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Cu-SAPO-44選擇性催化丙烯還原NO性能研究

2022-09-09 02:23:16溫妮妮王旭瑞蘇亞欣
燃料化學學報 2022年8期
關鍵詞:物種催化劑

張 恒 ,周 皞 ,溫妮妮 ,王旭瑞 ,徐 璐 ,蘇亞欣,*

(1.東華大學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上海 201620;2.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64)

隨著工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引發(fā)了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嚴重影響著大氣環(huán)境質量和人類身體健康。由于移動源和固定源所產(chǎn)生含氮氧化物的排放氣成分存在差異,對應的脫硝策略大相徑庭。在柴油車尾氣脫硝中,相對于目前應用廣泛的氨選擇性催化還原NOx(NH3-SCR),烴類選擇性催化還原NOx(HC-SCR)可以同時消除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和烴類(HC),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1-3]。

由 于 以V2O5-MoO3/TiO2和 V2O5-WO3/TiO2為代表的傳統(tǒng)釩基催化劑(V2O5)存在有毒、反應溫度范圍窄等問題,開發(fā)環(huán)境友好型脫硝催化劑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近年來,負載金屬(Cu、Fe、Mn等)分子篩類催化劑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負載Cu作為活性金屬的分子篩催化劑廣泛應用于SCR脫硝研究,例如,Cu-ZSM-5[4]、Cu/Beta[5]、Cu/LTA[6]、Cu-SSZ-13[7,8]、Cu-SAPO-34[9,10]。相比于Beta、ZSM-5等中、大孔分子篩,以SSZ-13和SAPO-34為代表的CHA結構小孔分子篩被發(fā)現(xiàn)具有更為優(yōu)良的高溫水熱穩(wěn)定性[11-13],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國研究者的高度重視。Kwak等[7]發(fā)現(xiàn)與Cu-Beta和Cu-ZSM-5分子篩相比,Cu-SSZ-13分子篩在NH3-SCR中具有更高的活性和N2選擇性。由于合成SSZ-13的結構導向劑(N,N,N-三甲基-1-金剛烷碘化銨)價格昂貴且有毒性,Ren等[14]以Cu-TEPA(TEPA 為四乙烯五銨)作為廉價結構導向劑直接將Cu物種引入SSZ-13分子篩,一步水熱合成了NH3-SCR性能優(yōu)異的Cu-SSZ-13分子篩。在此之后,Martinez-franco等[15]采用Cu-TEPA成功合成Cu-SAPO-34分子篩催化劑用于脫硝反應。

作為SAPOs的微孔分子篩成員,SAPO-44分子篩同樣具有CHA結構,具有良好的高溫水熱穩(wěn)定性能。Hocevar等[16-18]發(fā)現(xiàn),SAPO-44在固體酸催化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活性。Xin等[19]率先報道了采用一步水熱合成Cu-SAPO-44催化劑用于NH3-SCR,在較寬的溫度窗口(180-550 ℃)具有90%以上的脫硝效率和100%的N2選擇性。相比于SSZ-13分子篩孔道(0.38 nm左右),SAPO-44分子篩有更大的孔道(0.43 nm左右),與C3H6分子尺寸較為接近[20,21],因此,將其用于C3H6-SCR研究有一定的可行性。然而,將SAPO-44分子篩用于HC-SCR研究,目前,這方面的研究報道極少。

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以環(huán)己胺(CHA)和銅胺絡合物(Cu-TEPA)為結構導向劑和銅源,Cu-TEPA既作為模板劑又提供活性銅物種,一步水熱合成Cu-SAPO-44分子篩催化劑,用于柴油發(fā)動機貧燃條件下選擇性催化C3H6還原NO。同時,研究Cu-TEPA的引入量對Cu-SAPO-44分子篩催化劑的物理化學性質和C3H6-SCR脫硝性能的影響。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試劑

實驗過程中使用的試劑在表1中列出。

表1 實驗過程中使用的試劑Table 1 Reagents are us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1.2 催化劑的制備

