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娟
(東營鴻港醫院消化內科,山東 東營,257000)
臨床上,肝硬化屬于一種急重癥,發病機制是廣泛性的肝細胞病變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增生、纖維化導致肝小葉結構被破壞,形成假小葉,使肝臟逐漸變硬。通常情況下,肝硬化患者肝回流受阻,出現門靜脈高壓三聯征,典型癥狀是肝硬化、脾腫大、肝腹水。與此同時,肝硬化患者常伴隨一些并發癥,其中,比較常見的是上消化道出血。臨床上,主要采用單一藥物止血,但效果一般。因此,尋找科學有效的藥物進行止血勢在必行。基于此,本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人民醫院收治的75例患者,分析奧曲肽聯合凝血酶治療該病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東營鴻港醫院收治的7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前者37例,后者38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0例;年齡20~81歲,平均年齡(50.11±0.23)歲;12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15例消化道潰瘍出血,10例胃癌出血。研究組中,男26例,女12例;年齡21~80歲,平均年齡(50.08±0.25)歲;10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14例消化道潰瘍出血,14例胃癌出血。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東營鴻港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過胃鏡和B超檢查均符合《實用內科學》中關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標準;②存在不同程度的黑便、嘔血、柏油樣便、血便癥狀。
排除標準:①食管癌、十二指潰瘍等疾病引發的上消化道出血,曾有胃潰瘍病史者;②合并代謝性疾病者;③缺少相關臨床資料患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處理,均要建立靜脈通道,給予患者抗休克、營養支持、保肝、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輸液等積極治療。同時對患者的呼吸、脈率、體溫等生命體征進行周期性的檢測,并完成數據的記錄。針對大量腹水患者,要短期限制鈉鹽,22 mmol/d,癥狀好轉后增加到40~60 mmol/d,如果尿鈉>40 mmol/d,只要限制食鹽不必應用利尿藥。如出血量超過1000 mL, 患者血紅蛋白 <6 g/L,立即給予輸入同型濃縮紅細胞,緩解患者的貧血狀態。
對照組采用奧曲肽(生產企業: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國藥準字H20090948,規格:0.05 mg)治療,將0.1 mg奧曲肽融入5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進行靜脈滴注,靜脈滴注完成后,將0.6 mg奧曲肽融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靜脈泵入,持續24 h,泵入速度保持在25~50 ug/h。持續治療3 d。
研究組聯合奧曲肽、凝血酶進行治療,其中奧曲肽使用方式同對照組一致。凝血酶(生產企業:安徽桑尼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307,規格:500 IU)治療,把2 000 IU凝血酶溶入15 mL 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中,胃管推注或口服用藥,4次/d,持續治療3 d。
比較兩組患者的救治情況和不良反應情況。救治情況的指標包括平均止血時間、出血量、輸血量以及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的主要指標有過敏、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腹部脹氣。不良反應發生率 =(過敏+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腹部脹氣)例數/總例數×100%。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效:治療24 h內出血停止,嘔血及黑便完全消失,復查胃鏡顯示無活動性出血,血壓及心率恢復正常,大便潛血為陰性;有效:治療24~72 h內出血停止,嘔血及黑便消失,復查胃鏡顯示無活動性出血,血壓及心率恢復正常,大便潛血為陰性;無效:治療72 h后仍未停止出血,有嘔血和便血,情況甚至更為嚴重。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情況,包括后門靜脈、脾靜脈血流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對患者肘正中血液進行采集,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免疫比濁法對患者肝功能水平進行評價,指標為治療前后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總膽紅素(TBIL)、白蛋白(ALB)。

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接受救治后平均止血時間更短,出血量、輸血量更少,住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流情況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血流情況均得到了改善,且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血流情況更具有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研究組患者肝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5。

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接受救治后,其止血時間更短,出血量、輸血量更少,住院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奧曲肽聯合凝血酶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效果,可以達到迅速止血的目的,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其盡快康復。有學者給予86 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奧曲肽聯合凝血酶治療,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1.34%,認為奧曲肽聯合凝血酶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快速止血,療效確切,具有較高應用價值,本研究與其結論基本一致。這是由于凝血酶充分發揮了自身止血的功能,快速接觸斷裂血管創面,使得小血栓形成,起到止血作用;奧曲肽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八肽環狀化合物,其作用機制與天然內源性生長抑素類似,能夠抑制生長激素、促甲狀腺素等內分泌激素的病理性分泌,對胃酸、胰酶、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治療后,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門靜脈、脾靜脈血流量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聯用二者時,奧曲肽可以選擇性地減少門靜脈及其側支循環血流量,從而降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壓力。但單獨應用的止血效果不明顯,因此其止血時間較長,本研究也證實了這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和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況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奧曲肽聯合凝血酶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肝功能,安全性良好。研究也發現,生長抑素類藥物可通過調整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提高肝細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等發揮抗損傷和肝細胞保護作用,和本結果一致。
治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關疾病時,對藥物的選擇有著極高的要求。應用奧曲肽聯合凝血酶對患者進行治療,止血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可以使得患者的整體救治率有所提升,對于保護患者肝功能有著積極意義,臨床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