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樂卿
(新泰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山東 泰安,271219)
原發性肺癌是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病死率,從病理學角度上可以將其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類。隨著胸腔鏡技術發展,其在早期肺癌治療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由于創口小、對患者身體損傷小,受到了廣大患者的歡迎。自主呼吸麻醉是在手術中使用面罩或喉罩,在不進行氣管插管、有效保護患者氣道的同時,以靜脈鎮靜、局部麻醉或者少量肌松劑為輔助進行麻醉,能夠保留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麻醉技術,目前在較為簡單的胸外科手術中得到了一定范圍的應用。本研究擬通過觀察胸腔鏡下手術治療早期肺癌相關手術指標、不同時間疼痛程度以及術后生活質量,比較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與自主呼吸麻醉優缺點,評估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鏡下早期肺癌手術的優勢及安全性,現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在新泰市第二人民醫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擬行胸腔鏡手術治療的70例早期肺癌患者,以數字奇偶法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35例。研究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1.51±4.22)歲;體質量指數(BMI)19~24 kg/m,平均BMI(21.50±1.17)kg/m;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Ⅰ級21例,Ⅱ級14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48~77歲,平均年齡(62.53±3.37)歲;BMI 18~23 kg/m,平均BMI(20.53±1.93)kg/m;ASA分級:Ⅰ級22例,Ⅱ級13例。對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研究。本研究經新泰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颊咧椴⒑炇鹬橥鈺?。
納入標準:①符合《NCCN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中早期肺癌診斷標準;②無化療史;③ASA分級為Ⅰ-Ⅱ級;④ BMI≤25 kg/m。
排除標準:①合并代謝性疾病、結締組織病或心腎臟疾病者;②同側有胸腔手術史者;③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兩組患者均行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聯合系統淋巴結清掃術治療。術前,患者應禁水6 h、禁食8 h。術前一晚可口服阿普唑侖(生產企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215)以緩解焦慮情緒、提升睡眠質量,服用劑量以實際病情為準。有吸煙習慣者應于術前7 d戒煙;咳痰困難、咳痰量大者,應于術前行霧化治療,稀釋痰液。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咳嗽、呼吸控制等呼吸功能綜合訓練,以提升心肺耐受力,從而降低手術風險。此外,術前還應進行健康知識宣講,告知其可能出現的手術風險及手術作用、治療效果,叮囑患者及家屬術后及時進行咳嗽排痰、按時完成康復訓練,并指導其親屬正確的下肢肌肉按摩手法與扣背動作等,以預防患者出現下肢血栓、壓瘡等情況。手術室內應配備聽診器、喉罩、可視喉鏡、纖維支氣管鏡、不同規格的雙腔支氣管導管、超聲儀器等手術相關器械。在進入手術室前,應在其健側建立常規靜脈補液通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健側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并在橈動脈穿刺,以監測有創動脈血壓變化。
對照組患者應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0.3~0.5 μg/kg舒芬太尼(生產企業: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2~3.5 μg/mL丙泊酚(生產企業:Fresenius Kabi AB,國藥準字J20080023)以及0.15~0.2 mg/kg順式阿曲庫銨[生產企業:東英(江蘇)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32]進行麻醉,待患者肌肉松弛后進行插管,先以纖維支氣管鏡鎖定位置,成功插管后開始機械通氣。手術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藥物持續性泵入以維持麻醉效果。腦電雙頻指數(Bispect Ral Index,BIS)應維持在45~60。
研究組患者則應用非氣管插管自主呼吸麻醉,在麻醉前30 min使用咪達唑侖注射液(生產企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5)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生產企業: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382)進行肌內注射。使用鹽酸羅哌卡因(生產企業: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690)與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產企業: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388)聯合進行切口局部麻醉,打開胸腔后,使用利多卡因噴灑肺部表面,并進行肋間與胸段迷走神經干阻滯,在手術過程中維持患者自主呼吸,頻率控制為12~20次/min。若患者在麻醉期間出現血氧飽和度異常下降,甚至低于90%,則應進行輔助通氣,可使用置入鼻咽通氣道法或喉罩吸氧,一旦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10.64 kPa則應暫停手術,并以面罩輔助通氣,恢復后再行手術。