采用一步水熱合成法制備銅含量不同的Cu-SAPO-44分子篩樣品,CuSO4溶液與四乙烯五胺(TEPA)1∶1絡合形成銅胺絡合物引入銅物種,通過控制初始溶膠中Cu投入的物質的量比來控制分子篩中Cu的含量。具體步驟如下,稱取不同質量的五水硫酸銅,溶于對應體積的蒸餾水,配制20%的硫酸銅溶液,分別加入對應摩爾量的TEPA,然后依次加入磷酸、擬薄水鋁石、硅溶膠、環(huán)己胺,期間不斷攪拌持續(xù)12 h,最終混合溶膠的投料中Cu-TEPA∶P2O5∶Al2O3∶SiO2∶CHA∶H2O理論物質的量比為x∶1.25∶1∶0.75∶2.5∶50 (x=0.05、0.15、0.25、0.35、0.45)。然后將獲得的溶膠轉入水熱合成反應釜中,在恒溫200 ℃晶化96 h,再經(jīng)過數(shù)次洗滌后干燥獲得初產(chǎn)物,在550 ℃下焙燒獲得所需催化劑樣品。采用同樣的方法,以環(huán)己胺為結構導向劑合成純SAPO-44。為方便敘述,將不同銅摩爾量的催化劑樣品表式為Cux-SAPO-44(x=0.05、0.15、0.25、0.35、0.45)。表2中展示了Cu-SAPO-44系列催化劑各種元素的成分,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Cu-TEPA引入量的增加,合成的Cu-SAPO-44樣品中Cu元素含量在一定范圍內按比例增加,Cu0.45-SAPO-44擁有最高的銅含量。同時發(fā)現(xiàn),Al元素和P元素有輕微的下降,而Si元素的含量在隨著Cu/Al的增加而增加。

表2 Cu-SAPO-44系列催化劑各種元素的成分Table 2 Content of each component of series Cu-SAPO-44 catalysts

1.3 催化劑的活性測試

Cu-SAPO-44的C3H6-SCR活性測試在連接紅外光譜儀(Thermo IS10,配備200 mL氣體池)的微型脫硝評價反應裝置上進行,如圖1所示。將壓片過篩(40-60目)后的催化劑固定在石英管中間,在300 ℃氮氣氛圍下預處理1 h,然后通入混合后的100 mL/min氣體在100-550 ℃下進行活性測試,測試的空速(GHSV)為15000 mL/(g·h)。經(jīng)過催化劑樣品的混合氣體成分為NO 0.05%、C3H60.05%、O210%、H2O 5%、N2平衡,氣體成分含量通過質量流量計和電磁閥配合精密控制。反應后的氣體成分通過FT-IR紅外光譜儀測定。催化劑的C3H6-SCR脫硝性能表達通過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圖1 Cu-SAPO-44催化劑C3H6-SCR活性測試反應示意圖Figure 1 Reaction diagram of catalyst C3H6-SCR test

1.4 催化劑的表征

采用Agilent ICP-OES 720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測定催化劑樣品中Cu、Al、Si、P的元素含量(表1),等離子氣流量15.0 L/min、輔助氣流量1.50 L/min、霧化器壓力240 kPa、RF功率為1.20 kW。

采用美國康塔公司的Autosorb-iQ2-MP型全自動比表面積和孔徑分析儀測定催化劑樣品的織物特性并得到N2吸附-脫附曲線和孔徑分布,同時可以得到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孔容和平均孔徑。

采用場發(fā)射透射電子顯微鏡FEI Talos F200X對催化劑樣品進行形貌分析、結構分析、成分分析,最大放大倍數(shù)110萬倍、加速電壓200 kV、相機長度520 nm、點分辨率0.25 nm、X射線能譜儀元素分析范圍B5-U92、使用非銅網(wǎng)制樣。

采用AutoChem Ⅱ 2920型化學吸附儀,通過氨氣程序升溫脫附實驗(NH3-TPD)測定催化劑的酸性。樣品在550 ℃下He:(30 mL/min)吹掃1 h后冷卻至120 ℃,然后在10%NH3/He下吸附30 min。以升溫速率10 ℃/min從室溫升至750 ℃,脫附的NH3含量由TCD熱導池檢測器測定。

采用紫外可見近紅外光譜儀(UV3600)獲得催化劑的紫外可見光光譜(UV-vis),測式模式為吸光度,波長250-1000 nm。

采用AutoChem Ⅱ 2920型化學吸附儀,通過H2程序升溫還原進行催化劑的還原性能測定。樣品在550 ℃下He (30 mL/min)預處理30 min后降溫至30 ℃,用He吹掃至基線平穩(wěn),在10%H2/Ar氣體氛圍下,以10 ℃/min的升溫速率至700 ℃進行還原過程,通過TCD熱導池檢測器記錄信號值。

