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銳 張國鋒 唐尤佳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江西九江 332000
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腦底部或腦表面處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其中,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最常見的類型,發病機制是由于動脈壁因局部病變而向外膨出?;颊叱1憩F為突發性劇烈頭痛、惡心、嘔吐和腦膜刺激征。隨疾病進展后,大量積血與血凝塊沉積于顱底導致腦室積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致使凝集的紅細胞堵塞于蛛網膜絨毛間小溝,阻礙了腦脊液的回收功能,發生腦積水與蛛網膜粘連,并形成腦疝,預后較差。既往已有研究報道,蛛網膜下腔出血總量對患者預后有重要影響,但與腦室積血的關系的報道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選取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60 例合并IVH 的aSAH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腦室積血與aSAH 患者預后的關系,期望能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一定參考。
選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aSAH 患者60 例。其中,男27 例,女33 例;年齡48~60 歲,平均(53.68±2.77)歲;起病時間9~15 h,平均(11.85±1.26)h;動脈瘤位置:前循環41 例,后循環19 例;合并高血壓34 例,合并糖尿病7 例。
納入標準:符合《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指南》的aSAH 診斷標準,發病到治療動脈瘤時間<72 h;經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影像學檢查確診aSAH 合并IVH,且經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或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確診因顱內動脈瘤破裂導致患病。排除標準:中途死亡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器質性功能病變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入院診斷起6 個月后,采用改良Rankin 分級量表(modified Rankin rating scale,mRS)對患者預后進行評價,將Rankin 分級為0~2 級患者作為預后良好組(n=42),將Rankin 分級為3~6 級患者作為預后較差組(n=18)。本研究經江西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CT、CTA 或(和)DSA 檢查后,根據《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指南》,對患者的動脈瘤進行處理,對急性腦積水患者行腦室外引流術;對需要行分流依賴性慢性腦積水患者,行腦室分流術。術后均常規靜脈輸注尼莫地平(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國藥準字J0140105,生產批號:BXJCVD1,規格:50 ml∶10 mg)預防遲發性腦缺血(遲發性腦缺血的診斷標準是患者病情惡化或出現新的局部病灶,患者意識水平下降,CT 上檢查出現新的梗死病灶),并分別于術后第1 天、第5~8 天和出院前完成頭顱CT 影像學檢查。
入院后,以患者24 h 內第一次CT 影像學檢查結果為依據,計算動脈瘤大小、SAH 總量評分與IVH 體積。采用Hijdra 總評分系統計算SAH 總量評分,單個腦池量分值為0~3 分,0 分為無血,1 分為少量積血,2 分為中等量積血,3 分為充滿積血,計算10 個腦池總分。IVH 體積依據Hallevi 等提供的評分系統換算為直觀的體積數(單位為ml),方便統計和計算,體積越大,提示預后越差。所有評分與病理學閱片均由2 名高級職稱的影像學醫師進行評價,意見不一致時采用第三人仲裁的形式得出一致結論。

預后良好組與預后較差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起病時間、動脈瘤位置、合并高血壓與合并糖尿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預后良好組與預后較差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n(%)]
預后良好組與預后較差組患者的動脈瘤大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預后良好組患者的SAH 總量評分與IVH 體積低于預后較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預后良好組與預后較差組患者SAH 總量評分、IVH 體積與動脈瘤大小的比較(±s)
SAH 總量評分和IVH 體積預測不良預后的AUC分別為0.676 和0.702,聯合檢測的預測價值更高(AUC=0.823,95%CI=0.710~0.935,P<0.001)(表3、圖1)。

圖1 SAH 總量評分和IVH 體積預測不良預后的ROC 曲線圖

表3 SAH 總量評分和IVH 體積預測不良預后的ROC 曲線分析
顱內動脈瘤破裂是SAH 的常見病因,發病率占總發病率的80%,是神經外科科常見疾病,該病起病急,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與致殘率,早期診斷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良好組與預后較差組患者的動脈瘤大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預后良好組患者的SAH 總量評分與IVH體積低于預后較差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SAH 總量評分和IVH 體積越低,患者預后較好。SAH 在CT 掃描下可呈現不同程度的高密度影,并依據鑄型高密度影特征,判斷顱內血腫的部位情況,對尋找破裂的顱內動脈瘤位置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既往研究報道,動脈瘤大小是影響患者預后恢復的獨立危險因素,該研究肯定了動脈瘤大小對預后恢復的臨床意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直徑較大的動脈瘤,其瘤壁較厚,瘤體內含有較多血栓,患者發生SAH時易發生不良結局,這與本研究中結果存在一定差異,本研究中所納入樣本量較少,未來研究將擴大樣本量與樣本納入標準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和研究。SAH 評分是對SAH 總量評分的量化評價,SAH 評分高,提示顱內血腫和顱內動脈瘤狀況越嚴重。既往有研究報道,IVH 體積是動脈瘤破裂患者預后較差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本研究中部分觀點相類似,推測原因可能是由于IVH 體積大的患者,阻塞了腦脊液的回流通路,引發腦積水等,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意識狀態恢復。但也有學者認為,IVH 體積與其預后結局無顯著相關,造成以上結論差異的原因除了與各自研究中納入樣本量有關外,IVH 體積的判定原則也存在一定差異,Graeb 和Leroux 評分法也是臨床常見的評價方法,但該量表在評價時受評價者理解能力與文化水平影響較大,主觀性較強,故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選取的評價方法是依據Hallevi 等提供的評分系統進行體積換算,其原則是基于CT 上的影像學分析特征進行綜合分析,比前者更為可靠。且本研究ROC 分析結果顯示,SAH 總量評分和IVH 體積預測不良預后的AUC 分別為0.676 和0.702,提示IVH 體積預測不良預后AUC 略高于SAH 總量評分,表明與SAH 總量評分相比,IVH 體積對預后不良具有更高的診斷效能。但臨床目前對IVH 體積影響預后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后的IVH 參與誘發遲發性腦出血,導致腦血管痙攣,進而造成預后不佳。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檢測SAH 總量評分和IVH 體積的預測價值更高(AUC=0.823,95%CI=0.710~0.935,P<0.001),提示臨床醫師可以此為參考,聯合檢測SAH 總量評分和IVH 體積變化,并及時予以治療和干預,可改善患者預后與恢復。
綜上所述,預后良好組SAH 總量評分與IVH 體積低于預后較差組,聯合檢測SAH 總量評分與IVH體積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診斷效能。