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廣 呂 通 王 玥
1.濱州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2.東營市實驗幼兒園,山東 東營 257091
3.天津市河東區第一幼兒園,天津 300011
學前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幼兒教師的素養和能力水平是關系到學前教育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幼兒教師勝任力是指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能夠有效或者出色地完成幼兒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育能力、態度、動機、心理特質的總和。這一概念的提出為全面了解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提供了新的視角,可以作為考察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幼兒教師勝任力的研究已全面展開:如關于幼兒教師勝任力模型,研究者普遍認為幼兒教師勝任力是多維度的,主要包括幼兒教育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品格和組織管理等方面;有些研究了幼兒教師的勝任力現狀,認為目前幼兒教師勝任力處于中等水平,教齡、學歷程度和所在幼兒園的類型均對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有影響;還有研究提出了提升幼兒教師勝任力的策略等。但是目前還少有專門對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幼兒教師勝任力狀況的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在這里是指在兩個月之內就要畢業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這些應屆畢業生是未來的幼兒教師,其教師勝任力水平高低關系到未來學前教育的質量高低。這些即將成為幼兒教師的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教師勝任力狀況如何呢?他們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培養和提升方能勝任幼教工作?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關系到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問題。但是,目前對于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少,其中有鄭潔從勝任力理論角度分析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
基于此,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幼兒教師勝任力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策略。這將為師范院校優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培養措施提供參考。
本研究選取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作為調查對象,共285 名,其中本科生141 名、專科生144名,男生2名、女生283名。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所使用的問卷是參照朱曉穎《幼兒教師勝任力自評問卷》(2007)制作完成的,共38 個問題,涵蓋4 個因子:因子1 是教育能力,包括兒童觀念、教學技能、教學策略知識和班級管理能力4 個維度;因子2 是態度,包括自我效能、職業道德和自我反思3 個維度;因子3 是心理特質,包括角色監控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責任感3個維度;因子4是動機,包括成就動機水平和職業滿意度2個維度。問卷采用五分量表法計分,從“從不”到“總是”記為1 分到5 分。調查對象問卷得分越高,說明其勝任力水平越高。
本研究在此問卷的基礎上主要修改了不適合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的表述,修改后問卷的一致性信度為0.85。
本研究對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共發放了320份問卷,共回收291 份、回收率為90.94%,有效問卷共285份、有效率為90.03%。
筆者對調查問卷進行回收和整理,并用SPSS19.0數據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主要使用獨立樣本t 檢驗和相關性分析等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幼兒教師勝任力各因子和總體水平得分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

從表1 可以看出,其勝任力總體水平的平均分為3.93,標準差為0.43,高于理論中值3,這表明調查對象的幼兒教師勝任力在總體上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勝任力各因子中態度的平均分最高,然后依次是心理特質、教育能力、動機。構成勝任力的各因子平均得分都高于理論中值,這表明調查對象的幼兒教師勝任力在這4 個方面都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對調查對象參加幼兒教育實習時長與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其結果見表2。

從表2 可知,參加幼兒教育實習時長與態度(p<0.05)和動機(p<0.05)呈顯著正相關,而與教育能力、心理特質及幼兒教師勝任力總體水平方面相關不顯著。結果表明,調查對象的幼兒教育實習時間越長,其態度和動機水平越高。
調查對象對幼兒教育實習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與其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顯示,調查對象對幼兒教育實習的重視程度與其幼兒教師勝任力總體水平及各因子之間呈顯著正相關(ps<0.01),這說明調查對象越重視幼兒教育實習活動,其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就越高。調查對象對幼兒教育實習的投入程度與其幼兒教師勝任力總體水平及各因子之間呈顯著正相關(ps<0.01),這說明調查對象在幼兒教育實習中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其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越高。