2 結果與討論

2.1 XRD表征

對不同Cu/Al的催化劑進行XRD測試分析,結果展示在圖2中。從圖2中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制備的催化劑都出現(xiàn)了符合SAPO-44(PDF#47-0630)的典型特征衍射峰[22],表明合成的催化劑為具有CHA拓撲結構的Cu-SAPO-44分子篩。隨著Cu/Al增加,Cu-SAPO-44譜圖中的101晶面衍射峰(2θ=9.5°)向低角度出現(xiàn)偏移,這可能是由于Cu離子進入到SAPO-44的孔道結構而導致的晶格膨脹[23]。Andonova等[24]同樣發(fā)現(xiàn)Fe離子進入到SAPO-34沸石中而導致分子篩單元胞尺寸的擴大和結晶度的降低。同時,在XRD譜圖中(Cu0.05-SAPO-44除外)在2θ=35.6°和38.8°處發(fā)現(xiàn)了歸屬于CuO的特征衍射峰,表明催化劑樣品表面出現(xiàn)了氧化銅物種。隨著Cu/Al的增加,CuO的衍射峰強度逐漸增強,說明CuO結晶度有所增強,排列趨于規(guī)則。而Cu含量最低的Cu0.05-SAPO-44催化劑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CuO衍射峰,可能是生成的CuO低于XRD的檢測限值或高度分散在分子篩表面。XRD表征結果說明,一步水熱合成的Cu-SAPO-44分子篩上銅物種可能以孤立的銅離子的形式存在于SAPO-44的孔道中,同時在分子篩表面有少量氧化銅顆粒生成。值得注意的是,隨著Cu-TEPA的增加,屬于SAPO-44的特征峰強度先增強后減弱,說明引入銅胺絡合物后,TEPA對SAPO-44沸石分子篩的結晶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然而,當銅胺絡合物引入量過大時,會造成銅含量過大,在分子篩表面形成CuO晶粒堆積,可能會對沸石的結晶起到阻礙作用。

圖2 不同Cu含量的Cu-SAPO-44催化劑的XRD譜圖Figure 2 XRD patterns of Cu-SAPO-44 catalys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u content and PDF cards of SAPO-44

2.2 N2吸附-脫附表征

Cu-SAPO-44分子篩催化劑的N2吸附-脫附曲線及孔徑分布如圖3所示。從圖3(a)中可以看出,各樣品曲線都出現(xiàn)了穩(wěn)定的吸附脫附平臺,符合第一類等溫吸附曲線(IUPAC分類),說明制備的分子篩催化劑具備良好的微孔結構。另外,在Cu0.05-SAOP-44催化劑中出現(xiàn)了回滯環(huán),可能是由沸石晶體堆積形成的不規(guī)則狹縫所導致[25]。從圖3(b)中可以看出,Cu-SAPO-44分子篩催化劑孔徑尺寸主要分布在1.5 nm附近。隨著Cu/Al的增加(表2),催化劑的比表面積SBET呈現(xiàn)出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表3)。當Cu/Al從0.05增加到0.25,比表面積從394 m2/g增加至488 m2/g,這可能是隨著TEPA的增加,沸石的結晶程度變得更高,與XRD中對應的衍射峰強度變化相符合。然而,隨著Cu/Al的繼續(xù)增加,分子篩合成時引入了更多的銅物種,在分子篩表面聚集生成CuO,從而導致沸石孔道部分堵塞,進而造成比表面積降低。

表3 Cu-SAPO-44系列催化劑的孔隙結構Table 3 Texture properties of series Cu-SAPO-34 catalysts

圖3 不同Cu含量的Cu-SAPO-44催化劑N2吸附-脫附等溫曲線(a)和孔徑分布(b)Figure 3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a)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curves (b) of Cu-SAPO-44 catalys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u contents

