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供銷合作社
北京市社在保留倉庫原貌的基礎上,在廠區融入多種現代創意設計元素,使老庫房變身成為具有時尚活力的LOFT。
北京市供銷合作社準確把握首都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新方向,改造盤活社有資產,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為文創企業提供更加貼心服務,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精品文化休閑場所。
2008年,因北京城市功能布局的調整,市內的老庫房、老廠房面臨退出原有產業鏈的抉擇。對此,北京市供銷合作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對位于東四環外廣渠路3號具有50多年歷史的所屬百子灣棉麻倉庫進行積極轉型升級,并最終與競報共同打造了當時亞洲最大的圖片產業基地——競園,成為北京市社打造的第一家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競園以圖片產業為核心,包涵了影視制作、圖片交易、展覽展示、創意設計、行業培訓、版權保護、標準制定與發布等內容,逐步形成了從創意設計到拍攝制作的一體化,實現了從信息到服務的集成,成為了全方位涵蓋上下游行業的新興文化創意園區。近年來,隨著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競園再次升級,由原來的圖片產業逐步調整成為影像產業集聚區,《林海雪原》《戰狼2》《建國大業》《建軍大業》《烈火英雄》《中國機長》等優質影視作品均由競園的入駐企業拍攝,并推向全國的影線。由于競園優越的地理位置、行業規模及地位,園區吸引了大批中國文創行業利潤率較高的產業,并隨著文創熱點的轉變而不斷進行調整,使園區一直處于高端核心引領地位。
2018年競園在被評為北京朝陽文化產業集聚區后,對自身的發展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作為文創園區的“領頭羊”,競園在服務好客戶的基礎上,為社會大眾提供多彩的文化產品,豐富文化生活,讓更多市民共享文化成果,提升幸福指數。2019年,園區先后建設了“供銷歷史文化展覽館”“供銷記憶書局”等公共服務空間。展覽館內,收藏著具有代表性的供銷合作社圖片百余張、老物件500余件,生動地還原了首都供銷合作社系統門市經營場景與發展歷程,并通過大量資料,展現了供銷合作社“紅色背簍”精神。“供銷記憶書局”內有3000余冊書籍,旨在宣傳弘揚供銷合作社歷史文化,進一步提升競園園區文化氛圍,致力于打造服務園區客戶、周邊群眾的“第三文化空間”,讓人們在園區享受舒適的工作、生活環境。
1.七棵樹創意園內景
2.競園藝術中心
競園的成功轉型升級,加速了北京市社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步伐與規模。2010年初,北京市社決定對所屬半截塔倉庫由物流向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轉型,命名為七棵樹創意園,在定位上與競園實行差異化經營,瞄準798藝術區,輻射CBD,打造出繼競園之后的又一個文化創意亮點。2013年起,北京市社不斷探索品牌的復制與特色發展,把握“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趨勢,先后打造出創意總社·1949傳媒產業基地、京津國際文創園和京渝文創園,從京內到京外將多年來積累下的豐富經驗與成熟的運營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地進行復制再創造。2019年,京渝國際文創園作為西南賽區重慶分區,舉辦了由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辦的“北京市文創大賽”,并將本次分賽區的前三名——“咖啡實驗劇場”“走向世界的中國課程”“重慶時間”推薦到北京參加總決賽。活動得到了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促中心、北京市市文資辦等單位的一致認可,央廣網、中國新聞網、搜狐、騰訊等各大網站相繼對比賽進行了跟蹤報道。通過組織重慶賽區比賽,北京市社成功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也得到更多社會關注。
截至目前,北京市社帶領所屬世欣東方集團已建成運營文化創意園區6家,總建筑面積達50萬平方米。未來,世欣東方集團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準確把握首都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新方向,不斷努力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更加貼心服務,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精品文化休閑場所,為首都打造“文化中心”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