料液比增大時,多糖提取率快速增加,而料液比再變大后,多糖提取率反而降低。因此,當料液比為20:1時,小米多糖提取量最多。

圖4 料液比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3 響應面優化結果
2.3.1 響應面試驗結果分析 運用Design-Expert 11軟件對表1和表2中的數據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并進行模型優化,得到回歸方程:Y=3.04+0.1963A+0.0510B—0.0890C—0.0438AB+0.0413AC+0.0317BC-0.4989A2-0.2054B2-0.2919C2。

表2 試驗設計和結果
對模型的顯著性進行檢驗,由表3可知,響應面模型P<0.0001,表明擬合檢驗極顯著,失擬檢驗P=0.9814>0.05,表明失擬項不顯著,這說明方程模擬比較好,可以用該模型進行預測。
由表3可以看出,相關系數R2=0.9957,表明模型顯著。校正系數R2Adj=0.9901,說明該模型只有0.99%無法解釋。兩個差值小于0.2,說明具有一致性,模型與實際情況擬合很好。變異系數CV=1.42%,模型可靠,可以較好地反映真實試驗值,所選用的二次多項模型有效。
對模型的各系數顯著性檢驗分析可知 (表3),因素A、B、C表現為極顯著;交互項AB表現為顯著,AC、BC表現為不顯著, 二次線A2、B2、C2表現為極顯著。該模型中的F值可以看出三個因素對多糖提取率都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其中A、B、C的值分別為230.03、15.53、47.31,所以可以得出A、B、C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力由大到小為:提取時間>料液比>提取溫度。

表3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
2.3.2 交互作用分析 由圖5可知,因素A與因素B相互作用3D曲面彎折程度大,坡度較峭,且等高線為橢圓形,說明因素A與因素B之間的交互作用對小米多糖的提取率影響顯著。從3D圖可以看出,當因素A為2 h,因素B為80℃時小米多糖提取率最高,為3.051%。從等高線可以看出,因素B對小米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小于因素A,說明在因素A與因素B中,小米多糖提取率主要受因素A的影響。

圖5 提取時間和提取溫度對多糖提取率影響的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圖
由圖6可知,因素A與因素C相互作用3D曲面彎折程度小,坡度較緩,且等高線近似為圓形,說明因素A與因素C之間的交互作用對小米多糖的提取率影響不顯著。從3D圖可以看出,當因素A為2 h,因素C為20:1時小米多糖提取率最高,為3.042%。從等高線可以看出,因素C對小米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小于因素A,說明在因素A與因素C中,小米多糖提取率主要受因素A的影響。

圖6 提取時間和料液比對多糖提取率影響的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圖
由圖7可知,因素B與因素C相互作用3D曲面彎折程度小,坡度較緩,且等高線近似為圓形,說明因素B與因素C之間的交互作用對小米多糖的提取率影響不顯著。從3D圖可以看出,當因素B為80℃,因素C為20:1時小米多糖提取率最高,達2.969%。從等高線可以看出,因素B對小米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小于因素C,說明在因素B與因素C中,小米多糖提取率主要受因素C的影響。

圖7 提取溫度和料液比對多糖提取率影響的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圖
2.4 驗證試驗 運用響應面設計軟件對回歸方程進行計算,將提取時間、提取溫度、料液比的取值分別設定為1.5~2.5 h,75~85℃,15:1~25:1,并將目標值設定為最大值。獲得的最佳提取條件為:提取時間2.11 h,提取溫度80.6℃,料液比19.2:1。按此提取條件提取的小米多糖提取率為3.067%,根據實際操作情況將最優組合修改為提取時間2.1 h,溫度80℃,料液比19:1,在此條件下平行3次試驗。提取的小米多糖提取率為3.066%,與預測值接近,這說明回歸模擬準確可用,利用響應面結合主成分分析法優化小米多糖的提取的方法準確可行。
2.5 小米多糖的抑菌能力
2.5.1 小米多糖對供試細菌的抑菌測定 由表4可知,小米多糖對供試菌都具有抑制作用。且相對于陽性對照組,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更強,其中小米多糖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直徑可達(12.75±1.76)mm。小米多糖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抑菌效果較弱,其抑菌圈直徑為 (10.03±1.53)mm,小米多糖對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效果最弱,其抑菌圈直徑為(8.77±0.79)mm。

表4 小米多糖對供試菌的抑菌效果 mm
2.5.2 小米多糖對供試菌的最低抑菌濃度 由表5可知,小米多糖提取液對三個供試菌的最小抑制濃度分別為1.1416、2.2832、4.5664 mg/mL, 小米多糖提取液對細菌的抑制作用隨濃度的增大而增強。

表5 小米多糖對供試菌的最低抑菌濃度
2.5.3 不同溫度下小米多糖對供試菌抑菌的測定從圖8可以看出,溫度的變化不會明顯影響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即使120℃下處理小米多糖后,其仍然具有抑菌能力。但隨著溫度的升高,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會稍微降低,這是由于高溫破壞了小米多糖的結構。

圖8 不同溫度對供試菌抑菌的影響
2.5.4 不同pH下小米多糖對供試菌的測定 從圖9可以看出,不同酸堿度條件下的小米多糖的抑制作用有所不同,pH越趨于中性,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越佳,在pH為7時,小米多糖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最佳。而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小米多糖的抑制能力都會受到影響,pH越低或越高,小米多糖的抑制能力越弱,這是由于強酸或強堿會破壞小米多糖的結構,活性降低,從而影響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

圖9 不同pH對供試菌的影響
用熱水提法對沁州小米進行多糖提取,采用單因素試驗和響應面優化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小米多糖的提取條件進行優化得出:在提取時間2.1 h、提取溫度80℃、料液比19:1條件下,沁州小米多糖的平均提取率為3.066%。通過響應面模型分析可以得出,三個因素對小米多糖提取率的影響順序為:提取時間>料液比>提取溫度。對提取出的小米多糖進行抑菌作用研究表明,小米多糖對三種供試細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1.1416、2.2832、4.5664 mg/mL。 對在不同溫度和pH條件下小米多糖對供試菌的抑菌研究得出,溫度的升高并不會明顯影響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強酸和強堿會降低小米多糖的抑菌效果,在中性條件下,小米多糖的抑制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