2.3 結構形貌及元素分布

圖4中展示了Cu0.25-SAPO-44催化劑的結構形貌圖像(圖4(a))和元素能譜分布(圖4(b))。在圖4(a)的透射電鏡照片(TEM)和高分辨率透射電鏡(HR-TEM)發(fā)現(xiàn),合成的Cu0.25-SAPO-44樣品呈現(xiàn)出良好的晶體結構,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的團聚物。在元素能譜分布中,發(fā)現(xiàn)Cu元素均勻分布,而P元素與Al元素分布則更加密集,這與元素分析ICP結果(表1)相符合。結合XRD和N2吸附-脫附的測試結果,Cu0.25-SAPO-44分子篩中Cu元素主要是以某種配位結構(如孤立的Cu2+)分散于沸石孔道中。同時,還存在部分的氧化銅晶粒高度分散在分子篩表面。

圖4 Cu0.25-SAPO-44催化劑的TEM照片((a): (1)-(4))和HR-TEM照片((a): (5), (6)); Cu0.25-SAPO-44催化劑的元素能譜分布(b)Figure 4 TEM images ((a): (1)-(4)) and High-resolution TEM images ((a): (5), (6)) of Cu0.25-SAPO-44 catalyst sample; EDS mapping results (b) of Cu, Al, Si and P elements of Cu0.25-SAPO-44 catalyst sample

2.4 NH3-TPD表征

Cu-SAPO-44催化劑的NH3-TPD譜圖如圖5所示,通過譜圖上NH3脫附峰的面積和位置可以定量的解釋催化劑的酸性及強度。可以發(fā)現(xiàn),相比于SAPO-44樣品,在5個Cu-SAPO-44樣品上都出現(xiàn)3個主要的NH3脫附峰,分別位于200、360和420 ℃附近。一般而言,200 ℃附近出現(xiàn)的低溫峰主要包含物理吸附NH3和弱Lewis酸位點上的弱吸附NH3,360 ℃附近的寬峰屬于孤立銅離子產(chǎn)生的強Lewis酸位上吸附的NH3,420 ℃附近的峰屬于來源于強Bronsted酸位上吸附的NH3[10,26-28]。與SAPO-44相比,引入銅物種后分子篩表面的Lewis酸和Bronsted酸都明顯增強。當Cu含量較小時(Cu/Al<0.25)時,隨著Cu/Al增加,其位于中高溫處的脫附峰逐漸增強,強Lewis酸和Br?nsted酸的密度有所增加,說明Cu離子的加入使催化劑產(chǎn)生更多的酸性位點。然而,當Cu含量過大(Cu/Al>0.25)時,弱Lewis酸和強Lewis酸的密度都明顯減弱,而屬于強Br?nsted酸的脫附溫度向高溫偏移,說明酸強度增加但酸量明顯減少。 Lewis酸主要來源于金屬陽離子[25],Lewis酸量的減少可能與銅物種中孤立Cu2+的比例下降有關。同時,420 ℃附近所對應Br?nsted酸的相對密度有所減小,B酸來源于分子篩骨架中的橋接羥基(Si-OH-Al)[25,27],說明過大的Cu/Al對沸石骨架結構有一定的影響。Cu0.25-SAPO-44的酸密度最高,具有豐富的酸性位,在HC-SCR反應中有助于NO和C3H6活化,從而提高脫硝活性[29,30]。

圖5 不同Cu含量的Cu-SAPO-44催化劑的NH3-TPD譜圖Figure 5 NH3-TPD spectra of Cu-SAPO-44 catalys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u contents

2.5 UV-vis紫外可見光譜表征

不同Cu含量的Cu-SAPO-44催化劑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譜圖如圖6所示。根據(jù)文獻報道,在UV-vis譜圖中位于225 nm附近的峰歸屬于孤立的Cu2+與沸石骨架上晶格O2-之間電荷的轉移[31,32],出現(xiàn)在350 nm附近和460 nm附近的譜帶則分別歸屬于O-Cu-O配合物和Cu-O-Cu配合物,在600-800 nm出現(xiàn)的寬譜帶歸屬于Cu2+在CuO顆粒中被氧包圍的扭曲八面體配位中電子d-d躍遷[27,33-35]。從圖6中可以看出,250 nm處出現(xiàn)了主要的特征光譜信號,且隨著Cu/Al的增加,此信號的相對強度增加,說明Cu-SAPO-44分子篩中Cu物種主要以骨架外孤立的Cu2+的形式存在。所有樣品在350 nm附近和460 nm附近的譜帶強度都很低,說明其對應的低聚態(tài)Cu含氧物種并不是Cu-SAPO-44上Cu物種的主要形式。當Cu/Al超過0.25時,隨著Cu/Al的繼續(xù)增加,250 nm處譜帶的強度幾乎保持不變,而600-800 nm處譜帶的強度卻明顯增強,說明與Cu0.25-SAPO-44樣品相比,Cu0.35-SAPO-44和Cu0.45-SAPO-44中生成CuO的數(shù)量有所增加,孤立Cu2+的相對含量有所降低,這與XRD表征相符。UV-vis結果表明,以Cu-TEPA為銅源,在一步水熱合成的Cu-SAPO-44分子篩上會生成部分的CuO,且隨著Cu-TEPA引入量的增加,Cu物種中CuO的相對含量會有所增加。

