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洪岺 張 超(山東:聊城東昌府區教育和體育局 東昌府區東關民族小學)
2022年4月,教育部頒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科學課程標準。課標提出,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手段,如虛擬仿真實驗、數字化實驗等,讓學生比較直觀便捷地學習相關知識。學校與教師還應關注數字化教材、音像資料、多媒體軟件等資源的開發與使用。
5月,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教基〔2019〕16 號)和《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新時代學生創新素養培育體系建設的意見》(魯教辦字〔2021〕2 號)精神,山東省聊城市組織了第一屆小學科學教師實驗教學能力大賽,其中一項內容是“實驗設計及操作”,分為常規實驗和數字化實驗設計及操作。通過參加比賽查閱資料,筆者了解到數字化實驗創新了實驗教學方式,豐富了實驗教學實施形式,合理使用這些資源,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實驗中,學生通過綜合運用觀察、觀測、模擬、體驗、設計等多種方式,促進傳統實驗教學手段與數字化實驗的有機融合,切實增強了創新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了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下面,筆者針對數字化實驗設計項目中“下沉物體是否受浮力”實驗的設計開發展開剖析,希望有助于數字化實驗設備的推廣使用。
對于“下沉物體是否受浮力”實驗,我采用了圖形化編程軟件“慧編程”軟件進行實驗界面的布局,共分為按鈕區、數據展示區、數據記錄區、測力模擬區、結論區5個部分。


本次實驗除了軟件部分,還需要智能主板及部分常規實驗器材進行補充,具體如下:鐵架臺、升降架、彈簧測力計、燒杯、重物、帶智能芯片的超聲波傳感器、帶擋板的激光筆等。以下是完整實物展示圖:

由于擋板上固定有激光筆,且激光筆可指出彈簧測力計上指針的示數,所以,通過超聲波傳感器發出和接收超聲波可感知擋板的高度,從而實時反饋給計算機端編寫好的程序。再通過一系列程序算法,把測出的高度換算成力的大小,就可以知道重物在水中浮力的大小了。
把帶有擋板的激光筆固定在鐵架臺上。
將調零完畢的彈簧測力計固定在鐵架臺支架上。
把連有智能主板的超聲波傳感器豎直向上放在桌上。
把重物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用激光筆標記彈簧測力計讀數。點擊程序界面中的“記錄”按鈕,記錄該重物在空氣中的重量。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加科學嚴謹,需點擊三次“記錄”按鈕,并通過點擊“計算”按鈕,求出并記錄讀數的平均值。
把重物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調整升降架使重物一半浸入水中,用激光筆標記彈簧測力計讀數。點擊“記錄”按鈕,記錄該重物的一半浸入水中的重量。同樣,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需點擊三次“記錄”按鈕,并通過點擊“計算”按鈕,求出并記錄讀數的平均值。
把重物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調整升降架,使重物全部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觸杯底,用激光筆標記彈簧測力計讀數。點擊“記錄”按鈕,記錄該重物全部浸入水中時的重量。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需點擊三次“記錄”按鈕,并通過點擊“計算”按鈕,求出并記錄下該種情況下測力計讀數的平均值。







通過對比第1 個數據和第2、3 個數據,我們發現,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變小了,說明該重物在下沉的過程中受到了水的浮力。
對比第2個數據和第3個數據,我們發現,物體全部浸入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比浸入一半時更小了,說明全部浸入與浸入一半相比,物體所受到的水的浮力變大了。
對比重物在空氣中受到的重力,得知下沉物體受到浮力;物體下沉部分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本次數字化實驗的設計開發與信息技術學科聯系密切,使用了圖形化編程技術,實現了傳統實驗的數字化顯示,這對于教師及中高年段學生來講,都是一件新事物,可能剛開始接觸時會有些不適應,但熟悉流程之后,在使用的過程中,學生能懷著激情與興趣進行探索,完成本次實驗的探索,從而完成實驗教學目標。
數字化實驗可以讓很多常規實驗變不可見為可見、變定性為定量、變不可能為可能,使教師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從而徹底讓傳統型實驗質變為數字化實驗。當然,數字化實驗還有很多優勢,對于我們這些奮斗在一線、對創新實驗教學始終懷著飽滿熱情的教師來說,數字化實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創新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通過數字化實驗教學系統,以數字支撐實驗,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養成用數字說話的意識,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