以上結果說明,參與本研究調查的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認識越深刻,態度越積極,有效行為投入越多,其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就越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幼兒教師勝任力的總體水平均分高于平均水平,總體水平良好。在其幼兒教師勝任力各因子中,態度水平最高,動機水平排在末位,心理特質水平和教育能力水平分別排在第二、第三位。本結果說明,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對幼兒教育的態度比較積極,其自我效能感、職業道德水平和自我反思水平比較高,而其成就動機水平和職業滿意度卻比較低。
本研究結果顯示,調查對象的幼兒教育實習時間越長,對其幼教態度因子中的自我效能、職業道德水平以及動機因子中的成就動機水平、職業滿意度的提升都有促進作用。孫杰和孫寶民認為,如果學生實踐教學活動的經驗匱乏,不能得到足夠的相應的鍛煉,其教學實踐能力就往往會較低,就業時其專業勝任力也難以達到與該項工作相關的水平。本研究結果與該結論比較一致: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參加幼兒教育實習的時間和取得的實踐經驗與其幼兒教師勝任力直接相關。一般來說,學生從教育實習中獲得的成功經驗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強,并通過自我反思提高教學技能,有助于提高其教師勝任力水平。
本研究表明,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認識越深刻,態度越積極,其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就越高。這一結果得到了其他相關研究的支持,如孫杰和孫寶民提出,如果師范生的自我期望、動機等就業心理特征處于消極狀態,沒有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缺乏必要的事業心,那么,他們的教師勝任力水平就較低。
基于以上研究結果的討論,本研究提出以下提高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幼兒教師勝任力的培養策略。
在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要加強培養其對教育和幼兒的熱愛之情,因為愛是教育的前提。只有讓學生熱愛幼兒、熱愛幼兒教育,其為幼兒教育做奉獻的決心才更堅定,才能提升其從事幼教工作的成就動機水平。
學校和教師從學生進入師范院校起就要激發學生對教師職業的熱愛之情,比如可開展榜樣教育,以請優秀的幼兒教師來校作報告的形式提高學生對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從而使其端正從教態度,堅定從教信念。
首先,高校以幼兒教師勝任力要求為依據構建課程體系,夯實學生的幼教專業知識基礎。高校以幼兒教師勝任力構成要素為依據設置專業課程,更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幼教專業知識學習,有利于提升其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
其次,高校以幼兒教師勝任力要求為依據構建幼教專業技能訓練課程體系,如開設微格教學訓練、模擬班級管理訓練、師幼溝通模擬訓練等課程,專門培訓這些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較快提升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幼兒教師勝任力。
一是適當增加教育實習時長。教育部規定,師范生必須有1年的實習時間,因此高校要嚴格執行這個規定,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教育實習時間,使學生在長期的教育實習中積累盡量多的成功經驗。
二是豐富實踐教學經驗。教育實習要強化實習生開展教育教學實踐的課程安排,讓學生真正融入日常幼教活動中,融入幼兒教學組織中,不斷提高其實際教學能力和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
三是促進實習反思。教學反思是一種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手段,能夠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其教育教學經驗和實踐知識,促進其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學生見習和實習過程中,要讓學生重視對幼兒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反思,寫反思日記,通過反思提升其幼兒教育教學勝任能力。
本文所說的實施“雙導師制”就是在大一時配備校內學業導師,在大三見習和實習時配備校外導師。校內學業導師負責全面指導學生的學業,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教育教學基礎理論素養和專業知識水平。校外導師的主要職責是在見習和實習期間指導實習生的工作,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實習生真正投入實習教學中,熱愛教育教學工作,增強實習生從事教學的動機,通過加強教育教學指導,切實提高實習生的實踐能力。這個已被證明是有利于提高學生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有效辦法。
高校讓幼兒園提前介入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十分重要,這對于培養勝任幼教實際工作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其一,可邀請幼兒園的優秀園長參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方案的制訂。其二,建設合作關系穩定的高校與幼兒園聯合培養實習基地,組織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展見習觀摩活動。其三,將幼兒園優質課等教學活動引入高校課堂。
綜合以上分析發現,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幼兒教師勝任力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他們參加幼兒教育實習的時長和對幼兒教育實習的認識水平跟其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密切相關。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可從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端正從教態度、夯實專業知識基礎、提升專業技能、豐富實踐經驗、實施“雙導師制”以及加強高校與幼兒園協同育人等方面采取措施,進一步提升本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幼兒教師勝任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