2.6 H2-TPR測試

通過H2-TPR可以測定分子篩上不同銅物種的還原溫度,從而可以確定它們的種類和化學狀態(tài)。選取Cu0.05-SAPO-44、Cu0.25-SAPO-44、Cu0.45-SAPO-44催化劑和CuO與SAPO-44機械混合后的樣品進行H2-TPR測試,結果如圖7所示。由圖7可以發(fā)現(xiàn),CuO與SAPO-44的混合樣品在280 ℃附近出現(xiàn)了歸屬于CuO的還原峰,而Cu-SAPO-44催化劑主要在200-250 ℃出現(xiàn)了明顯的還原峰,在300 ℃附近出現(xiàn)了較強的還原峰。根據(jù)文獻[27,36-39],在低溫范圍(200-400 ℃)內,銅物種主要對應兩個H2還原峰,一個對應的是孤立的Cu2+→Cu+,另一個對應的是CuO→Cu0,且Cu2+→Cu+溫度一般低于CuO→Cu0;而在高溫范圍內發(fā)生主要對應Cu+→Cu0。因此,本研究中在200-250 ℃附近的較寬還原峰歸屬于Cu2+→Cu+,隨著Cu/Al的增加其還原峰強度逐漸增加,且向低溫偏移。在300 ℃附近出現(xiàn)的還原峰則歸屬于CuO的還原峰,相比較CuO與SAPO-44機械混合樣品的還原峰向高溫方向偏移。隨著Cu/Al的增加,CuO的還原峰強度明顯增加,表明水熱合成的分子篩表面生成了更多的氧化銅物種,這與XRD中的結果一致。隨著溫度升高,Cu0.25-SAPO-44在520 ℃附近出現(xiàn)了較寬的還原峰,可以歸屬于Cu+被還原為Cu0,而Cu0.05-SAPO-44和Cu0.45-SAPO-44也分別在500及450 ℃附近出現(xiàn)了Cu+的還原峰。

圖7 不同Cu含量的Cu-SAPO-44催化劑的H2-TPR譜圖Figure 7 H2-TPR profiles of Cu-SAPO-44 catalys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u contents

2.7 C3H6-SCR活性分析

Cu-SAPO-44催化劑及SAPO-44的C3H6-SCR活性(NOx、C3H6轉化率和N2選擇性)測試結果如圖8所示。從NOx轉化率圖中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Cu-SAPO-44催化劑脫硝活性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250-400 ℃條件下C3H6-SCR活性相對較高。相比于Cu-SAPO-44催化劑,在400 ℃以下純SAPO-44分子篩的脫硝效率都相對較低。Cu-SAPO-44催化劑脫硝效率顯著高于SAPO-44,說明Cu-TEPA的引入顯著增強了分子篩的脫硝催化活性。當反應溫度低于300 ℃時,隨著Cu/Al的增加,Cu-SAPO-44催化劑的脫硝效率也有所增加。溫度繼續(xù)升高至300 ℃,所有樣品(Cu0.05-SAPO-44除外)的NOx轉化率都能達到近90%。在300-350 ℃時,Cu0.25-SAPO-44催化劑保持90%以上的NOx轉化率,在所有樣品中表現(xiàn)出最佳的脫硝性能。當反應溫度在300-400 ℃時,催化劑的脫硝效率為Cu0.25-SAPO-44>Cu0.35-SAPO-44>Cu0.45-SAPO-44>Cu0.15-SAPO-44>Cu0.05-SAPO-44>SAPO-44,說明Cu-SAPO-44上銅物種的負載量和分布形式對其脫硝活性有很大的影響。此外,以5%CuO和石英砂混合物為催化劑進行了相同條件下的脫硝活性測試。結果表明,CuO基本沒有脫硝活性,說明CuO不是C3H6-SCR反應的活性位點。隨著Cu-SAPO-44合成樣品中Cu含量增多,導致分子篩表面聚集生成CuO的相對含量增加,Cu-SAPO-44樣品的脫硝效率反而下降,說明只有適量的銅物種引入到SAPO-44分子篩中,才具有最佳的脫硝性能。