①詳細記錄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并進行比較研究,包括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以及麻醉蘇醒時間(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氧飽和度達到99%~100%即為蘇醒)。
②參考視覺疼痛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間疼痛程度,以10分最高分,分數越高則患者疼痛越嚴重。
③出院后對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隨訪,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以生活質量量表(SF-36)為依據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評分項目包括行走能力、日常生活、他人關系、日常工作、睡眠及生活興趣。以10分為最高分,分數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研究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且研究組術中出血量與胸腔引流量低于對照組,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時間早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研究組術后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隨著時間推移,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差異逐漸縮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研究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肺癌屬于惡性腫瘤的一種,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在早期肺癌的治療中,外科手術有著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受到患者身體情況、手術創傷等因素影響,患者術后易出現并發癥,影響康復效率,而麻醉方式的選擇對手術療效有著巨大影響。與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非氣管插管麻醉能夠在手術中保留患者自主通氣的能力,使其術后恢復速度更快,且術后并發癥較少。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胸腔鏡技術逐漸成熟,在胸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中,胸腔鏡手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其對患者胸腔組織的破壞遠遠小于傳統手術方法,手術切口較少且術中出血量少,無需撐開肋骨進行手術,切口較小、不會離斷肋骨,術后不會引起強烈疼痛、有效減少了并發癥,且具有瘢痕小的優勢,患者術后康復快,可盡早下床活動,不需長時間住院,提升了患者治療舒適度,減輕了患者心理與經濟雙重壓力,節約了醫療資源。胸腔鏡手術已成為了治療早期肺癌快捷有效、安全性高的方法之一。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優化圍術期各類治療措施,從而減少患者應激反應、提升治療安全性,也成為了醫學界重點研究內容。
長久以來,外科手術在追求保證手術效果的原則下,提升手術的整體微創性,在傳統的胸腔鏡手術中,主要使用氣管插管進行麻醉,其使用支氣管或雙腔管內阻滯進行單側肺部通氣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自主呼吸被呼吸機代替,再以肺隔離技術與雙腔管優勢進行手術,這種手術方式操作較為便利且風險較小。但對麻醉效果的評價應綜合考量患者術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術時間、疼痛程度及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氣管插管術后需面對麻醉藥物代謝不完全、肺部感染風險提升等問題,還易造成心臟功能受損、氣壓傷、機械性損傷等不良情況,影響患者術后恢復效率、延長進食及下床時間,甚至出現并發癥、延長住院時間,導致治療費用增加。這主要是由于麻醉藥劑與手術創口導致患者體內炎性介質與各種應激激素的釋放,若其對患者身體的刺激過強且刺激持續較長時間,則會發生轉化,成為病理過程,對患者臟器造成損傷,不僅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效率,還會導致患者機體功能減弱,甚至導致不可逆的傷害。
近年來,為避免因氣管插管導致的并發癥、提升康復效率,非氣管插管的胸腔鏡技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有學者提出自主呼吸麻醉法,包括胸腔硬膜外麻醉、選擇性肋間神經阻滯、利多卡因噴灑肺部表面、迷走神經阻滯等。經大量臨床實踐可知,在早期肺癌的臨床治療中,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鏡有確切療效,且患者手術時間更短、術后康復效率更高,這說明相較于使用氣管插管麻醉,將自主呼吸麻醉與胸腔鏡肺葉切除技術進行優化,對手術效果和治療安全性提升有明顯的積極作用。且無氣管插管是自主呼吸麻醉的最大優點,使患者心肺狀態更貼近自然狀態,避免術后惡心嘔吐,提升了患者舒適度。
在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鏡手術中為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提升治療成功率,要求手術醫生在術前對患者綜合情況進行評估,保證在患者心肺功能正常情況下進行手術治療,且應將手術時間控制在2 h內,以降低手術風險。該麻醉方法要求手術醫生對胸腔鏡技術熟練掌握,能夠對自主呼吸麻醉合理使用,且有根據術中情況決定引流管留置情況與時間的能力。
綜上所述,自主呼吸麻醉是在追求快速康復與整體微創道路上創造的技術,使用自主呼吸麻醉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肺癌療效確切,對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有顯著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身體機能,且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患者麻醉蘇醒時間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