圖8 不同Cu含量Cu-SAPO-44催化劑的NOx、C3H6轉化率和N2選擇性Figure 8 NOx, C3H6 conversion and N2 selectivity of Cu-SAPO-44 catalys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u contents (Test conditions: NO 0.05%, C3H6 0.05%, O2 10%, H2O 5%)

從C3H6轉化率圖中可以看出,Cu-SAPO-44催化劑的C3H6轉化率在實驗溫度范圍內都高于純SAPO-44催化劑,說明Cu物種的引入有助于促進C3H6的轉化。當反應溫度低于300 ℃時,Cu-SAPO-44催化劑上C3H6轉化率隨著Cu/Al的增加而有所增加。當反應溫度達到300 ℃,所有樣品的C3H6轉化率達到了100%,此時樣品的NOx轉化率幾乎也達到100%,說明轉化的C3H6主要用于選擇性還原NO反應。而當反應溫度高于550 ℃時,C3H6的轉化率保持穩(wěn)定,但催化劑的脫硝效率明顯下降。在富氧條件下,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 C3H6-SCR反應中會出現(xiàn)丙烯非選擇性的燃燒反應,這與Cu-SAPO-44分子篩表面形成的CuO物種有關[21]。

從N2選擇性圖中可以看出,Cu-SAPO-44催化劑在250-400 ℃都保持了近90%N2選擇性。低溫范圍和高溫范圍內,反應后氣體中存在較多的NO2,從而導致了N2選擇性的下降。結合脫硝測試和前文的表征結果可知,Cu0.25-SAPO-44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積、豐富的酸性以及較多的孤立Cu2+,為C3H6-SCR反應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點,因此,具有最佳的C3H6-SCR脫硝活性。

對Cu0.25-SAPO-44催化劑樣品進行了長達50 h的持久性反應測試(圖9),Cu-SAPO-44仍然能夠保持60%以上的NOx轉化率和90%以上的N2選擇性,表現(xiàn)出良好的反應穩(wěn)定性。

圖9 Cu0.25-SAPO-44催化劑樣品的脫硝持久性測試Figure 9 Long term DeNOx test over Cu0.25-SAPO-44 catalyst

2.8 In situ DRIFTS原位紅外光譜

為了進一步探究Cu-SAPO-44催化劑的C3H6-SCR反應機理,明確其反應中間產(chǎn)物,對SAPO-44和Cu0.25-SAPO-44分別進行了原位紅外光譜實驗。圖10展示了在250 ℃下,SAPO-44和Cu0.25-SAPO-44上NO+O2吸附45 min后吸附NO+O2+C3H6的原位紅外譜圖,圖11展示了Cu0.25-SAPO-44在NO+O2+C3H6的氛圍中程序升溫過程中的原位紅外光譜譜圖。

圖10 SAPO-44(a)、Cu0.25-SAPO-44(b) 催化劑樣品上吸附NO + O2 + C3H6的原位紅外譜圖Figure 10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NO + O2 + C3H6 adsorbed on SAPO-44(a), Cu0.25-SAPO-44(b) catalyst samples for 45 min and then adding C3H6

在吸附NO+O245 min后,Cu-SAPO-44催化劑上在1629和1594 cm-1處出現(xiàn)明顯的紅外特征峰,分別歸屬于橋式硝酸鹽和雙齒硝酸鹽[21,40],出現(xiàn)在1905和1845 cm-1處的峰歸屬于Cu2+-NO,而在SAPO-44分子篩上對應位置出現(xiàn)了較弱的特征峰,說明NO經(jīng)過氧化后形成的NO2在樣品分子篩上進一步被活化為各種硝酸鹽類物種。Zhou等[23]的研究表明,在Cu-SAPO-34催化劑中,孤立的Cu2+離子是C3H6-SCR反應過程中主要的活性物種,通過Cu2+→Cu+→Cu2+的循環(huán)來提高反應的脫硝效率。前文的系列表征表明,Cu-SAPO-44中Cu物種主要以孤立Cu2+的形式存在,為反應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點,促進了NO的吸附和活化[41]。隨著C3H6的逐漸加入,Cu-SAPO-44的譜圖上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出現(xiàn)甲酸根(1481 cm-1)[23]、醋酸根(1532和1475 cm-1)[42-44]、單齒硝酸鹽(1282和1265 cm-1)、吸附C3H6(1215 cm-1)[23]等丙烯活化物種,而在SAPO-44的譜圖中僅出現(xiàn)了微弱的碳酸根,以及少量吸附的C3H6物種,說明Cu物種的存在同時促進了C3H6的吸附與活化。

從程序升溫過程反應中的原位紅外譜圖(圖11)中發(fā)現(xiàn),隨著溫度升高,NO(1621 cm-1)特征峰逐漸消失,當溫度超過350 ℃時逐漸再次出現(xiàn),升溫過程中出現(xiàn)了甲酸鹽(1479 cm-1)、醋酸鹽(1565 cm-1)等物種,這可能是B酸位上吸附的C3H6被附近的Cu2+離子活化[41],生成-CxHyOz物種以及-CxHy,進而與部分NO2反應生成異氰酸酯-NCO(2260和2151 cm-1),同時Cu+再被氧化成Cu2+[23,41,45-47]。-NCO被認為是C3H6-SCR反應中的關鍵中間產(chǎn)物,進一步與NO/NO2反應生成CO2、H2O和N2[23,48]。當溫度超過350 ℃時,譜圖上CO2(2362 cm-1)[49]所對應的峰值明顯增加,這可能與反應過程中C3H6的燃燒反應有關,從而導致了高溫時脫硝效率明顯下降。根據(jù)原位紅外光譜分析,Cu-SAPO-44催化劑上C3H6-SCR主要的中間反應如下所示:

圖11 Cu0.25-SAPO-44催化劑上NO + C3H6 + O2反應的原位紅外光譜譜圖Figure 11 In situ DRIFTS spectra of NO + C3H6 + O2 over Cu0.25-SAPO-44 catalyst sample

3 結 論

以環(huán)己胺(CHA)為結構導向劑,Cu-TEPA為共模板劑,通過一步水熱合成法制備出具有不同Cu/Al的Cu-SAPO-44分子篩,用于在貧燃條件下催化丙烯選擇性還原NO。通過一系列的表征研究Cu-TEPA的引入量對Cu-SAPO-44的物理化學性質和C3H6-SCR脫硝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相比于純SAPO-44,Cu-TEPA引入有效提高了催化劑的脫硝活性。當Cu/Al=0.25時,Cu0.25-SAPO-44催化劑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積、豐富的酸性位和較多的孤立Cu2+活性位,因此,具有最佳的脫硝性能。在含10%O2和5%H2O的煙氣條件下,在300-350 ℃時,可實現(xiàn)90%以上的NOx轉化率和N2選擇性。當Cu-TEPA引入量較小時,分子篩結晶度較低,反應活性位點較少,導致脫硝效率不高。當Cu-TEPA引入量過多,銅物種會聚集生成相對較多無活性的CuO,從而降低了脫硝活性。原位紅外光譜結果表明,孤立的Cu2+可以促進NO和C3H6的吸附與活化,有利于生成反應關鍵中間產(chǎn)物-NCO。

50 h的持久性實驗表明,Cu-SAPO-44催化劑可以持續(xù)維持超過60%的脫硝效率和超過90%的N2選擇性,表現(xiàn)出良好的穩(wěn)定性能。

猜你喜歡
物種催化劑
物種大偵探
物種大偵探
吃光入侵物種真的是解決之道嗎?
英語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8:18
回首2018,這些新物種值得關注
直接轉化CO2和H2為甲醇的新催化劑
鋁鎳加氫催化劑在BDO裝置運行周期的探討
電咖再造新物種
汽車觀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26
新型釩基催化劑催化降解氣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劑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5:06
V2O5-WO3/TiO2脫硝催化劑回收研究進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欧美不卡| 国产三级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久久黄色小视频| 88av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欧美日本二区| 国产精品xxx|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国语少妇高潮|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日本在线亚洲|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2021国产在线视频|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福利片91| 亚洲视频四区|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狠狠色综合网|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肉网|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亚洲精品第五页|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中文字幕资源站|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乱论视频| 日韩高清欧美|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网| 欧美啪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